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夷狄  拼音:yí dí
古称四境未开化的民族。《史记。卷一○六。吴王濞传》:「母亲夷狄,以疏其属。」《大宋宣和遗事。元集》:「阴浊用事底时节,夷狄陆梁,小人得志。」
《國語辭典》:日下  拼音:rì xià
1.太阳落下。唐。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月流春夜短,日下秋天速。」
2.现在、目前。《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日下天气且是凉,便放五日也不妨。」
3.当天。《水浒传》第六三回:「犒赏三军,限日下起行。」
4.京师。唐。钱起〈送薛判官赴蜀〉诗:「边陲劳帝念,日下降才杰。」
5.比喻遥远。唐。王勃〈滕王阁序〉:「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
6.国名。在东方荒远的地方。《尔雅。释地》:「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
《國語辭典》:苍龙(蒼龍)  拼音:cāng lóng
1.青色的龙。《楚辞。贾谊。惜誓》:「苍龙蚴虬于左骖兮,白虎骋而为右騑。」《史记。卷四九。外戚世家》:「薄姬曰:『昨暮夜妾梦苍龙据吾腹。』高帝曰:『此贵徵也,吾为女遂成之。』」
2.青色的马。《吕氏春秋。孟春纪。孟春》:「乘鸾辂,驾苍龙。」
3.太岁。《后汉书。卷三五。张曹郑列传。张纯》:「今摄提之岁,苍龙甲寅,德在东宫。」
4.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的总称。宋。苏轼 夜泛西湖二绝诗:「苍龙已没牛斗横,东方芒角升长庚。」《三国演义》第四九回:「东方七面青旗,按角、亢、氐、房、心、尾、箕,布苍龙之形。」
5.形容山岭或树木的青苍和起伏不定。比喻青苍高大的树木或起伏不定的山岭。唐。李山甫诗:「地耸苍龙势抱云,天教青共众材分。」宋。苏轼 登玲珑山诗:「何年僵立两苍龙,瘦脊盘盘尚倚空。」
《國語辭典》:善人  拼音:shàn rén
1.善良的人。《论语。子路》:「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西游记》第一二回:「在长安城访察取经的善人,日久未逢真实有德行者。」
2.心地慈悲,常作好事的人。《红楼梦》第三九回:「我们老太太、太太都是善人,合家大小都好善喜舍,最爱修庙塑神的。」
《國語辭典》:天柱  拼音:tiān zhù
古代传说中,天空是由不周山、昆崙山等八座高山支撑著,称为「天柱」。《淮南子。天文》:「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宋。文天祥〈正气歌〉:「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國語辭典》:青阳(青陽)  拼音:qīng yáng
1.明堂名。古时宫殿面向东方的厅堂。《礼记。月令》:「天子居青阳左个,乘鸾路,驾仓龙。」
2.春天。晋。潘岳〈射雉赋〉:「于时青阳告谢,朱明肇授。」唐。孟浩然 岁暮归南山诗:「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3.比喻年轻的容貌。唐。李贺〈赠陈商〉诗:「黄昏访我来,苦节青阳皱。」
《國語辭典》:正气(正氣)  拼音:zhèng qì
1.天地间至大至刚之气。《汉书。卷九。元帝纪》:「是以氛邪岁增,侵犯太阳,正气湛掩,日久夺光。」宋。文天祥〈正气歌。序〉:「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2.正直的气概。《淮南子。诠言》:「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儒林外史》第九回:「先年东家因他为人正气,所以托他管总,后来听见这些呆事,本东自己下店,把帐一盘,却亏空了七百多银子。」
《國語辭典》:东路(東路)  拼音:dōng lù
往东方的路。后多用以指归乡的路。《文选。曹植。洛神赋》:「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文选。王粲。赠蔡子笃诗》:「瞻望东路,惨怆增叹,率彼江流,爰逝靡期。」
《國語辭典》:青海  拼音:qīng hǎi
1.东方的海。《淮南子。地形》:「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合于青海。」
2.湖名。参见「青海湖」条。
3.省名。参见「青海省」条。
《國語辭典》:东道(東道)  拼音:dōng dào
本为设宴待客之意,后指请客的主人。参见「东道主」条。《通俗编。交际》:「世俗谓主人曰东家,具觞款客曰作东道。」
《國語辭典》:东道主(東道主)  拼音:dōng dào zhǔ
春秋时郑大夫烛之武见秦穆公,要求秦军停止进攻郑国,郑国今后作为东路上的居停主人招待来往的秦国使者。因郑国在秦国东面,所以称为「东道主」。语出《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后借以泛称接待或宴请宾客的主人。唐。李白 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诗:「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也作「东道」、「东道主人」。
《國語辭典》:五星  拼音:wǔ xīng
1.古人称太白、岁星、辰星、荧惑、镇星为「五星」。即太阳系中距地球较近的金、木、水、火、土五行星。
2.古代相士以人的生辰所值五星位置推算命运,故以五星代称命运。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一折:「偏则是我五星,直恁般时乖运蹇不通亨。」《西游记》第四二回:「先生子平精熟,要与我推算五星。」
《國語辭典》:青龙(青龍)  拼音:qīng lóng
1.青色的龙。古代传说的祥物。《宋书。卷二十七。符瑞志上》:「青云浮至,青龙临坛,衔玄甲之图,坐之而去。」
2.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中东方七星的合称。《管子。地员》:「青龙之所居,庚泥,不可得泉。」
3.太岁的别名。参见「太岁」条。《淮南子。天文》:「天神之贵者,莫贵于青龙。」
4.左方。《礼记。曲礼上》:「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
5.俗称没有阴毛的男子为「青龙」。
《漢語大詞典》:青龙车(青龍車)
传说中神仙所乘之车。因以青龙为驾,故称。 晋 葛洪 神仙传·沈羲:“ 黄老 今遣仙官来下迎之。侍郎 薄延之 ,乘白鹿车是也;度世君 司马生 ,青龙车是也;迎使者 徐福 ,白虎车是也。”
《國語辭典》:东向(東向)  拼音:dōng xiàng
面向东方。《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
《國語辭典》:阳明(陽明)  拼音:yáng míng
1.明亮、光明。《续汉书。卷一四。五行志二》:「或以为凤皇阳明之应,故非明主,则隐不见。」《文选。束晰。补亡诗六首之三》:「玉烛阳明,显猷翼翼。」
2.浙江绍兴会稽山的阳明洞。为道家洞天之一,明代王守仁尝结庐其侧,因自号「阳明」。
3.经脉名称之一。为阳气升发的最后阶段。如:「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
《国语辞典》:东行(东行)  拼音:dōng xíng
向东方行进。如:「他计划自四川沿长江东行至江苏,再转往别的省分继续旅行。」
分类:东行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