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歌汾水
 
济汾
  
秋风辞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汉武帝故事》
上幸河东,欣言中流,与群臣饮宴。顾视帝京,乃自作《秋风辞》曰:「汎楼舡兮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吹,发棹歌,极欢乐兮哀情多。」
《昭明文选》卷四十五〈对问设论辞序上·辞·秋风辞〉~2025~
上行幸河东,祠后土,顾视帝京欣然,中流与群臣饮燕,上欢甚,乃自作《秋风辞》曰: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携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舡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例句

酆镐谁将敌,横汾未可方。 宋若宪 奉和御制麟德殿宴百官

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 崔元翰 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鸣銮初幸代,旋盖欲横汾。 席豫 奉和圣制答张说邕从南出雀鼠谷

汉武横汾日,周王宴镐年。 张说 承和圣制暇日与兄弟同游兴庆宫作应制

皆言侍跸横汾宴,暂似乘槎天汉游。 徐彦伯 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

群臣相庆嘉鱼乐,共哂横汾歌吹秋。 徐彦伯 奉和兴庆池戏竞渡应制

自知秋风词,长侍昭阳殿。 戴叔伦 独不见

此日欣逢临渭赏,昔年空道济汾词。 李乂 奉和三日祓禊渭滨

谬陪登岱驾,欣奉济汾篇。 李乂 奉和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中流箫鼓诚堪赏,讵假横汾发棹歌。 李亨 九日绝句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

贵主称觞万年寿,还轻汉武济汾游。 李适 侍宴安乐公主庄应制

横汾宴镐欢无极,歌舞年年圣寿杯。 李适 帝幸兴庆池戏竞渡应制

岁岁秋风辞,兆人歌不足。 武元衡 德宗皇帝挽歌词三首

哀挽渭川曲,空歌汾水阳。 武元衡 顺宗至德大圣皇帝挽歌词三首之三

思逸横汾唱,欢留宴镐杯。 沈佺期 奉和晦日驾幸昆明池应制

古来徒羡横汾赏,今日宸游圣藻雄。 沈佺期 兴庆池侍宴应制

欲笑周文歌宴镐,遥轻汉武乐横汾。 王维 大同殿柱产玉芝龙池上有庆云神光照殿百官共睹圣恩便赐宴乐敢书即事

圣图恢宇县,歌赋小横汾。 苏颋 奉和圣制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兴逸横汾什,恩褒作颂才。 袁晖 奉和圣制答张说邕从南出雀鼠谷之作

典故 
马伏波
 
马将军
 
马援

相关人物
路博德
 
马援


《史记》卷一百一十一〈卫卫将军骠骑列传〉~2945~
将军路博德,平州人。以右北平太守从骠骑将军有功,为符离侯。骠骑死后,博德以卫尉为伏波将军,伐破南越,益封。其后坐法失侯。为彊弩都尉,屯居延,卒。
《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827~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又交阯女子徵侧及女弟徵贰反,攻没其郡,九真、日南、合浦蛮夷皆应之,寇略岭外六十馀城,侧自立为王。于是玺书拜援伏波将军,以扶乐侯刘隆为副,督楼船将军段志等南击交阯。

例句

伏波初树羽,待尔静川鳞。 刘长卿 送独孤判官赴岭

伏波箫鼓水云中,长戟如霜大旆红。 司空曙 送人归黔府

铜柱朱崖道路难,伏波横海旧登坛。 张谓 杜侍御送贡物戏赠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李益 塞下曲

赵佗丘垄灭,马援鼓鼙空。 李群玉 登蒲涧寺后二岩三首

莫教铜柱北,空说马将军。 杜牧 送容州唐中丞赴镇

勋业终归马伏波,功曹非复汉萧何。 杜甫 奉寄别马巴州

雨来铜柱北,应洗伏波军。 杜甫 江阁对雨有怀行营裴二端公(裴虬与讨臧玠。故有行营。)

马援征行在眼前,葛强亲近同心事。 杜甫 清明

蓬莱殿前诸主将,才如伏波不得骄。 杜甫 自平

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 柳宗元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曾从伏波征绝域,碛西蕃部怯金鞍。 杨巨源 赠史开封

忽访天京兆,空传汉伏波。 权德舆 故司徒兼侍中赠太傅北平王挽词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沈如筠 闺怨二首

蕃客不须愁海路,波神今伏马将军。 熊孺登 寄安南马中丞

为谢伏波筵上客,几时金印拟西还。 罗隐 送人归湘中兼寄旧知

月上江平夜不风,伏波遗迹半成空。 裴夷直 江上见月怀古

赵佗西拜已登坛,马援南征土宇宽。 许浑 朝台送客有怀

使君莫惜通宵饮,刀笔初从马伏波。 许浑 韶州韶阳楼夜宴

功名思马援,歌唱咽羊昙。 陆龟蒙 京口与友生话别

典故 
割鸡手
 
小邑割鸡
   
惜牛刀
 
武城
 
武城割鸡
  
武城弦歌
 
武城声
    
牛刀小邑
 
牛刀发硎
 
解牛刀
 
试牛刀

相关人物
子游
 
孔子


《论语注疏·阳货》~54~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史记》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220~
言偃,吴人,字子游。少孔子四十五岁。子游既已受业,为武城宰。孔子过,闻弦歌之声。孔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曰:「昔者偃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孔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简释

弦歌:喻出任邑令。唐秦韬玉《送友人罢举除南陵令》:“共言愁是酌离杯,况值弦歌枉大才。”

武城弦:咏重视礼乐教化。唐卢照邻《于时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赠柳九陇卜“遥闻彭泽宰,高弄武城弦。”

武城鸡:喻大材小用。唐张九龄《赠澧阳韦明府》:“谁开太阿匣,持割武城鸡。”

牛刀:喻有大材之人。唐孟浩然《赠萧少府》:“鸿渐升羽仪,牛刀列下班。”


例句

朝来仙阁听弦歌,暝入花亭见绮罗。 储光羲 同武平一员外游湖五首时武贬金坛令

闲逐维私向武城,北风青雀片时行。 刘言史 送人随姊夫任云安令

将雏有旧曲,还入武城弦。 严维 咏孩子

侧听弦歌宰,文书游夏徒。 孟浩然 同卢明府早秋宴张郎中海亭

弦歌既多暇,山水思微清。 孟浩然 和张明府登鹿门作

沿洄洲渚趣,演漾弦歌音。 孟浩然 与白明府游江

弦歌试宰日,城阙赏心违。 宋之问 送武进郑明府

谁开太阿匣,持割武城鸡。 张九龄 赠澧阳韦明府

多谢弦歌宰,稀闻桴鼓声。 张说 送王晙自羽林赴永昌令

变风须恺悌,成化伫弦歌。 张说 送苏合宫颋

弦歌试宰日,城阙赏心违。 徐坚 送武进郑明府

寄谢弦歌宰,西来定未迟。 李白 望汉阳柳色寄王宰

逢君听弦歌,肃穆坐华堂。 李白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弦歌欣再理,和乐醉人心。 李白 赠从孙义兴宰铭

弦歌咏唐尧,脱落隐簪组。 李白 赠清漳明府侄聿

范宰不买名,弦歌对前楹。 李白 赠范金卿二首

才年三十佩铜印,知尔弦歌汉水清。 李颀 送崔婴赴汉阳

遥闻彭泽宰,高弄武城弦。 卢照邻 于时春也恍然有江湖之思寄赠柳九陇

寻仙在仙骨,不用废牛刀。 许浑 广陵送剡县薛明府赴任

能奏明廷主,一试武城弦。 高适 过卢明府有赠

典故
咸阳镜
 
方镜
  
照胆清
 
照胆镜
 
秦台镜
 
秦家镜
 
秦明镜
 
秦台破心胆
 
秦台镜
  
秦镜照胆
 
肝胆难隐
 
见胆明镜
 
镜照胆


《西京杂记》卷三
高祖初入咸阳宫、周行库府、金玉珍宝不可称言、其尤惊异者有青玉五枝灯、高七尺五寸、作蟠螭以口衔灯。灯燃。……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冑五脏历然无。人有疾病在内则掩心而照之。则知病之所在。又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高祖悉封闭以待项羽。羽并将以东。后不知所在。

简释

秦镜:咏镜。唐刘长卿《避地江东留别淮南使院诸公》:“何辞向物开秦镜,却使他人得楚弓。”


例句

诠材秉秦镜,典乐去齐竽。 刘禹锡 奉和吏部杨尚书太常李卿二相公策免后即事述怀赠答十韵

且喜礼闱秦镜在,还将妍丑付春官。 刘长卿 温汤客舍

方寸抱秦镜,声名传楚材。 刘长卿 硖石遇雨宴前主簿从兄子英宅

何辞向物开秦镜,却使他人得楚弓。 刘长卿 避地江东留别淮南使院诸公

宝镜凌曙开,含虚净如水。独悬秦台上,万象清光里。 刘长卿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春镜

一日辞秦镜,千秋别汉宫。 司空曙 故郭婉仪挽歌

妾有秦家镜,宝匣装珠玑。 乔知之 定情篇

借取秦宫台上镜,为时开照汉妖狐。 徐夤 咏怀

秦镜无人拭,一片埋雾月。 应稹 谕宝二首

秦人失金镜,汉祖升紫极。 李白 商山四皓

秦帝沦玉镜,留侯降氛氲。 李白 送张秀才谒高中丞

肝胆诚难隐,妍媸信易穷。 李益 府试古镜

旧是秦时镜,今来古匣中。 李益 府试古镜

照胆常悬镜,窥天自戴盆。 杜牧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

秦台破心胆,黥阵惊毛发。 杜牧 池州送孟迟先辈

德业悬秦镜,威声隐楚郊。 杜牧 送牛相出镇襄州

梁狱书因上,秦台镜欲临。 杜甫 赠裴南部闻袁判官自来欲有按问

既有虚心鉴,还如照胆清。 卢纶 清如玉壶冰

一振声华入紫薇,三开秦镜照春闱。 蒯希逸 和主司王起

蛾眉不入秦台镜,鹢羽还惊宋国风。 钱起 送钟评事应宏词下第东归

典故
一叶先穿
  
愧由基
  
杨叶愁
 
杨叶百穿
 
楚臣弓
 
由基控繁弱
 
由基箭
 
由弓
 
百中难
  
百发碎柳
   
穿杨的
 
穿杨箭
 
穿杨叶
 
穿叶
 
养基抚弦
  
养由弓箭
 
养由弦
 
相关人物
养由基


《史记》卷四〈周本纪〉~64~
三十四年,苏厉谓周君曰:「秦破韩、魏,扑师武,北取赵蔺、离石者,皆白起也。是善用兵,又有天命。今又将兵出塞攻梁,梁破则周危矣。君何不令人说白起乎?曰『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左右观者数千人,皆曰善射。有一夫立其旁,曰「善,可教射矣」。养由基怒,释弓扼剑,曰「客安能教我射乎」?客曰「非吾能教子支左诎右也。夫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不以善息,少焉气衰力倦,弓拨矢钩,一发不中者,百发尽息」。今破韩、魏,扑师武,北取赵蔺、离石者,公之功多矣。今又将兵出塞,过两周,倍韩,攻梁,一举不得,前功尽。公不如称病而无出』。」
《昭明文选》卷一〈赋甲·京都上·两都赋二首·东都赋〉~34~
「由基发射,范氏施御。弦不睼禽,辔不诡遇。飞者未及翔,走者未及去。」唐·李善注引《左氏传》曰:「养由基蹲甲而射之,彻七札焉。」

简释

百步穿杨:咏射术高明。唐李涉《看射柳枝》:“万人齐看翻金勒,百步穿杨逐箭空。”


例句

叶怯穿杨箭,囊藏透颖锥。 元稹 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

六艺从师得机要,百发穿杨含绝妙。 刘商 赋得射雉歌送杨协律表弟赴婚期

千钧何处穿杨叶,二月长安折桂枝。 刘商 送杨行元赴举

齐观百步透短门,谁羡养由遥破的。 张建封 酬韩校书愈打球歌

共许逢蒙快弓箭,再穿杨叶在明年。 张贲 奉和袭美醉中即席见赠次韵

何如且破望中叶,未可便攀低处枝。 方干 赠进士章碣

大须审固穿杨箭,莫遣参差鬓雪新。 李成用 与刘三礼陈孝廉言志

倚玉甘无路,穿杨却未期。 李昌符 下第后蒙侍郎示意指于新先辈宣恩感谢

万人齐看翻金勒,百步穿杨逐箭空。 李涉 看射柳枝

旧穿杨叶真自知,暂蹶霜蹄未为失。 杜甫 醉歌行

曾向岭头题姓字,不穿杨叶不言归。 林藻 梨岭

倚玉甘无路,穿杨却未期。 杨凝 下第后蒙侍郎示意指于新先辈宣恩感谢

凿壁年虽异,穿杨志幸同。 杨衡 送陈房谒抚州周使君

杨叶纵能穿旧的,桂枝何必爱新香。 王起 和周侍郎见寄

才怜曼倩三冬后,艺许由基一箭中。 罗隐 隐尝在江陵忝故中令白公叨蒙知遇今复重过渚宫感事悲身遂成长句

名借三军勇,功推百中难。 耿湋 和王怀州观西营秋射得寒字

位以穿杨得,名因折桂还。 薛业 晚秋赠张折冲

明年公道日,去去必穿杨。 贯休 送卢秀才应举

穿杨力尽独无功,华发相期一夜中。 赵嘏 落第寄沈询

百发乌号遥碎柳,七尺龙文迥照莲。 骆宾王 从军中行路难二首之二

典故
赵飞燕
 
相关人物
赵飞燕


《汉书》卷九十七下〈外戚列传下·孝成赵皇后〉~3988~
孝成赵皇后,本长安宫人。初生时,父母不举,三日不死,乃收养之。及壮,属阳阿主家,学歌舞,号曰飞燕。成帝尝微行出,过阳阿主,作乐。上见飞燕而说之,召入宫,大幸。有女弟复召入,俱为倢?,贵倾后宫。
《汉书》卷九十七下〈外戚传·孝成赵皇后〉~3988~
孝成赵皇后,本长安宫人。初生时,父母不举,三日不死,乃收养之。及壮,属阳阿主家,学歌舞,号曰飞燕。唐·颜师古曰:「以其体轻故也。」

简释

飞燕:喻指宫妇或歌女。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之二:“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


例句

倏忽不相期,思倾赵飞燕 于濆 越溪女

岂知赵飞燕,满髻钗黄金。 于濆 里中女

班姬入后宫,飞燕舞东风。青娥中夜起,长叹月明里。 刘驾 皎皎词

飞燕潜来赵,黄龙岂见谯。 唐彦谦 咸通中始闻褚河南归葬阳翟是岁上平徐方大肆庆赏又诏八品锡其裔孙追叙风概因成二十韵

汉宫承宠不多时,飞燕婕妤相妒嫉。 孟郊 婵娟篇

恩情莫比陈皇后,宠爱全胜赵飞燕。 崔颢 邯郸宫人怨

水色帘前流玉霜,赵家飞燕侍昭阳。 徐凝 汉宫曲

歘然赵飞燕,不语到日西。 曹邺 代班姬

飞燕身更轻,何必恃容华。 曹邺 恃宠

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 李白 宫中行乐词八首

宁知赵飞燕,夺宠恨无穷。 李白 怨歌行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李白 清平调词三首

飞燕皇后轻身舞,紫宫夫人绝世歌。 李白 阳春歌

金壶漏尽禁门开,飞燕昭阳侍寝回。 李端 长门怨

双鬟美人君不见,一一皆胜赵飞燕。 权德舆 放歌行

子夫前入侍,飞燕复当时。 武平一 妾薄命

飞燕侍寝昭阳殿,班姬饮恨长信宫。 沈佺期 凤箫曲

飞燕倚身轻,争人巧笑名。 王諲 长信怨

那及轻身燕,双飞上玉楼。 郑锡 玉阶怨

绿珠犹得石崇怜,飞燕曾经汉皇宠。 骆宾王 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

典故
乘驷马
 
乘驷马归
 
剑阁题词
 
司马题桥
 
含羞入剑关
 
登桥柱题
 
相如拥传
 
相如驷马归
 
赤车蜀道
 
赤车迎相如
 
车骑重归
 
长卿驷马
 
长桥题柱
 
关门驷马
      
驷马归
 
驷马炫乡关
 
驷马车
  
骋驺引
 
驱驷马

相关人物
司马相如

参考典故
相如返临邛


《艺文类聚》第六十三卷〈居处部三·门〉~29~
《华阳国志》曰:蜀城十里,有升迁桥,送客观。司马相如初入长安,题其门曰:「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
《太平御览》卷七十三〈地部三十八·桥〉~472~2~
晋·常璩《华阳国志》:「升迁桥在成都县北十里,即司马相如题桥柱曰:『不乘驷马高车不过此桥。』」
《华阳国志》卷三〈蜀志〉~52~
城北十里有升仙桥,有送客观。司马相如初入长安,题市门曰:「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也。」

简释

题柱:喻指立志求取功名。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壮节初题柱,生涯独转蓬。”


例句

徒闻子敬遗琴在,不见相如驷马归。 戴叔伦 吊畅当

汉家天子驰驷马,赤军蜀道迎相如。 李白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之一

相如已定题桥志,江上无由梦钓台。 杜牧 寄湘中友人

壮节初题柱,生涯独转蓬。 杜甫 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

赠粟囷应指,登桥柱必题。 杜甫 水宿遣兴奉呈群公

顾我老非题柱客,知君才是济川功。 杜甫 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即日成往来之人免冬寒入水聊题短作简李公二首之一

题桥每念相如志,佩印当期季子荣。 杜荀鹤 遣怀

相如拥传有光辉,何事阑干泪湿衣。 武元衡 重送卢三十一起居

汉朝卿相尽风云,司马题桥众又闻。 汪遵 升仙桥

题桥贵欲露先诚,此日人皆笑率情。 汪遵 升仙桥

更见桥边记名姓,始知题柱免人嗤。 王播 淮南游故居感旧酬西川李尚书德裕

欹枕正牵题柱思,隔楼谁转绕梁声。 罗隐 中元夜泊淮口

题柱心犹壮,移山志不忘。 罗隐 投浙东王大夫二十韵

莫怪马卿题姓字,终朝云雨化龙津。 翁洮 春日题航头桥

岁年书有记,非为学题桥。 苏颋 利州北佛龛前重于去岁题处作

唯耻旧桥题处在,荣归无计似相如。 许棠 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之六

词客题桥去,忠臣叱驭来。 雍陶 蜀中战后感事

去时此地题桥去,归日何年佩印归。 韦庄 东阳赠别

更览诸公作,知高题柱名。 颜真卿 登平望桥下作

卫玠羊车悬,长卿驷马姿。 黄滔 喜翁文尧员外病起

典故
一枝
  
鹪鹩一枝

相关人物
许由


《庄子》内篇·卷一上《逍遥游》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晋书》卷五十二〈郤诜列传〉~443~
以对策上第,拜议郎。母忧去职。诜母病,苦无车,及亡,不欲车载柩,家贫无以韨马,乃于所住堂北壁外假葬,开户,朝夕拜哭。养鸡种蒜,竭其方术。丧过三年,得马八匹,舆柩至冢,负土成坟。未毕,召为征东参军。徙尚书郎,转车骑从事中郎。吏部尚书崔洪荐诜为左丞。及在职,尝以事劾洪,洪怨诜,诜以公正距之,语在洪传。洪闻而惭服。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帝笑。

例句

十年辛苦一枝桂,二月艳阳千树花。 伊璠 及第后寄梁烛处士

东堂一枝在,为子惜年华。 司空曙 送乔广下第归淮南

雕鹗失势病,鹪鹩假翼翔。 孟郊 落第

上国才将五字去,全家便待一枝归。 方干 送吴彦融赴举

手欠东堂桂一枝,家书不敢便言归。 李咸用 投所知

一枝仍未定,数粒欲何求。 李群玉 将之番禺留别湖南府幕

七叶汉貂真密近,一枝诜桂亦徒然。 杜牧 洛下送张曼容赴上党召

流年疲蟋蟀,体物幸鹪鹩。 杜甫 奉赠卢五丈参谋

为报鸳行旧,鹪鹩在一枝。 杜甫 咏州杂诗二十首之二十

穷则为鹪鹩,一枝足自容。 白居易 我身

共许郤诜工射策,恩荣请向一枝看。 皇甫冉 送钱唐路少府赴制举

一枝犹负平生意,归去何曾胜不归。 罗邺 渡江有感

别后故人冠獬豸,病来知己赏鹪鹩。 罗隐 广陵春日忆池阳有寄

因思一枝桂,已作断根蓬。 罗隐 投宣武郑尚书二十韵

名惭桂苑一枝绿,鲙忆松江两箸红。 罗隐 东归别常修

因悲远归客,长望一枝荣。 罗隐 省试秋风生桂枝

一枝丹桂未入手,万里苍波长负心。 罗隐 西京道德里

一枝何足解人愁,抛却还随定远侯。 罗隐 送泰州从事

五等列侯无故旧,一枝仙桂有风霜。 罗隐 长安秋夜

鹪鹩无羽翼,愿假宪乌翔。 钱起 清泥驿迎献王侍御

典故
司马渴
 
多病文园
 
多病马卿
 
文园多病
 
文园病客
  
病损文园
  
病渴人
 
病相如
 
相如消渴
 
相如病渴
  
相如渴疾
 
相如渴病
 
相如病
 
相如病久
 
相如酒渴
 
临邛渴
 
茂陵无病
   
马卿带疾
 
马卿多病

相关人物
司马相如


《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2999~
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疾。与卓氏婚,饶于财。其进仕宦,未尝肯与公卿国家之事,称病閒居,不慕官爵。常从上至长杨猎,是时天子方好自击熊彘,驰逐野兽,相如上疏谏之。……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
《西京杂记》卷二~076~
司马相如初与卓文君还成都。居贫。愁懑。以所著鹔?裘就市人阳昌贳酒与文君为欢。既而文君抱颈而泣。曰我平生富足。今乃以衣裘贳酒。遂相与谋于成都卖酒。相如亲著犊鼻裈涤器以耻王孙。王孙果以为病。乃厚给文君。文君遂为富人。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十七而寡。为人放诞风流。故悦长卿之才而越礼焉。长卿素有消渴疾。及还成都悦文君之色。遂以发痼疾。乃作美人赋。欲以自刺而终不能改。卒以此疾至死。文君为诔传于世。
《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3000~
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于是相如往,舍都亭。临邛令缪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见之,后称病,使从者谢吉,吉愈益谨肃。临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孙家僮八百人,程郑亦数百人,二人乃相谓曰:「令有贵客,为具召之。」并召令。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彊往,一坐尽倾。

简释

相如渴病:指渴饮或有疾病。唐唐彦谦《奏捷西蜀题沱江驿》:“锦江不识临邛酒,且免相如渴病归。”


例句

君王正年少,终日在长杨。 司马扎 猎客

锦江不识临邛酒,且免相如渴病归。 唐彦谦 奏捷西蜀题沱江驿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李商隐 寄令狐郎中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李商隐 汉宫词

相如未是真消渴,犹放沱江过锦城。 李商隐 病中早访招国李十将军遇挈家游曲江

文园终病渴,休咏白头吟。 杜牧 为人题赠二首之一

长卿多病久,子夏索居频。 杜甫 上韦左相二十韵

我多长卿病,日夕思朝廷。 杜甫 同元使君舂陵行

不达长卿病,从来原宪贫。 杜甫 奉赠萧二十使君

长卿久病渴,武帝元同时。 杜甫 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

长卿消渴再,公干沈绵屡。 杜甫 送高司直寻封阆州

途穷悲阮籍,病久忆相如。 牟融 有感

相如方老病,独归茂陵宿。 王维 冬日游览

相如今老病,归守茂陵园。 王维 和陈监四郎秋雨中思从弟据

谁知长卿疾,歌赋不还邛。 皇甫冉 送魏六侍御葬

不知一盏临邛酒,救得相如渴病无。 罗隐 听琴

老信相如渴,贫忧曼倩饥。 许浑 早秋三首

相如渴后狂还减,曼倩归来语更多。 许浑 春日郊园戏赠杨嘏评事

蟹螯只恐相如渴,鲈鲙应防曼倩饥。 许浑 舟行早发庐陵郡郭寄滕郎中

殷勤润取相如肺,封禅书成动帝心。 陆龟蒙 奉和袭美谢友人惠人参

典故 
宫腰束素
 
宫腰细
 
小腰肢
 
楚国纤腰
 
楚女纤腰
 
楚女腰
 
楚宫细腰
     
细腰池馆
 
细腰争舞
 
纤腰学楚
 
腰细

相关人物
楚灵王


《韩非子》卷二〈二柄〉~2~
人主有二患:任贤,则臣将乘于贤以劫其君;妄举,则事沮不胜。故人主好贤,则群臣饰行以要君欲,则是群臣之情不效;群臣之情不效,则人主无以异其臣矣。故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齐桓公妒而好内,故竖刁自宫以治内,桓公好味,易牙蒸其子首而进之;燕子哙好贤,故子之明不受国。故君见恶则群臣匿端,君见好则群臣诬能。人主欲见,则群臣之情态得其资矣。故子之托于贤以夺其君者也,竖刁、易牙因君之欲以侵其君者也,其卒子哙以乱死,桓公虫流出户而不葬。此其故何也?人君以情借臣之患也。人臣之情非必能爱其君也,为重利之故也。今人主不掩其情,不匿其端,而使人臣有缘以侵其主,则群臣为子之、田常不难矣。故曰:去好去恶,群臣见素。群臣见素,则大君不蔽矣。
《管子·七主七臣》~826~
天下得失,道一人出,主好本,则民好垦草莱,主好货,则人贾市,主好宫室,则工匠巧,主好文采,则女工靡,夫楚王好小腰,而美人省食。
《墨子》卷四〈兼爱中〉~97~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昔越王句践好士之勇,教驯其臣,和合之焚舟失火,试其士曰:「越国之宝尽在此!」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士闻鼓音,破碎乱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馀。越王击金而退之。
《荀子·君道》~270~
请问为国?曰闻修身,未尝闻为国也。君者仪也,民者景也,仪正而景正。君者槃也,民者水也,槃圆而水圆。君者盂也,盂方而水方。君射则臣决。楚庄王好细腰,故朝有饿人。故曰:闻修身,未尝闻为国也。
《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子)马廖〉~853~
时皇太后躬履节俭,事从约,廖虑美业难终,上疏长乐宫以劝成德政,曰:「臣案前世诏令,以百姓不足,起于世尚奢靡,故元帝罢服官,成帝御浣衣,哀帝去乐府。然而侈费不息,至于衰乱者,百姓从行不从言也。夫改政移风,必有其本。传曰:『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长安语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斯言如戏,有切事实。

简释

楚腰:喻女子指体形纤细。唐李商隐《效徐陵体赠更衣》:“楚腰知便宠,宫眉正斗强。”


例句

桃蹊柳陌好经过,灯下戕成月下歌。为是襄王故宫地,至今犹自细腰多。 刘禹锡 踏歌词四首

朝观细腰舞,夜听皓齿歌。 司马扎 筑台

往昔逢多难,来兹故统戎。卓旗云梦泽,扑火细腰宫。 吴融 赴阙次留献荆南成相公三十韵

无双汉殿鬓,第一楚宫腰。 李商隐 碧瓦

细腰争舞君沈醉,白日秦兵天上来。 李涉 竹枝词

市南曲陌无秋凉,楚腰卫鬓四时芳。 李贺 洛姝真珠

解舞细腰何处往,能歌姹女逐谁回。 杜牧 悲吴王城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杜牧 新柳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 杜牧 遣怀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度几春。 杜牧 题桃花夫人庙

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 杜甫 清明二首之一

燕赵蛾眉旧倾国,楚宫腰细本传名。 杨师道 阙题

玉山翘翠步无尘,楚腰如柳不胜春。 杨炎 赠元载歌妓

春风细腰舞,明月高堂宴。 武元衡 独不见

鼓声连日烛连宵,贪向春风舞细腰。 汪遵 细腰宫

若教楚国宫人见,羞把腰身并柳枝。 罗虬 比红儿诗之二十九

非关曾入楚王宫,直为相思腰转细。 蔡瑰 夏日闺怨

唯有邮亭阶下柳,春来犹似细腰宫。 雍陶 夷陵城

上阳宫女含声送,不忿先归舞细腰。 韩琮

兽火扬光二三月,细腰楚姬丝竹间。 鲍溶 寒夜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