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内阁(內閣)  拼音:nèi gé
1.古代中央官署,大学士治事之处,下设学士、中书等职。宋。苏轼 赐新除宝文阁直学士李之纯辞恩命不允诏:「故内阁之命,非独以宠卿,抑将使蜀人知朕用卿,盖以德选也。」
2.明清两代的政务机关。乃设置多位大学士共同行使宰相权,为按照皇帝的意旨,批办各项事件。《儒林外史》第三五回:「过了三日,待侍郎将内阁抄出圣旨送来。」
3.由内阁总理及内阁阁员组成的最高行政机关,负责国家政策的拟订及推展。参见「内阁制」条。
4.妇女的居室。《北史。卷四三。邢峦传》:「与妇甚疏,未尝内宿。自云:『尝昼入内阁,为狗所吠。』」唐。刘长卿〈观李凑画美人〉诗:「华唐翠幕春风来,内阁金屏曙色开。」
《國語辭典》:天坛(天壇)  拼音:tiān tán
1.古代帝王祭天的高台。《宋书。卷一六。礼志三》:「光武建武中,不立北郊,故后地之祇,常配食天坛,山川群望皆在营内,凡一千五百一十四神。」
2.地名。位于北平市正阳门外大祀殿之南。为明、清两代帝王祭天之处。
《漢語大詞典》:两司(兩司)
明 清 两代对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的合称。两司是一省的最高官署,布政使司管民政,按察使司管刑名。两司最高长官是布政使和按察使。二刻拍案惊奇卷四:“时值万寿圣节将近,两司里头例该一人賫表进京朝贺。” 郑观应 《盛世危言·吏治上》:“天下者,州、县之所积也,内而六部,外而两司、道、府诸官,皆考察此州、县者耳。”
《國語辭典》:粮道(糧道)  拼音:liáng dào
1.输运粮食的道路。《史记。卷八。高祖本纪》:「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2.职官名。明、清两代负责督促该省漕粮运输的官吏。也称为「督粮道」。
《漢語大詞典》:制府
宋 代的安抚使、制置使, 明 清 两代的总督,均尊称为“制府”。宋史·叛臣传中·李全:“ 全 请于制府曰:‘每恨 泗州 阻水,今如平地矣,请取东西城自效。’”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者:“俄,至一辕门,儼如制府衙署。”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六章:“至于月饷、职衔、关防,等学生回 襄阳 后一方面向制府大人禀明,一方面自己也上疏朝廷,代为乞请。”
《漢語大詞典》:两叶(兩葉)
犹两世。指父子两代。 南朝 梁 庾肩吾 书品:“一字不遗两叶之妙。”旧唐书·经籍志上:“昔 马谈 作史记, 班彪 作汉书,皆两叶而仅成。”
分類:父子两代
《漢語大詞典》:重规(重規)
(1).指日月俱圆。 晋 成公绥 《天地赋》:“星辰焕列,日月重规。”后用以喻指两代帝王功德相继。《晋书·乐志上》:“今我圣皇,焜耀前暉,奕世重规,明照九畿。” 南朝 梁 何逊 《九日侍宴乐游苑》诗:“皇德无餘让,重规袭帝勋。”
(2).谓前后相合;重复。参见“ 重规叠矩 ”。
《國語辭典》:重规叠矩(重規疊矩)  拼音:chóng guī dié jǔ
1.规、矩各相重叠。比喻情事相同。三国魏。明帝〈改元景初以建丑月为正月诏〉:「此历数之序,乃上与先圣合符同契,重规叠矩者。」也作「重规袭矩」。
2.比喻因袭重覆。如:「不好的制度就应该改革,不要重规叠矩,毫无进步。」
《漢語大詞典》:二季
(1).指 夏 殷 两代的末世。《晋书·秦秀传》:“ 周公 弔二季之陵迟,哀大教之不行,於是作謚以纪其终。”
(2).指兄弟。 唐 李白 《夏日诸从弟登汝州龙兴阁序》:“ 屈 宋 长逝,无堪与言。起予者谁,得我二季。” 宋 陈师道 《赠二苏公》诗:“一翁二季对相望,奇宝横道驥服箱。”
(3).两个季度。新唐书·王彦威传:“坐祝辞误,夺二季俸,削一阶。”
《國語辭典》:纳粟(納粟)  拼音:nà sù
古代有捐纳粟米得官或入国子监,后改用银两,以迄清末。《宋史。卷四二九。道学列传三。朱熹》:「讫事,奉乞依格推赏纳粟人。」
《漢語大詞典》:殿院
(1).宫内的殿与院。 唐 王涯 《宫词》之十六:“雕墙不断接宫城,金榜皆书殿院名。”
(2). 唐 宋 两代有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和察院。其主管官分别为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后用以称殿中侍御史。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七:“殿中侍御史谓之殿院。” 宋 洪迈 容斋续笔·台谏不相见:“ 韩公 摄饗明堂,殿中侍御史 陈洙 监祭,公问 洙 :‘闻殿院与 司马舍人 甚熟。’ 洙 答以‘顷年曾同为直讲’。”
《國語辭典》:归流(歸流)  拼音:guī liú
流向大海的河川。南朝梁。陆倕〈思田赋〉:「望归流而载怀,情郁悒其何冀?」
《國語辭典》:改土归流(改土歸流)  拼音:gǎi tǔ guī liú
明、清时改土官为流官的政策。元代封滇、桂一带的土著酋长为土官,以治理土著,并采世袭制。明代原本沿用,但时有土官虐杀百姓,为患边境,故废除土官制,改以临时任命的流官。清代,云南巡抚鄂尔泰厉行明代的方式,使云、贵一带更加安定。
《漢語大詞典》:二叶(二葉)
(1).两世,两代。 南朝 梁 任昉 《禅位梁王策》:“我 太祖 握《河》《历》,应符启运。二叶重光,三圣係轨。”《周书·颜之仪传》:“ 枚乘 二叶,俱得游 梁 ; 应贞 两世,竝称文学。”
(2).指再生的叶子。 唐 李商隐 《和韦潘先寄上李使君》诗:“桂含爽气三秋首,蓂吐中旬二叶新。” 冯浩 笺注:“帝王世纪: 尧 时蓂荚生於阶,每月朔生一叶,月半生十五叶;望后日落一叶,月小尽,则一叶厌而不落。”
分類:再生两代
《漢語大詞典》:头下(頭下)
(1).犹名下。 宋 苏轼 《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今来前项人户,从初径於市易差出勾当人等头下赊欠。”
(2). 辽 金 两代诸王、外戚、大臣及诸部从征所俘掠的人户,归其各自奴役,称“头下”。亦指由此种人户所建立的特置州县。辽史·地理志一:“官位九品之下及井邑商贾之家,征税各归头下;唯酒税课纳 上京 盐铁司。”《元代白话碑集录·1240年济源十方大紫微宫圣旨碑》:“兼不以是何头下官员人等,无得骚扰。” 蔡美彪 注:“‘头下’或写作‘投下’,但非蒙古语的译音。 辽 金 两代均有此制。”参阅辽史·地理志一
《國語辭典》:督抚(督撫)  拼音:dū fǔ
总督及巡抚的合称。《聊斋志异。卷二。红玉》:「生大哭,抱子兴词,上至督抚,讼几遍,卒不得直。」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出:「这里有位罢职县令,叫做杨龙友,乃凤阳督抚马士英的妹夫。」
《國語辭典》:兀者  拼音:wù zhě
瘸腿的人。《庄子。德充符》:「鲁有兀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