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典谒(典謁)
(1).掌管宾客请见的传达和接待事务。《礼记·曲礼下》:“问士之子,长,曰能典謁矣;幼,曰未能典謁也。” 孔颖达 疏:“謁,请也。士之子,年数长,则言能主宾客告请之事;幼,则言未能也。” 明 梅鼎祚 《昆仑奴》第一折:“这几日病起入朝,方纔归府。牙门官,有客见访,好生典謁。”
(2).掌管宾客请见事务的小官。韩非子·亡徵:“后妻贱而婢妾贵,太子卑而庶子尊,相室轻而典謁重,如此则内外乖,内外乖者,可亡也。” 陈奇猷 集释引 太田方 曰:“典謁,主宾客请謁之事者。”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叙不遇:“ 刘鲁风 , 江西 投謁所知,颇为典謁所沮。” 清 赵翼 《郡城菊事甚盛》诗:“到门不復烦典謁,直入吓煞双鬟鸦。”
《國語辭典》:开放(開放)  拼音:kāi fàng
1.释放。《书经。多方》汉。孔安国。传:「开放无罪之人,必无枉无纵,亦能用劝善。」
2.取消不必要的禁制,任人自由活动。如:「开放参观」、「开放言论自由。」
3.花开。如:「春天一到,百花纷纷开放。」
《國語辭典》:馆客(館客)  拼音:guǎn kè
1.食客。《初刻拍案惊奇》卷九:「那府中事体烦杂,宣徽要请一个馆客,做记室代笔札之劳。」
2.食客中专门教导儿童的教师。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九。閒人》:「食客者,有训导蒙童子弟者,谓之馆客。」
《國語辭典》:引接  拼音:yǐn jiē
招待。《后汉书。卷一三。隗嚣传》:「嚣素谦恭爱士,倾身引接为布衣交。」《晋书。卷六六。陶侃传》:「引接疏远,门无停客。」
《國語辭典》:开馆(開館)  拼音:kāi guǎn
1.旧时私设学堂教授学生。《儒林外史》第二回:「每日二分银子在和尚家代饭,约定灯节后下乡,正月二十开馆。」
2.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机构开始对外开放。
《漢語大詞典》:象胥
古代接待四方使者的官员。亦用以指翻译人员。周礼·秋官·象胥:“掌 蛮 、 夷 、 闽 、 貉 、 戎 、 狄 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諭説焉,以和亲之。”旧唐书·玄宗纪论:“ 象郡 、 炎州 之玩, 鸡林 、 鯷海 之珍,莫不结辙於象胥,駢罗於典属。” 明 唐顺之 《喜峰口观三卫贡马》诗:“槃舞呈鞮革,侏言译象胥。” 清 徐果亭 《圣武功成诗》:“正朔通鱼海,舆图拓象胥。” 刘师培 《〈文章学史〉序》:“象胥之官,掌传王言於夷使,使之諭説和亲,入宾之岁,则协礼以传词,此文之施於通译者也。”
《漢語大詞典》:国礼(國禮)
政府迎送国君或接待来使的礼仪。史记·晋世家:“ 宋襄公 新困兵於 楚 ,伤於 泓 ,闻 重耳 贤,乃以国礼礼於 重耳 。” 司马贞 索隐:“以国君之礼礼之也。” 宋 梅尧臣 《送祖择之学士北使》诗:“ 燕山 常苦寒, 汉 使涉穷腊……见其酋长时,国礼何勤纳。”
《國語辭典》:接纳(接納)  拼音:jiē nà
1.接受收纳。如:「我接纳你的建议。」《金史。卷一二九。佞幸列传。张仲轲》:「我闻接纳叛亡、盗买鞍马,皆尔国杨太尉所为,常因俘获问知其人无能为者也。」
2.结交、罗致。《后汉书。卷一七。冯岑贾列传。岑彭》:「光武深接纳之」《三国志。卷七。魏书。吕布臧洪传。吕布》:「司徒王允以布州里壮健,厚接纳之。」
《國語辭典》:客堂  拼音:kè táng
专门用来接待宾客的房间。唐。韩愈〈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独宿有题一首因献杨常侍〉诗:「客堂喜空凉,华榻有清簟。」《三侠五义》第六八回:「请到客堂待茶。」
《國語辭典》:司仪(司儀)  拼音:sī yí
1.职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掌理接待宾客的礼仪。北魏置司仪官,北齐改司仪署,隋唐沿置。
2.在典礼中赞礼及报告进行程序的人。
《國語辭典》:宾次(賓次)  拼音:bīn cì
1.接待宾客的地方。《宋史。卷一一五。礼志十八》:「亲迎。前一日,主人设宾次,如常仪。」
2.文句中宾语所处的位置。也称为「宾位」。
《漢語大詞典》:容接
(1).优容接待。后汉书·党锢传·李膺:“是时朝庭日乱,纲纪穨阤, 膺 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宋书·庾炳之传:“﹝ 炳之 ﹞性好洁,士大夫造之者,去未出户,輒令人拭席洗牀。时 陈郡 殷冲 亦好浄,小史非浄浴新衣,不得近左右,士大夫小不整洁,每容接之。 炳之 好洁反是, 冲 每以此讥焉。”
(2).谓接纳;结交。 清 黄宗羲 《刘瑞当先生墓志铭》:“ 崇禎 间, 吴 中倡为復社以网罗天下之士,高才宿学多出其间,主之者 张受先 、 张天如 。东 浙 冯留仙 、 鄴仙 与之枹鼓相应,皆喜容接后进,标榜声价。” 清 方文 《题邹满字节霞阁》诗之二:“好静罕容接,贫交有酒徒。”
《國語辭典》:客次  拼音:kè cì
1.在外游旅所居住的地方。唐。何元上 所居寺院凉夜书情呈上吕和叔温郎中:「幸以薄才当客次,无因弱羽逐鸾翔。」
2.招待宾客的地方。《新五代史。卷五五。杂传。卢文纪传》:「进奏官至客次通名,劳以茶酒而不相见,相传以为故事。」《醒世姻缘传》第二九回:「狄周出来问,说:『斋已完备,在那边吃?』狄员外叫摆在客次里边。」
《漢語大詞典》:南馆(南館)
(1).南边的客舍。泛指接待宾客的处所。 三国 魏 曹丕 《与朝歌令吴质书》:“驰骋北场,旅食南馆。” 南朝 梁简文帝 《答定襄侯饷卧簟书》:“三伏餘炎,九折成用,便可旅食南馆,高卧北窗。” 隋 孙万寿 《远戍江南寄京邑亲友》诗:“旅食南馆中,飞盖西园里。” 唐 韩愈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月台》:“南馆城阴阔,东湖水气多。”
(2).南边的官舍;南边的屋舍。 南朝 陈 江总 《三日侍宴宣猷堂曲水》诗:“北宫命簫鼓,南馆列旌麾。” 唐 白居易 《樟亭双樱树》诗:“南馆西轩两树樱,春条长足夏阴成。”
(3).按江南风味做饭菜的饭馆。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八:“ 罗歪嘴 道:‘不吃这个,我们歇一会吃南馆去。’”原书注:“南馆是南方馆子的省文,表明它是江南派头。”
《漢語大詞典》:九仪(九儀)
(1).天子接待不同来朝者而制定的九种礼节。周礼·秋官·大行人:“以九仪辨诸侯之命,等诸臣之爵。” 郑玄 注:“九仪,谓命者五:公、侯、伯、子、男也;爵者四:公、卿、大夫、士也。”后称朝见天子之礼为九仪。 唐 李纾 《让皇帝庙乐章·亚献终献》:“秩礼有序,和音既同。九仪不忒,三揖将终。” 宋 柳永 《御街行·圣寿》词:“九仪三事仰天颜,八彩旋生眉宇。”
(2). 周 代对九种命官的授命仪式。周礼·春官·大宗伯:“以九仪之命,正邦国之位。壹命受职,再命受服,三命受位,四命受器,五命赐则,六命赐官,七命赐国,八命作牧,九命作伯。”
(3).诗·豳风·东山:“亲结其縭,九十其仪。” 毛 传:“九十其仪,言多仪也。”后因以“九仪”指聘嫁的仪节。 北周 庾信 《周冠军公夫人乌石兰氏墓志铭》:“百两言归,九仪从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