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崖公
唐 代散乐艺人称皇帝。 唐 崔令钦 教坊记:“诸家散乐,呼天子为‘崖公’,以欢喜为‘蜆斗’。”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上:“今日崖公甚蜆斗,欲为弟奏请,沉吟未敢。”
《漢語大詞典》:帐额(帳額)
(1).床帐前幅的上端所悬之横幅。上有绘画或刺绣,用为床帐的装饰。俗称帐檐。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生憎帐额绣孤鸞,好取门帘贴双燕。”
(2). 元 人称舞台台幔。
(3).帐簿上的钱物数额。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四:“三司积欠约二百万贯,虚繫帐额,请并蠲放。”
《國語辭典》:书刀(書刀)  拼音:shū dāo
古时在竹木简上刻镂或削改所用的刀。《资治通鉴。卷六○。汉纪五十二。献帝初平二年》:「馥在坐上,谓为见图,无何,起至溷,以书刀自杀。」
《漢語大詞典》:菊部头(菊部頭)
宋高宗 时宫中伶人有 菊夫人 者,人称“菊部头”。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菊花新曲破:“ 思陵 朝,掖庭有 菊夫人 者,善歌舞,妙音律,为 仙韶院 之冠,宫中号为 菊部头 。” 元 宋无 《宫词》:“ 高皇 尚爱梨园舞,宣索当年 菊部头 ”。后因以“菊部”为戏班或戏曲界的泛称。 清 赵翼 《青山庄歌》:“法曲犹传菊部筝,新腔催打花奴鼓。”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萧蛰庵:“ 萧 故豪侈,得幛,即大徵菊部,流连数日。”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六篇:“ 陈森书 号 少逸 , 道光 中寓居 北京 ,出入菊部中,因拾闻见事为书三十回。”
《國語辭典》:家姊  拼音:jiā zǐ
称谓。对人称自己的姊姊。《老残游记》第一○回:「女子道:『小名叫仲玙,家姊叫伯璠。』」也作「家姐」。
《国语辞典》:指螺  拼音:zhǐ luó
螺旋形的指纹。通常称为斗,也有人称之为螺。
《漢語大詞典》:前元
明 代人称 元 代为前 元 。 明 叶盛 水东日记·旧碑石:“尝闻 阮安 督工建太学时,悉取前 元 进士碑,磨去刻字,置之隙地。”
分類:人称
《漢語大詞典》:桂科
唐 人称科举及第为折桂或登科,省称“桂科”。 唐 李商隐 《为东川崔从事福谢辟并聘钱启》:“仰观莲幕,俯度桂科,卵翼不自他们,顶踵实非己物。” 唐 杜荀鹤 《辞郑员外入关》诗:“男儿三十尚蹉跎,未遂青云一桂科。” 唐 黄滔 《司直陈公墓志铭》:“江山之秀钟乎人,纯孝高节并其身,掬兹二美,摛为雄文,以之登桂科。”参见“ 桂林一枝 ”。
《國語辭典》:桂林一枝  拼音:guì lín yī zhī
桂林,月中的桂树。桂林一枝比喻才能优异、出类拔萃。《晋书。卷五二。郤诜传》:「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漢語大詞典》:兔鹘(兔鶻)
(1). 契丹 、 女真 人称束带为兔鹘。亦称吐鹘。宋史·舆服志六:“上项带(指透碾云龙玉带和连珠环玉束带),国言谓之‘兔鶻’,皆其故主 完颜守绪 常服之物也。” 宋 洪皓 松漠纪闻·补遗:“ 契丹 重骨咄犀…… 天祚 以此作兔鶻。”
(2).一种局部羽毛带赫色的白鹰。红楼梦第二六回:“这脸上是前日打围,在 铁网山 叫兔鶻梢了一翅膀。”
《國語辭典》:太太  拼音:tài tai
1.明时对巡抚以上官员妻子的尊称。《续说郛。第一六。甲乙剩言。边道诗》:「盖部民呼有司卷属,惟中丞以上得呼太太耳。」
2.称谓:(1)丈夫称妻子。如:「太太,晚饭准备好了吗?」(2)对已婚妇女的尊称。《儒林外史》第二回:「就如女儿嫁人的,嫁时称为『新娘』,后来称呼『奶奶』、『太太』,就不叫『新娘』了。」(3)仆人称女主人。《红楼梦》第三回:「一个丫鬟走来笑道:『太太说,请林姑娘到那边坐罢。』」
《漢語大詞典》:笏头(笏頭)
(1). 宋 人称方团毬路花纹为“笏头”。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今俗谓毬路为笏头,御僊花为荔枝,皆失其本号也。”
(2).“ 笏头带 ”的省称。 宋 洪迈 容斋四笔·仕宦捷疾:“执政官宰相,方团毬文带,俗谓之笏头者是也。”
分類:人称花纹
《漢語大詞典》:牛侩(牛儈)
买卖牛的中间人。 东汉 王君公 遭乱,“侩牛自隐”,时人称之为“避世墙东 王君公 。”见《后汉书·逸民传·逢萌》。后用为避世隐居的典故。 宋 陆游 《寓叹》诗:“人怪羊裘忘富贵,我从牛侩得贤豪。” 明 盛敏耕 《得胜令·题陈荩卿卜筑莫愁湖》套曲:“生事依牛侩,论交託狗屠。” 清 阎尔梅 《汧置草堂读史诗》:“更考逸民删作伴,不须牛侩辱墙东。”
《國語辭典》:家慈  拼音:jiā cí
称谓。对人称自己的母亲。也称为「家母」。
《国语辞典》:阴阳移(阴阳移)  拼音:yīn yáng yí
古人称春、夏为「阳」,秋、冬为「阴」。阴阳移指四时的变迁。《文选。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漢語大詞典》:汉籍(漢籍)
(1). 汉 代典籍。宋书·律历志下:“远考 唐 典,近徵 汉 籍。”
(2).外国人特别是 日本 人称 中国 汉文典籍。如:我需要查一下东洋文库的 汉 籍目录,不知这里的参考室有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