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下鞭
 
先我鞭
  
后施鞭
 
施鞭
 
争雄鞭
 
祖生先
 
祖生先著鞭
  
祖逖先鞭
 
祖逖后施鞭
   
祖鞭先著
 
著祖生鞭
 
著鞭
 
鞭先著

相关人物
祖逖

参考典故
刘琨


《世说新语》中卷下《赏誉》
「刘琨称祖车骑为朗诣,曰:『少为王敦所叹。』」南朝梁·刘孝标注引《晋阳秋》:「刘琨与亲旧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箸鞭耳!』」
《晋书》卷六十二〈刘琨列传〉
琨少负志气,有纵横之才,善交胜己,而颇浮誇。与范阳祖逖为友,闻逖被用,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其意气相期如此。

简释

祖生鞭:指争先立功,多用作劝勉之词。唐李白《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多逢剿绝儿,先着祖生鞭。”


例句

戴冯遥避席,祖逖后施鞭。 元稹 献荥阳公诗五十韵

蹇步徒相望,先鞭不可亲。 司空曙 送柳震归蜀

祖鞭掉折徒为尔,赢得云溪负钓竿。 吴融 登鹳雀楼

多逢剿绝儿,先著祖生鞭。 李白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要君严重疏欢乐,犹有河湟可下鞭。 杜牧 中丞业深韬略志在功名再奉长句一篇兼有咨劝

富贵空回首,喧争懒著鞭。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垂翅徒衰老,先鞭不滞留。 杜甫 重送刘十弟判官

不期先挂剑,长恐后施鞭。 王维 哭祖六自虚

唯恐著鞭迟,谁能更回顾。 王贞白 洛阳道

飞觞竞醉心回日,走马争先眼著鞭。 薛稷 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时辈已争先,吾兄未著鞭。 韩翃 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

逢时当自取,看尔欲先鞭。 高适 别韦兵曹

高价人争重,行当早着鞭。 高适 河西送李十七

亦是封侯地,期君早着鞭。 高适 独孤判官部送兵

直道宁殊智,先鞭忽抗行。 高适 酬河西节度史贺兰大夫见赠之作

不叹携手稀,常思著鞭速。 高适 酬鸿胪裴主簿雨后睢阳北楼见赠之作

典故
白社

相关人物
董威辇


清·黄奭辑《汉学堂丛本》
晋·王隐《晋书》:董京字威辇,不知何许人。太始初,值魏禅晋,遂被发佯狂,常宿白社中,时乞于市,得残碎缯絮结以自覆,全帛佳绵则不肯受。著作孙楚就社中与语,遂载与归。终不肯坐。后数年去,莫知其所,其寝处得一石子,及诗曰:「未世流奔,以文代质,逝将抱此玄虚,归我寂寞之室。」

例句

白社风霜惊暮年,铜瓶桑落慰秋天。 刘商 山翁持酒相访以画松酬之

白日闲吟为道侣,青山遥指是生涯。 刘沧 晚春宿僧院

年年白社客,空滞洛阳城。 孟浩然 李氏园林卧疾

白社同孤立,青云独并伸。 崔涂 寄舅

皇王尚法三推礼,白社宁忘四体勤。 徐夤 鸿门(旧本作失题)

白社愁成空,秋芜待谁扫。 曹邺 登岳阳楼有怀寄座主相公

皆期早蹑青云路,谁肯长为白社人。 李咸用 与刘三礼陈孝廉言志

各著青袍后,无归白社期。 李频 黔中酬同院韦判官

有美皇华使,曾同白社游。 武元衡 西亭早秋送徐员外

失路青门隐,藏名白社游。 王绩 晚年叙志示翟处士(正师)

白社会中尝共醉,青云路上未相逢。 窦庠 醉中赠符载

青原高见水,白社静逢人。 耿湋 寄钱起(一作司空曙诗)

寒暑气均思白社,星辰位正忆皇都。 贾岛 巴兴作

青羌迷道路,白社寄杯盂。 赵鸿 杜甫同谷茅茨

宁知白社客,不厌青门瓜。 陈子昂 卧病家园

红楼入夜笙歌合,白社惊秋草木疏。 黄滔 寄南海黄尚书

典故
依刘表

相关人物
王粲(字仲宣)
 
刘表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
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乃之荆州依刘表。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

简释

依刘表:喻依附权贵。唐李商隐《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自是依刘表,安能比老彭。”


例句

公子道存知不弃,欲依刘表住南荆。 戴叔伦 送车参军江陵

自是依刘表,安能比老彭。 李商隐 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

徒学仲宣聊四望,且将词赋好依刘。 李渥 秋日登越王楼献于中丞

径欲依刘表,还疑厌祢衡。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

南依刘表北刘琨,征战年年箫鼓喧。 武元衡 寒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

之荆且愿依刘表,折桂终惭见郤诜。 窦牟 酬舍弟庠罢举从州辟书

家从入洛声名大,迹为依刘事分偏。 罗隐 寄京阙陆郎中昆仲

世危肯使依刘表,山好犹能忆谢公。 罗隐 金陵寄窦尚书

道穷谩有依刘感,才急应无借寇期。 罗隐 霅溪晚泊寄裴庶子

镜中非访戴,剑外欲依刘。 许浑 送林处士自闽中道越由霅抵两川

花前更谢依刘客,雪后空怀访戴人。 许浑 郊居春日有怀府中诸公并柬王兵曹

因过石城先访戴,欲朝金阙暂依刘。 许浑 酬和杜侍御

王珣作簿公曾喜,刘表为邦客尽依。 许浑 陪宣城大夫崔公泛后池兼北楼宴二首

美似郗超终有日,去依刘表更何疑。 贯休 送罗邺赴许昌辟

依刘未是咏,访戴宁忘诸。 齐己 荆渚病中因思匡庐遂成三百字寄梁先辈

访戴情弥切,依刘力不胜。 齐己 酬元员外见寄八韵

典故
先生令赵重
 
入贡全璧
  
全赵璧
 
回赵璧
    
抱璧还
 
指图睨柱
 
冲冠发
 
璧终全
 
相如璧
 
睨柱吞赢
 
碎壁
 
秦城未易
 
秦璧归
 
能回赵璧
 
蔺卿全璧
 
冲冠发
  
赵璧犹全
     
连城贵
 
酬赵璧
 
重连城
 
头碎柱
 
头与璧俱还

相关人物
秦昭王
 
蔺相如


《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2439~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彊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彊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柰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彊,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彊秦之驩,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彊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馀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閒至赵矣。且秦彊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彊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驩,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昭明文选》卷四十二〈书中·与钟大理书〉~900~
近日南阳宗惠叔称君侯昔有美玦,闻之惊喜,笑与抃会。当自白书,恐传言未审,是以令舍弟子建因荀仲茂时从容喻鄙旨。乃不忽遗,厚见周称,邺骑既到,宝玦初至,捧匣跪发,五内震骇,绳穷匣开,烂然满目。猥以蒙鄙之姿,得睹希世之宝,不烦一介之使,不损连城之价,既有秦昭章台之观,而无蔺生诡夺之诳,嘉贶益腆,敢不钦承。谨奉赋一篇,以赞扬丽质。

例句

连城犹隐石,唯有卞和知。 刘商 殷秀才求诗

璧从全赵去,鹏自北溟抟。 刘长卿 瓜洲驿奉钱张侍御公拜膳部郎中却复宪台充贺兰大夫留后使之岭南时侍御先在淮南幕府

随珠此去方酬德,赵璧当时误指瑕。 方干 送郑端公

一片琼英价动天,连城十二昔虚传。 李商隐 一片

映石先过魏,连城欲向秦。 李峤

誇作天下珍,却哂赵王璧。赵璧无缁磷,燕石非贞真。 李白 古风

秦欺赵氏璧,却入邯郸宫。 李白 将游衡岳过汉阳双松亭留别族弟浮屠谈皓

赵璧为谁点,隋珠枉被弹。 李白 送窦司马贬宜春

连城为宝重,茂宰得才新。 杜甫 送赵十七明府之县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 杨炯 夜送赵纵

连城之璧不可量,五百年知草圣当。 窦冀 怀素上人草书歌

因知君有用,高价伫连城。 叶季良 赋得琢玉成器

色共梁珠远,光随赵璧圆。 褚亮 奉和望月应魏王教

再取连城璧,三陟平津侯。 陈子昂 答洛阳主人

魏珠能烛乘,秦璧许连城。 韦嗣立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

谁为倾国媒,自许连城价。 韩愈 县斋有怀

典故
一叶
 
一叶秋


《淮南子》卷十六〈说山训〉~550~
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以近论远。三人比肩,不能外出户;一人相随,可以通天下。足●地而为,暴行而为影,此易而难。庄王诛里史,孙叔敖制冠浣衣;文公弃荏席,后黴黑,咎犯辞归,故桑叶落而长年悲也。

例句

一叶忽离树,几人同入关。 于武陵 西归

重门启曙关,一叶报秋还。 张南史 同韩侍郎秋朝使院

露滴千家静,年流一叶催。 戎昱 宿桂州江亭呈康端公

高梧一叶坠凉天,宋玉悲秋泪洒然。 李郢 早秋书怀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杜牧 早秋客舍

独立千峰晓,频来一叶秋。 杜牧 留题李侍御书斋

孤鸿秋出塞,一叶暗辞林。 杜牧 秋梦

青蝇纷营营,风雨秋一叶。 杜甫 八哀诗故司徒李公光弼

玉树起凉烟,凝情一叶前。 柳中庸 秋怨

一叶下前墀,淮南人已悲。 许浑 早秋三首

淮南一叶下,自觉老烟波。 许浑 早秋三首

莫言万木死,不因一叶秋。 邵谒 论政

长信萤来一叶秋,蛾眉泪尽九重幽。 钱起 长信怨

楚岫千峰翠,湘潭一叶黄。 韦迢 早发湘潭寄杜员外院长

一叶落时空下泪,三春归尽复何情。 高蟾 落花

百川赴海返潮易,一叶报秋归树难。 鲍溶 始见二毛

典故
共卧加腹
 
加帝腹
  
御榻星辰动
 
星辰凌帝坐
 
汉光腹
 
犯帝坐
 
犯星夜
 
足加刘公腹
 
足加天子腹
 
足加帝腹
 
足磨汉榻
 
踏帝腹
 
钓濑客星
 
骄同卧

相关人物
严光


《艺文类聚》卷一〈天部上·星〉~2~
《会稽典录》曰:严遵字子陵,与世祖俱受业长安。建武五年,下诏徵遵,设乐阳明殿。命宴会,暮留宿,遵以足荷上,其夜客星犯天子宿。明旦,太史以闻,上曰:「此无异也,昨夜与严子陵俱卧耳。」
《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列传·严光〉~2764~
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馀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使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愿因日暮,自屈语言。」光不荅,乃投札与之,口授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霸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曰:「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舆叹息而去。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帝从容问光曰:「朕何如昔时?」对曰:「陛下差增于往。」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坐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建武十七年,复特徵,不至。年八十,终于家。帝伤惜之,诏下郡县赐钱百万、谷千斛。

例句

偶作客星侵帝座,却应虚薄是严光。 司空图 狂题十八首

醉头倒向芦花里,却笑无端犯客星。 崔道融 钓鱼

客星沉夜壑,钓石俯春流。 张继 题严陵钓台

人间若有登楼望,应怪文星近客星。 张贲 偶约道流终乖文会答皮陆

客星依钓隐,仙石逐槎回。 李德裕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钓台

若值客星去,便应随海槎。 李德裕 临海太守惠予赤城石报以是诗

彼希客星隐,弱植不足援。 李白 书情题蔡舍人雄

若宿严陵濑,谁当是客星。 李频 送寿昌曹明府

客星空伴使,寒水不成潮。 杜甫 奉赠卢五丈参谋

万象皆春气,孤槎自客星。 杜甫 宿白沙驿

长沙才子远,钓濑客星悬。 杜甫 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

西汉亲王子,成都老客星。 杜甫 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

句践江头月,客星台畔松。 林宽 送李员外频之建州

终将宠辱轻轩冕,高卧五云为客星。 汪遵 严陵台

路傍君子莫相笑,天上由来有客星。 罗邺 行次

莫见今如此,曾为一客星。 高适 遇冲和先生

典故
相关人物
伯牙
 
钟子期

参考典故
伯牙弦


《昭明文选》卷四十二、三国魏·魏文帝(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
昔伯牙绝弦于钟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
《列子集释》卷五〈汤问篇〉~78~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吕氏春秋》卷十四〈孝行览第二·二曰本〉~740~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非独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礼以接之,贤奚由尽忠?犹御之不善,骥不自千里也。

例句

知音方见誉,浮宦久相关。 刘威 冬日送友人西归

桐上知音日下身,道光谁不仰清尘。 刘威 赠欧阳秀才

欲辞松月恋知音,去住多同羁鸟心。 刘沧 留别山中友人

向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 刘长卿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幽琴

知音既已死,良匠亦未生。 劭谒 赠郑殷处士

自言幽隐乏先容,不道人物知音寡。 司马逸客 雅琴篇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孟浩然 夏日南亭怀辛大

知音难再逢,惜君方年老。 岑参 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

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 崔珏 席间咏琴客

流水非郑曲,前行遇知音。 李白 送杨少府赴选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王维 綦毋潜落第还乡

好整丹霄步,知音在紫微。 许棠 宣城送进士郑徽赴举

知音者诚希,念子不能别。 韩愈 知音者诚希

知音自古称难遇,世俗乍见那妨哂。 韩愈 赠崔立之评事

难逢王济知音癖,欲就燕昭买骏名。 韩琮 咏马

知音若相遇,终不滞南溟。 魏璀 湘灵鼓瑟

典故   
梁王兔苑
  
相关人物
刘武(梁孝王)


《史记》卷五十八〈梁孝王世家〉
明年,汉立太子。梁最亲,有功,又为大国,居天下膏腴地,北界泰山,西至高阳,四十馀城,多大县。孝王,窦太后少子也,爱之,赏赐不可胜道。于是孝王筑东苑,方三百馀里。广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于平台三十馀里。得赐天子旌旗,出从千乘万骑。东西驰猎,拟于天子。出言䟆,入言警。招延四方豪桀,自山以东游说之士。莫不毕至,齐人羊胜、公孙诡、邹阳之属。公孙诡多奇邪计,初见王,赐千金,官至中尉,梁号之曰公孙将军,梁多作兵器弩弓矛数十万,而府库金钱且百巨万,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兔园在宋州宋城县东南十里。葛洪《西京杂记》云:『梁孝王苑中有落猿岩、栖龙岫、雁池、鹤洲、凫岛。诸宫观相连,奇果佳树,瑰禽异兽,靡不毕备』。俗人言梁孝王竹园也。」

例句

知君梁苑去,日见白华新。 储光羲 秦中送人觐省

梁园多绿柳,楚岸尽枫林。 储光羲 临江亭五咏

昔种梁王苑,今移汉将坛。 刘长卿 同郭参谋咏崔仆射淮南节度使厅前竹

飘飘洛阳客,惆怅梁园秋。 刘长卿 睢阳赠李司仓

梁园修竹在,持赠结交情。 刘长卿 送史九赴宁陵兼呈单父史八时监察五兄初入台

冠盖趋梁苑,江湘失楚材。 孟浩然 同卢明府钱张郎中除义王府司马海园作

梁王池馆好,晓日凤楼通。 张说 侍宴武三思山第应制赋得风字

珊瑚刻盘青玉尊,因之假道入梁园。梁园山竹凝云汉,仰望高楼在天半。 张说 安乐郡主花独行

一朝去京国,十载客梁园。 李白 书情题蔡舍人雄

西日至今悲兔苑,东波终不反龙舟。 秦韬玉 隋堤

梁王兔苑荆榛里,炀帝鸡台梦想中。 罗隐 所思

夜宴独吟梁苑月,朝游重见广陵春。 许棠 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之四

梁苑惊池鹜,陈仓拂野鸡。 郑繇 失白鹰

梁园开胜景,轩驾动宸衷。 韦安石 梁王宅侍宴应制同用风字

到处无留滞,梁园花欲稀。 韦应物 送开封卢少府

梁苑隋堤事已空,万条犹舞旧春风。 韩琮 杨柳妓

典故
十二瑶台
    

《拾遗记》卷十《昆仑山》
昆仑山有昆陵之地,其高出日月之上。山有九层……第九层山形渐小狭,下有芝田蕙圃,皆数百顷,群仙种耨焉。傍有瑶台十二,各广千步,皆五色玉为台基。

例句

瑶台歌一曲,曲尽五烟起。 司马扎 赠王道士

仙人此夜忽凌波,更唱瑶台一遍歌。 戴叔伦 听韩使君美人歌

瑶台烟雾外,一去不回心。 李群玉 失鹤

风标想见瑶台鹤,诗韵如闻渌水琴。 李群玉 辱绵州于中丞书信

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 李商隐 无题

轻盈照溪水,掩敛下瑶台。 杜牧

五门环玉垒,双阙对瑶台。 无可 和宾客相国咏雪诗

客醉瑶台曙,兵防玉塞寒。 无可

共赋瑶台雪,同观金谷筝。 卢纶 纶与吉侍郎中孚侯仓曹钊

有时锁得嫦娥镜,镂出瑶台五色霞。 薛涛 赋凌云寺二首之二

青鸟东飞正落梅,衔花满口下瑶台。 薛涛 酬辛员外折花见遗

万点瑶台雪,飞来锦帐前。 钱起 省中对雪寄元判官拾遗昆季

状瑶台之微月,点巫山之朝云。 陈子昂 彩树歌

瑶台千万里,不觉往来赊。 韦渠牟 步虚词十九首之十六

何须生羽翼,始得上瑶台。 韦渠牟 步虚词十九首之四

瑶阙参差阿母家,楼台戏闭凝彤霞。 齐己 升天行

典故 
土偶桃人
 
土偶漂流
 
士偶桃梗
   
断梗疏萍
 
桃梗泛
     
漂流木偶
 
为梗
   
飘梗

相关人物
苏秦

参考典故
木偶人


《战国策》卷十八〈赵策一·苏秦说李兑〉~603~
苏秦说李兑曰:「雒阳乘轩车苏秦,家贫亲老,无罢车驽马,桑轮蓬箧羸,负书担橐,触尘埃,蒙霜露,越漳、河,足重茧,日百而舍,造外阙,愿见于前,口道天下之事。」李兑曰:「先生以鬼之言见我则可,若以人之事,兑尽知之矣。」苏秦对曰:「臣固以鬼之言见君,非以人之言也。」李兑见之。苏秦曰:「今日臣之来也暮,后郭门,藉席无所得,寄宿人田中,傍有大丛。夜半,土梗与木梗曰:『汝不如我,我者乃土也。使我逢疾风淋雨,坏沮,乃复归土。今汝非木之根,则木之枝耳。汝逢疾风淋雨,漂入漳、河,东流至海,汜滥无所止。』臣窃以为土梗胜也。今君杀主父而族之,君之立于天下,危于累卵。君听臣计则生,不听臣计则死。」李兑曰:「先生就舍,明日复来见兑也。」苏秦出。
《战国策》卷十〈齐策三·孟尝君将入秦〉~374~
孟尝君见之。(苏秦)谓孟尝君曰:「今者臣来,过于淄上,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桃梗谓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挺子以为人,至岁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则汝残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土则复西岸耳。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今秦四塞之国,譬若虎口,而君入之,则臣不知君所出矣。」孟尝君乃止。

简释

梗泛:喻指漂泊无定所。唐骆宾王《浮搓》:“似舟漂不定,如梗泛何从?”


例句

旧业丛台废苑东,几年为梗复为蓬。 刘言史 泊花石浦

旅食伤飘梗,岩栖忆采薇。 刘长卿 罢摄官后将还旧居留辞李侍御

身随远道徒悲梗,诗卖明时不直钱。 崔橹 过蛮溪渡

暮年伤泛梗,累日慰寒灰。 张说 石门别杨六钦望

生事同漂梗,机心在野船。 徐凝 问渔叟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李商隐

顾我飘蓬者,长随泛梗移。 李德裕 秋日郡楼望赞皇山感而成咏

吾衰同泛梗,利涉想蟠桃。 杜甫 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溢堤防之患簿领所忧因寄此诗用宽其意

生类梗萍泛,悲无金石坚。 贾岛 洛阳道中寄弟

如何游宦客,江海随泛梗。 钱起 苦雨忆皇甫冉

漂梗飞蓬不自安,扪藤引葛度危峦。 骆宾王 从军中行路难二首

旅思徒漂梗,归期未及瓜。 骆宾王 晚度天山有怀京邑

旅行悲泛梗,离赠折疏麻。 骆宾王 晚憩田家

恓惶劳梗泛,凄断倦蓬飘。 骆宾王 晚泊河曲

似舟飘不定,如梗泛何从。 骆宾王 浮槎

旅魂劳泛梗,离恨断征蓬。 骆宾王 边夜有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