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东里先生


《列子集释》卷四〈仲尼篇〉~33~
郑之圃泽多贤,东里多才。圃泽之役有伯丰子者,行过东里,遇邓析。邓析顾其徒而笑曰:「为若舞。彼来者奚若?」其徒曰:「所愿知也。」邓析谓伯丰子曰:「汝知养养义乎?受人养而不能自养者,犬豕之类也;养物而物为我用者,人之力也。使汝之徒食而饱,衣而息,执政之功也。长幼群聚而为牢藉庖厨之物,奚异犬豕之类乎?」伯丰子不应。伯丰子之从者越次而进曰:「大夫不闻齐鲁之多机乎?有善治土木者,有善治金革者,有善治声乐者,有善治书数者,有善治军旅者,有善治宗庙者,群才备也。而无相位者,无能相使者。而位之者无知,使之者无能,而知之与能为之使焉。执政者,乃吾之所使;子奚矜焉?」邓析无以应,目其徒而退。
典故
磨镜客
  
相关人物
负局先生


《列仙传》卷下《负局先生》
负局先生者,不知何许人也。语似燕代间人。常负磨镜局,徇吴市中,衒磨镜,一钱因磨之,辄问主人,得无有疾苦者,辄出紫药丸以与之,得者莫不愈,如此数十年。后大疾病,家至户到,与药活者万计,不取一钱。吴人乃知其真人也。后止吴山绝崖,悬药与人。将欲去时,语下人曰:「吾欲还蓬莱山,为汝曹下神水。崖头一旦有水,白色,从石间流下,服之,多愈疾。立祠十馀处。

例句

不必负局仙,金沙发光炯。 李群玉 古镜

床前磨镜客,树下灌园人。 王维 郑果州相过

隐山道士未曾识,负局先生不敢磨。 鲍溶 古鉴

典故  
五柳陶
 
五株柳
 
五杨柳
 
元亮柳
 
先生柳
 
柳暗陶门公
 
柳觅先生
 
柳飞彭泽雪
 
归来柳
 
渊明柳
 
筑室种柳
 
门前五柳
  
陶宅五株
  
陶庐树
 
陶潜柳
 
陶凿五柳
 
陶门
 
靖节门柳

相关人物
陶潜


《宋书》卷九十三〈隐逸列传·陶潜〉~2286~
潜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裋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简释

五株柳:喻指隐者。唐李白《嘲王厉阳不肯饮酒》。“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


例句

高柳三五株,可以独逍遥。 储光羲 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

谢公台尚在,陶令柳潜衰。 刘得仁 和段校书冬夕寄题庐山

陶家习先隐,种柳长江边。 刘慎虚 浔阳陶氏别业

陶庐树可爱,潘宅雨新晴。 刘禹锡 和乐天闲园独赏八韵前

君在江南相忆否,门前五柳几枝低。 刘长卿 使次安陆寄友人

独愁看五柳,无事掩双扉。 刘长卿 罢摄官后将还旧居留辞李侍御

孤蓬向何处,五柳不开门。 刘长卿 至饶州寻陶十七不在寄赠

群公谁让位,五柳独知贫。 刘长卿 赠秦系徵君

五柳闭门高士去,三苗按节远人归。 刘长卿 送柳使君赴袁州

惟有陶潜柳,萧条对掩扉。 刘长卿 送金昌宋归钱塘

解印孤琴在,移家五柳成。 刘长卿 过前安宜张明府郊居

陶家五柳簇衡门,还有高情爱此君。 司空图 杨柳枝二首

五柳先生自识微,无言共笑手空挥。 司空图 歌者十二首

五柳终期隐,双鸥自可亲。 司空曙 逢江客问南中故人因以诗寄

五柳茅茨楚国贤,桔槔蔬圃水涓涓。 司空曙 过卢秦卿旧居

到县余花在,过门五柳闲。 周贺 送张堙之睦州

花明潘子县,柳暗陶公门。 岑参 春寻河阳陶处士别业

讼堂寂寂对烟霞,五柳门前聚晓鸦。 崔峒 题桐庐李明府官舍

五株斜傍渊明宅,千树低垂太尉营。 慕幽

桑柘骈阗数亩间,门前五柳正堪攀。 朱庆余 归故园

寂寥我对先生柳,赫奕君乘御史骢。 李商隐 喜闻太原同院崔侍御台拜兼寄在台三二同年之什

依然五柳在,况值百花残。 李商隐 大卤平后移家到永乐县居书怀十韵寄刘韦二前辈二公尝于此县寄居

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 李白 戏赠郑溧阳

柳深陶令宅,竹暗辟疆园。 李白 留别龚处士

宅近青山同谢朓,门垂碧柳似陶潜。 李白 题东溪公幽居

隋家两岸尽,陶宅五株荣。 李端 折杨柳

何当五柳下,酌醴吟庭筠。 李群玉 同张明府游溇水亭

久向三茅穷艺术,仍传五柳旧琴书。 李群玉 送陶少府赴选

妻子欢同五株柳,云山老对一床书。 李颀 答高三十五留别便呈于十一

三四株松匝草亭,便成彭泽柳为名。 李频 奉和郑薰相公

当暑忆归林,陶家借柳阴。 李频 避暑

旧业传一经,新官栽五柳。 权德舆 送韦十二丈赴襄城令三韵

栽成五柳吟归去,漉酒巾边伴菊闲。 汪遵 彭泽

君看靖节高眠处,只向衡门种五株。 汪遵 隋柳

倾倒强行行,酣歌归五柳。 王维 偶然作六首

秋风自萧索,五柳高且疏。 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三首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王维 田园乐七首

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王维 老将行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王维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五株蒙远赐,应使号先生。 皇甫冉 谢韦大夫柳栽

远山期道士,高柳觅先生。 皇甫冉 闲居作

五柳转扶疏,千峰恣来往。 皇甫冉 题高云客舍

仕应同五柳,归莫舍三茅。 皮日休 新秋言怀寄鲁望三十韵

几变陶家柳,空传魏阙书。 窦常 酬舍弟牟秋日洛阳官舍寄怀十韵

县依陶令想嫌迂,营伴将军即大粗。 薛能 柳枝四首之三

结阴既得地,何谢陶家时。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柳浪

溪柳绕门彭泽令,野花连洞武陵人。 许浑 移摄太平寄前李明府

祗闻寻五柳,时到月中还。 贯休 武昌县与昼公兼寄邑宰

何逊兰休握,陶潜柳正垂。 郑谷 送水部张郎中彦回宰洛阳

五株衰柳下,三径小园深。 钱起 秋园晚沐

五柳先生本在山,偶然为客落人间。 雍陶 和孙明府怀旧山

落照渊明柳,春风叔夜弦。 韩翃 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

劝君不得学渊明,且策驴车辞五柳。 韩翃 送别郑明府

典故
一壶
 
一壶天
 
仙壶
 
仙家碧玉壶
 
入壶
 
壶中
 
壶中仙客
 
壶中化国
 
壶中天地
 
壶中永日
 
壶中闲日
   
壶天不老
 
壶天谪
 
壶天风月
 
壶里
 
玉壶先生
 
玉壶观世
 
玉壶贮天地

相关人物
壶公


《后汉书》卷八十二下〈方术列传下·费长房〉~2743~
费长房者,汝南人也。曾为市掾。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唯长房于楼上见之,异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长房之意其神也,谓之曰:「子明日可更来。」长房旦日复诣翁,翁乃与俱入壶中。唯见玉堂严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饮毕而出。翁约不听与人言之。后乃就楼上候长房曰:「我神仙之人,以过见责,今事毕当去,子宁能相随乎?楼下有少酒,与卿为别。」长房使人取之,不能胜,又令十人扛之,犹不举。翁闻,笑而下楼,以一指提之而上。视器如一升许,而二人饮之终日不尽。
《神仙传》卷五〈壶公〉
壶公者,不知其姓名。今世所有召军符、召鬼神、治病、王府符,凡二十馀卷,皆出于壶公,故名为壶公符。汝南费长房为市椽时,忽见公从远方来,入市卖药,人莫识之。其卖药,口不二价,治病皆愈。语卖药者曰:「服此药,必吐出某物,某日当愈。」皆如其言。得钱,日收数万,而随施与市道贫乏饥冻者,所留者甚少。常悬一空壶于坐上,日入之后,公辄转足跳入壶中,人莫知所在,唯房于楼上见之。知其非常人也。长房乃日日自扫除公座前地,及供馔物。公受而不谢。如此积久,长房不懈,亦不敢有所求。公知长房笃信,语长房曰:「至暮无人时更来。」长房如其言而往。公语房曰:「卿见我跳入壶中时,卿便可效我跳,自当得入。」长房依言果不觉已入,入后不复是壶,唯见仙宫世界,楼观重门阁道宫,左右侍者数十人。公语房曰:「我仙人也。昔处天曹,以公事不勤见责,因谪人间耳。」
《云笈七签》卷二十八〈二十八治·云台山治〉
施存,鲁人,夫子弟子。学大丹之道,三百年,十练不成,唯得变化之术。后遇张申为云台治官,常悬一壶如五升器大,变化为天地,中有日月,如世间。夜宿其内,自号「壶天」,人谓曰「壶公」,因之得道在治中。

简释

壶中天地:指道家所谓的仙境。唐元稹《幽栖》:“壶中天地乾坤外,梦里身名旦暮间”

壶公:喻指仙人道者。唐杜甫《寄司马山人十二韵人“家家迎蓟子,处处识壶公。”


例句

壶中药物梯霞诀,肘后方书缩地功。 令狐楚 赠毛仙翁

绿毛辞世女,白发入壶翁。 储嗣宗 宿玉箫宫

药炉经月净,天路入壶深。 储嗣宗 送道士

有路在壶中,无人知地脉。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

他年若得壶中术,一簇汀洲尽贮将。 吴融 湖州晚望

闭院开轩笑语阑,江山并入一壶宽。 吕温 同恭夏日题寻真观李宽中秀才书院

长忆映碑逢若士,未曾携杖逐壶公。 唐彦谦 乱后经表兄琼华观旧居

壶中驻年药,烧得献庭闱。 姚合 送王龟处士

愿值壶中客,亲传肘后方。 尚颜 宿寿安甘棠馆

存亡去住一壶中,兄事安期弟葛洪。 崔郾 赠毛仙翁

东城南陌频相见,应是壶中别有家。 戴叔伦 赠韩道士

仙翁无定数,时入一壶藏。 李商隐 玄微先生

壶中别有仙家日,岭上犹多隐士云。 李商隐 题道静院院在中条山故王颜中丞所置虢州刺史舍官居此今写真存焉

日月仙壶外,筋骸药臼中。 李敬方 遣兴

君看昔日汝南市,白头仙人隐玉壶。 李白 对雪醉后赠王历阳

河上喜相得,壶中趣每同。 李白 赠卢徵君昆弟

蹉跎人间世,寥落壶中天。 李白 赠饶阳张司户燧

壶中开白日,雾里捲朱旂。 李端 游终南山因寄苏奉礼士尊师苗员外

家家迎蓟子,处处识壶公。 杜甫 寄司马山人十二韵

坐知千里外,跳向一壶中。 王维 赠焦道士

壶中世界青天近,洞里烟霞白日闲。 王起 赠毛仙翁

芝童解说壶中事,玉管能留天上春。 卢纶 题天华观

上象壶中阔,平生梦里忙。 窦常 茅山赠梁尊师

不题三五字,何以达壶公。 窦牟 陪韩院长韦河南同寻刘师不遇

艳阳迷俗客,幽邃失壶公。 章孝标 玄都观栽桃十韵

白知关畔元非马,玄觉壶中别有天。 罗隐 送宣武徐巡官

寥朗壶中晓,虚明洞里春。 蒋防 至人无梦

娇歌自驻壶中景,艳舞长留海上春。 许浑 移摄太平寄前李明府

上象壶中阔,平生梦里忙。 许浑 茅山赠梁尊师

壶中知日永,掌上畏年侵。 许浑 赠萧链师

唯寄壶中客,金丹许共分。 贯休 故林偶作

忆戴差过剡,游仙惯入壶。 钱起 山斋读书寄时校书杜叟

鹤前飞九转,壶里驻三光。 钱起 柏崔老人号无名先生男削发女黄冠自以云泉独乐命予赋诗

坐来石上云,乍谓壶中起。 钱起 窗里山

勉事壶公术,仙期待赤龙。 钱起 药堂秋暮

海上春应尽,壶中日未斜。 钱起 送柳道士

曷见玄真子,观世玉壶中。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之五

花应洞里寻常发,日向壶中特地长。 韩偓 六月十七日召对自辰及申方归本院

壶中日月将何用,借与闲人试一窥。 韩偓 赠易卜崔江处士

壶中无窄处,愿得一容身。 顾况 步虚词

愿值壶中客,亲传肘后方。 马戴 谒仙观二首

恐入壶中住,须传肘后方。 马戴 送王道士

因将岁月离三岛,闲贮风烟在一壶。 高蟾 送张道士

疑君如有长生路,玉壶先生在何处。 鲍溶 周先生画洞庭歌

若用壶中景,东溟又堪伤。 鲍溶 与峨嵋道士期尽日不至

玉壶贮天地,岁月亦已长。 鲍溶 与峨眉山道士期尽日不至

典故  
彭泽令
 
彭泽宰
    
陶元亮
   
陶彭泽
  
陶潜
 
陶靖节
  
相关人物
陶潜


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
宋征士陶潜……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
《昭明文选》卷五十七〈诔下哀上·诔下·陶徵士诔〉
有晋徵士寻阳陶渊明,南岳之幽居者也。弱不好弄,长实素心。学非称师,文取指达。在众不失其寡,处言愈见其默。少而贫病,居无仆妾。井臼弗任,藜菽不给。母老子幼,就养勤匮。远惟田生致亲之议,追悟毛子捧檄之怀。初辞州府三命,后为彭泽令。道不偶物,弃官从好。遂乃解体世纷,结志区外,定迹深栖,于是乎远。灌畦鬻蔬,为供鱼菽之祭;织絇纬萧,以充粮粒之费。心好异书,性乐酒德,简弃烦促,就成省旷。殆所谓国爵屏贵,家人忘贫者与?有诏徵为著作郎,称疾不到。春秋若干,元嘉四年月日,卒于寻阳县之某里。近识悲悼,远士伤情。冥默福应,呜呼淑贞!……若其宽乐令终之美,好廉克己之操,有合谥典,无愆前志,故询诸友好,宜谥曰靖节征士。
《宋书》卷九十三〈隐逸列传·陶潜〉
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寻阳柴桑人也。潜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裋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稻,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义熙末,徵著作佐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潜尝往庐山,弘令潜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舆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寻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日日造潜,每往必酣饮致醉。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后归。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例句

悬冠谢陶令,褫佩怀疏傅。 元晦 越亭二十韵

此尊可常满,谁是陶渊明。 元结 窊尊诗

野寺僧房远,陶潜引客来。 刘商 同徐城季明府游重光寺题晃师壁

陶潜何处登高醉,倦客停桡一事无。 刘商 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诗情逸似陶彭泽,斋日多如周太常。 刘禹锡 答乐天戏赠

今来寄新诗,乃类陶渊明。 刘禹锡 酬湖州崔郎中见寄

歌逢彭泽令,归赏故园间。 孟浩然 秋登张明府海亭

归人须早去,稚子望陶潜。 孟浩然 赠王九

陶公自放归,尚平去有依。 孟郊 隐士

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 崔峒 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

可惜陶潜无限酒,不逢篱菊正开花。 崔峒 题桐庐李明府官舍

已比子真耕谷口,岂同陶令卧江边。 张乔 七松亭

更欲栖踪近彭泽,香炉峰下结茅庐。 张蠙 赠江都郑明府

邑宰陶元亮,山家郑子真。 张谓 夜同宴用人字

不学陶公醉,无因奈别何。 戴叔伦 永康孙明府颋秩满将归枉路访别

黄霸初临郡,陶潜未罢官。 李嘉祐 自常州远江阳途中作

潘郎今发白,陶令本家贫。 李嘉祐 送崔侍御入朝

何当陶渊明,远师劝倾杯。 李山甫 山中依韵答刘书记见赠

龌龊东篱下,渊明不足群。 李白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

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李白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何日到彭泽,长歌陶令前。 李白 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

陶令忽相逢,问我将何事。 李白 江上答崔宣城

吾爱崔秋浦,宛然陶令风。 李白 赠崔秋浦三首之一

何惭宓子贱,不减陶渊明。 李白 赠闾丘宿松

安石还须起,泉明不得归。 李端 冬夜集张尹后阁

传书报刘尹,何事忆陶家。 李端 和张尹忆东篱菊

正是月明夜,陶家见远公。 李端 夜寻司空文明逢深上人因寄晋侍御

白社陶元亮,青云阮仲容。 李端 奉和秘书元丞杪秋忆终南旧居

阮籍供琴韵,陶潜馀秫田。 李端 晚春过夏侯校书值其沉醉戏赠

莫作隳官意,陶潜未必贤。 李端 晚游东田寄司空曙

谢客才为别,陶公已见思。 李端 赠岐山姜明府

板桥寻谢客,古邑事陶公。 李端 送夏中丞赴宁国任

惠远纵相寻,陶潜祗独酌。 李端 长安书事寄薛戴

借问陶渊明,何物号忘忧。 李群玉 雨夜呈长官

阮公惟饮酒,陶令肯羞贫。 李颀 送乔琳

使印星车适旧游,陶潜今日在瀛洲。 李频 送罗著作两浙按狱

浊酒寻陶令,丹砂访葛洪。 杜甫 奉寄河南韦尹丈人

优游谢康乐,放浪陶彭泽。吾衰未自安,谢尔性所适。 杜甫 石柜阁

陶潜避俗翁,未必能达道。 杜甫 遣兴五首之三

潘生秋思苦,陶令世情疏。 武元武 秋怀奉寄朱补阙

路通元亮宅,门对子云居。 牟融 题朱庆余闲居四首

谁知彭泽意,更觅步兵那。 王绩 赠学仙者

莱子多嘉庆,陶公得此生。 皇甫冉 与张諲宿刘八城东庄

虽在风尘裹,陶潜身自闲。 皇甫冉 送朱逸人

素高陶靖节,今重楚先贤。 皎然 哭吴县房耸明府

陶潜见社无妨醉,殷浩谭经不废吟。 皮日休 奉和鲁望寒夜访寂上人次韵

遥闻彭泽宰,高弄武城弦。 卢照邻 于时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赠柳九陇

心许陶家醉,诗逢谢客呈。 卢纶 春日过李侍御

二职亚陶公,归程与梦同。 卢纶 送元赞府重任龙门县

谢守通诗宴,陶公许醉过。 卢纶 送宁国夏侯丞

素舸载陶公,南随万里风。 卢纶 送陈明府赴萍县

荷衣半破带莓苔,笑向陶潜酒瓮开。 秦系 山中赠诸暨丹丘明府

陶家岂是无诗酒,公退堪惊日已曛。 章碣 夏日湖上即事寄晋陵萧明府

陶公没后无知己,露滴幽丛见泪痕。 罗隐 登高咏菊尽

恭侯有遗躅,何事学泉明。 耿湋 奉和元丞秋忆终南旧居

且共衔杯酒,陶潜不得归。 耿湋 立春日宴高陵任明府宅

陶家旧日应如此,一院春条绿绕厅。 薛能 折杨柳十首之九

陶公缘绿醑,谢傅为苍生。 裴夷直 奉和大梁相公重九日定中宴会之什

更恋陶彭泽,无心议去官。 许浑 晨至南亭呈裴明府

唯闻陶靖节,多在醉乡游。 许浑 送林处士自闽中道越由霅抵两川

饱食鲙鱼榜归楫,待君琴酒醉陶公。 许浑 酬郭少府先奉使巡涝见寄兼呈裴明府

却笑陶元亮,何须忆醉眠。 贾岛 送南康姚明府

何须觅陶令,乘醉自横琴。 赵嘏 经无锡县醉后吟

若教靖节先生见,不肯更吟归去来。 赵嘏 赠桐乡丞

五柳逢秋影渐微,陶潜恋酒不知归。 赵嘏 赠王明府

靖节何须彭泽逢,菊洲松岛水悠溶。 赵嘏 题昭应王明府溪亭

陶潜虽理邑,崔烈徒台衡。 邵谒 送徐群宰望江

朝来相忆访蓬荜,只谓渊明犹卧疾。 钱起 哭曹钧

宁辞园令秩,不改渊明调。 钱起 罢章陵令山居过中峰道者二首之一

渊明遗爱处,山芥绿芳初。 钱起 蓝上采石芥寄前李明府

稚子只思陶令至,文君不厌马卿贫。 钱起 送褚大落第东归

陶令南行心自永,江天极目澄秋景。 钱起 送马明府赴江陵

渊明醉乘兴,闲门秪掩扉。 钱起 酬陶六辞秩归旧居见柬

宁学陶潜空嗜酒,颓龄舍此事东菑。 钱起 锄药咏

稍觉渊明归思远,东皋月出片云还。 钱起 题张蓝田讼堂

还闻拟结东林社,争奈渊明醉不来。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夏景无事因怀章来二上人次韵

靖节高风不可攀,此巾犹坠冻醪间。 陆龟蒙 漉酒巾

渊明不待公田熟,乘兴先秋解印归。我为馀粮春未去,到头谁是复谁非。 陆龟蒙 自遣诗三十首之十七

我醉卿可还,陶然似元亮。 陆龟蒙 记事

往往枕眠时,自疑陶靖节。 陆龟蒙 酒床

陶令多真意,相思一解颜。 灵一 酬陈明府舟中见赠

陶潜岂是铜符吏,田凤终为锦帐郎。 韦庄 九江逢卢员外

陶潜政事千杯酒,张翰生涯一叶舟。 韦庄 江边吟

狂歌好爱陶彭泽,佳句唯称谢法曹。平生乐事多如此,忍为浮名隔千里。 韩翃 和高平朱参军思归作

闻道泉明居止近,篮舆相访为淹留。 韩翃 送客归江州

莫起陶潜折腰叹,才高位下始称贤。 黄滔 赠郑明府

闲行闲坐藉莎烟,此贤堪思二古贤。陶靖节古彭泽畔,贺知章在镜池边。 齐己 塘上闲作

秾低似中陶潜酒,软极如伤宋玉风。 齐己 折杨柳词四首之三

典故
相关人物
欧阳修


《欧阳修全集·居士集》卷四十四〈六一居士传〉
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又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柰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不为六一乎?」
典故
相关人物
瞿硎先生
 
郭文


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上
荣启期者,不知何许人也,鹿裘带索,鼓琴而歌。孔子游于泰山,见而问之曰:「先生何乐也?」对曰:「吾乐甚多,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吾得为人矣,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吾既得为男矣,是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是三乐也。贫者,士之常也;死者,民之终也。居常以待终,何不乐也?」
《晋书》卷九十四《隐逸传·郭文传》
郭文字文举,河内轵人也。少爱山水,尚嘉遁。年十三,每游山林,弥旬忘反。父母终,服毕,不娶,辞家游名山,历华阴之崖,以观石室之石函。洛阳陷,乃步担入吴兴馀杭大辟山中穷谷无人之地,倚木于树,苫覆其上而居焉,亦无壁障。时猛兽为暴,入屋害人,而文独宿十馀年,卒无患害。恒著鹿裘葛巾,不饮酒食肉,区种菽麦,采竹叶木实,贸盐以自供。人或酬下价者,亦即与之。后人识文,不复贱酬。食有馀谷,辄恤穷匮。人有致遗,取其粗者,示不逆而已。有猛兽杀大麀鹿于庵侧,文以语人,人取卖之,分钱与文。文曰:「我若须此,自当卖之。所以相语,正以不须故也。」闻者皆嗟叹之。尝有猛兽忽张口向文,文视其口中有横骨,乃以手探去之,猛兽明旦致一鹿于其室前。猎者时往寄宿,文夜为担水而无倦色。
《晋书》卷九十四《隐逸传·瞿硎先生传》
瞿硎先生者,不得姓名,亦不知何许人也。太和末,常居宣城郡界文脊山中,山有瞿硎,因以为名焉。大司马桓温尝往造之。既至,见先生被鹿裘,坐于石室,神无忤色,温及僚佐数十人皆莫测之,乃命伏滔为之铭赞。竟卒于山中。

例句

空山三十年,鹿裘挂窗睡。 杜牧 送沈处士赴苏州李中丞招以诗赠行

带月乘渔艇,迎寒绽鹿裘。 秦系 山中崔大夫大书相问

典故
漆园人
  
漆园书
 
庄叟
   
蒙邑先生

相关人物
庄周


《史记》卷六十三《老子列传》附《庄周传》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馀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蹠、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例句

若见净名居士语,逍遥全不让庄生。 李咸用 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

常疑六合外,未信漆园书。及此闻溪漏,方欣验尾闾。 李德裕 重忆山居六首漏潭石

清论不知庄叟达,死交空欢赵岐忙。 罗隐 经故友所居(一题上有琼华观三字)

庄周高论伯牙琴,闲夜思量泪满襟。 罗隐 重过随州故兵部李侍郎恩知因抒长句(一本随州下有忆字)

却愁丹凤诏,来访漆园人。 钱起 县中池竹言怀

逍遥漆园吏,冥没不知年。 高适 宋中十首之七

从他笑轻事,独自忆庄周。 齐己 渚宫自勉二首

典故
祢先生
  
祢笔
 
祢处士
 
祢衡
 
祢贤

相关人物
祢衡


《后汉书》卷八十下〈文苑列传·祢衡〉~2652~
祢衡字正平,平原般人也。少有才辩,而尚气刚傲,好矫时慢物。兴平中,避难荆州。建安初,来游许下。……融既爱衡才,数称述于曹操。操欲见之,而衡素相轻疾,自称狂病,不肯往,而数有恣言。……刘表及荆州士大夫先服其才名,甚宾礼之,文章言议,非衡不定。……后复侮慢于表,表耻不能容,以江夏太守黄祖性急,故送衡与之,祖亦善待焉,衡为作书记,轻重疏密,各得体宜。祖持其手曰:「处士,此正得祖意,如祖腹中之所欲言也。」

例句

如逢祢处士,似见鲍参军。 岑参 送宏文李校书往汉南拜亲

时通有诏徵枚乘,世乱无人荐祢衡。 徐夤 龙蛰二首

祢衡莫爱山中静,绕舍山多却碍人。 方干 书原上鲍处士屋壁

王粲实可重,祢衡争不狂。 方干 赠许牍山人

顾惭祢处士,虚对鹦鹉洲。 李白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遐思祢衡才,令人怨黄祖。 李群玉 汉阳春晚

明时不作祢衡死,傲尽公卿归九泉。 段成式 哭李群玉

寓蝶成庄梦,怀人识祢贤。 清江 上都酬章十八兄

志业过玄晏,词华似祢衡。 白居易 哭皇甫七郎中

幸自祢衡人未识,赚他作赋被时轻。 秦韬玉 鹦鹉

便向郤堂誇饮啄,还应祢笔发光辉。 罗邺 鹦鹉咏

一榻偶依陈太守,三年深忆祢先生。 罗隐 安陆赠徐砺

祢衡酒醒春瓶倒,柳恽诗成海月圆。 罗隐 湖州裴郎中赴阙后投简寄友生

祢生词赋抛江夏,汉祖精神忆沛中。 罗隐 西京道中

试哭军门看谁问,旧来还似祢先生。 罗隐 途中寄怀

狗窦号光逸,渔阳裸祢衡。 韩偓 赠吴颠尊师

典故
相关人物
曹相国
 
东郭先生
 
梁石君
 
蒯通


《汉书》卷四十五《蒯通传》
客谓通曰:「先生之于曹相国,拾遗举过,显贤进能,齐国莫若先生者。先生知梁石君、东郭先生世俗所不及,何不进之于相国乎?」通曰:「诺。臣之里妇,与里之诸母相善也。里妇夜亡肉,姑以为盗,怒而逐之。妇晨去,过所善诸母,语以事而谢之。里母曰:『女安行,我今令而家追女矣。』即束缊请火于亡肉家,曰:『昨暮夜,犬得肉,争斗相杀,请火治之。』亡肉家遽追呼其妇。故里母非谈说之士也,束缊乞火非还妇之道也,然物有相感,事有适可。臣请乞火于曹相国。」

简释

乞火:指为人排解纠纷。唐杜牧《酬张枯处士见寄长句四韵》:“荐衡昔日知文举,乞火无人作蒯通。”


例句

自愧扫门士,谁为乞火人。 杜牧 寄崔钧

荐衡昔日知文举,乞火无人作蒯通。 杜牧 酬张祐处士见寄长句四韵

典故
荣先生
  
相关人物
荣启期


汉·刘向《说苑》卷十七《杂言》
孔子见荣启期,衣鹿皮裘,鼓瑟而歌。孔子问曰:「先生何乐也?」对曰:「吾乐甚多。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吾既已得为人,是一乐也。人以男为贵,吾既已得为男,是二乐也。人生不免襁褓,吾年已九十五,是三乐也。夫贫者士之常也,死者民之终也,处常待终,当何忧乎?」

例句

甲第开金穴,荣期乐自多。 孟浩然 宴荣二山池

荣先生老何妨乐,楚接舆歌未必狂。 白居易 吾土

此是荣先生,坐禅三乐处。 白居易 池上幽境

古人亦有言,浮生七十稀。我今欠六岁,多幸或庶几。倘得及此限,何羡荣启期。 白居易 临镜喜老

饱于东方朔,乐于荣启期。 白居易 咏兴五首解印出公府

典故
贞白先生
 
陶贞白

相关人物
陶弘景

参考典故
陶隐居


《南史》卷七十六《隐逸传下·陶弘景传》
「大同二年卒,时年八十一。颜色不变,屈申如常,香气累日,氛氲满山。……弟子遵而行之。诏赠太中大夫,谥曰贞白先生。」

例句

若逢茅氏传消息,贞白先生不久归。 储嗣宗 和茅山高拾遗忆山中杂题五首之巢鹤

采药陶贞白,寻山许远游。 李群玉 送房处士閒游

典故
子云投阁
 
投天禄
  
投阁先生
 
扬雄投阁
 
扬雄阁

相关人物
扬雄
 
王莽


《汉书》卷八十七下〈扬雄列传下〉~3584~
王莽时,刘歆、甄丰皆为上公,莽既以符命自立,即位之后欲绝其原以神前事,而丰子寻、歆子棻复献之。莽诛丰父子,投棻四裔,辞所连及,便收不请。时雄校书天禄阁上,治狱使者来,欲收雄,雄恐不能自免,乃从阁上自投下,几死。莽闻之曰:「雄素不与事,何故在此?」间请问其故,乃刘棻尝从雄学作奇字,雄不知情。有诏勿问。然京师为之语曰:「惟寂寞,自投阁;爰清静,作符命。」唐·颜师古注:「以雄解嘲之言讥之也。今流俗本云:『惟寂惟寞,自投于阁;爰清爰静,作符命。』妄增之。」

简释

扬雄投阁:喻无故受牵连而获罪,走投无路。宋陆游《丰年行》:“书生识字亦聊尔,莫作扬雄老投阁。”


例句

投阁嗤扬子,飞书代鲁连。 张继 酬李书记校书越城秋夜见赠

投阁良可叹,但为此辈嗤。 李白 古风之八

扬子淹投阁,邹生惜曳裾。 杜甫 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颂德叙怀斐然之作三十韵

独惭投汉阁,俱议哭秦庭。 杜甫 秦州见敕目薛三璩授司议郎毕四曜除监察与二子有故远喜迁官兼述索居凡三十韵

相如逸才亲涤器,子云识字终投阁。 杜甫 醉时歌

牵裾惊魏帝,投阁为刘歆。 杜甫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典故
魏国访先生


《战国策》卷三十二《宋卫策》
卫使客事魏,三年不得见。卫客患之,乃见梧下先生,许之以百金。梧下先生曰:「诺。」乃见魏王曰:「臣闻秦出兵,未知其所之。秦、魏交而不脩之日久矣。愿王博事秦,无有佗计。」魏王曰:「诺。」客趋出,至郎门而反曰:「臣恐王事秦之晚。」王曰:「何也?」先生曰:「夫人于事己者过急,于事人者过缓。今王缓于事己者,安能急于事人。」「奚以知之?」「卫客曰,事王三年不得见。臣以是知王缓也。」魏王趋见卫客。

例句

高谭魏国访先生,修刺平原过内史。 韩翃 送李湜下第归卫州便游河北

《漢語大詞典》:负局仙(負局仙)
指负局先生。 唐 李群玉 《古镜》诗:“不必负局仙,金沙发光炯。”参见“ 负局先生 ”。
分類:负局先生
《漢語大詞典》:负局先生(負局先生)
传说中的背负磨镜箱的磨镜人。 汉 刘向 列仙传·负局先生:“负局先生者,不知何许人也。语似 燕代 间人,常负磨镜局,徇 吴 市中,衒磨镜一钱因磨之,輒问主人:‘得无有疾苦者?’輒出紫丸药以与之。得者莫不愈,如此数十年。后大疫病,家至户到,与药,活者万计,不取一钱, 吴 人乃知其真人也。” 唐 鲍溶 《古鉴》诗:“古鑑含灵气象和,蛟龙盘鼻护金波。隐山道士未曾识,负局先生不敢磨。”
《漢語大詞典》:负局先生(負局先生)
传说中的背负磨镜箱的磨镜人。 汉 刘向 列仙传·负局先生:“负局先生者,不知何许人也。语似 燕代 间人,常负磨镜局,徇 吴 市中,衒磨镜一钱因磨之,輒问主人:‘得无有疾苦者?’輒出紫丸药以与之。得者莫不愈,如此数十年。后大疫病,家至户到,与药,活者万计,不取一钱, 吴 人乃知其真人也。” 唐 鲍溶 《古鉴》诗:“古鑑含灵气象和,蛟龙盘鼻护金波。隐山道士未曾识,负局先生不敢磨。”
《漢語大詞典》:五柳
见“ 五柳先生 ”。
《國語辭典》:五柳先生  拼音:wǔ liǔ xiān shēng
晋代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参见「陶潜」条。
《國語辭典》:五柳先生  拼音:wǔ liǔ xiān shēng
晋代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参见「陶潜」条。
《漢語大詞典》:陶令株
陶潜 《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五柳先生 乃 陶潜 之自况,后世因以“陶令株”借指柳树。 宋 王安石 《招约之职方并示正甫书记》诗:“满门 陶令 株,弥岸 韩侯 蔌。”
《漢語大詞典》:陶家柳
指柳树。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题晋臣真得归方是闲二堂》词:“ 王 家竹, 陶 家柳, 谢 家池。知君勋业未了,不是枕流时。莫向痴儿説梦,且作山人索价,颇怪鹤书迟。”参见“ 陶柳 ”。
分類:柳树
《漢語大詞典》:陶柳
(1).指柳树。 晋 陶潜 少有高趣,宅边有五株柳树,自号 五柳先生 。后世因称柳为“陶柳”。 宋 梅尧臣 《县署丛竹》诗:“ 陶 柳应惭弱, 潘 花只竞红。”
(2). 晋 代诗人 陶潜 和 唐 代文学家 柳宗元 的并称。 清 陶澍 《〈靖节先生集〉序》:“作诗须从 陶 柳 门中来乃佳。不如是,无以发萧散冲淡之趣,不免於局促尘埃,无由到古人佳处。”
《國語辭典》:壶公(壺公)  拼音:hú gōng
传说中的仙人。所指不一。参见「壶天」条。
《國語辭典》:壶天(壺天)  拼音:hú tiān
1.传说中的仙人。所指不一,相传其能于一空壶中变化出天地,中有日月,如世间,且夜宿其间。自号壶天,人称为「壶公」。见晋。葛洪《神仙传》卷五。
2.比喻仙境或胜境。唐。张乔〈题古观〉诗:「洞水流花早,壶天闭雪春。」
《國語辭典》:壶公(壺公)  拼音:hú gōng
传说中的仙人。所指不一。参见「壶天」条。
《漢語大詞典》:元亮
晋 诗人 陶潜 字 元亮 ,曾任 彭泽 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归隐。后常用为隐居不仕的典实。 宋 范成大 《次韵徐廷献机宜送自酿石室酒》之一:“ 元亮 折腰嘻已久,故山应有欲芜田。” 明 陈所闻 《驻马听·宿栖霞寺翠微庵》曲:“无缘捉尘对 支郎 ,空劳载酒来 元亮 。”
《國語辭典》:彭泽(彭澤)  拼音:péng zé
1.湖泊名。在江西省北部。即今鄱阳湖。简称为「彭泽」。
2.县名。参见「彭泽县」条。
《漢語大詞典》:泉明
指 晋 陶渊明 。 渊明 为 彭泽 令时,因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隐。见《晋书·隐逸传·陶潜》。后遂借指欲作归隐之计的县令。 唐 李白 《送韩侍御之广德》诗:“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 泉明 。” 王琦 注:“野客丛书:‘海録碎事谓 渊明 一字 泉明 , 李白 诗多用之。不知称 渊明 为 泉明 者,盖避 唐高祖 讳耳。犹 杨渊 之称 杨泉 ,非一字 泉明 也。’齐东野语:‘ 高祖 讳 渊 ,渊字尽改为泉。’”
《漢語大詞典》:渊明(淵明)
深远明达。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刘后主志》:“非渊明弘鉴,则中兴之业,何容易哉?”
分類:深远明达
《漢語大詞典》:陶令
指 晋 陶潜 。 陶潜 曾任 彭泽 令,故称。 元 赵孟俯 《见章得一诗因次其韵》:“无酒难供 陶令 饮,从人皆笑 酈生 狂。” 毛泽东 《登庐山》诗:“ 陶令 不知何处去, 桃花源 里可耕田?”
分類:陶潜彭泽
《漢語大詞典》:陶公
(1).指 晋 陶侃 。晋书·陶侃传:“尚书 梅陶 与亲人 曹识 书曰:‘ 陶公 机神明鉴似 魏武 ,忠顺勤劳似 孔明 , 陆抗 诸人不能及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 陶公 性检厉,勤於事。” 唐 李商隐 《潭州》诗:“ 陶公 战舰空滩雨, 贾傅 承尘破庙风。”
(2).指 陶安公 。传说中的神仙。 汉 刘向 列仙传·陶安公:“ 陶安公 者, 六安 铸冶师也。” 唐 李白 《答杜秀才五松山见赠》诗:“ 陶公 矍鑠呵赤电,回禄睢盱扬紫烟。”
(3).指 唐 陶沔 。 唐 开元 末, 陶沔 与 李白 、 孔巢父 、 韩準 、 裴政 、 张叔明 居 泰安府 徂徕山 下之 竹溪 ,日纵酒酣歌,时号“竹溪六逸”。 唐 李白 《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诗:“ 陶公 有逸兴,不与常人俱。筑臺像半月,迥向高城隅。” 王琦 题注:“山东通志: 半月臺 ,在旧 单县 城东北隅,相传 陶沔 所筑。”
(4).指 晋 陶潜 。 南朝 梁 萧统 《十二月启·南吕八月》:“既传 苏子 之书,更汎 陶公 之酌。” 唐 李白 《流夜郎至江夏陪长史叔及薛明府宴兴德寺南阁》诗:“恭陪竹林宴,留醉与 陶公 。” 明 高启 《因病不饮》诗:“斯味 禹 所恶,摄生笑无功。从此便可止,赋诗继 陶公 。”按, 陶潜 有《止酒》诗。 清 沈德潜 说诗晬语卷上:“ 陶公 以名臣之后,际易代之时,欲言难言,时时寄託,不独《咏荆軻》一章也。”
《漢語大詞典》:陶家
(1).谓烧制陶器与从事稼穑。家,通“ 稼 ”。大戴礼记·五帝德:“﹝ 帝舜 ﹞ 蟜牛 之孙, 瞽叟 之子也,曰 重华 。好学孝友,闻于四海,陶家事亲,宽裕温良。” 王聘珍 解诂:“‘家’当为‘稼’。孟子曰:‘自耕稼陶渔。’”
(2).烧制陶器的人。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上:“ 广州 陶家皆作土锅鑊,烧熟,以土油之,其洁浄则愈于铁器,尤宜煮药。”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陶埏:“凡陶家为缶属,其类百千。大者缸瓮,中者鉢盂,小者瓶罐。”
(3).指 晋 诗人 陶潜 。 唐 司空图 《杨柳枝》词:“ 陶 家五柳簇衡门,还有高情爱此君。” 唐 薛能 《折杨柳》诗之九:“众木犹寒独早青,御沟桥畔 曲江亭 , 陶 家旧日应如此,一院春条满遶厅。” 唐 皎然 《酬乌程杨明府华雨后小亭对月见呈》:“夜凉喜无讼,霽色摇閒情。暑退不因雨, 陶 家风自清。”参见“ 陶叟 ”。
《漢語大詞典》:陶叟
指 晋 陶潜 。 明 高启 《初开北窗晚酌》诗:“幽怀悟澹泊,末事辞纷揉。更拟长夏眠,风期结 陶叟 。”
分類:陶潜
《國語辭典》:陶渊明(陶淵明)  拼音:táo yuān míng
人名。指晋朝文人陶潜。参见「陶潜」条。
《漢語大詞典》:靖节(靖節)
见“ 靖节徵士 ”。
《漢語大詞典》:靖节徵士(靖節徵士)
即 陶潜 。 东晋 大诗人。字 元亮 ,私谥 靖节徵士 。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若其宽乐令终之美,好廉克己之操……询诸友好,宜諡曰 靖节徵士 。”亦称“ 靖节先生 ”。 唐 赵嘏 《赠桐乡丞》:“若教 靖节先生 见,不肯更吟《归去来》。”亦省作“ 靖节 ”。 明 无名氏 《鸣凤记·献首祭告》:“早知道祸机隐伏,谁羡着掛冠归,便做了 子陵 、 靖节 也来追。” 明 无名氏 《傍妆台·归隐》套曲:“功名未遂身先丧,总不如 靖节 归来 五柳庄 。”
《漢語大詞典》:靖节先生(靖節先生)
见“ 靖节徵士 ”。
《漢語大詞典》:靖节徵士(靖節徵士)
即 陶潜 。 东晋 大诗人。字 元亮 ,私谥 靖节徵士 。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若其宽乐令终之美,好廉克己之操……询诸友好,宜諡曰 靖节徵士 。”亦称“ 靖节先生 ”。 唐 赵嘏 《赠桐乡丞》:“若教 靖节先生 见,不肯更吟《归去来》。”亦省作“ 靖节 ”。 明 无名氏 《鸣凤记·献首祭告》:“早知道祸机隐伏,谁羡着掛冠归,便做了 子陵 、 靖节 也来追。” 明 无名氏 《傍妆台·归隐》套曲:“功名未遂身先丧,总不如 靖节 归来 五柳庄 。”
《漢語大詞典》:六一先生
对 六一居士 的敬称。 宋 马永卿 懒真子卷二:“ 六一先生 作事皆寓深意。”详“ 六一居士 ”。
《國語辭典》:六一居士  拼音:liù yī jū shì
宋代欧阳修之自号。因其自谓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琴、棋各一,酒一壶,及自身一老翁,故自称为「六一居士」。参见「欧阳修」条。
《漢語大詞典》:鹿裘
鹿皮做的大衣。常用为丧服及隐士之服。礼记·檀弓上:“鹿裘衡、长、袪。” 孔颖达 疏:“鹿裘者,亦小祥后也,为冬时吉凶衣,里皆有裘。吉时则贵贱有异,丧时则同用大鹿皮为之,鹿色近白,与丧相宜也。”列子·天瑞:“ 孔子 游於 太山 ,见 荣启期 行乎 郕 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 唐 黄滔 《寄少常卢同年》诗:“官拜少常休,青緺换鹿裘。” 明 唐寅 《焦山》诗:“鹿裘高士帝王师,井灶犹存旧隐基。”
《漢語大詞典》:漆园吏(漆園吏)
指 庄子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庄子 者, 蒙 人也。名 周 , 周 尝为 蒙 漆园 吏。” 唐 独孤及 《得柳员外书代书戏答》诗:“説剑常宗 漆园 吏,戒严应笑 棘门 军。” 宋 梅尧臣 《夏虫》诗:“寄言 漆园 吏,已知鵾与鹏。”
分類:庄子
《国语辞典》:庄周(庄周)  拼音:zhuāng zhōu
人名。战国时宋国蒙人,生卒年不详。曾为蒙漆园吏,故也称为「蒙吏」、「蒙庄」、「蒙叟」。与梁惠王、齐宣王、孟子、惠施同时。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追号为南华真人,称其书为南华经。其人生观崇尚自然无为,逍遥自得;政治观则归于无为而治。与老子并为道家思想的宗师,著有《庄子》。
分类:庄周人名
《漢語大詞典》:庄生(莊生)
即 庄周 。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庄生 有乘时鹊起之説。” 唐 高适 《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天地 庄生 马,江湖 范蠡 舟。”
分類:庄周
《漢語大詞典》:祢生(禰生)
指 祢衡 。 唐 许浑 《途经李翰林墓》诗:“ 禰生 狂善赋, 陶令 醉能诗。” 程自修 《归龙门》诗:“ 禰生 狂到死,君子要知机。”
分類:祢衡
《國語辭典》:乞火  拼音:qǐ huǒ
1.借取火种。《淮南子。览冥》:「是故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凿井。」宋。陆游 晚泊诗:「邻舫有时来乞火,丛祠无处不祈风。」
2.汉代蒯通以里妇为洗刷邻妇偷肉的冤屈,往邻家借火驱逐为肉相争的狗群的故事,向曹相国推荐梁石君、东郭先生。见《汉书。卷四五。蒯通传》。后以喻向人说情或推荐。唐。杜牧 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荐衡昔日知文举,乞火无人作蒯通。」
《漢語大詞典》:荣启期(榮啓期)
春秋 时隐士,传说曾行于 郕 之野,语 孔子 ,自言得三乐:为人,又为男子,又行年九十。事见列子·天瑞,又见《孔子家语·六本》。后用为知足自乐之典。中州集·兰泉先生张建引 金章宗 赐 张建 诗:“从今昼锦莲峯下,三乐休夸 荣启期 。”
《漢語大詞典》:荣期(榮期)
春秋 隐士 荣启期 的省称。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於是遯世之士, 荣期 、 綺季 之畴,乃相与登飞梁,越幽壑。” 唐 吴筠 《高士咏·荣启期》:“ 荣期 信知止,带索无所求。”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古人姓名割裂:“ 汉 魏 以降,文尚駢儷,诗严声病,所引用古人姓名,任意割省,当时不以为非,如 皇甫謐 《释劝》,‘ 荣期 以三乐感 尼父 ’, 庾信 诗‘唯有 丘明 耻,无復 荣期 乐’……谓 荣啟期 也。”
《國語辭典》:投阁(投閣)  拼音:tóu gé
汉王莽由于符命的事情杀了甄丰父子,并放逐刘歆的儿子刘棻。当时扬雄校书天禄阁,怕被牵连,于是从阁上跳下,几乎摔死。后来事白得免。见《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下》。后以投阁讥讽文人不甘寂寞而遭祸殃。唐。李白〈古风〉五九首之八:「投阁良可叹,但为此辈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