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谏坡(諫坡)
谏议大夫。 唐 时称谏议大夫为“坡”。见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五。 宋 洪适 《赐王大宝辞免礼部尚书不允诏》:“卿履道醇固,蓄德雄刚,从列諫坡,积有令问。” 宋 陆游 《贺贾大谏启》:“北省久虚常侍,諫坡率遗补以尽规。” 元 胡助 《南城试院和王子肃韵》之二:“点头卷好逢宗匠,执法星明近諫坡。”参见“ 諫议 ”。
分類:谏议大夫
《國語辭典》:谏议(諫議)  拼音:jiàn yì
直言规谏论议。如:「若君上有过,忠直之臣必犯颜谏议。」
《漢語大詞典》:台谏(臺諫)
唐 宋 时以专司纠弹的御史为台官,以职掌建言的给事中、谏议大夫等为谏官。两者虽各有所司,而职责往往相混,故多以“臺諫”泛称之。 明 初废谏院,以给事中兼领监察与规谏,两者开始合流。至 清 雍正 元年,又使之同隶都察院,于是台谏完全合二为一。 宋 李纲 《上渊圣皇帝实言封事》:“立乎殿陛之间与天子争是非者,臺諫也。”宋史·萧服传:“ 服 文辞劲丽,宜居翰苑。朕爱其鯁諤,顾臺諫中何可闕此人!”
《國語辭典》:谏议(諫議)  拼音:jiàn yì
直言规谏论议。如:「若君上有过,忠直之臣必犯颜谏议。」
《國語辭典》:谏院(諫院)  拼音:jiàn yuàn
古代谏官的衙署。也称为「谏垣」。
《漢語大詞典》:给谏(給諫)
唐 宋 时给事中及谏议大夫的合称。 清 代用作六科给事中的别称。 唐 韩愈 《酬崔十六少府》诗:“才名三十年,久合居给諫。”新五代史·杂传十八·何泽:“ 泽 与宰相 赵凤 有旧,数私于 凤 ,求为给諫。”儒林外史第二十回:“ 匡超人 也收拾行李来到京师见 李给諫 ,给諫大喜。”
《國語辭典》:大谏(大諫)  拼音:dà jiàn
1.极力规劝。《诗经。大雅。板》:「犹之未远,是用大谏。」
2.职官名。旧时掌谏诤。《管子。小匡》:「故使鲍叔牙为大谏,王子城父为将。」唐。尹知章。注:「所以谏正君。」
《國語辭典》:上坡  拼音:shàng pō
沿著坡度往上移动。《儒林外史》第二五回:「走到鼓楼坡上,他才上坡,遇著一个人下坡。」
《漢語大詞典》:左谏(左諫)
唐 代左谏议大夫的简称。 唐 孙棨 《北里志·郑举举》:“今左諫 王致君 ,右貂 郑礼臣 ,夕拜 孙文府 ,小天 赵为山 皆在席。”
分類:谏议大夫
《漢語大詞典》:大坡
(1). 唐 代谏议大夫的别称。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官称别名:“ 唐 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监察为合口椒,諫议为大坡、大諫。”
(2).指 苏轼 。宋史·苏过传:“﹝ 过 ﹞有斜川集二十卷。其《思子臺赋》《颶风赋》早行於世。时称为‘小坡’,盖以 軾 为‘大坡’也。”
《國語辭典》:殿上虎  拼音:diàn shàng hǔ
宋人刘安世任谏议大夫时,敢与皇上当廷抗争,执理不让,时人称为「殿上虎」。《宋史。卷三四五。列传。刘安世》:「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廷争,帝或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为『殿上虎』,一时不敬慑。」
《国语辞典》:临江驿(临江驿)  拼音:lín jiāng yì
戏曲剧目。宋代故事戏。叙谏议大夫张天觉被贬江洲,携女翠鸾搭船同行,遇风船翻,张得救而失其女。翠鸾被渔人搭救,并许配其侄崔通。崔通赴京中试,另娶官女。翠鸾往寻,崔翻脸不认,并将其刺配沙门岛。途中借宿于临江驿,时张天觉亦住驿中。父女重逢,并使崔通与翠鸾和好。本自元杨显的杂剧,一名《潇湘夜雨》,全名《临江驿潇湘秋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