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赤炜(赤煒)
(1).古代五行说指南方赤色盛阳之气的光华。《汉书·王莽传中》:“南岳太傅典致时奥,赤煒颂平,考声以律。”
(2).赤色与火、夏天相配,因亦引申指夏天。 宋 林景熙 《会严陵邵德芳同舍邀宿玄同斋道旧有作》诗:“市槐梦忽醒,乔柯落风雨。何人斧为薪,遗根尚依土。缅怀赤煒初,鬱若翠蛟舞。”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二:“乙卯春, 柴 读书 孤山 ,余寄札云:‘秋将至矣,颇欲掩帷……’ 柴 答云:‘赤煒未来,青春可爱。’”
《漢語大詞典》:火王
谓五行中之火德旺盛。吕氏春秋·孟秋“夏行令,则多火灾” 汉 高诱 注:“夏,火王而行其令,故多火灾。”后汉书·荀爽传:“夏则火王,其精在天。” 隋 萧吉 五行大义卷二:“春则木旺……夏则火王。”参见“ 王相 ”。
《漢語大詞典》:王相
阴阳家以王(旺盛)、相(强壮)、胎(孕育)、没(没落)、死(死亡)、囚(禁锢)、废(废弃)、休(休退)八字与五行、四时、八卦等递相配搭,以表示事物的消长更迭。五行用事者为王,王所生为相,表示物得其时。 汉 王充 论衡·难岁:“立春,艮王、震相、巽胎、离没、坤死、兑囚、乾废、坎休。王之冲死,相之冲囚,王相冲位,有死囚之气。” 汉 王符 潜夫论·梦列:“风雨寒暑谓之感,五行王相谓之时……故审其徵候,内考情意,外考王相,即吉凶之符,善恶之效,庶可见也。” 汪继培 笺:“《五行大义》云:五行体休王者,春则木王,火相,水休,金囚,土死;夏则火王,土相,木休,水囚,金死;六月则土王,金相,火休,木囚,水死;秋则金王,水相,土休,火囚,木死;冬则水王,木相,金休,土囚,火死。” 南朝 陈 徐陵 《报德寺刹下铭》:“观其山川形势,王相徵图,瞻拜高峦,宛如前梦。” 唐 白居易 《咏家酝十韵》:“井泉王相资重九,麴蘖精灵用上寅。” 清 梅曾亮 《书李林孙事》:“ 土鋆 与言,言形势王相,用兵奇正之道,皆不省。” 王文濡 等音注:“王相,阴阳家语。一作‘旺相’……俗以得时为旺相,失时为休囚。”
《漢語大詞典》:王相
(1).诸侯王之相。 三国 魏 王肃《诸王国相宜为国王服斩缞议》:“王则国家所以封,王相则国家使为王臣,但王不与理人之事耳。”
(2).星座名。即王良。韩非子·饰邪:“此非丰隆、五行、太一、王相、摄提、六神、五括、天河、殷抢、岁星非数年在西也。” 梁启雄 解引 尹桐阳 曰:“王相,王良也。”参见“ 王良 ”。
《漢語大詞典》:木神
(1).旧谓五行神之一,主木。山海经·海外东经“东方 勾芒 ,鸟身人面” 晋 郭璞 注:“木神也,方面素服。” 唐 丘光庭 兼明书·五行神:“木神曰 勾芒 ,火神曰 祝融 。”
(2).谓树木变成的精怪。 北齐 邢劭 《新宫赋》:“木神水怪,海若山祇,千变万化,殊形异宜。”
(3).木刻的神像。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贝编:“梵僧 不空 ,得总持门,能役百神……每祈雨,无他轨则,但设数绣座,手簸旋数寸木神,念呪掷之,自立於座上,伺木神吻角牙出,目瞚,则雨至。”
《漢語大詞典》:生克(生剋,生尅)
亦作“ 生尅 ”。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 明 王世贞 《读〈白虎通〉》:“於五行之生剋次第,悉取人事以配之。”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亲查阅》:“何处为本治之来龙,何处为本城之生剋。”
指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乐器:“医卜星命之流,因缘附会以生克休壬之鄙説。” 清 谭嗣同 《仁学》十四:“有异同,于是有分合,有生克。” 田汉 《洪水》第一幕第二场:“你不明生克,牛是土性,土能克水。”参见“ 生剋 ”。
《國語辭典》:冲犯(沖犯)  拼音:chōng fàn
1.术数用语。指因时辰、五行、生肖等不合而招致凶灾。《初刻拍案惊奇》卷五:「把女儿八字与婚期,教他合一合,看怕有什么冲犯不宜。」《文明小史》第四○回:「如今算命先生说有什么冲犯,大少爷不肯,也是他一点孝心。」也作「冲犯」。
2.冲撞、冒犯。《杨家将演义》第四回:「赞令设酒醴待之。建忠令手下取过黄金二十两,谓延汉曰:『适间冲犯二位,聊作压惊之资。乞引小弟诣驾前,见主上一面,死生不忘。』」
《國語辭典》:冲犯(衝犯)  拼音:chōng fàn
1.进犯、入侵。《喻世明言。卷一八。杨八老越国奇逢》:「倭寇生发,沿海抢劫,各州县地方,须用心巡警,以防冲犯。」
2.顶著、冒著。谓处在恶劣环境中。宋。苏轼 教战守策:「农夫小民,盛夏力作,而穷冬暴露,其筋骸之所冲犯,肌肤之所浸渍,轻霜露而狎风雨,是故寒暑不能为之毒。」宋。杜大圭《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一。王中书全斌传》:「(太祖)忽谓左右曰:『我被服如此,体尚觉寒。念西征将帅冲犯霜霰,何以堪处?』」
3.冒犯、触犯。今多指以言语或行为冒犯他人。如:「他出言不逊,冲犯了老闆。」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四三。存思三洞法》:「虽复存礼,终不睹真,嫉鬼妒神,凶人恶物,更相冲犯,烦恼生灾,坐卧无宁。」明。戚继光《练兵实纪。卷二。练胆气第二》:「凡军士与不系本管旗、队总同歇者,亦让以兄长之礼。凡事逊避,不许冲犯,其馀则平处。」
4.术数用语。指因时辰、五行、生肖等不合而招致凶灾。宋。洪迈《夷坚支志癸。卷四。郑百三妻》:「今年九梁煞在门,切不可移门换户。大忌百二十日,小忌六十日,未易过得。若冲犯,必有年命衰谢之人当之,幸勿忽。」《地理新书。卷六。五音三十八将吉凶》:「三十八将各有所主,若风水冲犯,或其地陷下,各损其类,大凶。」也作「冲犯」。
《漢語大詞典》:冲冒(衝冒)
(1).顶着,冒着。谓不顾危险、恶劣环境。 唐 柳宗元 《愚溪对》:“吾足蹈坎井,头抵木石,衝冒榛棘,僵仆虺蜴,而不知怵惕。”旧五代史·周书·世宗纪一:“ 太祖 欲亲征,召羣臣议其事。宰臣 冯道 奏以方当盛夏,车驾不宜衝冒。” 宋 范仲淹 《让观察使第二表》:“兼鈐辖都监等出入暴露,衝冒矢石,比臣处任,尤更重难。” 明 王守仁 《瘞旅文》:“夫衝冒霜露,扳援崖壁,行万峰之顶,飢渴劳顿,筋骨疲惫,而又瘴癘侵其外,忧鬱攻其中,其能以无死乎?”《剪灯馀话·鸾鸾传》:“衝冒白刃中,求而未得。”
(2).冲击。新唐书·马燧传:“﹝ 燧 ﹞为战车,冒以狻猊象,列戟於后,行以载兵,止则为阵,遇险则制衝冒。”
《漢語大詞典》:火位
五行中火行的方位。古以五行与五方相配,火为南方。 汉 王充 论衡·难岁:“夏气热,火也,火位在南方。” 隋 萧吉 五行大义卷二:“丙得金气,故金胎於火卿,生火位。”
《漢語大詞典》:金正
(1).五行官之一。古代传说中的神。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木正曰 句芒 ,火正曰 祝融 ,金正曰 蓐收 ,水正曰 玄冥 ,土正曰 后土 。” 杜预 注:“正,官长也。”
(2).指秋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自 顓頊 以来,为民师而命以民事”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 顓頊氏 代 少昊 者也,不能纪远,始以职事命官也。春官为木正,夏官为火正,秋官为金正,冬官为水正,中官为土正。”
《漢語大詞典》:五牙
(1).古战舰名。隋书·杨素传:“ 素居 永安 ,造大舰,名曰五牙。上起楼五层,高百餘尺,左右前后置六拍竿,并高五十尺。容战士八百人,旗帜加於上。”
(2).道教语。指木、火、土、金、水五行的初生之气。云笈七籤卷五八:“夫道者,或传服五牙。五牙者,五行之生气。”
《國語辭典》:木王  拼音:mù wáng
梓木。宋。陆佃《埤雅。卷一四。释木》:「今呼牡丹谓之华王,梓为木王。」
《漢語大詞典》:木正
古代五行官之一。《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木正曰 句芒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自 顓頊 以来,为民师而命以民事” 汉 应劭 注:“ 顓頊氏 代 少昊 者也,不能纪远,始以职事命官也。春官为木正,夏官为火正,秋官为金正,冬官为水正,中官为土正。”《孔子家语·五帝》:“ 句芒 为木正, 祝融 为火正。”
《漢語大詞典》:水尺
(1).律尺名。调校五音律吕的仪器。隋书·艺术传·万宝常:“ 宝常 因极言乐声哀怨淫放,非雅正之音,请以水尺为律,以调乐器。”隋书·律历志上:“ 开皇 十年, 万宝常 所造律吕水尺……其黄鐘律当铁尺南吕倍声。南吕,黄鐘羽也,故谓之水尺律。”按,汉书·律历志上以宫、商、角、徵、羽五音分别配土、金、木、火、水五行;水尺的命名本此。
(2).设在一定处所并在一定时间系统地测定水面高程的装置。
《漢語大詞典》:被色
旧说,人秉五行而生,五行有色,故人亦受色。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孔颖达 疏:“被色者,五行各有色,人则被之以生也。被色,谓人含带五色而生者也。” 唐 元稹 《象人》诗:“被色空成象,观空色异真,自悲人是假,那復假为人?”
《國語辭典》:脾气(脾氣)  拼音:pí qi
1.人的习性。《红楼梦》第一六回:「我们二爷那脾气,油锅里的钱还要找出来花呢,听见奶奶有了这个体己,他还不放心的花了呢。」《文明小史》第六○回:「既知这平中丞爱骨董的脾气,趁他生日,特特为为打发家人送一分礼。」
2.怒气。如:「发脾气」、「脾气大」。
《漢語大詞典》:三刑
古代星相家将十二支与五行四方相配,据其生克之理以推凶吉。子卯为一刑,寅巳申为二刑,丑戌未为三刑。凡逢三刑之地则凶。见《协纪辨方书·义例》新唐书·吕才传:“ 长平 坑降卒,非俱犯三刑; 南阳 多近亲,非俱当六合。”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三刑:寅刑巳,巳刑申,申刑寅;丑刑戌,戌刑未,未刑丑;子刑卯,卯刑子。”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二》:“禄命之説,相传始於 唐 李虚中 ,然三刑六合, 贞观 初已闢其説,似非起於 李 也。”
《漢語大詞典》:赤虎
古人以干支配五行,丙、丁属火,火色赤;又寅为虎,故以“赤虎”指丙寅年。 唐 普满 《题潞州佛舍》诗:“此水连 涇水 ,双珠血满川。青牛将赤虎,还号太平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