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国际贷借(国际贷借)  拼音:guó jì dài jiè
国与国,或国民与外国人民间因经济上、外交上及其他国际间的交通,而发生的借贷关系。
《国语辞典》:国民年金(国民年金)  拼音:guó mín nián jīn
由政府开办以保障国民基本经济生活安全的社会保险制度。我国的「国民年金」制度于西元2008年10月1日开办,对象为年满25岁、未满65岁,在国内设有户籍,且未参加劳保、农保、公教保、军保的国民,在被保险人投保达一定期间之后,当年满六十五岁,或发生伤病成残或死亡时,提供本人或遗属年金给付。国民年金提供「老年年金」、「身心障碍年金」、「遗属年金」三类年金给付保障,及「生育给付」、「丧葬给付」两类一次性给付保障。
《国语辞典》:国内新闻(国内新闻)  拼音:guó nèi xīn wén
发生于国内有关政治、经济、社会、娱乐等的重要消息。
《国语辞典》:国力要素(国力要素)  拼音:guó lì yào sù
构成一国国力的政治、经济、心理与军事四大要素。
《国语辞典》:国家大事(国家大事)  拼音:guó jiā dà shì
有关国家政治、经济、民生等的重大事件。
《国语辞典》:国外汇兑(国外汇兑)  拼音:guó wài huì duì
国际间以货币表示的经济价值的移转。移转手段或用现金,或用信用證券。
《国语辞典》:共同企业(共同企业)  拼音:gòng tóng qì yè
二人以上以营利为主的企业经营,且为共同经济的具体表现。如合夥、公司等。
《国语辞典》:福利社会(福利社会)  拼音:fú lì shè huì
人民的社会与经济基本福祉受到政府保障的社会。参见「福利国家」条。
《国语辞典》:工业国家(工业国家)  拼音:gōng yè guó jiā
以工业生产为主要经济的国家。简称为「工业国」。
《国语辞典》:公有财货(公有财货)  拼音:gōng yǒu cái huò
一种经济财货。任何人都能自该财货获得满足,且其满足程度并不会因他人获得满足而减少,如公园、桥梁等。
《国语辞典》:经济指标(经济指标)  拼音:jīng jì zhǐ biāo
经济资料的时间数列。即表示一经济社会景气变动的经济资料与历史数字,这些历史资料可用来分析并预期景气循环。
《国语辞典》:经济制裁(经济制裁)  拼音:jīng jì zhì cái
在国际间由某国或某些国家联合对某一国家在经济上进行抵制,如禁止贸易或投资等,以抗议该国所采行的某些政策,或违反某国际法的行为。如西元一九六六年联合国与安理会对罗德西亚的经济制裁,及美国于一九八六年联合西方国家对南非的抵制。
《国语辞典》:经济萧条(经济萧条)  拼音:jīng jì xiāo tiáo
经济景气循环中,因需求量远低于生产量而出现生产过剩、销货减少且售价普遍降低的现象,导致企业关闭,生产缩小而失业扩大,各种社会问题随之产生的一种现象。
《国语辞典》:经济危机(经济危机)  拼音:jīng jì wéi jī
经济社会因生产、消费失去平衡,造成物价动荡,信用破坏,企业倒闭,失业增加,而陷于经济混乱的状态。也称为「经济恐慌」。
《国语辞典》:经济人权(经济人权)  拼音:jīng jì rén quán
人在法律上享有经济权利,不受政府、团体或个人侵犯。其内容包含消费权、生产和就业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