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南面  拼音:nán miàn
1.南边。如:「一个荷锄老农,远远打南面走来。」
2.古代人君听政之位居北,其面向南,故后指居人君之位。《左传。襄公二十六年》:「郑于是不敢南面,楚失华夏则析公之为也。」《论语。雍也》:「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3.南向、南进。《史记。卷八三。鲁仲连邹阳传》:「齐无南面之心,以为亡南阳之害小,不如得济北之利大。」
《漢語大詞典》:下县(下縣)
(1).指一郡之中非郡守行政机构所在的属县。汉书·项籍传:“﹝ 项梁 ﹞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 颜师古 注:“四面诸县也。非郡所都,故谓之下也。”汉书·文翁传:“又修起学官於 成都 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
(2).古代根据县的人口、物产、地理形势的条件,将县划分等级,下县是条件较差的县。通典·职官十五:“ 北齐 制县为上中下三等,每等又有上中下之差,自上上县至下下县凡九等。”通典·职官十五:“大 唐 县有赤、畿、望、紧、上、中、下七等之差。”原注:“京都所治为赤县,京之旁邑为畿县,其餘则以户口多少、资地美恶为差。”旧唐书·职官志二:“凡三都之县,在内曰京县,城外曰畿,又望县有八十五焉。其餘则六千户已上为上县,二千户已上为中县,一千户已上为中下县,不满一千户皆为下县。”
《國語辭典》:六部  拼音:liù bù
古代官制吏、户、礼、兵、刑、工部的总称。《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难逢夫》:「车马喧阗,尽六部九卿之辈。」
《國語辭典》:边亭(邊亭)  拼音:biān tíng
防守边境、驻兵侦敌的官署。南朝宋。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唐。杜甫〈兵车行〉:「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也作「边廷」、「边庭」。
《國語辭典》:府城  拼音:fǔ chéng
较县高一级的州、郡府治的所在地。《精忠岳传》第二八回:「这里到平江府城,有多少路?」」
《國語辭典》:头厅(頭廳)  拼音:tóu tīng
宰相或大官。宋。刘克庄 汉宫秋。吉语西来词:「吉语西来,已衮归行阙,册拜头厅。」也称为「头厅相」。
《漢語大詞典》:内禁
(1).宫禁。用指朝政机要。南齐书·柳世隆传:“入参内禁,出赞西牧。”
(2).佛教徒的戒律。魏书·释老志:“各令戒律自修,咸依内禁。”
《國語辭典》:公职(公職)  拼音:gōng zhí
凡官吏、议员及其他依法令而从事的公务职务。
《漢語大詞典》:赤历(赤曆)
亦作“ 赤历 ”。 宋 至 清 初,上级财政机关稽核各州县官府钱粮的册籍。 宋 庄简 《论王子献等札子》:“ 襄城 一邑,科率至十七万,谓之助国钱,更不抄上赤歷。”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四年:“其后 元鼎 奏:‘驱磨本州财赋,惟凭赤歷,难以稽考。’”《醒世姻缘传》第四二回:“ 侯小槐 又説:‘小人只有四十亩地,赤歷可查。’”清史稿·食货志二:“﹝ 顺治 十一年﹞有赤历,令百姓自登纳数,上之布政司,岁终磨对。”清史稿·食货志二:“﹝ 康熙 ﹞十八年,令州县每岁将日收钱粮流水簿解使磨对,罢赤历。”
见“ 赤歷 ”。
《国语辞典》:到案  拼音:dào àn
因诉讼案件而至警政机关报到。如:「调查人员请相关人员到案说明。」
《漢語大詞典》:石烈
女真语。指县以下的行政机构,相当于乡。辽史·国语解:“ 霞瀨益石烈 ,乡名。诸宫下皆有石烈,设官治之。”
《漢語大詞典》:北曹
指 明 代设在 北京 的吏、户、礼、兵、刑、工等中央行政机构。设在 南京 者则谓之南曹。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口碑》:“国朝吏部之权俱在北曹,南曹殊落莫。惟考察年, 南京 官五品以下,黜调皆在其手,声势赫奕。过此,则又如常矣。”
《漢語大詞典》:寺省
古时中央行政机构“省”和“寺”的合称。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使寺省之规,剥床至足;公卿之嗣,怀安败名。” 清 褚人穫 《坚瓠四集·太冬烘》:“ 成都 詹 某为諫官,以 安国 尝建言移寺省,上章击之。”
《國語辭典》:卫队(衛隊)  拼音:wèi duì
职司护卫的部队。
《國語辭典》:队部(隊部)  拼音:duì bù
一个部队的指挥中心。如:「这里是队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