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京兆画
 
京兆双眉
 
张尹眉
 
张敞梳洗
 
相关人物
张敞


《汉书》卷七十六〈赵尹韩张两王列传·张敞〉~3222~
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怃。有司以奏敞。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上爱其能,弗备责也。然终不得大位。

例句

青楼邻里妇,终年画长眉。自倚对良匹,笑妾空罗帏。 于濆 古别离

买笑楼前花已谢,画眉窗下月空残。 刘损 愤惋诗三首

新人应笑此,何如画蛾眉。 刘驾 弃妇

阳城迷处笑,京兆画时颦。 吴融 倒次元韵

旁沾画眉府,斜入教箫楼。 吴融 御沟十六韵

张尹将眉学,班姬取扇俦。 宋之问 望月有怀

仙郎看陇月,犹忆画眉时。 岑参 韩员外夫人清河县君崔氏挽歌二首

自怜京兆双眉妩,会待南来五马留。 张说 赠崔二安平公乐世词

梳洗凭张敞,乘骑笑稚恭。 李商隐 垂柳

遥想双眉待人画,行看五马送潮归。 李嘉祐 送郑正则汉阳迎妇

红妆女儿灯下羞,画眉夫婿陇西头。 李频 春闺怨

歌舞初承恩宠时,六宫学妾画蛾眉。 段成式 汉宫词二首

盘龙玉台镜,唯待画眉人。 王昌龄 朝来曲

晓向妆台与画眉,镜中长欲助娇姿。 罗虬 比红儿诗

不如寄与星郎去,想得朝回正画眉。 韩偓 以庭前海棠梨花一枝寄李十九员外

画眉今日空留语,解佩他年更可期。 韩偓 别锦儿

不能京兆画峨眉,翻向成都骋驺引。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典故
相关人物
贾谊


《汉书》卷四十八《贾谊传》
「后岁馀,文帝思谊,徵之。至,入见,上方受釐,坐宣室。」三国魏·苏林曰:「宣室,未央前正室也。」

例句

九重宣室召,万里建溪行。 刘长卿 新安奉送穆谕德归朝赋得行字

伫看宣室召,汉法倚张纲。 刘长卿 酬皇甫侍御见寄时前相国姑藏公初临郡

伫闻宣室召,星象列三台。 孟浩然 荆门上张丞相

圣主伫知宣室事,岂容才子滞长沙。 方干 送郑端公

天子坐宣室,夔龙奉谟猷。 李群玉 将之京国赠薛员外

竟无宣室召,徒有茂陵求。 杜甫 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

宣室无由问釐事,周南何处托成书。 柳宗元 闻籍田有感

应怜宣室召,温树不同攀。 武元衡 途次近蜀驿蒙恩赐宝刀及飞龙厩马使还奉寄中书李郑二公

早晚朝宣室,归时道路光。 独孤及 奉和中书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赠徐薛二侍御

宣室夜阑如有问,可能全望未然灰。 罗隐 孙员外赴阙后重到三衢

到彼的知宣室语,几时徵拜黑头公。 罗隐 淮南送节度卢端公将命之汴州端公常为汴州相公从事

使君入拜吾徒在,宣室他时岂偶然。 罗隐 湖州裴朗中赴阙后投简寄友生

万国朝前殿,群公议宣室。 袁朗 和洗掾登城南阪望京邑

宣室才华子,金闺讽议臣。 裴耀卿 酬张九龄使风见示

宣室恩尝异,金华礼更崇。 褚秀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

汾祠雍畤望通天,玉堂宣室坐长年。 许景先 奉和圣制望春台

直应宣室还三接,未必丰城便陆沉。 韩偓 奉和峡州孙舍人肇荆南重围中寄诸朝士二篇时李常侍询严谏议龟李起居殷李郎中冉有继和余久有是债今至湖南方暇牵课

典故
葛仙翁
  
葛长官
 
稚川

相关人物
葛洪
 
葛玄


《晋书》卷七十二《葛洪传》
葛洪字稚川,丹阳句容人也。……尤好神仙导养之法。从祖玄,吴时学道得仙,号曰葛仙公,以其鍊丹秘术授弟子郑隐。洪就隐学,悉得其法焉。后师事南海太守上党鲍玄。玄亦内学,逆占将来,见洪深重之,以女妻洪。洪传玄业,兼综练医术,凡所著撰,皆精覈是非,而才章富赡。 ……自号抱朴子,因以名书。其馀所著碑诔诗赋百卷,移檄章表三十卷,神仙、良吏、隐逸、集异等传各十卷,又抄五经、史、汉、百家之言、方技杂事三百一十卷,金匮药方一百卷,肘后要急方四卷。 洪博闻深洽,江左绝伦。著述篇章富于班马,又精辩玄赜,析理入微。后忽与岳疏云:「当远行寻师,剋期便发。」岳得疏,狼狈往别。而洪坐至日中,兀然若睡而卒,岳至,遂不及见。时年八十一。视其颜色如生,体亦柔软,举尸入棺,甚轻,如空衣,世以为尸解得仙云。

例句

勿惮山深与地僻,罗浮尚有葛仙翁。 元结 说洄溪招退者

存亡去住一壶中,兄事安期弟葛洪。 崔郾 赠毛仙翁

箧贮灵砂日日看,欲成仙法脱身难。不知谁向交州去,为谢罗浮葛长官。 施肩吞 自述

最爱葛洪寻药处,露苗烟蕊满山春。 曹唐 送羽人王锡归罗浮

自是葛洪求药价,不关梅福恋簪裾。 李群玉 送陶少府选

诱我为弟子,逍遥寻葛洪。 李颀 赠苏明府

浊酒寻陶令,丹砂访葛洪。 杜甫 奉寄河南韦尹丈人

葛洪及许靖,避世常此路。 杜甫 咏怀二首之二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杜甫 赠李白

葛洪尸定解,许靖力还任。 杜甫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青牛到日迎方朔,丹灶开时共稚川。 白行简 赠毛仙翁

访古因知彭祖宅,得仙何必葛洪乡。 皇甫冉 彭祖井

自怜头白早,难与葛洪亲。 卢纶 送王尊师

宁知樵子径,得到葛洪家。 卢纶 过楼观李尊师

何能葛洪宅,终日闭烟霞。 耿湋 甘泉诗

愿言葛仙翁,终年炼玉液。 钱起 寻华山云台观道士

处士待徐孺,仙人期葛洪。 顾况 从江西至彭蠡入浙西淮南界道中寄齐相公

典故
来合浦
 
合浦名邦风流太守
 
合浦珠
   
珠愁主去
 
珠浦
 
珠还浦
 
蚌蛤回
 
还浦
 
相关人物
孟尝


《后汉书》卷七十六〈循吏列传·孟尝〉~2472~
孟尝字伯周,会稽上虞人也。……尝后策孝廉,举茂才,拜徐令。州郡表其能,迁合浦太守。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阯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踰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

简释

合浦珠:咏宝珠,或称美官吏治理有方。梁沈约《少年新婚为之咏》:“盈尺青铜镜,径寸合浦珠。”


例句

水是还珠浦,山成种玉田。 刘禹锡 奉和中书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二十韵

执玉来朝远,还珠入贡频。 张循之 送泉州李使君之任

昆池明月满,合浦夜光回。 李峤

九江皆渡虎,三郡尽还珠。 李白 中丞宋公以吴兵三千赴河南军次寻阳脱余之囚参谋幕府因赠之

合浦无明珠,龙洲无木奴。 李贺 感讽五首

今日还珠守,何年执戟郎。 杜牧 春日言怀寄虢州李常侍十韵

铜梁书远及,珠浦使将旋。 杜甫 广州段功曹到得杨五长史谭书功曹却归聊寄此诗

无贪合浦珠,念守江陵橘。 杨衡 送王秀才往安南

不是灵蛇吐,非缘合浦还。 独孤绶 投珠于泉

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 王维 送邢桂州

合浦当还日,恩威信已敷。 莫宣卿 赋得水怀珠

因得羽仪来合浦,便无魂梦去华亭。 薛能 陈州刺史寄鹤

化伫还珠美,心将片玉贞。 钱起 送张中丞赴桂州

独揽还珠美,宁唯问绢情。 钱起 送李四擢第归觐省

借问还珠盈合浦,何如鲤也入庭闱。 钱起 送韦信爱子归觐

风静鶢鶋去,官廉蚌蛤回。 韩愈 送郑尚书赵海南

兼无姓贾儿童在,空有还珠烟水流。 黄滔 经安州感故郑郎中二首之二

典故
仲尼穷
 
伤凤麟
  
伤麟叹凤
 
吾道穷
 
嗟麟泣
 
叹凤嗟麟
 
宣尼掩袂
 
宣尼袂
 
悲麟
  
抱麟
 
泣西狩
  
泣麟嗟凤
 
泣麟老人
  
荻麟
 
西狩麟
 
道将穷
  
鲁获麟
 
鲁麟绝
 
麟何来哉
 
麟穷
  
麟终
 
麟绝
 
麟荻
 
麟茎
 
麟非其时
  
麟凤悲歌

相关人物
孔子
 
鲁哀公


《春秋公羊传注疏》卷二十八〈哀公十四年〉~355~
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何以书。记异也。何异尔。非中国之兽也。然则孰狩之。薪采者也。薪采者则微者也。曷为以狩言之。大之也。曷为大之。为获麟大之也。曷为为获麟大之。麟者。仁兽也。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有以告者曰。有而角者。孔子曰。孰为来哉。孰为来哉。反袂拭面。涕沾袍。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西狩获麟。孔子曰。吾道穷矣。春秋何以始乎隐。祖之所逮闻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何以终乎哀十四年。曰。备矣。君子曷为为春秋。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则未知其为是与。其诸君子乐道尧舜之道与。末不亦乐乎。尧舜之知君子也。制春秋之义。以俟后圣。以君子之为。亦有乐乎此也。
《孔子家语》卷四〈辩物〉~42~
叔孙氏之车士曰子锄商,采薪于大野,获麟焉,折其前左足,载以归,叔孙以为不祥,弃之于郭外。使人告孔子曰:「有麇而角者,何也?」孔子往观之,曰:「麟也。胡为来哉?胡为来哉?」反袂拭面,涕泣沾衿。叔孙闻之,然后取之。子贡问曰:「夫子何泣尔?」孔子曰:「麟之至,为明王也,出非其时而害,吾是以伤焉。」
晋·杜预《春秋左氏传序》
麟凤五灵,王者之嘉瑞也。今麟出非其时,虚其应而失其归,此圣人所以为感也。绝笔于「获麟」之一句者,所感而起,固所以为终也。
《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
「及西狩见麟,(孔子)曰:『吾道穷矣!』」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麟者,太平之兽,圣人之类也。时得而死,此天亦告夫子将殁之證,故云尔。」

简释

悲麟:指感叹生不逢时。唐李商隐《失题》:“斯文虚梦鸟,吾道欲悲麟。”

麟笔:指著作。宋陆游《小轩》:“麟笔残功成水品,蛇图余思入棋枰。”


例句

偶持麟笔侍金闺,梦想三年在故溪。 吴融 送弟东归

夫子亦如盲,所以空泣麟。 孟郊 寄张籍

骥不骤进,麟何来哉。 李白 上崔相百忧章

孔圣犹闻伤凤麟,董龙更是何鸡狗。 李白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此诗。萧土赞云是伪作。)

二侯行事在方册,泣麟老人终困厄。 李白 鞠歌行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李隆基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呜呼江夏姿,竟掩宣尼袂。 杜甫 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

豺遘哀登楚,麟伤泣象尼。 杜甫 夔府书怀四十韵

不但时人惜,祗应吾道穷。 杜甫 奉汉中王手札报韦侍御萧尊师亡

几年遭鵩鸟,独泣向麒麟。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鸾凤有铩翮,先儒曾抱麟。 杜甫 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

旅泊吾道穷,衰年岁时倦。 杜甫 积草岭

攀龙与泣麟,哀乐不同尘。 卢纶 同兵部李纾侍郎刑部包佶侍郎哭皇甫侍御曾

麟笔删金篆,龙绡荐玉编。 卢纶 和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十二韵寄赠江南徐薛二侍郎

逶迤势已久,骨鲠道斯穷。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之十八

鲁圣虚泣鳞,楚狂浪歌凤。 鲍溶 寓兴

乐矣贤颜子,穷乎圣仲尼。 齐己 渚宫莫问诗一十五首

典故
宁郁郁久居此
 
拜韩信
 
无双国士
   
萧何追韩信
  
韩侯将坛
 
相关人物
刘邦(汉高祖)
 
萧何
 
韩信


《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26~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例句

公议今如此,登坛到即行。 姚合 赠卢大夫将军

儒有登坛贵,何人得此功。 姚合 送郑尚书赴兴元

塞北征儿谙用剑,关西宿将许登坛。 李端 题故将军庄

帝命诗书将,登坛礼乐卿。 杜牧 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亚列出领麾幢十韵

授钺筑坛闻意旨,颓纲漏网期弥纶。 杜甫 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近呈苏涣侍御

登坛名绝假,报主尔何迟。 杜甫 有感五首之五

牢落新烧栈,苍茫旧筑坛。 杜甫 王命

故老思飞将,何时议筑坛。 杜甫 秦州杂诗二十首之十九

五载登坛真宰相,六重分阃正司徒。 杨巨源 述旧纪勋寄太原李光颜侍中二首之二

今朝拜韩信,计日斩成安。 王涯 从军词三首

位重登坛后,恩深弄印时。 皇甫曾 送徐大夫赴南海

将礼登坛盛,军容出塞华。 苏颋 同钱阳将军兼源州都督御史中丞

不日即登坛,枪旗一万竿。 贾岛 寄长武朱尚书

遍命登坛将,巡封异姓王。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

漫教韩信兵涂地,不及刘琨啸解围。 韦庄 睹军回戈

孙弘莫惜频开閤,韩信终期别筑坛。 韩偓 和王舍人抚州饮席赠韦司空

恨乏平戎策,惭登拜将坛。 高骈 言怀

典故
子知鱼
 
子非我,安知我
 
安见我非鱼
 
惠子鱼
 
我知鱼
 
游鯈
  
濠上之意
 
濠上知鱼
 
濠上观鱼
 
濠上鱼
  
濠梁招
 
濠梁遗意
 
濠梁鱼
 
为鯈鱼
 
知我知鱼
 
知鱼
 
知鱼乐
 
窥鱼
 
临濠
  
观濠
  
观鱼惠子
 
观鱼濠上
 
非鱼濠上
   
鯈鱼
 
鯈鱼乐

相关人物
惠施
 
庄子


《庄子集释》卷六下〈外篇·秋水〉~606~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倏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矣,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简释

观鱼:咏山水之乐。唐孟浩然《寻梅道士》:“重以观鱼乐,因之鼓枻歌。”


例句

南华在濠上,谁辩魏王瓠。 储光羲 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

但乐濠梁鱼,岂怨钟山鹄。 吴融 绵竹山西四十韵

已息汉阴诮,且同濠上观。 奚贾 严陵滩下寄常建

独有蒙园吏,栖偃玩濠梁。 张文琮 咏水

投汨笑古人,临濠得天和。 李白 书情题蔡舍人雄

正作庄生蝶,谁知惠子鱼。 李群玉 昼寐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杜甫 白露

谷口旧相得,濠梁同见招。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之一

鹿鸣验食野,鱼乐知观濠。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入鸟不乱行,观鱼还自乐。 权德舆 奉和李大夫题郑评事江楼

归时自负花前醉,笑向鲦鱼问乐无。 独孤及 垂花坞醉后戏题

濠梁庄惠谩相争,未必人情知物情。 白居易 池上寓兴二绝之一

海边曾狎鸟,濠上正观鱼。 皇甫冉 和郑少尹祭中岳寺北访萧居士越上方

不无濠上思,唯食圃中蔬。 贾岛 寄令狐绹相公

濠梁时一访,庄叟亦吾徒。 钱起 山斋读书寄时校书杜叟

肯想观鱼处,寒泉照发斑。 钱起 蓝溪休沐寄赵八给事

故山期采菊,秋水忆观鱼。 韩翃 赠张五諲归濠州别业

典故
匡山古社
  
宗炳社
 
林中杜
 
社中人
   
西方社
 
相关人物
慧远(东晋)
 
宗炳


《大正新脩大藏经》卷二十六〈净土立教志·莲社七祖·法师慧远 〉 ~26~2~
伊大敬感乃为建刹,名其殿曰神运。以在永师舍东故号东林,时太元十一年也,此山仪形九叠峻耸天绝,而所居尽林壑之美,背负炉峰旁带瀑布,清流环阶白云生栋别营禅室最居静深。凡在瞻履神清气肃,师闻天竺佛影是佛昔化毒龙瑞,欣感于怀。后因耶舍律士述光相,乃背山临流营筑龛室。淡采图写望如烟雾,复制五铭刻于石。江州太守孟怀玉、别驾王乔之、常侍张野、安太守殷隐、黄门毛修之、主簿殷蔚、参军王穆夜、孝廉范悦之、隐士宗炳等。咸赋铭先是寻阳陶侃刺广州,渔人见海中有神光,网之得金像文殊,志云阿育王所造。后商人于海东获一圆光,持以就像若弥缝然,侃以送武昌寒溪主僧僧珍,常往夏口夜梦,寺火而此像室独有神护,驰还寺果焚像室果存。及侃移督江州,迎像将还至舟而溺,荆楚为之谣曰:「陶惟剑雄像以神标,云翔泥宿邈何遥遥。」可以诚至难以力招,及寺成师至江上虔祷之。像忽浮出,遂迎至神运殿,造重阁以奉之,因制文殊瑞像赞。尝谓诸教三昧其名甚众,功高易进念佛为先,既而谨律息心之士,绝尘清信之宾,不期而至者,慧永、慧持、道生、昙顺、僧睿、昙恒、道炳、昙诜、道敬、佛驮耶舍、佛驮跋陀罗、名儒刘程之、张野、周续之、张诠、宗炳、雷次宗等。结社念佛,世号十八贤。复率众至百二十三人,同修净土之业,造西方三圣像建斋立誓,令刘遗民著发愿文。
《大正新脩大藏经》卷二十六〈净土立教志·不入社诸贤传〉 ~269~3~
时远法师与诸贤结莲社以书招渊明。……谢灵运,祖玄有功室,灵运为康乐公主孙,龚封康乐公。文章为江左第一尝著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则去后齿。寻山陟岭必造幽峻,至庐山一见远公,肃然心伏,乃即寺筑台翻涅槃经,凿池植白莲,时远公诸贤同修净土之业,因号白莲社。

例句

使君匡岳近,终作社中人。 周贺 投江州张郎中

闻结西方社,尚书待远公。 姚合 送澄江上人赴兴元郑尚书招

西方知有社,未得与师还。 崔子向张署归登 送惟详律师自越之义兴

高会枣树宅,清言莲社僧。 戴叔伦 赴抚州对酬崔法曹夜雨滴空阶五首

自笑未曾同逸步,终非宗炳社中人。 李咸用 和彭进士秋日游靖居山寺

如今再结林中社,可羡当年会里人。 李涉 游西林寺

自负心机四十年,羞闻社客山中篇。 李渤 喜弟淑再至为长歌

究竟相依何处好,匡山古社足烟霞。 权德舆 惠上人房宴别

或结西方社,师游早晚回。 权德舆 送文畅上人东游

更喜开缄销热恼,西方社里旧相亲。 权德舆 酬灵彻上人以诗代书见寄(时在荐福寺坐夏)

明月清风宗炳社,夕阳秋色庾公楼。 贯休 山居诗二十四首

凭将西社意,一说向荀陈。 贯休 送姚洎拾遗自江陵幕赴京

终须结西社,此县似柴桑。 贯休 题方公院寄夏侯明府

还须结西社,来往悉诸侯。 贯休 题淮南惠昭寺律师院

顷为弟子曾同社,今忝星郎更契缘。 郑谷 宜春再访芳公言公幽斋写怀叙事因赋长言

早晚却还宗炳社,夜深风雪对禅床。 陆龟蒙 和访寂上人不遇

还同莲社客,联唱绕香灯。 齐己 勉诗僧


《昭明文选》卷四十六南朝齐·王元长(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纪言事于仙室。」唐·李善注引华峤《后汉书》曰:「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今故言仙室。」

例句

蓬莱才子即萧郎,彩服青书卜凤皇。 李群玉 送萧十二校书赴郢州婚姻

逍遥蓬阁吏,才子复诗流。 李频 江上送从兄群玉校书东游

羽翼商山起,蓬莱汉阁连。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暂阻蓬莱阁,终为江海人。 杜甫 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三首之三

双阙薄烟笼菡萏,九成初日照蓬莱。 杨巨源 早朝

秋风倾菊酒,霁景下蓬山。 权德舆 过张监阁老宅对酒奉酬见赠

蓬山有佳句,喜气在新题。 权德舆 酬张秘监阁老喜太常中书二阁与德舆同日迁官相代之作

始知蓬山下,如见古人心。 权德舆 离合诗赠张监阁老

蓬山高价传新韵,槐市芳年挹盛名。 武元衡 酬谈校书长安秋夜对月寄诸故旧

甲乙科攀桂,图书阁践蓬。 武元衡 长安秋夜怀陈京昆季

汲冢同刊谬,蓬山共补亡。 独孤及 奉和中书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赠徐薛二侍御

桂树留人久,蓬山入梦新。 窦庠 敕目至家兄蒙淮南仆射杜公奏授秘校兼节度参谋同书寄上

蓬莱时入梦,知子忆贫交。 钱起 东皋早春寄郎四校书

蓬山才子怜幽性,白云阳春动新咏。 钱起 紫参歌

伫归蓬岛后,纶诏润青缃。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

席上客知蓬岛路,坐中寒有柏台霜。 韦庄 和集贤侯学士分司丁侍御秋日雨霁之作

蓬岛侍臣今放逐,羡君回去逼龙墀。 韩偓 同年前虞部李郎中自长沙赴行在余以紫石砚赠之赋诗代书

典故
巾漉酒
 
漉春酩
   
漉陶巾
 
葛巾漉酒
 
渊明漉酒
 
漉巾陶令
 
漉酒人

相关人物
陶潜


《宋书》卷九十三《隐逸传·陶潜传》
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候潜,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著之。

例句

草堂窗底漉春醅,山寺门前逢暮雨。 刘言史 葛巾歌

漉酒有巾无黍酿,负他黄菊满东篱。 司空图 五十

将正陶令巾,又盖姜肱被。 吴融 祝风三十二韵

永秘黄庭诀,高悬漉酒巾。 姚合 哭砚山孙道士

头巾何所直,且漉瓮头糟。 姚合 秋日书事寄秘书窦少监

瓶开巾漉酒,地坼笋抽芽。 戎昱 闰春宴花溪严侍御庄

且须共漉边城酒,何必陶家有白纶。 李频 和友人下第北游感怀

谢氏寻山屐,陶公漉酒巾。 杜甫 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

只作披衣惯,常从漉酒生。 杜甫 漫成二首之一

宾朋争漉酒,徒御侍巾车。 权德舆 送许著作分司东都

栽成五柳吟归去,漉酒巾边伴菊闲。 汪遵 彭泽

閒来欲著登山屐,醉里还披漉酒巾。 牟融 题孙君山亭

野觞浮郑酌,山酒漉陶巾。 王绩 尝春酒

高歌犹爱思归引,醉语惟誇漉酒巾。 卢纶 无题

漉酒迎宾急,看花署字迟。 秦系 赠乌程杨苹明府

古县萧条秋景晚,昔年陶令亦如君。头巾漉酒临黄菊,手板支颐向白云。 雍陶 寄永乐殷尧藩明府

空负漉酒巾,乞食形诸诗。 顾况 拟古三首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