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拼音:bā lè sī tǎn jiě fàng zǔ zhī
西元一九六四年巴勒斯坦各派组织领导人建立的政治组织。主要团体有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及解放巴勒斯坦民主人民阵线。一九七三年被公认为巴勒斯坦人民的流亡政府。一九七六年以后巴解被承认为阿拉伯联盟的正式代表,并获得部分第三世界国家承认。巴解部分团体常以暗杀、劫持飞机、轰炸建筑等方式为手段,以达建国目的。英文缩称为PLO。一九八三年九月十日在国际形势逐渐改变中,以色列总理拉宾与巴解主席阿拉法特分别签署协议,宣布相互承认,同年九月十三日,以国外长裴瑞斯与巴解执行委员会委员阿巴斯代表双方政府,在华盛顿签署和平协定,结束双方三十年来的敌对与冲突。缩称为「巴解」。
《國語辭典》:巴勒斯坦  拼音:bā lè sī tǎn
Palestine
地名。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邻近有黎巴嫩、叙利亚、约旦、埃及等国,是欧、亚、非三洲的交通要道。人口以阿拉伯人、犹太人为主,气候属地中海型,出产铜、铁、石油、钾盐等矿藏。西元一九四七年联合国决议巴勒斯坦分别建立犹太国家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一九四八年以色列宣布独立,邻近阿拉伯人发动战事,欲摧毁刚成立的以色列,本是战祸连绵,纷乱不息,自从一九九四年五月十日以、巴双方签订巴勒斯坦局部自治协定,承认巴勒斯坦人的自治权利,此地区和平终现曙光。也译作「巴力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