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三老 拼音:sān lǎo
《漢語大詞典》:三老五更
古代设三老五更之位,天子以父兄之礼养之。《礼记·文王世子》:“适东序,释奠於先老,遂设三老、五更、羣老之席位焉。” 郑玄 注:“三老五更各一人也,皆年老更事致仕者也,天子以父兄养之,示天下之孝悌也。名以三五者,取象三辰五星,天所因以照明天下者。”《礼记·乐记》:“食三老五更於大学。” 郑玄 注:“三老五更,互言之耳,皆老人更知三德五事者也。” 孔颖达 疏:“三德谓正直、刚、柔。五事谓貌、言、视、听、思也。”《汉书·礼乐志》:“养三老五更於辟廱。” 颜师古 注引 李奇 曰:“王者父事三老,兄事五更。”《后汉书·明帝纪》:“三老五更皆以二千石禄养终厥身。” 李贤 注引《汉官仪》:“三老五更,皆取有首妻男女全具者。”《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其以 祥 ( 王祥 )为三老, 小同 ( 郑小同 )为五更。”《北史·魏纪三》:“以 尉元 为三老, 游明根 为五更。又养国老、庶老、将行大射之礼。”
《國語辭典》:三命 拼音:sān mìng
1.周代分官爵为九命,公士一命,大夫二命,卿三命。《礼记。王制》:「大国之卿不过三命。」《左传。昭公十二年》:「及平子伐莒,克之,更受三命。」
2.出任官职的命令。《后汉书。卷五一。李恂传。论曰》:「任棠、姜岐,世著其清。结瓮牖而辞三命,殆汉阳之幽人乎?」南朝宋。颜延之 〈陶徵士诔。序〉:「初辞州府三命,后为彭泽令。」
3.三度教诫。晋。皇甫谧 女怨诗:「婚礼既定,婚礼既成。施矜结帨,三命丁宁。」
4.术数用语。星术家以人的生辰八字所属之干支为三命。宋。洪迈《夷坚志补。卷一八。汴岸术士》:「方独立徘徊,适术士过前,共坐旅舍,询其技,曰:『能论三命。』乃书年月日时示之。」
5.受命、遭命、随命。《礼记。祭法》:「曰司命」句下唐。孔颖达。正义:「命有三科。有受命以保庆,有遭命以谪暴,有随命以督行。受命,谓年寿也;遭命,谓行善而遇凶也;随命,谓随其善恶而报之。」南朝宋。鲍照 〈在江陵叹年伤老〉诗:「五难未易夷,三命戒渊抱。」
2.出任官职的命令。《后汉书。卷五一。李恂传。论曰》:「任棠、姜岐,世著其清。结瓮牖而辞三命,殆汉阳之幽人乎?」南朝宋。颜延之 〈陶徵士诔。序〉:「初辞州府三命,后为彭泽令。」
3.三度教诫。晋。皇甫谧 女怨诗:「婚礼既定,婚礼既成。施矜结帨,三命丁宁。」
4.术数用语。星术家以人的生辰八字所属之干支为三命。宋。洪迈《夷坚志补。卷一八。汴岸术士》:「方独立徘徊,适术士过前,共坐旅舍,询其技,曰:『能论三命。』乃书年月日时示之。」
5.受命、遭命、随命。《礼记。祭法》:「曰司命」句下唐。孔颖达。正义:「命有三科。有受命以保庆,有遭命以谪暴,有随命以督行。受命,谓年寿也;遭命,谓行善而遇凶也;随命,谓随其善恶而报之。」南朝宋。鲍照 〈在江陵叹年伤老〉诗:「五难未易夷,三命戒渊抱。」
《漢語大詞典》:三寿(三壽)
(1).犹三老。《诗·鲁颂·閟宫》:“三寿作朋,如冈如陵。” 毛 传:“寿,考也。” 马瑞辰 通释:“据下言如冈如陵,是祝其寿考,则寿从传训考为是。考犹老也,三寿,犹三老也。”《文选·张衡〈东京赋〉》:“降至尊以训恭,送迎拜乎三寿。” 薛综 注:“三寿,三老也。言天子尊而养此三老者,以教天下之敬,故来拜迎,去拜送焉。” 宋 范仲淹 《明堂赋》:“奉三寿以勗天下之孝,设三乏以劝诸侯之风。”
(2).古称上寿百二十岁,中寿百,下寿八十。见《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唐 孔颖达 疏。后泛指高寿。 唐 张说 《崔讷妻刘氏墓志》:“呜呼!天道辅仁,人道与顺,眷兹大德,不遐三寿,何哉?” 宋 范成大 《梅林先生夫人徐氏挽词》:“閲世弥三寿,还乡忽九原。”
(2).古称上寿百二十岁,中寿百,下寿八十。见《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唐 孔颖达 疏。后泛指高寿。 唐 张说 《崔讷妻刘氏墓志》:“呜呼!天道辅仁,人道与顺,眷兹大德,不遐三寿,何哉?” 宋 范成大 《梅林先生夫人徐氏挽词》:“閲世弥三寿,还乡忽九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