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海渚
(1).谓海岛。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秣罗矩吒国:“海渚诸珍,多聚此国。”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 珪 军于 鲁口 , 博陵 太守 申永 奔 河南 , 高阳 太守 崔宏 奔海渚。” 胡三省 注:“海渚,海中州也。”
(2).指湖泊中的岛屿。晋书·隐逸传·祈嘉:“﹝ 祈嘉 ﹞西至 敦煌 ,依学官诵书……西游海渚,教授门生百餘人。”
《漢語大詞典》:昆仑(昆侖)
亦作“崐仑2”。
(1).古代亦写作“昆仑”。 昆仑山 。在 新疆 西藏 之间,西接 帕米尔 高原,东延入 青海 境内。势极高峻,多雪峰、冰川。最高峰达七七一九米。古代神话传说, 昆仑山 上有 瑶池 、 阆苑 、 增城 、 县圃 等仙境。庄子·天地:“ 黄帝 游乎 赤水 之北,登乎 崑崙 之丘。”楚辞·离骚:“邅吾道夫 崑崙 兮,路修远以周流。” 唐 韩愈 《杂诗》之三:“ 崑崙 高万里,岁尽道苦邅。”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词:“底事 崑崙 倾 砥柱 ,九地 黄 流乱注?”
(2).古代西方国名。书·禹贡:“织皮, 崐崘 、 析支 、 渠 、 搜 ,西戎即叙。” 孔 传:“织皮,毛布。有此四国,在荒服之外,流沙之内。”一说此指 昆仑山 。 孔颖达 疏引 郑玄 曰:“衣皮之民,居此 崑崙 、 析支 、 渠搜 三山之野者,皆西戎也。”
(3).古代泛指 中印半岛 南部及 南洋 诸岛各国或其国人。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温水:“闇中大战, 谦之 手射 阳迈 柁工,船败纵横, 崑崙 单舸接得 阳迈 。” 唐 张籍 《昆仑儿》诗:“ 崑崙 家住海中洲,蛮客将来 汉 地游。”旧唐书·南蛮传·林邑:“自 林邑 以南,皆卷髮黑身,通号为 崑崙 。”
(4).“ 崑崙奴 ”的省称。 唐 王维 《贺神兵助取石堡城表》:“龕中有尊像一,左右真人六,并师子、崑崙各二。”
(5).泛指奴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余德:“向暮,有两崑崙捉马挑灯,迎导以去。”参见“ 崑崙奴 ”。
(6).特指 昆仑 奴 磨勒 。 明 王錂《春芜记·说剑》:“你看他乘云驾雾凭虚走,早把那 崑崙 秘术来传受。” 清 顾彩 《髯樵传》:“女泣如雨,诉失身状,愿公为 崑崙 。”参见“ 崑崙奴 ”。
(7).古代称皮肤黑色的人。晋书·后妃传下·孝武文李太后传:“时后为宫人,在织坊中,形长而色黑,宫人皆谓之崐崘。”旧五代史·慕容彦超传:“尝冒姓 阎 氏,体黑麻面,故谓之 阎崑崙 。”
(8).指玉制酒器。 唐 李商隐 《魏侯第东北楼堂书所见成篇》:“锁香金屈戌,带酒玉崑崙。”
(9).酒名。“ 崑崙觴 ”的省称。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赠魏处士五贶诗·诃陵樽》:“外堪欺玳瑁,中可酌崑崙。”原注:“酒名。”参见“ 崑崙觴 ”。
(10).道教语。指头脑。云笈七籤卷十二引《太上黄庭外景经》:“子欲不死修崑崙。”云笈七籤卷十七:“眼为日月,髮为星辰,眉为华盖,头为崑崙。”
(11).脐之别名。黄庭内景经·治生“兼行形中八景神” 梁丘子 注引《玉纬经》:“脐中为太一君,主人之命也,一名中极,一名太渊,一名崑崙,一名特枢。”
(1).山名。在 西藏 、 新疆 和 青海 之间。海拔6,000米左右,多雪峰、冰川。《淮南子·原道训》:“经纪山川,蹈腾 昆仑 ,排閶闔,沦天门。” 高诱 注:“ 昆仑 ,山名也。在西北,其高万九千里。” 陈毅 《昆仑山颂》诗:“ 昆仑 魄力何伟大,不以丘壑博盛名。”
(2).指 汉 代 汶上 明堂的通道。史记·封禅书:“ 济南 人 公玊带 上 黄帝 时明堂图。明堂图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通水,圜宫垣为复道,上有楼,从西南入,命曰 昆仑 ,天子从之入,以拜祠上帝焉。”参见“ 昆仑道 ”。
(3).古障塞名、一名 昆仑障 。 西汉 置。在今 甘肃省 安西县 南。为宜禾都尉治所。
(4). 东晋 南朝 时指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其肤色较黑。南齐书·王琨传:“父 懌 不慧,侍婢生 琨 ,名为 崑崙 。”按,崑崙,同“ 昆仑 ”。参阅 周一良 《魏晋南北朝史札记·昆仑》
(5).我国古代泛称今 中印半岛 南部及 南洋 诸岛以至 东非 之人为昆仑。参阅太平御览卷七八六引 三国 吴万震 《南州异物志》、卷七八八引 竺芝 《扶南记》、 唐 义净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
(6).古岛屿名。亦译 军屯山 。即今 越南 南部 湄公河 口外的 昆仑岛 。为古代海舶往来东西洋必经之地。岛夷志略星槎胜览有专条记述,《郑和航海图》亦有此岛。
(7).针灸穴位名。位于足部外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之中点凹陷处。《医宗金鉴·针灸心法要诀·足三阳经总穴名》:“足太阳膀胱经,行足股后凡十九穴,左右同:至阴……昆仑,跗阳。”
广大无垠貌。昆,通“ 浑 ”。 汉 扬雄 《太玄·中》:“昆仑旁薄,思之贞也。” 司马光 集注:“昆,音魂;仑,卢昆切。”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元气昆仑,充满天地。”
《漢語大詞典》:昆仑道(昆侖道)
指 汉 时 汶上 明堂的通道。史记·孝武本纪:“於是上令 奉高 作明堂 汶上 ,如 带 ( 公玊带 )图。及五年脩封,则祠 太一 、五帝於明堂上坐……天子从 昆仑道 入,始拜明堂如郊礼。” 司马贞 索隐:“ 玊带 明堂图中为复道,有楼从西南入,名其道曰 崑崙 。言其似 崑崙山 之五城十二楼,故名之也。”参见“ 昆仑 ”。
分類:明堂通道
《漢語大詞典》:孤屿(孤嶼)
孤立的岛屿。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江中孤屿》诗:“乱流趋正絶,孤屿媚中川。” 唐 孟浩然 《陪张丞相自松滋江东泊渚宫》诗:“云物凝孤屿,江山辨四维。”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山》诗:“ 赤城 渐微没,孤屿前嶢兀。”
分類:孤立岛屿
《國語辭典》:大陆(大陸)  拼音:dà lù
1.地表巨大的陆块。一般而言,地球有七大洲之大陆: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州和南极洲。其中欧、亚、非三洲之大陆称为「旧大陆」,南、北美洲之大陆称为「新大陆」。
2.台湾等地对大陆地区的专称。如:「大陆河山景致优美。」
《國語辭典》:鳌峰(鼇峰)  拼音:áo fēng
1.翰苑。以其清贵如登仙山,故称为「鳌峰」。元。马祖常 上京翰苑书怀诗三首之一:「谁知重见鳌峰客,飒飒临风鬓已星。」
2.地名。位于广东省龙川县,宋时建有鳌峰书院。
《漢語大詞典》:炎洲
(1).神话中的南海炎热岛屿。海内十洲记·炎洲:“ 炎洲 在南海中,地方二千里,去北岸九万里。” 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赋》:“迺造南中,渡 炎洲 ,逕玉涧,越金流。” 唐 柳宗元 《天对》:“爰有 炎洲 ,司寒不得以试。”
(2).泛指南方炎热地区。 唐 李白 《野田黄雀行》:“游莫逐炎洲翠,栖莫近 吴 宫燕。” 王琦 注:“炎洲谓海南之地。” 明 唐寅 《陪杨礼部都隐君虎丘泛舟》诗:“朱明丽景属炎洲,兰橈桂檝遂娱游。” 严复 《救亡决论》:“炎洲羣岛,乃古大洲沉没之山尖。”
《國語辭典》:孤岛(孤島)  拼音:gū dǎo
独立的小岛。常用以比喻孤立的地区。如:「在共党统治时期的东德境内,西柏林犹如一座孤岛。」《清史稿。卷二八四。林亮列传》:「将吏以孤岛难守,佥议撤归厦门,各遣家属登舟。」
《漢語大詞典》:澎湖
(1).我国群岛名。在 台湾海峡 东南部。大小64个岛屿,总称 澎湖列岛 或 澎湖群岛 。属 台湾省 。 陈少白 《兴中会革命史要》四:“那 澎湖 系十余个小岛,一眼望尽,山高不过二三十尺,全无树木,贫瘠非常。”
(2).我国港湾名。 澎湖湾 ,也称 澎湖港 。在 澎湖列岛 中 澎湖 、 渔翁 、 白沙 三大岛之间,湾阔水深。
《漢語大詞典》:烟岛(煙島)
烟波中的岛屿。 唐 李颀 《送皇甫曾游襄阳山水》诗:“风流满今古,烟岛思微茫。” 唐 崔珏 《和友人鸳鸯之什》:“暂分烟岛犹廻首,只渡寒塘亦共飞。”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暇日独处见寄》:“冷梦 汉皋 怀鹿隐,静怜烟岛觉鸿离。”
《國語辭典》:岛国(島國)  拼音:dǎo guó
全国领土是由岛屿所构成的国家,别于大陆国而言。如英国、日本、印尼、纽西兰等。
《国语辞典》:荒岛(荒岛)  拼音:huāng dǎo
荒凉偏远,人烟稀少的岛屿。如:「海难发生后,他飘流到荒岛上等待救援。」
《漢語大詞典》:诸僚(諸僚)
(1).同僚。 明 沈德符 野获编·鬼怪·穆象元判冥:“诸僚新旧代去者,或未识面,间以相问,则旧者告以此旧寅丈 穆公 。”
(2).古代少数民族名。分布于 岭 南一带和海中岛屿上。《文汇报》1985.10.7:“这些民族在古代被称为 越 人、 百越 、 诸僚 、 五溪 、 僰 人、 濮 人、 侹 人等,悬棺葬葬法会不会和如此众多的民族都有关系呢?”僚,旧作“獠”。
《漢語大詞典》:沙岛(沙島)
沙石积成的岛屿。 唐 周贺 《赠朱庆馀校书》诗:“树停沙岛鹤,茶会石桥僧。” 前蜀 贯休 《鹭鸶有怀》诗:“爱来沙岛遗银屋,终作金笼养雪雏。”
分類:沙石岛屿
《國語辭典》:太平洋  拼音:tài píng yáng
Pacific Ocean
海洋名。介于美洲与亚洲、澳洲之间。北以白令海峡通北极海,南接南极海,面积约一亿六千五百万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海洋。西元一五一九年麦哲伦于暴风后航行至此,见其波浪平静,故称为「太平洋」。
《國語辭典》:群岛(群島)  拼音:qún dǎo
一群大小岛屿聚集分布在海面上,称为「群岛」。如:「南沙群岛」。《清史稿。卷一三六。兵志七》:「福州湾即闽江口,群岛林立,浅岸交错,为完固之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