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烦请(煩請)  拼音:fán qǐng
烦劳请求的客套语。如:「烦请将这封信交给他。」
分類:敬辞请求
《國語辭典》:台安(臺安)  拼音:tái ān
向人请安的敬词。常用于书信之末。《儒林外史》第一二回:「晚生是前月初三日在京领凭,当面叩见大老爷,带有府报在此。敬来请三老爷、四老爷台安。」《红楼梦》第三七回:「奉书恭启,并叩台安。」
《國語辭典》:高姓  拼音:gāo xìng
问人姓名时的客气话。《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只见一个大汉开放门出来。黄巢进前起居,问丈人高姓。」
分類:敬辞
《國語辭典》:高就  拼音:gāo jiù
1.敬称他人转任较高的职位。如:「他工作认真踏实,熟悉业务,终于获得高就的机会,升任为分区经理。」
2.敬称他人的职位、工作。如:「另谋高就」、「另有高就」。《文明小史》第二○回:「贾子猷忙问二位有了什么高就?」
《漢語大詞典》:还璧(還璧)
(1).归还玉璧。 战国 时, 秦昭王 以强凌弱,声称以十五城换 赵国 新得到的 和氏 璧。 蔺相如 奉璧入 秦 , 秦王 得璧之后,无意践诺。 蔺相如 智赚 秦昭王 ,使 和氏 璧归还 赵国 。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崔说神道碑》:“ 楚后 让盟, 秦君 还璧。”
(2).敬辞。称归还原物或辞谢馈赠之物。《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 王三老 道:‘既然庚帖返去,原聘也必然还璧。’” 明 李贽 《答李惟清书》:“若留阿堵於囊中,或有旅次之虞,怀资之恐,重为兄忧,未可知矣。幸察余之真诚,使得还璧。” 清 李渔 《闻过楼》第三回:“小人只説自家命好,撞着了太岁,所以留在身边,不曾送来还璧。”
《國語辭典》:造府  拼音:zào fǔ
登门拜访的敬词。《三国演义》第二七回:「累次造府,不得参见,故拜书告辞。」
分類:敬辞府上
《漢語大詞典》:驾到(駕到)
敬辞。指对方到来。镜花缘第十一回:“ 吴之祥 躬身道:‘原来贵邦天朝……今得幸遇,尤其难得,第不知驾到,有失迎迓,尚求海涵!’” 王西彦 《夜宴》四:“他沙哑着喉咙,一本正经地向大家报告道:‘校长先生驾到。’” 刘连枢 《光棍堂守岁》:“突然,咣当一声,风门开了。‘ 大栓哥 驾到!’ 小安子 跳下炕去迎接。”
分類:敬辞到来
《國語辭典》:赐示(賜示)  拼音:sì shì
1.书信中敬称别人的来信。
2.请给予明示。隋。炀帝〈入朝遣使参书〉:「行道图写地形,具以赐示。」
《國語辭典》:奉拜  拼音:fèng bài
祭拜。《西游记》第一九回:「三藏下马奉拜,那禅师用手搀道:『圣僧请起。失迎、失迎。』」
《漢語大詞典》:呈教
敬辞。呈上请教。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三:“苦吟半生,无一知己;今所望者惟先生,故以诗呈教。” 鲁迅 《书信集·致施蛰存》:“笔债又积欠不少,因此本月内恐不能投稿,下月稍凉,当呈教也。”
《漢語大詞典》:寄奉
敬辞。谓通过邮递奉呈。 鲁迅 《书信集·致王志之》:“家兄嘱代汇洋贰拾元,今由邮局寄奉,希察收。”
分類:敬辞邮递
《漢語大詞典》:光伴
敬辞。陪伴。《百丈清规·告香》:“请首座光伴,斋退鸣鼓,众归位立。”
分類:敬辞陪伴
《漢語大詞典》:台驭(台馭)
敬辞。犹言尊驾。 宋 苏舜钦 《启事上奉宁军陈侍郎》:“伏自台驭东上,颇失依庇,倾想恩德,一食三起。”
分類:敬辞尊驾
《漢語大詞典》:返锦(返錦)
敬辞。用于辞谢馈赠。 清 蒲松龄 《三月初一答杨恩县》:“去岁偶尔添丁,乃劳远颁佳貺,云汉之谊,何以克当也。谨对使返锦,心誌明德而已。”
《漢語大詞典》:告揖
敬辞。表示向对方施礼。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榜下》:“二位老先生告揖。”
分類:敬辞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