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赐书(賜書)
(1).称人来信的敬辞。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曩者辱赐书,教以顺於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宋 王安石 《答马太傅启》之二:“未皇修好,先辱赐书。”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九)》:“记得一年或两年之前,蒙你赐书,指摘我在《阿Q正传》中写捉拿一个无聊的 阿Q 而用机关枪,是太远于事理。”
(2).指皇帝给臣下写信。 宋 王安石 《赠司空兼侍中文元贾魏公神道碑》:“命以故官,不起。赐书宠慰,从之。”明史·常遇春传:“ 天瑞 力尽乃降, 遇春 果不杀。 太祖 大喜,赐书褒勉。”
(3).君王赐给的书籍。汉书·叙传上:“ 彪 字 叔皮 ,幼与从兄 嗣 共游学,家有赐书,内足於财。” 北周 庾信 《小园赋》:“门有通德,家承赐书。” 唐 柳宗元 《寄许京兆孟容书》:“家有赐书三千卷,尚在 善和里 旧宅,宅今已三易主,书存亡未可知。”
《国语辞典》:伏闻(伏闻)  拼音:fú wén
听说、听到的敬辞。《文选。枚乘。七发》:「楚太子有疾,而吴客往问之曰:『伏闻太子玉体不安,亦少閒乎。』」
分类:听说敬辞
《國語辭典》:台座(臺座)  拼音:tái zuò
1.古代以三台星象徵三公之位。见《后汉书。卷三○下。郎顗传》章怀太子注引《春秋元命包》。故以台座指宰相之位。唐。武元衡 西亭早秋送徐员外诗:「鼎铉辞台座,麾幢领益州。」
2.旧时称呼当官者的敬词。《幼学琼林。卷一。文臣类》:「钧座、台座皆称仕宦;帐下、麾下并美武官。」
3.书信用语中对政界的提称语。
《國語辭典》:乌号(烏號)  拼音:wū háo
1.良弓。《淮南子。原道》:「射者捍乌号之弓,弯棋卫之箭。」
2.形容对死者的悲泣。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庐江水注》:「俗后仙化,空庐犹存。弟子睹室悲哀,哭之旦暮,事同乌号。」
《漢語大詞典》:清胜(清勝)
(1).清雅优美。世说新语·识鉴“此儿有异,顾吾老不见其大耳”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引《卫玠别传》:“ 玠 有虚令之秀,清胜之气。”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石曼卿》:“不若 胡武平 《咏白牡丹诗》云‘璧堂月冷难成寐,翠幄风多不奈寒。’其语意清胜,过 裴璘 远矣。” 明 文徵明 《〈南濠居士诗话〉序》:“君於诗别具一识,世之谈者,或 元 人为宗,而君雅意於 宋 ,谓必音韵清胜。”
(2).用为对人问候的敬辞。 宋 苏轼 《答水陆通长老书》之一:“近过 苏臺 ,不得一见而别,深为耿耿。专人来辱书,且喜法履清胜。”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异日, 红娘 復至,曰:‘夫人致意先生,今夜文候清胜。’”
《國語辭典》:丹房  拼音:dān fáng
1.神仙居住的地方。唐。曹唐 小游仙诗九八首之七六:「丹房玉女心慵甚,贪看投壶不肯归。」
2.道家炼丹药或修道的地方。唐。王勃〈游庙山赋〉:「见丹房之晚晦,忘紫洞之宵寒。」
《國語辭典》:枉驾(枉駕)  拼音:wǎng jià
屈尊以相访。称人来访的谦词。《晋书。卷九四。隐逸传。刘驎之传》:「使君既枉驾光临,宜先诣家君。」《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先生如回贵府,便道枉驾过舍,还有些拙著慢慢的请教。」也作「下顾」、「枉顾」。
《國語辭典》:请见(請見)  拼音:qǐng jiàn
求见。《左传。庄公十年》:「公将战,曹刿请见。」《论语。八佾》:「仪封人请见。」
《漢語大詞典》:请降(請降)
乞降。左传·昭公十五年:“围 鼓 三月, 鼓 人或请降。”旧唐书·薛仁贵传:“时九姓有众十餘万,令驍健数十人逆来挑战, 仁贵 发三矢,射杀三人,自餘一时下马请降。”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用洪文襄:“ 洪 茫然视上久之,叹曰:‘真命世之主也。’因叩头请降。”
请向下走。请,敬辞。仪礼·大射:“司射自西阶上北面,告于大夫曰:‘请降。’司射先降,搢扑反位,大夫从之。”
分類:向下敬辞
《國語辭典》:台光(臺光)  拼音:tái guāng
光临。为台驾光临的省语。如:「恭请台光」。
《漢語大詞典》:财幸(財幸)
旧时对尊长的敬辞。谓以裁取为幸。财,通“ 裁 ”。《汉书·贾谊传》:“臣闻圣主言问其臣而不自造事,故使人臣得毕其愚忠。唯陛下财幸!” 颜师古 注:“财与裁同。裁择而幸从其言。”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九:“请俟它日,仰叩绪餘论,不胜拳拳之情,敢言之执事者,伏惟财幸。”
分類:尊长敬辞
《国语辞典》:伏祈  拼音:fú qí
恭敬地祈望。伏,敬辞,匍匐在地的意思,表恭敬。
《國語辭典》:捧读(捧讀)  拼音:pěng dú
拜读。《六部成语注解。吏部》:「捧读之下:前事覆奏,摺内或称:『臣于某日接奉上论,捧读之下,钦感难名。』」《儒林外史》第三六回:「虞博士道:『足见年兄才名,令人心服。若有诗赋古文更好了,容日细细捧读。——令堂可曾旌表过了么?』」
分類:敬辞文章
《國語辭典》:枉顾(枉顧)  拼音:wǎng gù
屈尊以相访。称人来访的谦词。唐。王昌龄〈灞上閒居〉诗:「轩冕无枉顾,清川照我门。」《聊斋志异。卷一。画皮》:「敝庐不远,即烦枉顾。」也作「下顾」、「枉驾」。
《漢語大詞典》:宠眷(寵眷)
(1).谓帝王的宠爱关注。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讨论:“駙马 张垍 , 燕 公子也,盛承宠眷。”明史·萧执传:“帝有事北郊……令赋诗,復令赋山梔花。独喜 执 作,遍示诸臣,宠眷倾一时。”
(2).用作称人关注的敬辞。 清 吴定 《答任幼直书》:“辱先生宠眷而不获奉教,感偕愧集,无任惶恐。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