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三峡无猿
 
三声断肠
 
三声猿
 
猿三叫
 
猿鸣泪沾裳
 

《水经注疏》卷三十四〈江水〉~2834~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閒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柽柏,悬泉瀑布,飞其閒,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例句

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沾衣。 孟郊 巫山曲

见尽数万里,不闻三声猿。 孟郊 巫山高

猿鸣孤月夜,再使泪沾裳。 张说 和朱使欣道峡似巫山之作

画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 徐凝 观钓台画图

闻道建溪肠欲断,的知断著第三声。 戴叔伦 和崔法曹建溪闻猿

猿叫三声断,江流一水通。 戴叔伦 次下牢韵

相思岭上相思泪,不到三声合断肠。 常建 岭猿

唯有夜猿知客恨,峄阳溪路第三声。 李端 送刘侍郎

楚人皆掩泪,闻到第三声。 李端 送客赋得巴江夜猿

三声欲断疑肠断,饶是少年今白头。 杜牧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杜甫 秋兴八首

不及巴山听猿夜,三声中有不愁声。 杜荀鹤 秋夜闻砧

吟苦猿三叫,形枯柏一枝。 杜荀鹤 长安冬日

九江有浪船难济,三峡无猿客有愁。 无名氏诗

悲猿何处发,郢路第三声。 皇甫冉 赋得郢路悲猿

愁多肠易断,不待第三声。 雍裕之 江上闻猿

入耳便能生百恨,断肠何必待三声。 韦庄 黄滕山下闻猿

悲鸣五里无人问,肠断三声谁为续。 骆宾王 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

典故
图画云台
 
台图
  
云台公
 
云台勋
 
云台画将
 
云台画象
 
相关人物
邓禹


《东观汉记》卷二《显宗孝明皇帝纪》
永平三年诏曰:「登灵台,正仪度。」春二月,图二十八将于云台。
《后汉书》卷二十二〈朱景王杜马刘傅坚马列传〉
永平中,显宗追感前世功臣,乃图画二十八将于南宫云台,其外又有王常、李通、窦融、卓茂,合三十二人。故依其本弟系之篇末,以志功臣之次云尔。
《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
永平初,援女立为皇后。显宗图画建武中名臣、列将于云台,以椒房故,独不及援。东平王苍观图,言于帝曰:「何故不画伏波将军像?」帝笑而不言。至十七年,援夫人卒,乃更脩封树,起祠堂。

简释

云台画象:指表彰功臣。唐杜甫《寄董卿嘉荣十韵》:“云台画形象,皆为扫氛妖。”


例句

清溪一路照羸身,不似云台画像人。 司空图 商山二首

几人欲话云台峻,独我方探禹穴深。 吴融 秋日感事

云台画像皆何者,青史书名或不孤。 唐彦谦 奉使岐下闻唐弘夫行军为贼所擒伤而有作

先生不入云台像,赢得桐江万古名。 方干 题严子陵祠二首

迹谢云台阁,心随天马辕。 李白 书情题蔡舍人雄

云台先著美,今日更贻芳。 李隆基 送张说巡边

捷报云台贺,公卿拜寿卮。 杜牧 少年行

云台画形像,皆为扫氛妖。 杜甫 寄董卿嘉荣十韵

白骨新交战,云台旧拓边。 杜甫 有感五首

云台终日画,青简为谁编。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吾病日回首,云台谁再论。 杜甫 览柏中允兼子侄数人除官制词因述父子兄弟四美载歌丝纶

休运终四百,图画在云台。 杜甫 述古三首

江树城孤远,云台使寂寥。 杜甫 陪柏中丞观宴将士二首

不及云台议,空山老薜萝。 罗隐 轻飙

献凯云台中,自言塞上雄。 袁瓘 鸿门行

松桂生丹禁,鸳鹭集云台。 韦应物 和张舍人夜直中书寄吏部刘员外

云台焕中天,龙阙郁上征。 韦应物 自尚书郎出为滁州刺史

应当自此始,归拜云台前。 韦应物 送郑端公弟移院常州

典故 
京兆马
  
便面章台
 
便面章台马
 
修蛾章台样
 
张敞画眉
 
张郎走马
 
归来便面
 
玉马戏走章台下
   
章台系马
 
章台走画猿
 
章台走马
 
章台路
 
章台马
  
翠眉谁画
  
走马章台路
 
风流京兆
 
马过章台

相关人物
张敞


《汉书》卷七十六〈赵尹韩张两王列传·张敞〉~3222~
京兆典京师,长安中浩穰,于三辅尤为剧。郡国二千石以高弟入守,及为真,久者不过二三年,近者数月一岁,辄毁伤失名,以罪过罢。唯广汉及敞为久任职。敞为京兆,朝廷每有大议,引古今,处便宜,公卿皆服,天子数从之。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怃。有司以奏敞。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上爱其能,弗备责也。然终不得大位。唐·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在长安中。」臣瓒曰:「在章台下街也。」

简释

章台走马:指风流潇洒。唐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著金鞭。”


例句

骑别章台晚,舟行洛水春。 储光羲 秦中送人觐省

京兆归何处,章台空暮尘。 刘禹锡 再伤庞尹

蹀躞朝驰过上苑,䟃𧽼暝走发章台。 乔知之 嬴骏篇

章台折杨柳,春日路傍情。 崔国辅 长乐少年行

驿使前日发章台,传道长安春早来。 崔颢 渭城少年行

章台街里芳菲伴,且问宫腰损几枝。 李商隐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之一

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 李商隐 对雪二首之一

巴雷隐隐千山外,更作章台走马声。 李商隐

桃绶含情依露井,柳绵相忆隔章台。 李商隐 临发崇让宅紫薇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李商隐 赠柳

青云年少子,挟弹章台左。 李白 少年子

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著金鞭。 李白 流夜郎赠辛判官

近映章台骑,遥分禁苑春。 李观 御沟新柳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之十九

若教得似红儿貌,走马章台任道迟。 罗虬 比红儿诗之七十一

寂寞想章台,始叹云泥隔。 钱起 离居夜雨奉寄李京兆

今朝章台别,杨柳亦依依。 韦应物 赠别河南李功曹

鸣鞭晓出章台路,叶叶春衣杨柳风。 韩翃 少年行

典故
使君有妇
  
姓秦
  
秦家女
 
秦氏女
 
秦氏髻
  
秦罗敷

相关人物
罗敷


《古今注》卷中〈音乐〉
秦氏,邯郸人,有女名罗敷,为邑人千乘王人妻。……罗敷出采桑于陌上,赵王登台,见而悦之,因饮酒欲夺焉。罗敷乃弹筝,乃作〈陌上桑〉之歌,以自明焉。
《宋书》卷二十一《乐志三》
《艳歌罗敷行》: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锄,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一解使君从南来,五马立歭躇。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馀。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二解东方千馀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直千万馀。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例句

小妇秦家女,将军天上人。 刘长卿 过李将军南郑林园观妓

罗敷昔时秦氏女,千载无人空处所。 岑参 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可怜绝胜秦罗敷,使君五马谩踟蹰。 岑参 玉门关盖将军歌

一种貌如仙,人情要自偏。罗敷有底好,最得使君怜。 施君吾 感遇词

罗敷独向东方去,谩学他家作使君。 杜审言 戏赠赵使君美人

使君自有妇,莫学野鸳鸯。 杜甫 数陪李梓州泛江有女乐在诸舫戏为艳曲二首赠李

邦君驻千骑,清论时间酌。 权德舆 奉和李大夫题郑评事江楼

主人千骑东方远,唯望衡阳雁足书。 权德舆 寄李衡州

丽质全胜秦氏女,藁砧宁用专城居。 权德舆 薄命篇

暇日若随千骑出,南岩只在郡楼前。 权德舆 送清洨上人谒信州陆员外

凭君减千骑,莫遣海鸥惊。 权德舆 送薛温州

可羡罗敷自有失,愁中漫捋白髭须。 段成式 戏高侍御七首

由来道姓秦,谁不知家楚。 皇甫冉 见诸姬学玉台体

虽言千骑上头居,一世生离恨有馀。 耿湋 古意

罗敷正苦桑蚕事,惆怅南来五马蹄。 胡宿 城南

双旌千骑骈东陌,独有罗敷望上头。 薛涛 送郑眉州

娥娥秦氏髻,皎皎洛川神。风月应相笑,年年醉病身。 韦庄 晚春

东方千马骑,出望使君时。 韩翃 赠郓州马使君

典故
偕隐鹿门
 
城郭休过
 
从德公
 
采药名山
 
采庞公药
 
归鹿门
 
老庞携家
 
采药不返
 
采药鹿门
 
采药庞公
 
隐鹿门
  
鹿门妻子
 
鹿门期
 
鹿门采药
 
鹿门庞
  
庞家活计
 
庞居士
 
庞德公

相关人物
庞公


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下
庞公者,南郡襄阳人也,居岘山之南,未尝入城府,夫妻相敬如宾。荆州刺史刘表延请不能屈,乃就候之曰:「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庞公笑曰:「鸿鹄巢于高林之上,暮而得所栖;鼋鼍穴于深渊之下,夕而得所宿。夫趣舍行止,亦人之巢穴也,且各得其栖宿而已,天下非所保也。」因释耕于垄上,而妻子耘于前。表指而问曰:「先生苦居畎亩,而不肯官禄,后世何以遗子孙乎?」庞公曰:「世人皆遗之以危,今独遗之以安,虽所遗不同,未为无所遗也。」表叹息而去。后遂其妻子登鹿门山,因采药不反。

例句

何处先贤传,惟称庞德公。 孟浩然 题张野人园庐

岂望图麟阁,惟思卧鹿门。 李德裕 春日独坐思归

尝闻庞德公,家住洞庭水。终身栖鹿门,不入襄阳市。夫君弄明月,灭景清淮里。高踪邈难追,可与古人比。 李白 寄弄月溪吴山人

他日云壑间,来寻幽居士。 李群玉 饭僧

未因乘兴去,空有鹿门期。 杜甫 冬日有怀李白

汉阴有鹿门,沧海有灵查。 杜甫 喜晴

刘表虽遗恨,庞公至死藏。 杜甫 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

庞公隐时尽室去,武陵春树他人迷。 杜甫 寄从孙崇简

庞公任本性,携子卧苍苔。 杜甫 昔游

阮籍行多兴,庞公隐不还。 杜甫 秦州杂诗二十首

庞公不浪出,苏氏今有之。 杜甫 苏大侍御访江浦赋八韵记异

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 杜甫 赠别郑炼赴襄阳

鹿门携不遂,雁足系难期。 杜甫 遣兴

昔者庞德公,未曾入州府。 杜甫 遣兴五首

庞公竟独往,尚子终罕遇。 杜甫

庞公采药去,莱氏与妻行。 皇甫冉 赠郑山人

渚边游汉女,桑下问庞公。 郑锡 襄阳乐

庞公嘉遁所,浪迹难追攀。 阎防 夕次鹿门山作

典故
壮士悲歌
 
壮士冲冠发
 
壮气惊寒水
 
寒风易水
  
击筑长歌
 
易水别
 
易水寒
  
易水萧萧
 
易水离魂
 
燕歌易酒
 
白祫易水
 
荆轲悲歌
 
衣冠此日霜
 
送客白衣冠
 
长号易水
 
相关人物
聂政
 
荆轲
 
燕丹


《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荆轲〉~2534~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伉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简释

燕丹客:喻勇士。唐骆宾王《送郑少府人辽共赋快客运从戎》:“不学燕丹客,空歌易水寒。”


例句

须知易水歌,至死无悔吝。 李咸用 猛虎行

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 李白 少年行二首

耻作易水别,临岐泪滂沱。 李白 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武安有振瓦,易水无寒歌。 李白 发白马

羞道易水寒,从令日贯虹。 李白 结客少年场行

歌酣易水动,鼓震丛台倾。 李白 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

荆卿一去后,壮士多摧残。长号易水上,为我扬波澜。 李白 赠友人三首

击筑向北燕,燕歌易水滨。 李白 鲁邵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

旧说泾关险,犹闻易水寒。 皎然 送韦秀才

如何易水上,未歌先泪垂。 贾岛 壮士吟

温辉凌爱日,壮气惊寒水。 骆宾王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

白雪梁山曲,寒风易水歌。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

客似秦川上,歌疑易水滨。 骆宾王 西行别东台详正学士

徒歌易水客,空老渭川人。 骆宾王 咏怀古意上裴侍郎

不学燕丹客,空歌易水寒。 骆宾王 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

心知报恩处,对酒歌易水。 鲍溶 壮士行

燕歌易水怨,剑舞蛟龙腥。 鲍溶 秋思三首

翻嫌易水上,细碎动离魂。 齐己 剑客

典故
子云
 
扬雄才
 
扬雄赋

相关人物
扬雄

参考典故
扬雄未迁


《汉书》卷八十七上〈扬雄列传上〉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其先出自有周伯侨者,以支庶初食采于晋之扬,因氏焉,不知伯侨周何别也。扬在河、汾之间,周衰而扬氏或称侯,号曰扬侯。会晋六卿争权,韩、魏、赵兴而范中行、知伯弊。当是时,偪扬侯,扬侯逃于楚巫山,因家焉。楚汉之兴也,扬氏溯江上,处巴江州。而扬季官至庐江太守,汉元鼎间避仇复溯江上,处岷山之阳曰郫,有田一廛,有宅一区,世世以农桑为业。自季至雄,五世而传一子,故雄亡它扬于蜀。……蜀有司马相如,作赋甚弘丽温雅,雄心壮之,每作赋,常拟之以为式。……孝成帝时,客有荐雄文似相如者,上方郊祠甘泉泰畤、汾阴后土,以求继嗣,召雄待诏承明之庭。正月,从上甘泉,还奏甘泉赋以风。
《汉书》卷八十七下〈扬雄传下〉
「雄以为赋者,将以风也,必推类而言,极丽靡之辞,闳侈钜衍,竞于使人不能加也,既乃归之于正,然览者已过矣。」

例句

无人荐子云,太息竟谁辨。 储光羲 秋次霸亭寄申大

不轻文举少,深叹子云疲。 崔融 哭蒋詹事俨

疾起扬雄赋,魂游谢客诗。 张说 崔司业挽歌二首

才雄子云笔,学广仲舒帷。 张说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

子云窥未遍,方朔谐太枉。 杜甫 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韦济。天宝七载为河南尹。迁尚书左丞。)

子云清自守,今日起为官。 杜甫 送杨六判官使西蕃

子云尝燕居,作赋似相如。 权德舆 户部王曹长杨考功崔刑部二院长并同钟陵使府之旧因以寄赠又陪郎署喜甚常僚因书所怀且叙所知

器惭公理拙,才谢子云微。 沈佺期 自考功员外授给事中

子云推辨博,公理擅词雄。 沈佺期 酬杨给事兼见赠台中

闻道甘泉能献赋,悬知独有子云才。 王维 和太常韦主簿五郎温汤寓目之作

潘岳叙年因鬓发,扬雄托谏在文章。 卢纶 和王员外冬夜寓直

子云今在宅,应见柳条新。 窦常 途中立春寄杨郇伯

规谏扬雄赋,邅回贾谊官。 罗隐 寄侯博士

农桑子云业,书籍蔡邕家。 耿湋 题杨著别业

宁夸子云从,只为猎扶风。 苏颋 奉和圣制至长春宫登楼望稼穑之作

看取年年金榜上,几人才气似扬雄。 郑谷 赠杨夔二首

子云祗自守,奚事九衢尘。 韩愈 闲游二首

典故 
应星辰
  

《后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本纪〉~24~
馆陶公主为子求郎,不许,赐钱千万。明帝谓群臣曰:「郎官上应列宿,非其人则民受其殃。」

例句

曾吟工部两峰寒,今日星郎得挂冠。 吴融 送于员外归隐蓝田

星郎复何意,出守五溪边。 戴叔伦 渐至涪州先寄王员外使君纵

间世星郎夜宴时,丁丁寒漏滴声稀。 方干 陪李郎中夜宴

榼小非由榼,星朗是酒星。 李益 答窦二曹长留酒还榼

含香已去星郎位,衣锦惟思婺女邻。 李频 五月一日蒙替本官不得随例入阙感怀献送相公

刺史诸侯贵,郎官列宿应。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

清秋便寓直,列宿顿辉光。 杜甫 承沉八丈东美徐膳部员外阻雨未遂驰贺奉寄此诗

南馆星郎东道主,摇鞭休问路行难。 王初 送王秀才谒池州吴都督

玉皇恩诏别星班,去压徐方分野间。 章碣 送韦岫郎中典泗州

太平天子念蒲东,又委星郎养育功。 罗隐 途中献晋州孟中丞

顷为弟子曾同社,今忝星郎更契缘。 郑谷 宜春再访芳公言公幽斋写怀叙事因赋长言

止陪鸳鸯居清秩,滥应星辰浼上玄。 郑谷 转正郎后寄献集贤相公

红迷天子帆边日,紫夺星郎帐外兰。 郑谷 锦二首

星郎同访道,羽客杳何之。 韦执中 陪韩退之窦贻周同寻刘尊师不遇得师字

不如寄与星郎去,想得朝回正画眉。 韩偓 以庭前海棠梨花一枝寄李十九员外

斧柯新样胜珠玑,堪赞星郎染翰时。 韩偓 同年前虞部李郎中自长沙赴行在余以紫石砚赠之赋诗代书

太傅欲旌前古事,星郎属思久凭栏。 齐己 和翁员外题马太傅宅贾相公井

此身未别江边寺,犹看星郎奉诏回。 齐己 湘中送翁员外归闽

典故
尘冠不谭
  
弹巾
 
弹汉吏冠
 
拂尘冠
 
敝冠谭
 
王贡冠
 
王贡约
  
贡公弹冠
 
贡公叹
 
贡禹冠
 
相关人物
王吉
 
贡禹


《汉书》卷七十二《王贡两龚鲍传》
「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元帝初即位,遣使者徵贡禹与吉。吉年老,道病卒,上悼之,复遣使者吊祠云。」唐·颜师古注:「弹冠者,且入仕也。」

简释

贡公喜:庆贺他人做官。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


例句

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 孟浩然 书怀贻京邑同好

别有弹冠士,希君无见遗。 岑参 过梁州奉赠张尚书大夫公

仰愧弹冠上华发,多惭拂镜理衰容。 李冶 因追入留别广陵故人

曳履忘年旧,弹冠久要情。 李德裕 重过列子庙追感顷年自淮服与居守王仆射同题名于庙壁仆射已为御史余尚布衣

我非弹冠者,感别但开襟。 李白 送杨少府赴选

贡喜音容间,冯招病疾缠。 杜甫 哭韦大夫之晋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徒怀贡公喜,飒飒鬓毛苍。 杜甫 承沈八丈东美除膳部员外阻雨未遂驰贺奉寄此诗

弹冠声实贵,覆被渥恩偏。 沈东美 奉和苑舍人宿直晓玩新池寄南省友

栖迟未遇常鋾荐,邂逅宁弹贡禹冠。 牟融 有感二首之二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王维 酌酒与裴迪

徒费周王粟,空弹汉吏冠。 卢照邻 早度分水岭

弹冠惊迹近,专席感恩偏。 窦群 贞元末东院尝接事今西川武相公于兹三周谬领中宪徘徊厅宇多获文篇夏日即事因寄四韵

永怀宛洛游,曾是弹冠望。 赵冬曦 酬燕公出湖见寄

如今岁晏从羁滞,心喜弹冠事不赊。 邢群 郡中有怀寄上睦州员外杜十三兄

日日吟趋府,弹冠岂有因。 韦应物 路逢崔元二侍御避马见招以诗见赠

弹冠劳巧拙,结绶倦牵缠。 骆宾王 秋日山行简梁大官

须把头冠弹尽日,怜君不与故人疏。 黄滔 翁文尧员外捧金紫还乡之命雅发篇章将原交情远为嘉贶

典故
萧丞相
  
萧相国
 
相关人物
刘邦(汉高祖)
 
萧何

参考典故
萧何律


《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语在淮阴事中。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

例句

知己酂侯在,应怜脱粟人。 刘长卿 送裴郎中贬吉州

夫子墙还峻,酂侯宅过谦。 姚合 和座主相公西亭秋日即事

皆经内史力,继得酂侯功。 孟郊 赠转运陆中丞

妄比酂侯功蔑尔,每怀疏傅意悠然。 李逢吉 酬致政杨祭酒见寄

汉家萧相国,功盖五诸侯。 李颀 赠别张兵曹

关中既留萧丞相,幕下复用张子房。 杜甫 洗兵马

势惬宗萧相,材非一范雎。 杜甫 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奉寄薛尚书颂德怀斐然之作三十韵

请问汉家功第一,麒麟阁上识酂侯。 杨巨源 元日含元殿下立仗丹凤楼门下宣赦相公称贺二首之二

桂壁朱门新邸第,汉家恩泽问酂侯。 杨巨源 长安春游

洛阳居守寄酂侯,君著貂冠参运筹。 独孤及 自东都还濠州奉酬王八谏议见赠

诏下酂侯幕,徵贤宠上勋。 皎然 奉送陆中丞长源诏徵入朝

珠履旧参萧相国,䌽衣今佐晋司空。 罗隐 淮南送节度卢端公将命之汴州端公常为汴相公从事

酂侯为国亲箫鼓,堂上神筹更布兵。 萧遘 和王侍中谒张恶子庙

灞陵谁宠葬,汉主念萧何。 钱起 故相国苗公挽歌

酂侯方继业,潘令且闲居。 韦应物 赠萧河南

傅说明殷道,萧何律汉刑。 高适 留上李右相

马毛不汗东方靖,行见萧何第一勋。 鲍溶 和淮南李相公夷简平淄青回军之作

教闻清净萧丞相,计立安危范大夫。 鲍溶 淮南卧病闻李相夷简移军山阳以靖东寇感激之下因抒长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