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朝鲜(朝鲜)  拼音:cháo xiān
国名。即现在的韩国。介于黄海、日本海之间。汉、唐以来,久为中国藩属。也称为「高丽」、「高句丽」、「句骊」。
《国语辞典》: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拼音:cháo xiān mín zhǔ zhǔ yì rén mín gòng hé guó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
国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韩共在朝鲜半岛北纬三十八度线以北所建立的国家,即一般所谓的北韩。富于矿产及水利,工业发达,首都为平壤。
《国语辞典》:朝鲜蓟(朝鲜蓟)  拼音:cháo xiān jì
植物名。菊科朝鲜蓟属,多年生植物。全株被毛。基生叶莲座状,长可达一公尺,二回羽状全裂,茎中上部叶较小,渐尖。夏日于茎顶著生单一大形头状花序,总苞片多层,密集覆瓦状,小花管状,两性,浓紫色。一般多以宿根栽培。肉质花托及总苞片可食用。也称为「菜蓟」。
《国语辞典》:朝鲜文(朝鲜文)  拼音:cháo xiān wén
朝鲜族使用的文字体系。主要有二十四个字母,包括十四个辅音和十个元音符号。辅音符号由曲线和折线组成,元音符号则由横竖和主要笔画两边的短线构成。拼写时以音节为单位组合成字。笔顺从左到右,先上后下。行款直、横行均可。西元一四四六年李朝世宗颁令规定该体系为朝鲜语官方文字体系。但是由于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一九四五年以前,朝鲜学者和上层阶级都不使用这种文字。也称为「韩文」。
《国语辞典》:朝鲜语(朝鲜语)  拼音:cháo xiān yǔ
朝鲜族使用的语言。系属未定。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吉林、黑龙江、辽宁三省,使用人口约一百七十六万。此外主要分布于北韩和南韩。分东北、西北、中部、东南、西南、济州岛等六大方言。有元音和谐现象。辅音中,塞音、塞擦音按松紧和气流性质分为三套,擦音s也分松紧。体词有格和数,谓词有态、尊称、时、式和阶称等语法范畴,用追加后加成分的办法表示。句子的主语一般在谓语之前,宾语在动词之前,修饰语在被饰词之前。
《国语辞典》:朝鲜海峡(朝鲜海峡)  拼音:cháo xiān hǎi xiá
海峡名。位于日本九州岛与朝鲜半岛间,中有对马岛分隔朝鲜海峡为东西两水道。
《国语辞典》:朝鲜半岛(朝鲜半岛)  拼音:cháo xiān bàn dǎo
半岛名。位于亚洲大陆东缘,东濒日本海,西临黄海,北接中国东北与西伯利亚,东南伸入海中约达一千公里,南隔狭窄的海峡与日本群岛相对。为大陆与岛屿间的桥梁。
《漢語大詞典》:朝鲜参(朝鮮參)
即高丽参。产于 朝鲜 北部,系栽培品,因加工不同而分红参与白参两种。中医学上用根入药,功用与我国 吉林 产人参相近,而性偏温。
《國語辭典》:朝鲜族(朝鮮族)  拼音:cháo xiān zú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省。绝大部分是十九世纪以来,自朝鲜半岛迁入的朝鲜移民的后裔。语言属阿尔泰语系,为胶合语,近蒙古语与满州语的结构,使用朝鲜文。社会以一夫一妻制的家庭为基础,近亲、同宗、同姓不婚。信仰萨满教、佛教、基督教等。经济以农业为主,擅种水稻、烟叶。盛产蘋果梨和人参等贵重药材。
《漢語大詞典》:辰韩(辰韓)
(1).古代东北部族名。后汉书·东夷传·韩:“ 辰韩 ,耆老自言 秦 之亡人,避苦役,适 韩国 , 马韩 割东界地与之。”北史·新罗传:“ 新罗 者,其先本 辰韩 种也。地在 高丽 东南,居 汉 时 乐浪 地。”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下》:“ 新罗 本 辰韩 种。 辰韩 耆老,自言 秦 时亡命至此。”
(2).指 朝鲜 。 清 徐乾学 《怀友人远戍》诗:“边城日日听鸣笳,极目 辰韩 道路赊。” 清 汤右曾 《山海关》诗:“连山趋 碣石 ,积水见 辰韩 。”
《漢語大詞典》:三边(三邊)
(1). 汉 时指 匈奴 、 南越 、 朝鲜 。史记·律书:“ 高祖 有天下,三边外畔。”
(2).指东、西、北边陲。后汉书·杨震传:“ 羌 虏钞掠,三边震扰。”资治通鉴·汉安帝延光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三边,东、西、北也。”
(3). 明 时指 延绥 、 甘肃 、 宁夏 三地区。明史·宪宗纪一:“﹝ 成化 十年正月﹞癸卯, 王越 总制 延绥 、 甘肃 、 寧夏 三边,驻 固原 。”
(4).原 安边 及 定边 、 靖边 三县的合称。抗日战争时期为 陕 甘 宁 边区的行政分区,简称 三边 。 毛泽东 《组织起来》:“我希望你们回到 关中 去,回到 陇东 去,回到 三边 去……领导人民,领导群众,把工作做得更好。”
(5).泛指边境,边疆。 唐 辛常伯 《军中行路难》诗:“但令一被君王知,谁惮三边征战苦。” 宋 刘克庄 《汉宫春·丞相生日乙丑》词:“但管取,三边无警,活他百万生灵。” 元 无名氏 《昊天塔》第一折:“可怜死战三边上,不得生封万户侯。”
《國語辭典》:高丽(高麗)  拼音:gāo lí
国名。在今朝鲜半岛。隋唐时称为「高丽」。也称为「句骊」、「朝鲜」。
《國語辭典》:高丽(高麗)  拼音:gāo lì
高美华丽。《战国策。宋卫策》:「始君之所行于世者,食高丽也。」《南史。卷一九。谢方明传》:「以为雪赋,以高丽见奇。」
《國語辭典》:三韩(三韓)  拼音:sān hán
汉时朝鲜南部的马韩、辰韩、弁韩的合称。马韩在西,辰韩在东,弁韩在辰韩之南,后皆为新罗、百济所并。
分類:朝鲜南部
《国语辞典》:新罗(新罗)  拼音:xīn luó
国名。古代朝鲜的三个王国之一。相传为赫居世所建,至西元四世纪中叶,成为朝鲜半岛东南的强国。定都庆州,继而与百济、高句丽鼎足而立。七世纪中叶灭百济及高句丽,赶走唐朝军队,几乎一统半岛。后于九世纪衰落,而灭于王氏高丽(王建)。新罗国王十分仰慕中国文化,除派遣子弟至长安留学外,其文字、历法、律令制度、服饰等尽依唐式,唐化程度十分澈底,故也称为「君子国」。
《國語辭典》:东夷(東夷)  拼音:dōng yí
商周时代对山东地区一些少数民族或邦国的通称。《文选。扬雄。长杨赋》:「其后熏鬻作虐,东夷横畔。」《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昔文王应九尾狐而东夷归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