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不对(不對)  拼音:bù duì
1.错误。如:「这样做是不对的。」「这件事有什么不对?」
2.合不来。如:「他们两个人素来不对。」《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二:「一班风月场中人自然与道学不对,但是来看严蕊的没一个不骂朱晦庵两句。」
3.异于正常。如:「一进门,便发现气氛不对。」
4.不合适。《红楼梦》第四三回:「那汤虽好,就只不对稀饭。」
《漢語大詞典》:无正(無正)
(1).谓没有正确的。国语·晋语四:“ 管仲 殁矣,多谗在侧。谋而无正,衷而思始。” 韦昭 注:“无正,无正从也。”
(2).无人评正是非。《楚辞·严忌〈哀时命〉》:“怀瑶象而佩琼兮,愿陈列而无正。” 朱熹 集注:“无正,言无人能知己之贤,而平其是非也。”
《國語辭典》:正见(正見)  拼音:zhèng jiàn
佛教用语。八正道的第一支。具有正确的主张──四圣谛的见解。《杂阿含经》卷二八:「正见者能起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國語辭典》:正路  拼音:zhèng lù
正当的途径。《初刻拍案惊奇》卷四:「这两个女子,便都有些盗贼意思,不比前边这几个报仇雪耻,救难解危,方是修仙正路。」《红楼梦》第七八回:「然起初天性也是个诗酒放诞之人,因在子侄辈中少不得规以正路。」也作「正道」。
《漢語大詞典》:向方(嚮方)
(1).归向正道。方,义方。文子·符言:“开道之于善,而民向方矣。” 徐灵府 注:“正道而可以诱民。”南史·梁始兴忠武王憺传:“ 憺 至州……又兴学校,祭 汉 蜀郡 太守 文翁 ,由是人多向方者。” 明 归有光 《送吴纯甫先生会试序》:“自少年学子稍知向方者,必引而进之。”
(2).谓遵循正确方向。 明 高攀龙 《答何府尊书》:“却如无舵之舟,莫知把握;无鍼之盘,莫知向方。”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藉书园书目叙:“专门之业失传,古职之失守,而学者无所向方故也。”
(1).崇尚正直,遵循正道。 唐 白居易 《田颖可亳州刺史制》:“故临戎则士乐为用,抚下而众知嚮方。” 宋 范仲淹 《代人奏乞王洙充南京讲书状》:“士务稽古,人知嚮方。” 明 唐顺之 《葛母传》:“自是书院成而 扬 之士彬彬多嚮方者。”
(2).指方向,前进的目标。 元 揭傒斯 《送张都事序》:“天下郡县不患无贤守令,患上之人不能正其好恶以示其嚮方。”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上:“掇遗逸,抉隐幽,榷嚮方,树惩劝。”
《漢語大詞典》:实是(實是)
谓切实正确的治国之道。是,指国是。宋史·崔鶠传:“六月一日詔书,詔諫臣直论得失,以求实是,有以见陛下求治之切也。”
《國語辭典》:真理  拼音:zhēn lǐ
真实不变的道理。唐。方干 游竹林寺诗:「闻僧说真理,烦恼自然轻。」
《國語辭典》:不自量  拼音:bù zì liàng
过度的高估自己,没有衡量自己的力量。如:「这么大的工程,我们公司无力承担,别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國語辭典》:雅言  拼音:yǎ yán
1.旧指共通的标准语。《论语。述而》:「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2.正言。《文选。诸葛亮。出师表》:「陛下亦宜自课,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漢語大詞典》:诚是(誠是)
(1).犹言如果确实这样。荀子·富国:“仁人之用国,将修志意,正身行,伉隆高,致忠信,期文理。布衣紃屨之士诚是,则虽在穷阎漏屋,而王公不能与之争名,以国载之,则天下莫之能隐匿也。”
(2).确实正确。荀子·荣辱:“己诚是也,人诚非也,则是己君子而人小人也。”《楚辞·惜誓》:“伤诚是之不察兮,并纫茅丝以为索。” 王夫之 通释:“诚是,是非之实也。”
(3).犹言实在是。 唐 陈子昂 《申宗人冤狱书》:“幸能察罪明辜,穷奸极党……诚是陛下神断之明,抑亦尽忠之効。”
《國語辭典》:司南  拼音:sī nán
1.利用磁石指极性制成的指南仪器,可辨别方向,为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之一,即现在指南针之始祖。《韩非子。有度》:「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汉。王充《论衡。是应》:「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
2.比喻指导、准则。唐。杨齐宣 晋书音义序:「由是博考诸传,综览群言,研覈异同,撰成音义,亦足以畅先皇旨趣,为学者司南。」宋。陆游 十月二十四日夜梦中送庐山道人归山诗:「夙士极知成殿后,吾曹所赖作司南。」
《國語辭典》:司晨  拼音:sī chén
1.主掌报晓的事。《旧五代史。卷三四。唐书。庄宗本纪八。史臣曰》:「外则伶人乱政,内则牝鸡司晨。」唐。李咸用 早鸡诗:「锦翅朱冠惊四邻,稻粱恩重职司晨。」
2.职官名。清代钦天监的属官,职掌知漏刻,即唐司天台的属官司辰。
《國語辭典》:相信  拼音:xiāng xìn
1.信任,以为可信赖。《史记。卷八八。蒙恬传》:「诛杀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是内使群臣不相信而外使斗士之意离也。」
2.以为确实如此而不怀疑。《老残游记》第二回:「老残听了,也不甚相信。」
《漢語大詞典》:中说(中説)
正确的学说、理论。荀子·儒效:“凡知説,有益於理者,为之;无益於理者,舍之;夫是之谓中説。”
《漢語大詞典》:贤传(賢傳)
能正确阐述儒家经义的文字。 唐 韩愈 《答殷侍御书》:“圣经贤传,屏而不省,要妙之义,无自而寻。” 胡朴安 《〈中国文学史〉序》:“以讲章为圣经,以类书为贤传。”
《國語辭典》:不错(不錯)  拼音:bù cuò
1.对、正确。表示肯定。《儒林外史》第三三回:「少卿天下豪士,英气逼人,小弟一见丧胆,不似迟先生老成尊重,所以我认得不错。」《老残游记》第一七回:「揭起暖帘进来,对著人瑞望老残说:『这位就是铁老爷罢?』人瑞说:『不错。』」
2.不坏。《红楼梦》第五六回:「就是大人溺爱的是他一则生的得人意儿;二则见人礼数,竟比大人行出来的不错。」
3.明察、明白。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一折:「母亲著小姐以兄妹称呼,不知主何意,小生不敢自专,母亲尊鉴不错。」元。李直夫《虎头牌》第三折:「告相公心中暗约,将法度也须斟酌,小官每岂敢自专,望从容尊鉴不错。」也作「不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