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委身  拼音:wěi shēn
1.将自身托付予他人或某事。
2.指女子以身相托,嫁给男子。
《國語辭典》:眷顾(眷顧)  拼音:juàn gù
十分关爱照顾。《西游记》第一二回:「贫僧有何德何能,敢蒙天恩眷顾如此。」《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多亏娘子不弃,眷顾小生,不然几受其祸。」也作「眷注」、「眷爱」。
《漢語大詞典》:招诱(招誘)
(1).召唤劝导。后汉书·南蛮传:“ 建康 元年, 日南 蛮夷千餘人復攻烧县邑…… 交阯 刺史 九江 夏方 开恩招诱,贼皆降服。”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下:“ 青州 益师又至,兼招诱武勇,不日众逾数万。”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一:“又令於城上放纸鳶,鳶书上语,招诱胁从之人使自拔以归。”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三章第二节:“他又针对着 殷纣 招诱奴隶,为其他小国所怨恨的形势,定出一条‘有亡(奴隶逃亡)荒(大)阅(搜索)’(左传·昭公七年)的法律。”
(2).招徕。 郭沫若 《塔·喀尔美萝姑娘》:“平时很寥寂的街店都竞争着装饰起来招诱行客。”
《國語辭典》:掇拾  拼音:duó shí
采取。《宋史。卷三一九。欧阳脩传》:「周、汉以降金石遗文,断编残简,一切掇拾,研稽异同,立说于左,的的可表證,谓之《集古录》。」
《國語辭典》:遗物(遺物)  拼音:yí wù
前人所遗留下来的东西、器物。可供考古学家研究,一为文化遗物,如器物、建筑等;一为自然遗物,如花粉、骨骸等。
《漢語大詞典》:郡学(郡學)
郡国的最高学府。明史·太祖纪二:“是月,﹝ 太祖 ﹞命 寧越 知府 王宗显 立郡学。”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绪言:“ 汉 时立太学和郡学,讲授五经,太学与郡学成为全国的大小文化中心。”参阅汉书·循吏传·文翁
《國語辭典》:文饰(文飾)  拼音:wèn shì
1.以纹彩修饰。《礼记。玉藻》:「犬羊之裘不裼,不文饰也不裼。」
2.掩饰。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一行之非,掩藏文饰,冀其自改。」
《國語辭典》:称扬(稱揚)  拼音:chēng yáng
称赞褒扬。《礼记。祭统》:「夫鼎有铭,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红楼梦》第六八回:「又见周瑞等媳妇在旁边称扬凤姐素日许多善政,只是吃亏心太痴了,惹人怨。」
《漢語大詞典》:火种(火種)
火耕。 唐 刘长卿 《送州人孙沅却归句章新营所居》诗:“火种山田薄,星居海岛寒。” 宋 王禹偁 《畬田调》:“莫言火种无多利,林树明年似乱麻。”
分類:火种火耕
《國語辭典》:繁缛(繁縟)  拼音:fán rù
1.采饰繁多。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议对》:「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
2.声音细碎。三国魏。嵇康〈琴赋〉:「沛腾迕而竞趣,翕韡晔而繁缛。」
《國語辭典》:丰足(豐足)  拼音:fēng zú
富足、充足。《三国演义》第九七回:「时孔明兵强马壮,粮草丰足,所用之物,一切完备。」《红楼梦》第六五回:「当下十来个人倒也过起日子来,十分丰足。」也作「丰实」。
《國語辭典》:体质(體質)  拼音:tǐ zhí
1.身体。《晋书。卷三七。宗室传。高密文献王泰传》:「保体质丰伟,尝自称重八百斤,喜睡。」
2.身体的健康水准和抵抗疾病的适应能力。《三国志。卷六一。吴书。陆凯传》:「体质方刚,器干强固。」
《國語辭典》:远古(遠古)  拼音:yuǎn gǔ
上古。如:「远古时代,人们过著茹毛饮血的生活。」
《漢語大詞典》:族居
(1).群居;聚居。逸周书·程典:“士不族居,不足以给官。” 孔晁 注:“族,犹羣也。”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一章第二节:“在 夏 代,各生产部门的奴隶大多仍保留着族居现象。”
(2).丛生。吕氏春秋·辨土:“树肥无使扶疏,树墝不欲专生而族居。”
(3).犹言姓氏籍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彭海秋:“ 彭 离席,肃客入。相揖环坐,便询族居。客曰:‘小生 广陵 人,与君同姓,字 海秋 。’”
《國語辭典》:发达(發達)  拼音:fā dá
1.发迹显达。元。张寿卿《红梨花》第一折:「秀才每几时能勾发达。」《元曲选外编。飞刀对箭。第一折》:「每日则著我使牛耕种,薛仁贵也,几时是我那发达的时节也呵。」
2.兴盛、进步、开展。如:「工业发达」、「经济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