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耐心  拼音:nài xīn
心情平和不厌烦、不急躁。《三国演义》第五七回:「非肃不荐足下,奈吴侯不肯用公。公且耐心。」《文明小史》第七回:「况且兄弟素性好做事情,等到出了事情,要学他人袖手旁观,那是万万没有这种好耐心。」
《國語辭典》:脾性  拼音:pí xìng
1.脾气、性格。如:「好脾性」。《红楼梦》第八四回:「也别论远近亲戚,什么穷啊富的,只要深知那姑娘的脾性儿好,模样儿周正的就好。」
2.习惯、习性。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性。」「骑马的人要先知道马的脾性。」
《漢語大詞典》:虼蚤性
喻指暴躁的性格。《醒世姻缘传》第八回:“如今养成虼蚤性了,怎么受得这话?”
分類:暴躁性格
《漢語大詞典》:河东性(河東性)
旧指妇女妒悍的性格。 清 陈鼎 《邵飞飞传》:“淡淡春衫嫋嫋腰,菱花自对亦魂消。如何刚狠 河东 性,相见虽怜总不饶。”参见“ 河东狮子吼 ”。
分類:妇女性格
《漢語大詞典》:河东狮子吼(河東獅子吼)
宋 洪迈 容斋三笔·陈季常:“ 陈慥 字 季常 ……自称‘龙丘先生’,又曰‘方山子’。好宾客,喜畜声妓,然其妻 柳氏 絶凶妒,故 东坡 有诗云:‘ 龙丘居士 亦可怜,谈空説有夜不眠。忽闻 河东 师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按, 河东 是 柳 姓的郡望,暗指 陈 妻 柳氏 ;师(狮)子吼,佛家以喻威严, 陈慥 好谈佛,故 东坡 借佛家语以戏之。后用以比喻妒悍的妻子发怒,并借以嘲笑惧内的人。中国近代史资料《太平天囯·夫道》:“夫道本于刚,爱妻要有方。 河东 狮子吼,切莫胆惊慌。”亦省作“ 河东狮吼 ”。 明 无名氏 《四贤记·挑斗》:“鷺鷥行状黄昏后,也曾闻 河东 狮吼。”白雪遗音·玉蜻蜓·戏芳:“为妻刚正懒绸繆,怕只怕 河东 狮吼。”
《漢語大詞典》:百炼铅(百鍊鉛)
比喻人经磨炼后更为柔顺的性格。 唐 李白《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昔攀六龙飞,今作百鍊铅。” 王琦 注:“百鍊铅,言其柔。铅性不能刚,经百鍊则益柔矣。”
《漢語大詞典》:情品
犹性格。后汉书·党锢传序:“虽情品万区,质文异数,至於陶物振俗,其道一也。”
分類:性格
《國語辭典》:故事  拼音:gù shì
旧例、老规矩。《汉书。卷五四。苏建传》:「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奉使不辱命。」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章表》:「然阙而不篡者,乃各有故事,而在职司也。」
《國語辭典》:故事  拼音:gù shi
1.传说中的旧事,或杜撰的事情。如:「小朋友听老师说故事。」《西游记》第一三回:「又念一卷孔雀经,及谈苾刍洗业的故事。」
2.事故。《红楼梦》第六一回:「吃腻了膈,天天又闹起故事来了。」
《國語辭典》:慷慨  拼音:kāng kǎi
1.志气昂扬。《史记。卷八。高祖本纪》:「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四:「客游汴京,途中遇一壮士,名唤卢彊,见他义气慷慨,性格轩昂。」也作「慨慷」。
2.感叹、慨叹。《文选。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一弹再三叹,慷慨有馀哀。」《文选。卷二八。乐府。陆机。门有车马客行》:「慷慨惟平生,俛仰独悲伤。」李善注引《说文》:「慷慨,壮士不得志于心。」
3.大方而不吝啬。《儒林外史》第三二回:「杜少卿拉住道:『不然我还要多给你些银子,──因我这娄太爷病重,要料理他的光景──我好打发你回去。』当晚臧张二人都赞杜少卿的慷慨。」
《國語辭典》:高明  拼音:gāo míng
1.秉性高亢明爽。《尚书。洪范》:「沉潜刚克,高明柔克。」
2.高超明智。《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尊其所闻,则高明矣。」后也指技艺高超为高明。《儒林外史》第一回:「大王是高明远见的,不消乡民多说。」《红楼梦》第四五回:「只是你吃他们的药总不见效,不如再请一个高明的人来瞧一瞧,治好了岂不好。」
3.对人的敬词。《后汉书。卷四○。班彪传上》:「如蒙徵纳,以辅高明。」《老残游记》第一回:「我们三个人要去杀他,恐怕只要送死,不会成事罢。高明以为何如?」
4.富贵、势位高的人。《书经。洪范》:「无虐茕独而畏高明。」汉。孔融〈杂诗〉二首之一:「高明曜云门,远景灼寒素。」
5.高而明亮之处,指楼台。《礼记。月令》:「可以居高明,可以远眺望。」
6.县名。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西南,濒西江支流沧江北岸。
7.人名。字则诚,号菜根道人。生卒年不详。明永嘉平阳人,一作温州瑞安人。初仕元,官至处州录事。明太祖徵召,以老病辞还,享年七十多岁。所作《琵琶记》,世推为南曲正宗,又著有《柔克斋集》。
《國語辭典》:性情  拼音:xìng qíng
人的禀性和气质。《易经。乾卦。文言》:「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庄子。缮性》:「然后民始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
《國語辭典》:性情  拼音:xìng qing
1.性格、脾气。《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你家大爷平日性情不好,得罪的人多。」《老残游记》第一回:「因性情迂拙,不会要钱,所以做了二十年实缺。」
2.思想感情。唐。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
《國語辭典》:风骨(風骨)  拼音:fēng gǔ
1.坚强不屈的性格。《晋书。卷一三○。赫连勃勃载记》:「其器识高爽,风骨魁奇。」唐。高适〈答侯少府〉诗:「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
2.风格与精神。《魏书。卷八二。祖莹传》:「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
《國語辭典》:青衣  拼音:qīng yī
1.青色的衣服。古代低阶文官或卑贱者所穿的衣服。也称为「青衫」。
2.便服。如:「青衣小帽」。《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换了一身青衣,教一个丫鬟随了。」也称为「青衫」。
3.春服。《礼记。月令》:「载青旂,衣青衣,服仓玉。」
4.婢女。《三国演义》第八回:「少顷,二青衣引貂蝉艳妆而出。」《红楼梦》第六八回:「只得遣人去贾府传旺儿来对词。青衣不敢擅入,只命人带信。」
5.国剧中的角色。大都穿著黑色衣服,故称为「青衣」。多是扮演贞静端庄的贤淑女子,表情稳重,偏重唱工。也称为「青衫」、「衫子」。
《漢語大詞典》:青衣神
即 蚕丛氏 。教民蚕桑,民尊之为神。路史·前纪四·蜀山氏“其妻曰妃,俱葬之” 宋 罗苹 注:“﹝ 南朝 齐武帝 ﹞ 永明 二年, 萧鑑 刺 益 ,治园 江 南,凿石冢,有椁无棺……有篆云: 蚕丛氏 之墓。 鑑 责功曹 何佇 坟之,一无所犯,於上立神,衣青衣,即今 成都 青衣神 也。” 清 蔡方炳 《广舆记·四川·眉州》:“﹝ 四川 眉州 青神 ﹞ 青衣神 庙。 青神 ,昔 蚕丛氏 服青衣,教民蚕事,立庙祀之。”
分類:教民蚕桑
《國語辭典》:旷达(曠達)  拼音:kuàng dá
心胸豁达。《晋书。卷九二。文苑传。张翰传》:「时人贵其旷达。」《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容貌魁峨,胸襟旷达。」
《國語辭典》:傲骨  拼音:ào gǔ
高傲不屈的气骨。宋。戴埴《鼠璞。卷上。傲骨》:「唐人言李白不能屈身,以腰间有傲骨。」
《漢語大詞典》:成性
(1).天性。易·繫辞上:“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朱熹 本义:“成性,本成之性也。”
(2).成其天性。《汉书·董仲舒传》:“是故王者上谨於承天意,以顺命也;下务明教化民,以成性也。”
(3).形成一定的性格、习惯。宋书·明帝纪:“ 子业 凶嚚自天,忍悖成性。”古今小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虽承司户不弃,但下官夫妇,钟爱此女,娇养成性,所以不舍得出嫁。” 柳青 《狠透铁》:“忠厚成性的老汉又觉得这样不好,何必和他们斗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