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77,分39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风雷
雷霆
雷雨
如雷
雷电
春雷
雷声
云雷
雷动
惊雷
雷同
轻雷
雷鸣
奔雷
雷风
《國語辭典》:风雷(風雷)  拼音:fēng léi
狂风和暴雷。比喻气势浩大而猛烈的冲击力量。《三国演义》第二回:「交锋之际,张宝作法,风雷大作,飞砂走石,黑气漫天,滚滚人马,自天而下。」
《國語辭典》:雷霆  拼音:léi tíng
1.洪大而急发的雷声。如:「忽然乌云密布,雷霆大作,下起倾盆大雨来。」《易经。系辞上》:「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
2.比喻声威或怒气。《孙子。军争》:「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霆。」《三国演义》第一○六回:「愿太尉息雷霆之怒。」
《國語辭典》:雷雨  拼音:léi yǔ
由堆积雨云所产生的地方性风暴,经常伴随著闪电及雷声,并常有强风、阵雨,偶尔亦夹带冰雹。历时甚短,通常不超过两小时。如台湾地区夏日午后常见的雷阵雨。
《国语辞典》:如雷  拼音:rú léi
比喻声音很大。《红楼梦》第五回:「话犹未了,只听迷津内水响如雷,竟有许多夜叉海鬼将宝玉拖将下去。」
分类:如雷声音
《國語辭典》:雷电(雷電)  拼音:léi diàn
1.天上的云层,通常都带电。如有一块云层接近地面物体,或有两块带异性电的云层互相接近时,会因感应而产生火花放电的现象,称为「闪电」。闪电产生高热,周围空气因受热而急速膨胀,发出极大的响声,称为「雷」。二者合称为「雷电」。
2.比喻威势强大。《战国策。齐策一》:「王家之兵,疾如锥矢,战如雷电,解如风雨。」汉。高诱。注:「雷电,喻威大也。」
《國語辭典》:春雷  拼音:chūn léi
1.春天的雷。通常第一声春雷代表春天到来。唐。元稹〈芳树〉诗:「春雷一声发,惊燕亦惊蛇。」明。梁辰鱼《浣纱记》第一九出:「春雷地奋,愁云风捲。」
2.比喻佳音。《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灿若三场满志,正是专听春雷第一声。果然金榜题名,传胪三甲。」
3.形容声音响彻云天。唐。元稹〈八骏图〉诗:「鼻息吼春雷,啼声裂寒瓦。」
《国语辞典》:雷声(雷声)  拼音:léi shēng
打雷的声音。如:「雷声隆隆,好像快下雨了。」
《漢語大詞典》:云雷(雲雷)
(1).云和雷。 汉 王充 论衡·儒增:“云雷在天,神於百物。” 宋 苏轼 《祈雨僧伽塔祝文》:“噫欠云雷,咳唾雨泽,救焚拯溺,不待崇朝。”《醒世姻缘传》第十六回:“一日,场内晒了许多麦,倐然云雷大作起来。”
(2).指云纹和雷纹。 汉 王充 论衡·儒增:“云罇刻画云雷之形。” 宋 范成大 《古鼎作香炉》诗:“云雷縈带古文章,子子孙孙永奉常。” 明 李东阳 《台寺夏日》诗:“云雷画壁丹青壮,神鬼虚堂世代遥。” 清 龚自珍 《伪鼎行》:“徒取云雷傅,汝败漆朽壤。”
(3).易·屯:“《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按,《屯》之卦象为《坎》《震》下,《坎》之象为云,《震》之象为雷。因以“云雷”喻险难环境。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长孙俭神道碑》:“道钟《屯》《剥》,世属云雷。” 宋 王禹偁 《刻石为丘行恭赞》序:“圣人创经纶之业,起草昧之时,云雷方兴,《屯》难必作,乃有忠果武勇之士以救之。”
(4).指不吉利的征兆。 宋 辛弃疾 《沁园春·城中诸公载酒入山遂破戒一醉》词:“ 杜康 初筮,正得云雷。” 邓广铭 笺注:“意谓 杜康 筮仕而得不吉利之《屯卦》,亦即预示酒及造酒之人均将遭受拒絶也。”
(5).易·屯:“《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屯》之卦象是为云雷聚,云行于上,雷动于下。按《象传》以雨比恩泽,以雷比刑。谓君子观此卦象和卦名,则善于兼用恩泽与刑罚,以经纬国家。南史·张弘策乐蔼等传论:“ 蔼 虽异帷幄之勋,亦讚云雷之业,其当官任事,宠秩不亦宜乎。”
(6).指经纬治理国家的人。 宋 陈师道 后山谈丛卷三:“廊庙佇徵于旧德,云雷始洽于新恩。” 金 元好问 《射虎》诗:“得意云雷捲勍敌,回头藜藿但空山。”
(7).行云下雨。 唐 卢纶 《寄赠库部王郎中》诗:“草木承风偃,云雷施泽均。” 刘初棠 校注:“周易·上经乾:‘云行雨施,天下平也。’此易雨为雷,调声以就平仄。”
(8).比喻波涛。波涛翻卷如云,奔腾之声如雷,故称。 宋 苏轼 《同正辅表兄游白水山》诗:“擘开翠峡走云雷,截破奔流作潭洞。” 金 元好问 《鹳雀崖北龙潭》诗:“云雷皷飞浪,喷薄齐万弩。”
《國語辭典》:雷动(雷動)  拼音:léi dòng
1.雷声震动。汉。司马相如〈子虚赋〉:「雷动猋至,星流霆击。」汉。贾谊〈旱云赋〉:「正惟布而雷动兮,相击冲而破碎。」
2.形容声音震动洪大,如同打雷一般。如:「欢声雷动」。《孽海花》第三五回:「满厅掌声雷动中,忽然从外面气急败坏、奔进一个人来,大家面色都吓变了。」
《漢語大詞典》:惊雷(驚雷)
亦作“ 惊靁 ”。
(1).使人震惊的雷声。 汉 刘向 《九叹·远游》:“凌惊靁以軼骇电兮,缀鬼谷於北辰。” 汉 张衡 《思玄赋》:“凌惊雷之砊礚兮,弄狂电之淫裔。” 宋 范成大 《题画卷》诗之四:“暑云泼墨送惊雷,坐见前山骤雨来。” 明 皇甫冲 《维摩寺雨坐》诗:“冥雨从东来,惊雷自西往。”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九疑山洞仙翁》:“每语倦,援瑟鼓之,如惊雷怒涛之声。”
(2).比喻使人震惊的大事变。 鲁迅 《集外集拾遗·〈无题〉诗》:“心事浩茫连广宇,於无声处听惊雷。” 冰心 《晚晴集·从“五四”到“四五”》:“但是这道电光后的一声惊雷,却把我‘震’上了写作的道路。”
《國語辭典》:雷同  拼音:léi tóng
雷一发声万物无不同时响应。今用于人或事物间有相同之处。《礼记。曲礼上》:「毋剿说,毋雷同。」汉。郑玄。注:「雷之发声,物无不同时应者;人之言当各由己,不当然也。」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五出:「(末):『我也作诗了。』(小旦):『不许雷同。』」
《漢語大詞典》:轻雷(輕雷)
响声不大的雷;隐隐的雷声。 唐 高适 《陪窦侍御灵云南亭宴诗得雷字》:“新秋归远树,残雨拥轻雷。” 宋 张元干 《点绛唇》词:“春晓轻雷,采苹洲上清明雨。” 明 刘基 《五月十九日大雨》诗:“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清 尤怡 《杂感》诗:“春至阳气动,轻雷殷方鼓。”
《國語辭典》:雷鸣(雷鳴)  拼音:léi míng
1.打雷。空中放电发出巨大声响。《晋书。卷九五。艺术列传。戴洋》:「雷鸣人上,明使君当远佞近直,爱下振贫。」《文明小史》第五三回:「华岩上更有一桩奇景,就是瀑布,有二十多丈宽,七十多丈长,望上去烟云缭绕,底下漭腾澎湃,有若雷鸣。」
2.比喻发出打雷般的声响。宋。苏轼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词:「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三折:「一递里暗昏昏眼前花发,一递里古鲁鲁肚里雷鸣,这孙虫儿一身忍饿,教孙大郎万代留名。」《孽海花》第二四回:「此时恍若一个霹雳从青天里打入顶门,顿时眼前火爆,耳内雷鸣。」
《國語辭典》:奔雷  拼音:bēn léi
突然而来的猛烈雷声。唐。杜甫 朝诗二首之二:「巫山冬可怪,昨夜有奔雷。」
分類:声响猛烈
《漢語大詞典》:雷风(雷風)
亦作“靁风”。
(1).雷和风。《易·说卦》:“雷风相薄。”汉书·郊祀志下:“水火不相逮,靁风不相誖。” 唐 韩愈 《贞女峡》:“江盘峡束春湍豪,雷风战鬭鱼龙逃。” 宋 陆游 《醉书秦望山石壁》诗:“擘波浴海出日月,破山卷地驱雷风。”
(2).比喻巨大的声威。 晋 袁宏 《后汉纪·安帝纪上》:“建屯益兵,宣扬雷风,冀以折衝万里,震怖 匈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