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犹太(犹太)  拼音:yóu tài
1.居住于亚洲西边的巴勒斯坦地区的游牧民族之一。参见「犹太人」条。
2.国名。西元前九五三年希伯来分裂后,建于巴勒斯坦的南部。后又夺取耶路撒冷,建立为以色列各支派联合王国的首都。西元前五八六年亡于巴比伦。重建国家后,西元七○年为罗马帝国所毁。
3.带种族歧视意味的谑称,指生性吝啬的人。
《国语辞典》:死海  拼音:sǐ hǎi
Dead Lake
湖泊名。位于亚洲西部的巴勒斯坦。低于地中海水平面三百九十二公尺,面积约九百五十八平方公里。因湖中含盐分极高,植物及鱼类无法生存,故称为「死海」。也称为「咸湖」。
《國語辭典》:西亚(西亞)  拼音:xī yà
位于印度半岛与地中海东岸之间,地处亚、欧、非三洲交接地带。包含阿富汗、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乌地阿拉伯、叶门、土耳其、赛普勒斯、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叙利亚、约旦、巴林、卡达、阿曼、阿拉伯联合大公国等国家。境内蕴藏石油丰富,产量约占全球石油生产的三分之一,对世界经济的盛衰,具有重要影响,故列强环伺,战争频仍。
《国语辞典》:犹太人(犹太人)  拼音:yóu tài rén
分布于西亚巴勒斯坦地区的游牧民族。为闪族的一支。曾建立以色列国及犹太王国,后为罗马帝国所灭,数十万人民惨遭杀害,其馀人口则被迫迁徙,散居世界各地。由于中世纪欧洲的基督宗教国家均极端排斥犹太人,犹太人无土地所有权,故多从事商业和金融业。流亡时,尽力卫护传统民族文化、宗教,特别重视家庭生活、子女教育。十九世纪后期,发起「犹太复国运动」,捐献资金,购买巴勒斯坦的土地。西元一九四八年五月十四日,正式成立以色列国。也称为「希伯来人」。
《国语辞典》:伯利恒(伯利恒)  拼音:bó lì héng
Bethlehem
城市名。位于巴勒斯坦中部,六日战争后,归入以色列。据新约圣经记载为耶稣诞生的地方。
《国语辞典》: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拼音:bā lè sī tǎn jiě fàng zǔ zhī
西元一九六四年巴勒斯坦各派组织领导人建立的政治组织。主要团体有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及解放巴勒斯坦民主人民阵线。一九七三年被公认为巴勒斯坦人民的流亡政府。一九七六年以后巴解被承认为阿拉伯联盟的正式代表,并获得部分第三世界国家承认。巴解部分团体常以暗杀、劫持飞机、轰炸建筑等方式为手段,以达建国目的。英文缩称为PLO。一九八三年九月十日在国际形势逐渐改变中,以色列总理拉宾与巴解主席阿拉法特分别签署协议,宣布相互承认,同年九月十三日,以国外长裴瑞斯与巴解执行委员会委员阿巴斯代表双方政府,在华盛顿签署和平协定,结束双方三十年来的敌对与冲突。缩称为「巴解」。
《国语辞典》:犹太复国主义(犹太复国主义)  拼音:yóu tài fù guó zhǔ yì
犹太人在故乡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独立自主国的信念。西元一八九七年,奥地利人赫茨尔在瑞士巴尔塞召集第一次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起草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巴尔塞纲领,宣称「犹太复国主义所追求的是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建立一个受到公法保护的家园」。二次大战后,犹太民族终于在中东建立以色列。
《国语辞典》:希伯来人(希伯来人)  拼音:xī bó lái rén
西亚巴勒斯坦地区的一支游牧民族。参见「犹太人」条。
《国语辞典》:巴解  拼音:bā jiě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简称。参见「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条。
《漢語大詞典》:戈兰高地
在叙利亚西南部同巴勒斯坦、约旦和黎巴嫩交界处。约旦河谷地东侧。面积约700平方千米。平均海拔500米。有国际输油管自南向北纵贯高地。1967年的中东战争中被以色列侵占。
《國語辭典》:巴勒斯坦  拼音:bā lè sī tǎn
Palestine
地名。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邻近有黎巴嫩、叙利亚、约旦、埃及等国,是欧、亚、非三洲的交通要道。人口以阿拉伯人、犹太人为主,气候属地中海型,出产铜、铁、石油、钾盐等矿藏。西元一九四七年联合国决议巴勒斯坦分别建立犹太国家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一九四八年以色列宣布独立,邻近阿拉伯人发动战事,欲摧毁刚成立的以色列,本是战祸连绵,纷乱不息,自从一九九四年五月十日以、巴双方签订巴勒斯坦局部自治协定,承认巴勒斯坦人的自治权利,此地区和平终现曙光。也译作「巴力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