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切己  拼音:qiè jǐ
1.与自己密切相关。《醒世恒言。卷二七。李玉英狱中讼冤》:「那亲戚都不是切己之事,那个去查他底细。」也作「切身」。
2.贴心、知心。《喻世明言。卷一八。杨八老越国奇逢》:「你千乡万里,出外为客,若没有切己的亲戚,那个知疼著热?」
《漢語大詞典》:苦经(苦經)
指切身所受的苦处。 南丁 《检验工叶英》:“ 赵得 稍停了停,很想向自己的亲人 叶英 诉说出一大段苦经来。”如:叹苦经。
分類:切身苦处
《國語辭典》:切肤(切膚)  拼音:qiè fū
切身,跟自己有密切关系。元。虞集〈张献武王庙碑〉:「邃深蔽亏,群谗切肤。」
《國語辭典》:手头(手頭)  拼音:shǒu tóu
1.身边。《水浒传》第一回:「再有一个玉龙笔架,也是这个匠人一手做的,却不在手头。」
2.手中所有。指个人经济状况。《喻世明言。卷二一。临安里钱婆留发迹》:「不瞒你说,两日不曾做得生意,手头艰难。」《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手头用来用去的,只是那散碎银子。若是二两块头好银,便存著不动。」
3.日常所用。如:「手头字」。
4.亲身、切近。《朱子全书。卷一六。论语七。太宰问于子贡章》:「圣人事事从手头更历过来,所以都晓得。」
《國語辭典》:与虎谋皮(與虎謀皮)  拼音:yǔ hǔ móu pí
比喻所谋者与他人利害相牴触,事情必办不成。参见「与狐谋皮」条。如:「他财大势大,兼之阴险残暴,要他让步,无异于与虎谋皮。」
《國語辭典》:无关痛痒(無關痛癢)  拼音:wú guān tòng yǎng
对于切身利益的事毫不在意。《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任凭这些民贼把他的祖传世产怎么割,怎么卖,怎么送,都当作无关痛痒的么?」
《国语辞典》:脚跟大事(脚跟大事)  拼音:jiǎo gēn dà shì
最紧要、最切身的事。《儿女英雄传》第二○回:「我一释服,便去了我的脚跟大事。」
分类:紧要切身
《漢語大詞典》:肤受之愬(膚受之愬)
指谗言。肤受,谓浮泛不实,或谓利害切身。论语·颜渊:“浸润之譖,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 邢昺 疏:“皮肤受尘,垢秽其外,不能入内也。以喻譖毁之语,但在外萋斐,构成其过恶,非其人内实有罪也。” 朱熹 集注:“肤受,谓肌肤所受,利害切身。”汉书·谷永传:“﹝将军﹞不听浸润之譖,不食肤受之愬。” 颜师古 注:“肤受,谓初入皮肤至骨髓,言其深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你想外国人又不是 包龙图 ,况且又不懂 中国 话,自然中了他的肤受之愬了。”亦作“ 肤受之诉 ”、“ 肤受之言 ”。后汉书·儒林传上·戴凭:“伏见前太尉西曹掾 蒋遵 ,清亮忠孝,学通古今,陛下纳肤受之诉,遂致禁錮,世以是为严。”后汉书·儒林传上·张法滕冯等传论:“若夫数将者,并宣力勤虑,以劳定功,而景风之赏未甄,肤受之言互及。” 唐 韩愈 《送齐皞下第序》:“肤受之诉不行於君,巧言之诬不起於人矣。”旧唐书·房玄龄传:“逆耳之諫必听,肤受之诉斯絶。”亦省作“ 肤受 ”。晋书·刘毅和峤等传论:“ 刘毅 一遇宽容, 任 和 两遭肤受。”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三:“初, 多逊 与 赵韩王 睚眦, 太宗 践祚,每召对即倾之,上以肤受,颇惑之。”
《漢語大詞典》:肤受之诉(膚受之訴)
见“ 肤受之愬 ”。 指谗言。肤受,谓浮泛不实,或谓利害切身。
《漢語大詞典》:灰身灭智(灰身滅智)
佛教语。谓断除一切身心烦恼,为小乘阿罗汉果的境界。 隋 智顗 《四教仪》:“若灰身灭智,名无餘涅槃。”亦作“ 灰身泯智 ”。 明 智旭 教观纲宗:“若灰身泯智,名无餘涅盘。”
《國語辭典》:切肤之痛(切膚之痛)  拼音:qiè fū zhī tòng
亲身感受到的痛苦。形容极为深刻难忘。《聊斋志异。卷七。冤狱》:「受万罪于公门,竟属切肤之痛。」
分類:切身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