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 提要 序、跋 正语作词起例 影印版:中原音韻

鱼模韵 平声

阴平
                                       

洿

其它僻字:

𪋯 𪅰 𦄼 𦘴 𧦝 𨛭 𤝹 𡨢 𧻷 𢖳 𥿇

阳平
                                  

跿

其它僻字:

𧍪 𩶭 𪆂 𥰛 𧾱 𧎄 𧓻 𥱻 𨵦 𤬛

入声作阳平声
                 

㻿

其它僻字:

𢪏 𤌍 𦳯 𡰿 𩌮 𣔻 𩑒 𪃃 𨌥 𥪋

上声

                                                   屿   

峿

其它僻字:

𪓐 𢻬 𪂾 𧽟 𥯶 𥴧 𠰍 𦭯 𥰠 𡽂 𢜮 𧑓

入声作上声
        [廷]      宿  [伸]                     

㩿 踿 鼿

其它僻字:

𩑡 𩨳 𨧱 𣤶 𧰵 𧛔 𪇰 𧼭 𤞞 𣨍 𡡐 𧿳 𥳇

去声

                                    簿              

其它僻字:

𧯛 𩣷 𤸵 𦺉 𠕦 𡱣 𥉁 𩽩

入声作去声
鹿     绿          

其它僻字:

𥉑 𤞞 𦪇 𦝭

组词:词首词末
用韵:句末
对仗:对语
用典:典故词末
漢語字典繁体或异体字:
拼音:dú  韵部:

〈名〉
    (形声。从片,卖声。“片”,本指木头竖剖成的一半。古时用木片作书写材料。故从“片”。本义:古代写字用的木片,也称木简)
  • 同本义
    • 牍,书版也。长一尺,既书曰牍,未书曰椠。——《说文》
    • 与人尺牍。——《史记·陈遵传》
    • 削牍为疏。——《史记·游侠原涉传》。注:“木简也。”
    • 吏乃书牍背示之。——《史记·周勃传》
    • 握牍持笔。——杨修《答临淄侯笺》
  • 又如:牍背(狱吏于书板背面书写文句。后用为遭受冤狱的典实)
  • 引申为公文
    •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 又如:牍尾(文书的末端);牍书(官署文书)
  • 信件,通信者之间互相写的信 。如:书牍;尺牍
  • 书籍 。如:史牍(史书);牍籍(簿籍);牍簿(簿书)
康熙字典

  • 唐韻》《集韻》《韻會》徒谷切《正韻》杜谷切,𠀤音讀。 (屋韻)
  • 說文》書版也。《莊子·列禦寇》小夫之知,不離苞苴竿牘。《戰國策》取筆牘受之。《註》牘,書版也。《史記·倉公傳贊》緹縈通尺牘。《前漢·昌邑王傳》持牘趨謁。《註》師古曰:牘,木簡也。
  • 又樂器。《周禮·春官·笙師》舂牘應雅,以敎祴樂。《註》牘應雅敎其舂者,謂以築地。《疏》舂牘以竹,大五六寸,長七尺,短者一二尺,其端有兩孔,髤畫,以兩手築地。牘應雅敎其舂者,謂賔醉而出,奏祴夏。以此三器築地,謂之行節。《釋名》舂,撞也。牘,筑也。以舂築地爲節也。
  • 韻會》毛氏曰:說文从片賣聲。當作賣。从罒非。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書版也。牘專謂用於書者。然則周禮之版、禮經之方皆牘也。小宰注曰。版、戸籍也。宫正注曰。版、其人之名籍也。聘禮注曰。策、簡也。方、版也。李賢蔡邕傳注引說文而曰長一尺。按漢人多云尺牘。史記。緹縈通尺牘。此臣得用於君也。漢書。陳遵與人尺牘。主皆藏去。此施於儕輩者也。木部云。槧、牘樸也。然則粗者爲槧。精者爲牘。顏師古曰。形若今之木笏。但不挫其角耳。从片。𧷗聲。徒谷切。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