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绣裳(繡裳)
(1).彩色下衣。古代官员的礼服。《诗·秦风·终南》:“君子至止,黻衣绣裳。” 毛 传:“黑与青谓之黻,五色备谓之绣。” 汉 张衡 《思玄赋》:“袭温恭之黻衣兮,被礼仪之绣裳。” 宋 毛滂 《玉楼春》词之二:“红颜緑髮已官高,赤舃绣裳今 仲父 。”
(2).犹绣衣。指侍御史。 唐 颜真卿 《广平文贞公宋公神道碑铭》:“登闻黼扆,骤列绣裳。”参见“ 绣衣直指 ”。
《漢語大詞典》:绣衣直指(繡衣直指)
官名。 汉武帝 天汉 年间,民间起事者众,地方官员督捕不力,因派直指使者衣绣衣,持斧仗节,兴兵镇压,刺史郡守以下督捕不力者亦皆伏诛。后因称此等特派官员为“绣衣直指”。绣衣,表示地位尊贵;直指,谓处事无私。后亦称“ 绣衣使者 ”。绣衣直指本由侍御史充任,故亦称“ 绣衣御史 ”。 王莽 时改称“绣衣执法”。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又《武帝纪》《元后传》后汉书·伏湛传。 唐 刘知几 史通·辨职:“虽地处禁中,而人同方外。可以养拙,可以藏愚,绣衣直指所不能绳,强项申威所不能及。”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 汉 以来重守令……虽有刺史、部使者,绣衣直指之属,间一命之,不专以为治也。”亦省称“ 绣衣 ”、“ 绣衣吏 ”。《北史·高道穆传》:“臣虽愚短,守不假器,绣衣所指,冀以清肃。” 唐 杜牧 《许七侍御弃官东归潇洒江南颇闻自适高秋企望题诗寄赠十韵》:“天子绣衣吏, 东吴 美退居。” 宋 姜夔 《阮郎归·为张平甫寿是日同宿湖西定香寺》词之一:“年年风絮时,绣衣夜半草符移,月中双桨归。” 清 魏源 《军储篇一》:“夫水师整飭,而外洋无庇贩之人;绣衣四出,黥面令行,而内地无尝试之犯。”
《漢語大詞典》:黄裳
(1).黄色的下衣。易·坤:“六五:黄裳,元吉。” 高亨 注:“元,大也。裳,裙也,裤也。 周 人认为黄裳是尊贵吉祥之物,代表吉祥之征,故筮遇此爻大吉……黄裳黄裙内服之美,比喻人内德之美,故大吉。” 唐 杨炯 《益州温江县令任君神道碑》:“怀表履之幽贞,保黄裳之元吉。”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天圣八年:“今皇帝春秋已盛,睿哲明圣,握乾纲而归坤纽,非黄裳之吉象也。”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一节:“再说到衣履,有黄裳、鞶带、履、朱绂、赤绂、袂等字样。”
(2).指嫡妻。语出《诗·邶风·绿衣》:“緑兮衣兮,緑衣黄裳。” 郑玄 笺:“妇人之服,不殊衣裳,上下同色。今衣黑而裳黄,喻乱嫡妾之礼。”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媒合》:“徘徊自想,怕他緑衣妬杀黄裳。”
(3).指太子。 唐 卢照邻 《中和乐·歌储宫》诗:“黄裳元吉,邦家以寧。”
《漢語大詞典》:玄裳
黑色的下衣。国语·吴语:“右军亦如之,皆玄裳、玄旗、黑甲、乌羽之矰,望之如墨。”
分類:黑色下衣
《漢語大詞典》:下齐(下齊)
下衣的底边。《礼记·深衣》:“下齐如权衡以应平。” 陈澔 集说:“下齐,裳末缉处也。”
古代称合金中锡的含量超过三分之一以上的为“下齐”。古代合金多以锡与铜或铁相合。周礼·考工记·辀人:“攻金之工,筑氏执下齐,冶氏执上齐。” 郑玄 注:“多锡为下齐……少锡为上齐。” 孙诒让 正义:“锡多则金不纯,故为下齐。”
《漢語大詞典》:素裳
(1).白色下衣。古代凶丧之服。亦用于礼服。礼记·曲礼下:“大夫、士去国,踰竟,为坛位,乡国而哭,素衣、素裳、素冠。” 孔颖达 疏:“素衣、素裳、素冠者,今既离君,故其衣、裳、冠皆素,为凶饰也。”后汉书·舆服志下:“行大射礼於辟雍,公卿诸侯大夫行礼者,冠委貌,衣玄端素裳。”
(2).泛指一般的白衣。 三国 魏明帝 《短歌行》:“厥貌淑美,玄衣素裳。” 清 俞蛟 梦厂杂著·齐东妄言上·胡承业:“移灯就视,弱态含娇,倦眸未启,即 黄 家素裳侍妾也。”
《漢語大詞典》:朱裳
古谓红色的下衣。周礼·夏官·方相氏:“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 汉 扬雄 《反离骚》:“衿芰茄之緑衣兮,被夫容之朱裳。”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爵弁服亦衣与冠同色:“天子诸侯朱裳朱韠,大夫素裳素韠。”
分類:红色下衣
《漢語大詞典》:虹裳
彩色的下衣。 唐 白居易 《霓裳羽衣歌》:“虹裳霞帔步摇冠,鈿瓔纍纍佩珊珊。”
分類:彩色下衣
《漢語大詞典》:蜕衣
谓肉体仙去留下衣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 兴元 城固县 有 韦氏 女,两岁能语,自然识字,好读佛经……至八岁,忽清晨薰衣靚粧,默存牖下,父母讶移时不出,视之,已蜕衣而失,竟不知何之。”
《漢語大詞典》:袜裤
古代妇女穿的袜子和套裤相连的下衣。宋史·舆服志五:“是岁,又詔敢为 契丹 服若毡笠、钓墪之类者,以违御笔论,钓墪,今亦谓之韈袴,妇人之服也。”
《國語辭典》:蚁裳(蟻裳)  拼音:yǐ cháng
黑色的衣服。因蚁色黑,故称为「蚁裳」。《书经。顾命》:「卿士邦君,麻冕蚁裳,入即位。」
分類:下衣
《漢語大詞典》:杂裳(雜裳)
古代下士穿的前黑后黄的下衣。《仪礼·士冠礼》:“玄端、玄裳、黄裳、杂裳可也。” 郑玄 注:“上士玄裳,中士黄裳,下士杂裳。杂裳者,前玄后黄。”仪礼·特牲馈食礼:“唯尸、祝、佐食,玄端、玄裳、黄裳、杂裳可也。” 郑玄 注:“ 周 礼,士之齐服有玄端、素端。然则玄裳,上士也;黄裳,中士;杂裳,下士。”
分類:下士下衣
《國語辭典》:割衿  拼音:gē jīn
昔时为儿女订婚,仓卒之间来不及置办信物,双方家长遂各自割下一块衣襟,作为信物。见《旧五代史。卷五四。唐书。王镕传》。《元史。卷一○三。刑法志二》:「诸男女议婚有以指腹割衿为定者,禁之。」也作「割襟」。
《漢語大詞典》:百称(百稱)
犹言百袭。古代谓内、外上衣或上、下衣成套为一称。礼记·丧大记:“君陈衣于庭,百称。”
《漢語大詞典》:皂襕(皂襴)
古时上下衣相连的黑色服装。元史·舆服志二:“金星旗,素质,赤火焰脚,画神人,冠五梁冠,素衣,皂襴,朱裳,秉圭。”
《漢語大詞典》:蓑衣裙
草编的下衣。 曲波 《林海雪原》十四:“实在没办法,青年小伙子上山时都披着用乌拉草编成的簑衣,裤子也是用乌拉草织成的簑衣裙。”
分類:草编下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