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愎气(愎氣)
谓负气不肯亲近人。 清 翟灏 通俗编·性情:“俗以负气不肯亲人曰愎气。”
《漢語大詞典》:宠习(寵習)
宠爱亲近。南齐书·崔祖思传:“然则天下治者,赏罚而已矣。赏不事丰,所病於不均;罚不在重,所困於不当……将令见罚者宠习之臣,受赏者九讎之士,戮一人而万国惧,赏匹夫而四海悦。”
《漢語大詞典》:弃同即异(棄同即異)
(1).谓抛弃同姓同族而亲近异姓异族。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吉 也闻之,弃同即异,是谓离德。” 杨伯峻 注:“此言弃同姓之国,而亲近异姓之国。”周书·李远传:“诸人并世载忠贞,沐浴教义,今若弃同即异,去顺效逆,虽五尺童子,犹或非之。”
(2).丢掉共同之说而接近新奇之说。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传闻而欲伟其事,録远而欲详其跡,於是弃同即异,穿凿傍説,旧史所无,我书则传,此讹滥之本源,而述远之巨蠧也。”
《國語辭典》:亲和力(親和力)  拼音:qīn hé lì
1.亲近和谐的力量。如:「王先生对待员工一向关怀备至,因此颇具亲和力。」
2.化学上指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时互相作用的力量。
《漢語大詞典》:亲赖(親賴)
亲近信赖。宋书·武帝纪上:“于时东伐诸帅,御军无律,士卒暴掠,甚为百姓所苦。惟 高祖 法令明整,所至莫不亲赖焉。”
《漢語大詞典》:亲仁善邻(親仁善鄰,親仁善隣)
谓与仁者亲近,与邻邦友好。左传·隐公六年:“往岁, 郑伯 请成于 陈 , 陈侯 不许。 五父 諫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君其许 郑 。’”晋书·苻坚载记下:“ 猛 曰:‘ 晋 虽僻陋 吴 越 ,乃正朔相承。亲仁善邻,国之寳也。臣没之后,愿不以 晋 为图。’”亦作“ 亲仁善隣 ”。《魏书·许谦传》:“夫亲仁善隣,古之令轨,歃血割牲,以敦永穆。”
《國語辭典》:鸥鹭忘机(鷗鷺忘機)  拼音:ōu lù wáng jī
隐者恬淡自适,不存机心忘身物外。参见「鸥鸟忘机」条。宋。陆游 乌夜啼。世事从来惯见词:「镜湖西畔秋千顷,鸥鹭共忘机。」
《漢語大詞典》:昵宴
谓亲近声乐宴饮之事。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君若以社稷之故,私降昵宴,羣臣弗敢知。” 杜预 注:“昵,近也。降昵宴,谓损亲近声乐饮食之事也。”
《國語辭典》:平易近人  拼音:píng yì jìn rén
态度和蔼亲切,容易接近。如:「他是一位平易近人的长者。」
《國語辭典》:疏不间亲(疏不間親)  拼音:shū bù jiàn qīn
关系疏远的人不能离间关系亲近的人。《周书。卷三○。于翼传》:「然皆陛下骨肉,犹谓疏不间亲。陛下不使诸王而使臣异姓,非直物有横议,愚臣亦所未安。」《醒世恒言。卷二。三孝廉让产立高名》:「许武已做了显官,比不得当初了。常言道:疏不间亲。你我终是外人,怎管得他家事。」也作「远不间亲」。
《國語辭典》:敬鬼神而远之(敬鬼神而遠之)  拼音:jìng guǐ shén ér yuàn zhī
指对鬼神要存有尊敬之心,但不涉于迷信。《论语。雍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漢語大詞典》:履足差肩
足与足,肩与肩相接近,形容极亲近。 南朝 梁 王僧孺 《与何炯书》:“岂復得与二三士友,抱接膝之欢,履足差肩,摛綺縠之清文,谈希微之道德。”
四亲近
【佛学大辞典】
(术语)金刚界五佛中之四方随从佛之四方四菩萨,谓之四亲近。(参见:十六菩萨)
亲近善知识
【三藏法数】
为修菩萨行,当远离诸恶邪见,亲近善友知识。如经所云:若有能说、信戒、多闻、布施、智慧,令人受行,即须亲近恭敬供养,是名亲近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