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懿绩(懿績)
美好的业绩;优异的成绩。晋书·王导传赞:“懿绩克宣,忠规靡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隐秀:“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絶为巧,斯乃旧章之懿绩,才情之嘉会也。”旧唐书·宣宗纪:“夺他人之懿绩,为私门之令猷。”
《漢語大詞典》:茂材
才德优异之士。史记·吴王濞列传:“岁时存问茂材,赏赐閭里。”资治通鉴·汉顺帝阳嘉元年:“若有茂材异行,自可不拘年齿。”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汉选士之法》:“ 元帝 初元 二年,詔丞相御史中二千石,举茂材异等,直言极諫之士。”
分類:才德优异
《漢語大詞典》:秀茂
(1).美好优异。晋书·王济传:“﹝ 济 ﹞文词秀茂,技艺过人。”旧唐书·德宗纪论:“天才秀茂,文思雕华。”
(2).优异特出的人才。 宋 王禹偁 《〈皇华集〉序》:“皇上黜霸道,立民极,褒拔秀茂,辑寧黎元。”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下:“方今秀茂皆在进士,使我得志,当令登第之岁集於吏部。”
(3).生长茂盛。宋史·五行志三:“ 绍兴 间, 汉阳军 有插榴枝於石罅,秀茂成阴,岁有华实。”
《漢語大詞典》:幽异(幽異)
(1).幽深奇异。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室山》诗:“清旦索幽异,放舟越坰郊。”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盖西即石宝之麓,东乃北绕之峯,駢夹止容一水,而下嵌上逼,极幽异之势。”
(2).神异。 明 陈子龙 古乐府·盘石篇:“龙螭守玉策,幽异世所传。”
(3).谓隐而不显的优异之士。《明诗纪事戊籤·邵元善》《黔诗纪略》:“ 台山 ( 邵元善 )所在有治行。 嘉靖 四十四年,吏部尚书 严訥 奏请破资格拔幽异,擢 四川 按察僉事。”
《漢語大詞典》:秀挺
优异特出。 南朝 齐 孔稚圭 《祭外兄张长史文》:“惟君之德,高明秀挺。”
分類:优异特出
《漢語大詞典》:举最(舉最)
定期考查地方官吏,政绩优异者予以升迁,谓之“举最”。汉书·京房传:“﹝ 焦赣 ﹞爱养吏民,化行县中,举最当迁。” 唐 杜甫 《送梓州李使君之任》诗:“不作临岐恨,唯听举最先。” 唐 吕温 《衡州刺史谢上表》:“三载陟明, 虞 书盛典;六条举最, 汉 制宏规。”
《漢語大詞典》:吏最
谓吏绩考核优异。 唐 元稹 《裴注侍御史制》:“尔等或以吏最,或以学文……遇朝廷渴用之日,又安可迴惑顾虑於豪黠而姑以揖让步趋之际为塞职乎?”宋史·赵湘传:“迁秘书省著作佐郎、知 新繁县 。以吏最,命知 商州 ,徙 陇州 、 兴元府 ,再迁太常博士。”
分類:考核优异
《漢語大詞典》:廉善
清廉而政绩优异。《周礼·天官·小宰》:“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羣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 郑玄 注:“听,平治也,平治官府之计有六事。弊,断也。既断以六事,又以廉为本。善,善其事有辞誉也。”按,廉善……廉辨之‘廉’均应作‘察’字解,义为考察、查访。见 清 黄生 《义府·廉》。然旧训沿用已久,不可废。 唐 元稹 《邵常政内侍省内谒者监》:“或扈从於艰难之际,或服勤著廉善之名。宜序班资,用优阶秩。”
《漢語大詞典》:秀特
优异特出。 南朝 梁 任昉 《禅位梁王玺书》:“加以天表秀特, 轩 状 尧 姿,君临之符,谅非一揆。” 宋 范仲淹 《段君墓表》:“君风神秀特,人皆望而钦之。” 明 张三光 《蒋石原先生传》:“ 江 南挟才秀特,数千言立就。” 清 戴名世 《郭生诗序》:“又怪其峰峦峻拔而鲜有秀特之士闻于世焉,何也?”
分類:优异特出
《漢語大詞典》:嘉瓜
优异的瓜。古代以为祥瑞的象征。宋书·符瑞志下:“ 汉章帝 元和 中,嘉瓜生郡国。” 唐 韩愈 《故金紫光禄大夫赠太傅董公行状》:“职事脩,人俗化,嘉禾生,白鹊集,苍乌来巢,嘉瓜同蔕联实。”
《漢語大詞典》:英徽
(1).指才德美好。亦指才德优异的人。 南朝 宋 谢惠连 《祭禹庙文》:“咨圣继天,载诞英徽,克明克哲,知章知微。”
(2).美好的乐音。《南齐书·乐志》:“妙感崇深,英徽弥亮。” 唐 吕令问 《金茎赋》:“惟 汉 武皇 ,圣謨洋溢,英徽振於緜古,洪德协於元吉。”
《漢語大詞典》:隽秀(雋秀)
亦作“隽秀”。
(1).优异出众。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上:“ 百药 年未二十,仪神雋秀。” 清 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得见所作,虽嘆其才思隽秀,窃恐其福泽不深。”
(2).指优异出众者。 清 黄遵宪 《罢美国留学生感赋》:“第一选雋秀,其次择门楣。”
(3).清雅秀丽。 刘白羽 《长江三日》:“山如斧削,隽秀婀娜。”
《漢語大詞典》:凤章(鳳章)
(1).华美的文采。 唐 张九龄 《谢赐诗及衣服绢状》:“御札龙跃,八体比之未雄;天文凤章,五色对之犹浅。”
(2).形容皇妃的优异姿质。《再生缘》第三二回:“﹝她﹞妖嬈态度凭龙搨,端重姿容有凤章。”
《漢語大詞典》:诞秀(誕秀)
(1).开花。 南朝 宋 何承天 《木瓜赋》:“美中州之嘉树,表閒冶之丽姿。结灵根以诞秀,倾朝日以扬辉。”
(2).诞生才能优异的人。 南朝 陈 徐陵 《梁禅陈玺书》:“惟王应期诞秀,开籙握图。” 唐 杨炯 《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出忠入孝,诞秀兴贤。”
《漢語大詞典》:甄异(甄異)
(1).谓经审察而以为奇异。后汉书·郅恽传:“ 长沙 有孝子 古初 ,遭父丧未葬,邻人失火, 初 匍匐柩上,以身扞火,火为之灭。 惲 甄异之,以为首举。”
(2).谓提拔任用优异人才。晋书·范汪传:“其中或有清白,亦復不见甄异。”南齐书·武帝纪:“其有声绩剋举,厚加甄异;理务无庸,随时代黜。”新唐书·崔佑甫传:“﹝ 常衮 ﹞当国……凡奏请一杜絶之,惟文辞入第乃得进,然无所甄异,贤愚同滞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