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鸣鴂(鳴鴂)
即鹈鴂。一名杜鹃。三月即鸣,至夏不止。常用以比喻春逝。艺文类聚卷五七引 南朝 宋 谢惠连 《连珠》:“盖闻春兰早芳,实忌鸣鴂,秋菊晚秀,无惮繁霜。” 明 夏完淳 《端午赋》:“泛崇兰而欲落,闻鸣鴂而不芳。”
《國語辭典》:跳月  拼音:tiào yuè
苗、彝族习俗。每年春季或节日庆典的夜晚,男女盛装歌舞庆祝,未婚者吃芦笙以和歌辞,于舞宴中择偶求婚,称为「跳月」。
《漢語大詞典》:纳音(納音)
古以五音(宫、商、角、徵、羽)十二律(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相合为六十音,与六十甲子相配合,按金、火、木、水、土五行之序旋相为宫,称为纳音。参阅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 清 钱大昕 《纳音说》
《國語辭典》:十二律  拼音:shí èr lǜ
相传为黄帝的乐官伶伦利用竹筒长短造成发音高低不同的原理,而定出的声律准则。分为阳律六: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律六:林钟、南吕、应钟、大吕、夹钟、中吕。也称为「十二宫」。
《漢語大詞典》:上除
即上巳。古代风俗,农历三月上巳日,往水边以斋戒沐浴等法去灾求福,故称。 汉 徐干 《齐都赋》:“青春季月,上除之良,无大无小,祓於水阳。” 南朝 齐 谢朓 《侍宴华光殿曲水奉敕为皇太子作》诗:“秋祓濯流,春禊浮醴。初吉云献,上除方启。” 唐 崔知贤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诗:“影媚元巳,和风上除。”
升迁,升官。 南朝 宋 鲍照 《谢上除启》:“冒乞停止上除。伏愿重许,干秽悚息。”
《漢語大詞典》:杪春
暮春。 唐 李端 《送友人游江东》诗:“ 江 上花开尽,南行见杪春。”
分類:三月
《漢語大詞典》:熟梅天
春末夏初梅子黄熟时候的天气。又称黄梅天。 宋 张栻 《初夏偶书》诗:“江潭四月熟梅天,顷刻阴晴递变迁。”
《國語辭典》:桐花凤(桐花鳳)  拼音:tóng huā fèng
动物名。一种鸟,形似鹦鹉,但体型较小。暮春时常栖息在桐花树上,性喜吸桐花朝露,故称为「桐花凤」。
《國語辭典》:破夏  拼音:pò xià
僧人不守清戒而出法界外游,称为「破夏」。
《漢語大詞典》:坐夏
佛教语。僧人于夏季三个月中安居不出,坐禅静修,称坐夏。其时正当雨季,亦称“ 坐雨安居 ”。具体日期因地而异。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 印度 僧徒,依佛圣教,坐雨安居,或前三月,或后三月。前三月当此从五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后三月当此从六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前代译经律者,或云坐夏,或云坐腊。” 唐 白居易 《行香归》诗:“出作行香客,归如坐夏僧。” 唐 项斯 《坐夏僧》诗:“坐夏日偏长,知师在律堂。”
《漢語大詞典》:除巳
指农历三月上巳节。旧俗于此日祓除不洁,故称。 汉 蔡邕 《祓禊文》:“洋洋暮春,厥日除巳……唯女与士,自求百福,在 洛 之涘。”参见“ 上巳 ”。
《國語辭典》:上巳  拼音:shàng sì
汉以前定农历的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有修禊之俗,临水洗濯,以涤除不祥。魏晋以后,则改在农历的三月三日。《续汉书志。第四。礼仪志上》:「是月上巳,官民皆絜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三月》:「三月三日上巳之辰,曲水流觞故事,起于晋时。唐朝赐宴曲江,倾都禊饮踏青,亦是此意。」
《國語辭典》:放野  拼音:fàng yě
撒野,放恣不受约束。如:「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在老爷跟前放野。」
《漢語大詞典》:贰枢(貳樞)
宋 代指枢密副使。 明 代亦指侍郎。 明 吴宽 《礼部试拟宋以范仲淹为枢密副使谢表》:“伏以西府崇严,位遇均於将相;贰枢赞画,责任重於朝廷。” 明 范景文 《辞免新命疏》:“夫中枢一席,以控九塞,以总六师,而参帷筹,禆庙算,则贰枢所有事也。”按, 崇祯 三年三月, 范 升任兵部左侍郎,上疏辞免。
《漢語大詞典》:断月(斷月)
指农历正、五、九三个月。佛教宣扬在此三月内断荤食素以积德邀福, 唐 代在此三月内延缓执行死刑。 宋 洪迈 容斋随笔·三长月:“释氏以正、五、九月为三长月,故奉佛者皆茹素。其説云:天帝释以大寳镜,轮照四天下,寅、午、戌月,正临 南赡部洲 ,故当食素以徼福,官司谓之断月。”参见“ 三长月 ”。
《漢語大詞典》:三长月(三長月)
佛教分一年为三时,二、三、四、五月,六、七、八、九月,十、十一、十二、正月,各为一时。每时的最末一个月,即五月、九月、正月为“三长月”。 宋 洪迈 容斋随笔·三长月:“释氏以正、五、九月为‘三长月’,故奉佛者皆茹素。”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长月直日解:“古法正、五、九月皆有可纪,其著之律令,谓之三长月,则始於 唐 ……鼠璞云:‘ 唐 人於此三月,不行死刑。节镇於此三月,禁屠宰,不上官。’”参阅释氏要览·杂记
《漢語大詞典》:禊祓
指古代三月上巳,临水洗濯、祓除不祥的祭祀活动。 宋 陈造 《复次韵寄程帅》之二:“人家禊祓竞攀追,刺史春游正此时。羯鼓声中花作锦、壶筹多处酒为池。”
《漢語大詞典》:解禊
祓除不祥的祭祀。古代多于三月上巳临水举行。 晋 褚爽 《禊赋》:“伊暮春之令月,将解禊于通川。” 晋 成公绥 《洛禊赋》:“考吉日,简良辰,祓除解禊,同会 洛 滨。”世说新语·言语“诸名士共至 洛水 戏”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引《竹林七贤论》:“ 王济 诸人尝至 洛水 解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