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 提要 序、跋 正语作词起例 影印版:中原音韻

鱼模韵 平声

阴平
                                       

洿

其它僻字:

𪋯 𪅰 𦄼 𦘴 𧦝 𨛭 𤝹 𡨢 𧻷 𢖳 𥿇

阳平
                                  

跿

其它僻字:

𧍪 𩶭 𪆂 𥰛 𧾱 𧎄 𧓻 𥱻 𨵦 𤬛

入声作阳平声
                 

㻿

其它僻字:

𢪏 𤌍 𦳯 𡰿 𩌮 𣔻 𩑒 𪃃 𨌥 𥪋

上声

                                                   屿   

峿

其它僻字:

𪓐 𢻬 𪂾 𧽟 𥯶 𥴧 𠰍 𦭯 𥰠 𡽂 𢜮 𧑓

入声作上声
        [廷]      宿  [伸]                     

㩿 踿 鼿

其它僻字:

𩑡 𩨳 𨧱 𣤶 𧰵 𧛔 𪇰 𧼭 𤞞 𣨍 𡡐 𧿳 𥳇

去声

                                    簿              

其它僻字:

𧯛 𩣷 𤸵 𦺉 𠕦 𡱣 𥉁 𩽩

入声作去声
鹿     绿          

其它僻字:

𥉑 𤞞 𦪇 𦝭

漢語字典
拼音:bǔ  韵部:
〈动〉
    (形声。从手,甫声。捕的原始意义是追捕逃亡的奴隶。本义:捕捉,捉拿)
  • 同本义
    • 捕,取也。——《说文》
    • 遣吏分曹逐捕诸灌氏支属。——《汉书·灌夫传》
    • 吏无追甫之苦。——《汉书·韩延寿传》
    • 变斗杀伤捕伍邻。——《急就篇》
    • 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 他郡国吏欲来捕亡人者,讼共禁弗予。——《史记·吴王濞列传》
    • 捕鼠不如狸狌。——《庄子·秋水》
    • 捕影而视之。——《周髀算经》
    • 武陵人捕鱼为业。——·陶渊明《桃花源记》
    • 捕者既不至。——·梁启超《谭嗣同传》
    • 而吾以捕蛇独存。——·柳宗元《捕蛇者说》
  • 又如:捕鱼;捕快(旧时官府中专事捉拿强盗的差役);捕书(清代地方衙门掌管捕捉罪犯的书吏);捕生(捕捉野生动物)
  • 追寻,搜寻
    • 而抄捕南海馆之报忽至。——·梁启超《谭嗣同传》
    • 诏使孺卿逐捕。——《汉书·李广苏建传》
  • 又如:捕援(索求推举)
〈名〉
  • 旧时衙门担任缉捕的差役 。如:捕厅(称州、县官署的辅佐官,如县丞、典史、吏目等。多负责缉捕盗匪);捕头(巡捕的头目)
康熙字典

  • 唐韻》《正韻》薄故切《集韻》《韻會》蒲故切,𠀤音步。 (遇韻)
  • 說文》取也。《增韻》擒捉也。
  • 又其人在而直追取之曰逮。其人亡而討捕之曰捕。《前漢·灌夫傳》遣吏分曹逐捕。又《韓延壽傳》吏無追捕之苦。
  • 又姓。漢捕巡。
  • 又《集韻》方遇切,音付。 (遇韻)
  • 擊取也。與搏同。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取也。此與搏義別。从手。甫聲。薄故切。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