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煎炙
烹调方法。煮和炙。墨子·非乐上:“非以犓豢、煎炙之味,以为不甘也。” 汉 桓宽 盐铁论·通有:“庖宰烹杀胎卵,煎炙齐和,穷极五味,则鱼肉不足食也。”
分類:烹调
《漢語大詞典》:吴庖
吴 人善烹调,故以指精美的肴馔。 清 赵翼 《杨桐山招饮肴馔极精赋赠》诗:“笑比 江陵 张太师 ,今日 吴 庖纔一饱。”参见“ 吴酸 ”、“ 吴羹 ”。
《国语辞典》:厨夫(厨夫)  拼音:chú fū
烹调食物的仆役。也称为「厨子」、「宰夫」。
《國語辭典》:狄牙  拼音:dí yá
春秋时齐国人,擅于调味,精究饮食之道。参见「易牙」条。
《國語辭典》:易牙  拼音:yì yá
人名。春秋时齐国人。生卒年不详。为齐桓公的内侍,擅烹调,善逢迎,甚得桓公的宠爱。桓公死后,易牙与竖刁等谋乱,立公子无亏即位,导致齐国大乱。也称为「狄牙」。
《漢語大詞典》:鼎娥
管烹调的女子。 唐 沈亚之 《梦游仙赋》:“鼎娥司味和苦酸,羸吹既调戞湘弦。” 明 王志坚 《表异录·饮食》:“ 文昌 有老婢名 膳祖 ,四十年閲百婢,仅九婢可嗣法, 沈亚之 谓之鼎娥, 王续 谓之灶妾。”
分類:烹调女子
《国语辞典》:厨具(厨具)  拼音:chú jù
烹调食物的用具。如:「百货公司的厨具部门,最令喜爱烹饪的人们流连忘返。」
《漢語大詞典》:干鼎
指 商 代 伊尹 以烹调事 汤 的故事。相传 伊尹 本系 汤 妃的陪嫁之臣,无由见 汤 ,乃制作佳肴以献,乘机说 汤 ,终佐 汤 取天下。事见史记·殷本纪。后因以“干鼎”指开国元勋。 清 顾炎武 《京阙篇》:“侧席推干鼎,回车载钓璜。”钓璜, 周文王 相 吕尚 的故事。
《漢語大詞典》:馈膳(饋膳)
亦作“ 馈饍 ”。 谓烹调膳食。新唐书·南蛮传下·室利佛逝:“又有兽,类野豕,角如山羊,名曰雩,肉味美,以馈膳。” 宋 苏辙 《亡姊王夫人墓志铭》:“惟夫人幼而敏,四岁而知丝纊,十岁而知馈饍,父母以为能。”
分類:烹调膳食
《國語辭典》:燥子  拼音:sào zi
细切的肉,或指用来调味的肉末。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肉铺》:「且如猪肉名件,或细抹落索儿精、钝刀丁头肉、条撺精、窜燥子肉。」也称为「绍子」、「臊子」。
分類:烹调食物
《國語辭典》:清蒸  拼音:qīng zhēng
利用水的热气蒸熟食物的烹调法。如:「清蒸鲤鱼」、「清蒸鸡」。
分類:烹调酱油
《國語辭典》:烤炉(烤爐)  拼音:kǎo lú
用来烘烤食物的炉子。如:「这只刚从烤炉端出来的火鸡,香气四溢,令人垂涎三尺。」
《國語辭典》:料酒  拼音:liào jiǔ
烹调时作佐料用的酒。如:「料酒有除腥、去膻、解腻、增香、添味等作用。」
《漢語大詞典》:五遁
(1).五种逸乐。指沉湎于金(如器物之用)、木(如宫室之盛)、水(如泛舟之乐)、火(如烹调之美)、土(如楼台之高)五种物质享受。《淮南子·本经训》:“故闭四关,止五遁,则与道沦。”遁,逸也。
(2).道教所称仙人五种借物遁形的方术。即金遁、木遁、水遁、火遁、土遁。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二》:“ 汉 时, 解奴辜 、 张貂 皆能隐沦,出入不由门户,此后世遁形之祖也。 介象 、 左慈 、 于吉 、 孟钦 、 罗公远 、 张果 之流,及晋书女巫 章丹 、 陈琳 等术,皆本此。谓为神仙,其实非也。其法有五:曰金遁,曰木遁,曰水遁,曰火遁,曰土遁。见其物则可隐。惟土遁最捷,盖无处无土也。” 傅勤家 《中国道教史》第八章第三节:“后世有五遁之法,言能依金木水火土五行而遁形。其不能变化隐遁及白日飞昇而死者,道书谓之尸解,言将登仙,假託为尸以解化也。”
《漢語大詞典》:五熟釜
一种古炊具,釜内分格,可以同时烹调各味食物。三国志·魏志·钟繇传:“ 魏国 初建,为大理,迁相国, 文帝 在东宫,赐 繇 五熟釜,为之铭曰:‘於赫 有魏 ,作 汉 藩辅,厥相惟钟,实干心膂。’” 裴松之 注:“《魏略》: 繇 为相国,以五熟釜鼎范因太子铸之。釜成,太子与 繇 书曰:‘昔 有黄 三鼎, 周 之九寳,咸以一体使调一味,岂若斯釜五味时芳?’”亦省称“ 五釜 ”。 明 梅鼎祚 《玉合记·卜居》:“ 韩兄 高掇巍科,远参名镇,功鐫五釜,价重千金。”
《漢語大詞典》:熏烧(熏燒)
亦作“燻烧”。
(1).烟熏火烧,以驱狐鼠。比喻惩处坏人。后汉书·虞延传:“尔,人之巨蠹,久依城社,不畏熏烧,今考实未竟,宜当尽法。”
(2).一种烹调方法。指用木柴、木屑等的烟火灼炙食物。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城南录》:“宰夫 杨氏 工宰肉,得炙肉之法,谓之燻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