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婚娅(婚婭)
指有婚姻关系的亲戚。新唐书·顾彦朗传:“ 建 素有吞噬心,以 彦朗 与婚婭,久未忍。”新唐书·儒学传中·柳冲:“ 山东 之人质,故尚婚婭,其信可与也……及其弊,则尚婚婭者先外族,后本宗。”
分類:婚姻亲戚
《漢語大詞典》:瓜戚
指亲戚。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媚座》:“吾辈得施焉,正好谈心花底;兰友瓜戚,门外不须倒屣。”
分類:亲戚
《漢語大詞典》:姻类(姻類)
亲戚。魏书·毕众敬传:“篤於姻类,深有国士之风。”
分類:亲戚
《国语辞典》:葭莩之末  拼音:jiā fú zhī mò
比喻关系疏远的亲戚。《幼学琼林。卷二。外戚类》:「自谦劣戚,曰忝在葭莩之末。」
分类:疏远亲戚
《漢語大詞典》:胡姑姑假姨姨
指胡乱认来的亲戚。 元 无名氏 《谢金吾》第三折:“俺本是深宫内苑帝王姬,如今在琼楼朱邸做贵臣妻,家藏着丹书铁券有光辉。你这贼不知那个知?怎将俺做的胡姑姑也假姨姨!”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一折:“都是些胡姑姑假姨姨厅堂上坐,待著我供玉饌饮金波。”《醒世姻缘传》第十九回:“偏你这些老婆们,有这们些胡姑姑假姨姨的。”
分類:胡乱亲戚
《國語辭典》:戚串  拼音:qī chuàn
姻亲。如:「连结戚串」。清。王韬《淞滨琐话。卷三。药娘》:「思戚串中并无是人,当必有异。」
分類:亲戚
《國語辭典》:兄弟  拼音:xiōng dì
1.男子同胞先出生的为兄,后出生的为弟。《尔雅。释亲》:「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二折:「可不道兄弟如同手足,手足断了再难续。」
2.内外的族亲、姻亲。《诗经。小雅。伐木》:「笾豆有践,兄弟无远。」汉。郑玄。笺:「兄弟,父之党,母之党。」《仪礼。丧服》:「大夫之子于兄弟,降一等。」汉。郑玄。注:「兄弟,犹言族亲也。」
3.同姓之国。《书经。蔡仲之命》:「懋乃攸绩,睦乃四邻,以蕃王室,以和兄弟。」《史记。卷三九。晋世家》:「曹,叔振铎之后;晋,唐叔之后,合诸侯而灭兄弟,非礼。」
4.泛指意气相投的朋友。元。郑光祖《老君堂》第二折:「兄弟每,量唐童何足道哉也!」《水浒传》第七五回:「招安须自有日,如何怪得众弟兄们发怒?」
5.比喻两者相当,不相上下。《论语。子路》:「鲁卫之政,兄弟也。」宋。邢炳。疏:「此章孔子评论鲁卫二国之政相似,如周公康叔之为兄弟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才略》:「孟阳景阳,才绮而相埒,可谓鲁卫之政,兄弟之文也。」
6.特指黑社会人物。如:「道上兄弟」。
《國語辭典》:兄弟  拼音:xiōng di
1.特指弟弟。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那时节兄弟在范阳,兄长在楼桑,关某在蒲州解良。」《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村里有个农庄人家,弟兄二人姓刘。哥哥名刘添祥,年四十岁,妻已故;兄弟名刘添瑞,年三十五岁。」
2.男子自谦之词。《老残游记》第三回:「依兄弟愚见,还是不多杀人的为是。」《文明小史》第一九回:「兄弟自从十七岁到上海,彼时老人家还在世,生意亦还过得去。」
《國語辭典》:丈人  拼音:zhàng rén
1.长老或老成的人。《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2.称谓。古称祖父。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證》:「丈人亦长老之目,今世俗犹呼其祖考为先亡丈人。」
3.星官名。
《國語辭典》:丈人  拼音:zhàng ren
称谓。称妻子的父亲。《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你丈人丈母认了不必说,妳父母与你也当堂认了领去的,如何又有说话。」《儒林外史》第三回:「见丈人在跟前,恐怕又要来骂。」
《國語辭典》:亲朋(親朋)  拼音:qīn péng
亲戚朋友。《初刻拍案惊奇》卷五:「合卺之夕,凡属两姓亲朋,无有不来的。」《红楼梦》第一三回:「少时,三人下轿,贾政等忙接上大厅。如此亲朋你来我去,也不能胜数。」也作「亲友」。
《國語辭典》:亲友(親友)  拼音:qīn yǒu
亲戚朋友。《战国策。赵策一》:「夫所借衣车者,非亲友则兄弟也。」《红楼梦》第六三回:「将恩旨备述与众亲友听了。」也作「亲朋」。
《國語辭典》:老亲(老親)  拼音:lǎo qīn
1.称谓:称年老的父母。唐。岑参 送杨瑗尉南海诗:「不择南州尉,高堂有老亲。」
2.多年的亲戚。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孩儿你休问他,他家和咱是老亲。」
《國語辭典》:婚姻  拼音:hūn yīn
1.因结婚而产生互为配偶的关系;常以举行婚礼或法律见證的方式宣告婚姻关系成立。《谈徵。名部下。婚姻》:「《礼记》,娶妇以婚时,故曰『婚姻』。」《红楼梦》第六六回:「岂有婚姻之事,出入随意的?还要斟酌。」
2.因婚姻而产生的亲戚关系。《尔雅。释亲》:「妇之父母、婿之父母相谓为婚姻。」《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沛公奉酒为寿,约为婚姻。」
《漢語大詞典》:交亲(交親)
(1).谓相互亲近,友好交往。荀子·不苟:“交亲而不比。” 唐 罗隐 《东归》诗:“双闕往来慙请謁, 五湖 归后耻交亲。”
(2).亲戚朋友。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吴 不信前日之盟,弃贡赐之国而灭其交亲。” 明 刘基 《门有车马客行》:“居家倚骨肉,出家倚交亲。” 清 顾炎武 《赠路光禄太平》诗:“节侠多 燕 赵 ,交亲即弟兄。”
《國語辭典》:亲贤(親賢)  拼音:qīn xián
亲近贤人。《礼记。表记》:「今父之亲子也,亲贤而下无能。」《孔子家语。卷一。王言解》:「上亲贤则下择友,上好德则下不隐。」
《國語辭典》:戚里  拼音:qī lǐ
帝王外戚所居住的地方。北周。庾信〈春赋〉:「移戚里而家富,入新丰而酒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