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锐上
指脑袋尖。常形容人性格刚毅。新唐书·侯希逸传:“长七尺,丰下鋭上。”参见“ 鋭头 ”。
《漢語大詞典》:锐头(鋭頭)
1.尖脑袋。语本 晋 孔衍 《春秋后语》:“ 平原君 对 赵王 曰:‘ 沔池 之会,臣察 武安君 之为人也,小头而鋭,瞳子白黑分明。小头而鋭,断敢行也;瞳子白黑分明者,视事明也。’”因常用以形容 战国 时 秦 将 白起 。 明 王世贞 《过长平作长平行》:“鋭头竪子何足云,汝曹自死 平原君 。” 清 王士禄 《长平坑歌》:“虎狼之 秦 胡不仁,鋭头小儿服振振。”
2.常形容人性格刚毅。 唐 杜甫 《久雨期王将军不至》诗:“鋭头将军来何迟,令我心中苦不足。” 清 许承钦 《将相谈兵歌题蔡怀真画册》诗:“相公面白美鬚眉,将军鋭头虎豹姿。”
《漢語大詞典》:风性
作风性格。后汉书·符融传:“ 膺 风性高简,每见 融 ,輒絶它宾客,听其言论。” 明 鹿善继 《认真草·请谥揭》:“伏念职祖,仪质端凝,风性峻洁。”
分類:作风性格
《漢語大詞典》:体局(體局)
(1).性格器量;人品。宋书·柳元景传:“ 南豫州 刺史 元景 ,风度弘简,体局深沉,正义亮时,恭素范物。”旧唐书·张行成传:“ 张子 体局方正,廊庙才也。”《快心编三集》第三回:“看 兰英 恁般标緻,又有体局。”
(2).犹局面。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阁三·冢宰避内阁:“ 杨少宰 继之,亦受诸名流控制,与 沉 途径各分,而体局犹未尽裂。”
《漢語大詞典》:柔善
指性格温柔的善良之人。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人生初时,善原是同的,但刚的习於善,则为刚善;习於恶,则为刚恶。柔的习於善,则为柔善;习於恶,则为柔恶:便日相远了。”
《漢語大詞典》:内倾(内傾)
谓性格内向。 朱光潜 《谈文学·文学的趣味》:“在性情方面,‘外倾’者喜欢戏剧式的动作,‘内倾’者喜欢独语体诗式的默想。”
分類:性格内向
《國語辭典》:冷僻  拼音:lěng pì
1.冷落偏僻。唐。白居易〈初到郡斋寄钱湖州李苏州〉诗:「霅溪殊冷僻,茂苑太繁雄。」
2.罕见的。多指字、名称、典故、书籍等。如:「冷僻的字眼」。清。徐珂《清稗类钞。文学类。道光以后之诗派》:「然一则喜用冷僻故实,而出笔不广,惟写经斋、渐西村舍近焉。」
《漢語大詞典》:洞朗
(1).清彻明亮。 明 刘基 《升天行》:“洞朗照无极,逍遥出人寰。”
(2).清晰响亮。 明 唐顺之 《叶包庵先生寿序》:“先生为学者説,丝联髮比,关窍开解,音节洞朗,学者俯而听之,如身 殷 周 之间而聆《猗那》《关雎》之响也。”
(3).谓性格开朗、爽直。 明 唐顺之 《吏部郎中薛西原墓志铭》:“先生貌臞气清,行己素峻洁,其才虽高,然坦易洞朗,破去厓岸,豪杰皆慕与之交。”
《國語辭典》:面糊(麵糊)  拼音:miàn hú
指面粉和水调成的糊状物,可制面制食品。
《國語辭典》:女性  拼音:nǚ xìng
妇女的通称。相对于男性而言。如:「她被称为当代新女性。」
《國語辭典》:个性(個性)  拼音:gè xìng
个人特有的性格。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徵总和,包括兴趣、爱好等。如:「他的个性十分倔强。」《施公案》第二七四回:「蒋熊道:『咱为人平生是只个性直。老哥既有此意,小弟虽万死不辞,就此请去一走。』」
《漢語大詞典》:外倾(外傾)
谓性格外向。 朱光潜 《谈文学·文学的趣味》:“在性情方面,‘外倾’者喜欢戏剧式的动作,‘内倾’者喜欢独语体诗式的默想。”
《國語辭典》:品性  拼音:pǐn xìng
人的品德与个性。如:「这孩子的品性不差。」
《國語辭典》:奴性  拼音:nú xìng
讽刺人有被奴役的个性。如:「他天生就这副奴性,你不喊他做东做西,他还不习惯呢!」
分類:奴才性格
《漢語大詞典》:峻狭(峻狹)
(1).形容山崖高峻,峰峦攒立。 晋 张载 《叙行赋》:“山峥嶸以峻狭,仰青天其如带。”
(2).引申指性格严厉狭隘。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五年:“ 王恭 风神简贵,志气方严; 仲堪 谨於细行,以文义著称。然皆峻狭自是,且干略不长。”
《漢語大詞典》:表观
五官能感觉到的,尤指视觉能感觉到的。例如:表观的改变。
以直接印象为基础的。例如:表观的似真性。
表面的样子、性格或性质。例如:今天的美国小说仅在表观上是英国性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