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肩项(肩項)
犹项背。常喻前人的事迹和声望。 清 叶燮 原诗·外篇下:“ 左思 、 鲍照 次之, 思 与 照 亦各自开生面,餘子不能望其肩项。”
《漢語大詞典》:天诔(天誄)
帝王死后,臣下褒扬其事迹并确定谥号,以其至尊,故称天命以诔之,谓之“天誄”。语本《礼记·曾子问》:“唯天子称天以誄之。” 宋 王禹偁 《慰上大行皇帝谥号庙号表》:“臣谨按周礼,太师帅瞽而廞,所以作匶謚;又安礼记,大臣素服而郊,所以明天誄。”
《漢語大詞典》:等迹(等跡)
事迹相当。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兴尼寺:“生时中庸之人耳,及其死也,碑文墓志,莫不穷天地之大德,尽生民之能事,为君共 尧 舜 连衡,为臣与 伊皋 等跡。”
分類:事迹迹相
《漢語大詞典》:传诔(傳誄)
传记和诔文。传,用以记述死者的事迹和德行;诔,用以表示哀悼之情。东观汉记·平原怀王胜传:“ 平原王 葬, 邓太后 悲伤,命史官述其行迹,为传誄,藏於王府。”
《漢語大詞典》:善簿
迷信称阴间记录人生前行善事迹的簿册。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那判官禀道:‘此人善簿堆积如山,恶簿并无一字。’”
《國語辭典》:污点(汙點)  拼音:wū diǎn
1.沾染上的污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八回:「又拿自己衣服,代他拭了个污点。」
2.引申为行为上的缺失。如:「不怕处事不慎而留下污点,怕的是知错不改,就连洗刷自新的机会也没有了。」
《漢語大詞典》:圣城(聖城)
(1).指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作用的城市。 何其芳 《一个平常的故事》:“我那时是那样狂妄,当我坐着 川 陕 公路上的汽车向这个年轻人的圣城进发,我竟想到了 倍纳德·萧 离开 苏维埃联邦 时的一句话:请你们容许我仍然保留批评的自由。” 沙汀 《磁力》:“十多天前, 小袁 和 黄俊 退了学,从省城里跑回来,打算弄到一笔路费,就立刻到新 中国 的革命圣城 延安 去的。”
(2).宗教徒称与教主或教中重要人物生平事迹有重大关系的城市。
《国语辞典》:诔赞(诔赞)  拼音:lěi zàn
叙述死者生平事迹,并赞美其德行的文辞。《后汉书。卷八○。文苑传。郦炎传》:「尚书卢植为之诔赞,以昭其懿德。」
《漢語大詞典》:轶事遗闻(軼事遺聞)
世人不大知道的事迹和传说。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 刘师培 《论说部与文学之关系》:“故单辞隻义,軼事遗闻,咸笔之於书,以冀流传久远。”亦作“ 軼闻遗事 ”。 姚华 《曲海一勺·骈史上》:“及於 唐 宋 ,其体益滋,稗则为山,説则为海,軼闻遗事,杂然著已。”
《漢語大詞典》:优贤扬历(優賢揚歷)
亦作“ 优贤颺歷 ”。 谓敬重贤才,表扬其事迹。《三国志·魏志·管宁传》:“若 寧 固执匪石,守志 箕山 ,追迹 洪崖 ,参踪 巢许 ,斯亦圣朝同符 唐 虞 ,优贤扬歷,垂声千载。” 裴松之 注:“《今文尚书》曰:‘优贤扬歷。’谓扬其所歷试。”
《國語辭典》:永垂不朽  拼音:yǒng chuí bù xiǔ
永远流传而不磨灭。《封神演义》第七四回:「小将军丹心忠义,为国捐躯,青史简篇,永垂不朽。」也作「永传不朽」、「永存不朽」。
《国语辞典》:彰往察来(彰往察来)  拼音:zhāng wǎng chá lái
揭示以往的事迹,据以考察未来的情况。《易经。系辞下》:「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也作「章往考来」。
《漢語大詞典》:遗风逸尘(遺風逸塵)
前代遗留下来的风教和超逸的事迹。 元 俞希鲁 至顺镇江志·人材:“至於高蹈物表,远引方外,亦皆清儁卓絶之士,是其遗风逸尘,霑被无极。”
《国语辞典》:六祖坛经(六祖坛经)  拼音:liù zǔ tán jīng
佛教典籍。为记载中国佛教禅宗六祖慧能的事迹和语录。一卷,五十七节,不分品目。但由于现存的版本和写本间差异颇多,故其原貌如何已不可知。一般以敦煌写本题名《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慧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为最古本。此外尚有日本兴圣寺本、曹溪原本和元僧宗宝改编本。诸本中以宗宝的改编本流行最广。
《国语辞典》:劣迹昭著(劣迹昭著)  拼音:liè jī zhāo zhù
恶劣的事迹很明显。如:「他当年劣迹昭著,连续犯下好几起震惊社会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