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管 → 筦管”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献纳使(獻納使)
唐 时匦院主持人,专管臣民书奏之官。原称匦使。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 武后 时,投匭者或不陈事,而谩以嘲戏之言。乃置使閲其书奏…… 明皇 以‘匭’字声似鬼,改‘匭使’为‘献纳使’。 乾元 初,復其旧名。” 唐 杜甫 有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诗。参见“ 匭院 ”。
《國語辭典》:匦院(匭院) 拼音:guǐ yuàn
中国古代的民意蒐罗机构。可将民意传达给朝廷,堪称为当今议院的前身。《宋史。卷四。太宗本纪一》:「雍熙元年……改匦院为登闻鼓院。」
《漢語大詞典》:鼓吹部
唐 代乐部(乐队)之一。专管宫廷典礼曲乐的演奏。以钲、鼓、角、弦鼗、笳、箫、哀笳等为主要乐器。参阅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鼓吹部》。
《漢語大詞典》:盐捕分府(鹽捕分府)
旧时知府下面专管盐务的同知。
《儒林外史》第十八回:“忽然前面一对高灯,又是一对提灯,上面写的字是‘盐捕分府’。”
《漢語大詞典》:献纳院(獻納院)
唐 时朝廷专管臣民书奏呈文等的机构。 清
方以智 《通雅·官制》:“ 唐 之献纳院, 宋 之检院,古纳言也。”参见“ 匭院 ”。
《國語辭典》:匦院(匭院) 拼音:guǐ yuàn
中国古代的民意蒐罗机构。可将民意传达给朝廷,堪称为当今议院的前身。《宋史。卷四。太宗本纪一》:「雍熙元年……改匦院为登闻鼓院。」
《國語辭典》:戏提调(戲提調) 拼音:xì tí diào
旧时在喜庆堂会中,负责规定戏码及分派角色的人。《负曝闲谈》第二五回:「十二月初一,是他母舅华尚书寿旦,他在华尚书宅子里充当戏提调。这天定的是玉成班,一早掌班的戏箱发来了。」
《国语辞典》:主管机关(主管机关) 拼音:zhǔ guǎn jī guān
专管某项事务的行政机关。
《国语辞典》:不良帅(不良帅) 拼音:bù liáng shuài
古代专管缉捕犯人的总捕头。《称谓录。卷二六。隶。不良人》:「缉事番役在唐称为不良人,有不良帅主之。」
《国语辞典》:痘疹娘娘 拼音:dòu zhěn niáng niáng
民俗中对痘神的俗称。传说专管小儿出疹子、天花,其诞辰为农历十一月初一。《
红楼梦》第二○回:「一面打扫房屋供奉痘疹娘娘,一面传与众人忌煎炒等物。」
《漢語大詞典》:鼓架部
唐 代乐部(乐队)之一。专管乐舞、百戏的演出。所用乐器有笛、拍板、答鼓、两杖鼓。演出
《代面》、
《苏中郎》、
《钵头》、
《踏摇娘》等戏和寻橦、跳丸、吐火等杂技。参阅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鼓架部》。
《漢語大詞典》:捕书(捕書)
清 代地方衙门专管缉捕的书吏。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监禁》:“刑书与捕书分班直宿,严加巡视,不得偷安。”
《漢語大詞典》:榷束
专管,专卖。 唐
元稹 :“执事言尔 庆 ,榷束池卤,生息倍称。”
《漢語大詞典》:剧装科(劇裝科)
京剧班社后台工作人员的一种,专管衣箱。俗称“箱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