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分类目录(分类目录)  拼音:fēn lèi mù lù
按照学科体系排列的图书目录。
《国语辞典》:公共安全  拼音:gōng gòng ān quán
1.泛指社会大众的安全。其范围极为广泛,举凡与大众在生活空间中所发生的有关事物,都可以包括在内。一般指的是社会生活环境和品质的保障,及国民生命与财产安全的保护。
2.特指在公共场所活动的安全。如公共消费场所的安全、交通安全、旅游安全、建物与消防安全体系等均属之。
《国语辞典》:教育制度  拼音:jiào yù zhì dù
整个教育事业的体系、法制。
《国语辞典》:金融赤字  拼音:jīn róng chì zì
国民信用过度扩张的指标。当银行体系放款大于存款,即国民信用扩张大于储蓄,则出现金融赤字。
《国语辞典》:普通语言学(普通语言学)  拼音:pǔ tōng yǔ yán xué
研究具体语言的科学。主要探讨语言的本质、起源和发展、语言研究的特殊方法、语言学的分科(如语音学、词汇学、形态学等)、以及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国语辞典》:总体经济学(总体经济学)  拼音:zǒng tǐ jīng jì xué
研究整个经济体系及其相关变数的学问。分析总出产量、所得水准、一般物价水准与所得成长等的变化和决定因素,及如何维持总体经济的稳定和成长,为经济学的一部分。
《国语辞典》:经济大恐慌(经济大恐慌)  拼音:jīng jì dà kǒng huāng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国金融体系发生变化,经济剧烈波动,国际市场呆滞,所引起的世界性经济不景气,至西元一九三三年达到最顶点。
《国语辞典》:资料库管理系统(资料库管理系统)  拼音:zī liào kù guǎn lǐ xì tǒng
管理资料库的软体系统。主要的功能是资料库的建立、维护和管理。凡要对资料库处理的动作皆需经由资料库管理系统来完成。
《国语辞典》:银行体系资金(银行体系资金)  拼音:yín háng tǐ xì zī jīn
银行持有的通货及存款。银行体系资金会受民众提领及存放现金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影响,而有宽松及紧俏的变化。如银行体系资金紧俏,将造成货币市场利率全面扬升。此外亦和国库收支及汇入出款有极大的关连。当国库收入大于支出,即资金由银行体系转入国库;汇入出款变化,则使银行体系资金因民众买卖外汇而发生增减。如汇入款多,则使银行体系资金增加,汇出款多则减少。
《国语辞典》:五旦七调(五旦七调)  拼音:wǔ dàn qī diào
一种龟兹乐的宫调体系。在五种不同调高上,各按七声音阶构成七种调式。每旦七调,五旦共成三十五调。
《国语辞典》:威妥玛式(威妥玛式)  拼音:wēi tuǒ mǎ shì
英语中用来拼写汉字的拉丁化拼音体系。由英国外交官、剑桥大学教授威妥玛提出,翟理斯教授修正。如:「下」:hsia,「日」:jih,「中」:chung。因威妥玛式有以相同的符号标注不同的语音,如ㄐ、ㄓ均标示为ch;也有以不同的符号标注一个语音,如ㄗ标示为ts或tz,易导致语音的失真。
《国语辞典》:庄园制度(庄园制度)  拼音:zhuāng yuán zhì dù
一种封建制度下的经济体系。盛行于中国的魏晋南北朝至宋朝期间,以及西方的罗马帝国结束时到十三世纪期间。这种经济型态是由拥有一大片土地的领主,管理一群农奴为其耕作,作为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日本早期也有类似的制度。
《国语辞典》:一家之论(一家之论)  拼音:yī jiā zhī lùn
自成体系的独特见解。清。顾炎武。与友人论易书:「排斥众说,以申一家之论,而通经之路狭矣。」也作「一家之言」。
《国语辞典》:一家之说(一家之说)  拼音:yī jiā zhī shuō
自成体系的独特见解。《旧唐书。卷一三九。陆贽传》:「听一家之说,则例理可徵;考历代所行,则成败异效。」也作「一家之言」。
《国语辞典》:朝鲜文(朝鲜文)  拼音:cháo xiān wén
朝鲜族使用的文字体系。主要有二十四个字母,包括十四个辅音和十个元音符号。辅音符号由曲线和折线组成,元音符号则由横竖和主要笔画两边的短线构成。拼写时以音节为单位组合成字。笔顺从左到右,先上后下。行款直、横行均可。西元一四四六年李朝世宗颁令规定该体系为朝鲜语官方文字体系。但是由于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一九四五年以前,朝鲜学者和上层阶级都不使用这种文字。也称为「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