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字类编》:七种(七种)
北史勿吉国传:其部类凡有七种。唐书陆龟蒙传:嗜茶,置园顾渚山下。岁取租茶,自判品第。张又新为水说七种,其二慧山泉,三虎邱井,六松江,人助其好者,虽百里为致之。
又天竺国传:使者走婆罗门诸国,所谓畔茶法水者,出石臼中,有石象,人守之。水有七种色,或热或冷,能销草木金铁,人手入辄烂,以橐它髑髅转注瓠中地。宋史职官志:几宫掖至外命妇,罗纸七种,分十䓁遍销金龙五色罗纸二䓁、遍地销金凤子五色罗纸二䓁、销金团窠花五色罗纸二䓁、销金大花五色罗纸一䓁、金花五色罗纸一䓁、五色素罗纸一䓁。又兵志:刺史、诸卫将军请给同蕃官例,首领补军职者,月奉钱自三千至三百。又岁给冬服绵袍凡七种,紫绫三种。十将而下皆给田土。无楞伽经。大慧。彼略说七种空,谓相空、性自性空、行空 行空一切法离言说空,第一义圣智大空彼彼空。
又天竺国传:使者走婆罗门诸国,所谓畔茶法水者,出石臼中,有石象,人守之。水有七种色,或热或冷,能销草木金铁,人手入辄烂,以橐它髑髅转注瓠中地。宋史职官志:几宫掖至外命妇,罗纸七种,分十䓁遍销金龙五色罗纸二䓁、遍地销金凤子五色罗纸二䓁、销金团窠花五色罗纸二䓁、销金大花五色罗纸一䓁、金花五色罗纸一䓁、五色素罗纸一䓁。又兵志:刺史、诸卫将军请给同蕃官例,首领补军职者,月奉钱自三千至三百。又岁给冬服绵袍凡七种,紫绫三种。十将而下皆给田土。无楞伽经。大慧。彼略说七种空,谓相空、性自性空、行空 行空一切法离言说空,第一义圣智大空彼彼空。
分类:七种
《漢語大詞典》:七德
(1).指武功的七种德行。《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故使子孙无忘其章……武有七德,我无一焉,何以示子孙?”《梁书·武帝纪》:“大司马攸纵自天,体兹齐圣,文洽九功,武苞七德。” 唐 柳宗元 《柳州贺破东平表》:“五兵永戢,七德无亏。” 明 杨慎 《凤赋》:“览七德,律五音,通天祉,应地灵。”
(2).指文治的七种德行。《国语·周语中》:“尊贵、明贤、庸勋、长老、爱亲、礼新、亲旧……若七德离判,民乃携贰。” 韦昭 注:“七德,谓尊贵至亲旧也。”
(3).指诗歌的七种特性。 唐 皎然 《诗式·诗有七德》:“一识理,二高古,三典丽,四风流,五精神,六质干,七体裁。”
(4). 隋 唐 时舞名。又乐曲名。《隋书·音乐志上》:“帝御茶果,太常丞跪请进舞《七德》,继之《九序》。”《旧唐书·音乐志一》:“癸巳,奏《七德》、《九功》之舞,观者见其抑扬蹈厉,莫不扼腕踊跃,凛然震竦。”《旧唐书·音乐志一》:“立部伎内《破阵乐》五十二遍,修入雅乐,祇有两遍,名曰《七德》。”参见“ 七德舞 ”。
(2).指文治的七种德行。《国语·周语中》:“尊贵、明贤、庸勋、长老、爱亲、礼新、亲旧……若七德离判,民乃携贰。” 韦昭 注:“七德,谓尊贵至亲旧也。”
(3).指诗歌的七种特性。 唐 皎然 《诗式·诗有七德》:“一识理,二高古,三典丽,四风流,五精神,六质干,七体裁。”
(4). 隋 唐 时舞名。又乐曲名。《隋书·音乐志上》:“帝御茶果,太常丞跪请进舞《七德》,继之《九序》。”《旧唐书·音乐志一》:“癸巳,奏《七德》、《九功》之舞,观者见其抑扬蹈厉,莫不扼腕踊跃,凛然震竦。”《旧唐书·音乐志一》:“立部伎内《破阵乐》五十二遍,修入雅乐,祇有两遍,名曰《七德》。”参见“ 七德舞 ”。
《漢語大詞典》:七经(七經)
(1). 汉 以来历代封建王朝所推崇的七部儒家经典。七经名目,历来说法不一。 东汉 《一字石经》作《易》、《诗》、《书》、《仪礼》、《春秋》、《公羊》、《论语》;《后汉书·张纯传》 唐 李贤 注作《诗》、《书》、《礼》、《乐》、《易》、《春秋》、《论语》; 宋 刘敞 《七经小传》作《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公羊》、《论语》; 清 康熙 《御纂七经》作《易》、《书》、《诗》、《春秋》、《周礼》、《仪礼》、《礼记》。
(2).道家七类经书。即《仁经》、《礼经》、《信经》、《义经》、《智经》、《德经》、《道经》。见《云笈七籤》卷九。
(3).佛家净土宗的七种经典。即《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大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称赞净土佛摄授经》、《鼓音声王陀罗尼经》。
(2).道家七类经书。即《仁经》、《礼经》、《信经》、《义经》、《智经》、《德经》、《道经》。见《云笈七籤》卷九。
(3).佛家净土宗的七种经典。即《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大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称赞净土佛摄授经》、《鼓音声王陀罗尼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