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异族(異族)  拼音:yì zú
1.异姓、不同姓的人。《史记。卷六○。三王世家》:「古者天子必内有异姓大夫,所以正骨肉也;外有同姓大夫,所以正异族也。」晋。陆机〈于承明作与弟士龙〉诗:「饮饯岂异族,亲戚弟与兄。」
2.外族。如:「异族迁居中土,带来文化交流。」
3.不同的种类。《文选。左思。蜀都赋》:「水物殊品,鳞介异族。」宋。苏轼〈异鹊〉诗:「仁心格异族,两鹊栖其衙。」
《國語辭典》:外姓  拼音:wài xìng
异姓。《左传。宣公十二年》:「其君之举也,内姓选于亲,外姓选于旧。」《儒林外史》第六回:「宗嗣大事,我们外姓如何做得主?」
《國語辭典》:归宗(歸宗)  拼音:guī zōng
1.嗣子还其本族本宗。如:「认祖归宗」。《新唐书。卷八一。三宗诸子列传。许王素节》:「因诏外继嗣王者皆归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九回:「只要你果然官做大了,可以呈请归宗的。」
2.古称父虽死女儿归省或夫死妇归,或妇人离婚后回娘家。《仪礼。丧服》:「妇人虽在外,必有归宗。」《歧路灯》第八五回:「您家不要我了,说明白送我个老女归宗,不过只争一张休书。」
3.归依于一宗。如:「万法归宗」。
《漢語大詞典》:异气(異氣)
(1).指无血统关系之亲,多指非同胞兄弟姐妹或异姓之人。 汉 班固 《白虎通·嫁娶》:“不娶两娣何?博异气也。”左传·成公八年“ 卫 人来媵 共姬 ” 唐 孔颖达 疏:“‘膏肓’以为媵不必同姓,所以博异气也。”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武王女得适齐侯之子义答何休皇甫谧:“左传记载实事,言同姓当媵,异姓不必凡嫁皆媵,非谓异姓不许媵…… 休 忽言备姪娣,忽言博异气,则 武王 二女非异气,何必俱嫁 胡公 ?”
(2).神异的气质;非凡的禀赋。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神仙﹞似特受异气,禀之自然,非积学所能致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若谓彼皆特禀异气,然其相传皆有师奉服食,非生知也。” 唐 王勃 《秋夜别薛昇华序》:“羣公竝受奇彩,各仗异气,或江海其量,或林泉其识。”
(3).特指不同于华夏的禀赋。后汉书·鲁恭传:“夫戎狄者,四方异气也。蹲夷踞肆,与鸟兽无别。”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蛮夷者,外痴内黠,安土重旧,以其受异气於天命,故待以不常之律。”
(4).指物质的特殊属性。 宋 沈作喆 寓简卷三:“物有含异气者,不可以常理推也。”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金狮猛:“得一石,作狮形,色如泥金所涂……夜夜有光,高二寸餘,殆秉异气所化。”
(5).指天空出现的特异气象。祥瑞之象。晋书·张华传:“ 焕 曰:‘僕察之久矣,惟牛斗之间颇有异气。’ 华 曰:‘是何祥也?’ 焕 曰:‘寳剑之精,上彻於天耳。’”
(6).指天空出现的特异气象。指大气中的蜃景影像。 南朝 梁武帝 《乾闼婆》诗:“蜃蛤生异气,闥婆鬱中天。”
(7).气候不同。 三国 魏 曹植 《泰山梁甫行》:“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8).气味不同。 晋 潘尼 《钓赋》:“燔炙之鲜,煎熬之味,百品千变,殊芳异气。”
(9).指文章不同寻常的有力气势。 唐 崔融 《报三原李少府书》:“龙文阳发,居然异气射人;凤律雄鸣,自有奇音震物。”
《漢語大詞典》:甥舅
(1).外甥和舅舅,亦指女婿和岳父。泛指外戚。《诗·小雅·頍弁》:“岂伊异人,兄弟甥舅。” 朱熹 集传:“甥舅谓母姑姊妹妻族也。”汉书·刘向传:“大将军秉事用权,五侯骄奢僭盛……依东宫之尊,假甥舅之亲,以为威重。” 唐 杜甫 《对雨》诗:“ 西戎 甥舅礼,未敢背恩私。” 仇兆鳌 注引 赵汸 曰:“ 中宗 景龙 二年,以 金城公主 妻 赞普 ,故望其篤甥舅之礼。”警世通言·唐解元一笑姻缘:“学士道:‘今日即不敢以记室相待,少不得行子壻之礼。’解元道:‘若要甥舅相行,恐又费丈人粧奩耳。’”
(2).指异姓诸侯。左传·成公二年:“兄弟甥舅,侵败王略,王命伐之。” 杨伯峻 注:“兄弟指同姓诸侯,甥舅指异姓诸侯,以异姓诸侯间多有婚姻关係,故称甥舅。”
(3).谓有通婚关系。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下》:“ 巴 、 僰 、 賨 、 蜑 弔诡之族,或分於 楚 越 ,亦与诸 华 甥舅,宜稍优游之,为定等差,勿使自外。”
《国语辞典》:他姓  拼音:tā xìng
别姓、异姓。
分类:异姓
《國語辭典》:庶姓  拼音:shù xìng
古代称与王无亲属关系的异姓诸侯为「庶姓」。
《漢語大詞典》:诸舅(諸舅)
(1).古代天子对异姓诸侯、诸侯对异姓大夫,皆尊称为“舅”,多数就称为“诸舅”。《诗·小雅·伐木》:“既有肥牡,以速诸舅。”
(2).母亲的弟兄们。 晋 潘岳 《杨仲武诔》:“噭噭同生,悽悽诸舅。”南史·袁湛传:“初, 陈郡 谢重 , 王胡之 外孙也,於诸舅敬礼多闕。”
《國語辭典》:伯舅  拼音:bó jiù
古时周天子对异姓诸侯的称呼。《左传。僖公九年》:「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赐伯舅胙。」
《國語辭典》:通谱(通譜)  拼音:tōng pǔ
1.因同姓而互认为同族。
2.异姓结拜为兄弟时,交换记载姓名、年龄、籍贯、家世的兰谱。也称为「换帖」。
《漢語大詞典》:叔舅
周 天子称异姓小邦诸侯为叔舅。参见“ 叔父 ”。
《國語辭典》:叔父  拼音:shú fù
1.称谓。称父亲的弟弟。
2.古代天子称同姓诸侯为「叔父」。《仪礼。觐礼》:「同姓小邦,则曰叔父,异姓小邦,则曰叔舅。」
《國語辭典》:八拜  拼音:bā bài
1.行八次礼:(1)古时对神明所行的礼节。《儒林外史》第四○回:「萧云仙纱帽补服,自己站在前面,率领众百姓,叫木耐在旁赞礼,升香、奠酒,三献、八拜。」(2)古时对父执辈所行的礼节。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一○:「韩魏公留守北京,李稷以国子博士为漕,颇慢公。公不为较,待之甚礼。……久之,公著道服出,语之曰:『而父,吾客也。只八拜。』稷不获已,如数拜之。」
2.结拜为异姓兄弟姊妹。参见「八拜之交」条。
《漢語大詞典》:还宗(還宗)
出嗣异姓或别支的养子还归本宗、恢复原姓。资治通鉴·后梁太祖开平四年:“冒 冯 姓者皆还宗。” 胡三省 注:“冒 冯 姓者,皆 行袭 之养子也,使之归宗,所以消散其党。”《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六回:“不怕等二老归天后再还宗,或者兼祧两姓俱可。”
《國語辭典》:换帖(換帖)  拼音:huàn tiě
1.朋友结拜为兄弟时,交换写著姓名、年龄、籍贯、家世的帖儿。《官场现形记》第三七回:「刘颐伯喜之不尽,立刻问过老太爷,把某年换帖的话告诉了陆老爷。」《文明小史》第七回:「当下二人话到投机,傅知府便一直的陪著他,两人还要拜把子换帖。」也称为「通谱」。
2.订婚时男女双方彼此交换庚帖,称为「换帖」。
《漢語大詞典》:还嗣(還嗣)
旧时指出嗣异姓或别支的嗣子仍回本族。 明 归有光 《题立嗣辨后》:“昔 诸葛亮 取兄 瑾 子 乔 为子,及 亮 有子 瞻 ,而 恪 被诛无嗣, 亮 遣 乔 还嗣 瑾 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