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017,分33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众人
人户
家人
人才
杀人
乡人
真人
五人
时人
怀人
知人
知人
上人
非人
人君
《國語辭典》:众人(眾人)  拼音:zhòng rén
1.群众。《老子》第二○章:「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儒林外史》第二回:「众人不敢违拗,当下捺著姓苟的出了一半,其馀众户也派了,共二三两银子,写在纸上。」
2.平凡人、一般人。《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豫让传》:「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晋书。卷六六。陶侃传》:「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國語辭典》:人户(人戶)  拼音:rén hù
民家。宋。苏轼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人户既未纳足,则追扰常在。」《老残游记》第一回:「西门看城中人户,烟雨万家。」
《國語辭典》:家人  拼音:jiā rén
1.一家的人。《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家人。」《三国演义》第一七回:「受骨肉之蒸尝,领家人之祭祀。」
2.仆役。《喻世明言。卷一○。滕大尹鬼断家私》:「把旧屋空著,只做个仓厅,堆积些零碎米麦在内,留下一房家人。」《红楼梦》第六四回:「再拨两窝子家人过去伏侍。」
3.《易经》卦名。六十四卦之一。离(☲)下巽(☴)上,表示修家内之道。
《國語辭典》:人才  拼音:rén cái
1.有才能学识的人。《儒林外史》第三三回:「大家习学礼乐,成就出些人才,也可以助一助政教。」《老残游记》第七回:「后来大家都明白了,治天下的又是一种人才。」也作「人材」。
2.人的品貌、才学。汉。王充《论衡。累害》:「人才高下,不能钧同。」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一折:「有妻是刘家女,人见他生得有几分人才,都唤他做玉天仙。」
《漢語大詞典》:杀人
对人的杀害。例如:你不可杀人。
分類:杀人杀害
《國語辭典》:乡人(鄉人)  拼音:xiāng rén
1.乡民。《三国演义》第一五回:「白虎奔馀杭,于路劫掠,被土人凌操领乡人杀败,望会稽而走。」
2.同乡的人。《左传。庄公十年》:「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论语。乡党》:「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3.俗人。《孟子。离娄下》:「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
《國語辭典》:真人  拼音:zhēn rén
1.道家称修真得道的人。亦泛称道士。《庄子。天下》:「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金瓶梅》第一二回:「有一孙真人,摆著筵席请人,却教座下老虎去请。」
2.奉天命降生人世的真命天子。唐。杜光庭《虬髯客传》:「尝识一人,愚谓之真人也;其馀,将帅而已。」《三国演义》第三一回:「后五十年,当有真人起于梁、沛之间。」
3.史前时代的人类,由体质特徵介于人形猿和现代人之间的猿人,进化至形态接近现代人的人类,称为「真人」。以在中国发现的「山顶洞人」和法国发现的「克人」最著名。
《骈字类编》:五人
唐 武元衡 送张谏议 汉庭从事五人来,回首疆场独未回。
宋 苏轼 与秦太虚、参寥会于松江,而关彦长、徐安中适至,分韵得风字二首 其一 绝境自忘千里远,胜游难复五人同。
分类:五人
《國語辭典》:时人(時人)  拼音:shí rén
1.当时的人。《文选。曹丕。与吴质书》:「公干有逸气,但未遒耳,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儒林外史》第二一回:「这个是时人的诗,他看著就有五六分解的来,故此欢喜。」
2.此人。《书经。洪范》:「时人,斯其维皇之极。」
分類:当时同时
《漢語大詞典》:怀人(懷人)
(1).思念远行的人。《诗·周南·卷耳》:“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唐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慕士情未忘,怀人首徒搔。”
(2).指思念家乡的人。 明 杨慎 《送童士琦瑞州府判赋得蜀江》:“别后怀人更怀土,烦君时一到沧洲。”
(3).所怀念的人。 晋 陶潜 《悲从弟仲德》诗:“借问为谁悲?怀人在九冥。”
《國語辭典》:知人  拼音:zhī rén
有眼光、能体察人的品性或才能。《书经。皋陶谟》:「知人则哲,能官人。」《三国演义》第一五回:「恰到日中,太史慈引一千馀众到寨。孙策大喜,众皆服策之知人。」
《漢語大詞典》:知人
有智慧的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且夫既登,而求降阶者,知人也。” 林尧叟 注:“明智之人,乃能思降。知,音智。” 唐 韩愈 《赠太傅董公行状》:“公之将薨也,命其子三日歛。既歛而行,於行之四日, 汴州 乱。故君子以公为知人。”
分類:智慧
《國語辭典》:上人  拼音:shàng rén
1.道德智慧在一般人之上的人。汉。贾谊《新书。卷九。修政语下》:「闻道志而藏之,知道善而行之,上人矣!」
2.主人、居上位的领导者。《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大经。正乱》:「上人正一,下人静之,正以侍(待)天,静以须人。」明。谢肇制《五杂组。卷一四。事部二》:「贝锦一成,泣血剖心,上人终不见信。」
3.本是尊称修行、智慧都很卓越的高僧,亦用以敬称一般出家人。《南史。卷一。宋武帝本纪》:「尝游京口竹林寺,独卧讲堂前,上有五色龙章,众僧见之,惊以白帝,帝独喜曰:『上人无妄言。』」宋。苏轼 吉祥寺僧求阁名诗:「上人宴坐观空阁,观色观空色即空。」
《國語辭典》:非人  拼音:fēi rén
1.为非作歹的恶人。《庄子。应帝王》:「有虞氏其犹藏仁以要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于非人。」
2.残废的人。《左传。昭公七年》:「孟,非人也,将不列于宗,不可谓长。」
3.佛教称天龙鬼神等为「非人」,即异物之意。《妙法莲华经》卷七:「即时观世音菩萨悯诸四众,及于天、龙、人、非人等,受其璎珞。」
4.不人道的。如:「他过著非人般的生活。」
5.非适当的人选。如:「所托非人」。
《國語辭典》:人君  拼音:rén jūn
国君。《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文选。扬雄。解嘲》:「生必上尊人君,下荣父母。」也作「人主」。
分類:人君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