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18,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鹡鸰
缁衣
鸬鹚
宵衣
水墨
黛色
青衣
皂盖
泼墨
翠黛
黄牛
白黑
玄珠
墨绶
玄武
《國語辭典》:鹡鸰(鶺鴒)  拼音:jí líng
动物名。鸟纲雀形目鸣禽类。体长约五至六寸。头黑,前额白,背黑,腹白,翼尾均长。因其鸣则天降雪,且性喜食雪,故也称为「雪姑」。筑巢于水滨石隙间,以昆虫为食。也称为「叹脊令」、「连钱」。
《國語辭典》:缁衣(緇衣)  拼音:zī yī
1.黑衣。古代卿士听朝的正服。《诗经。郑风。缁衣》:「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一折:「他可咏缁衣,见说芳名好爵縻。」
2.僧侣穿的衣服。
3.《诗经。郑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缁衣,美武公也。」首章二句为:「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
《國語辭典》:鸬鹚(鸕鶿)  拼音:lú cí
动物名。鸟纲鹈形目。形似鸦而黑,喉白,嘴长,善潜水捕鱼,喉下皮肤扩大成囊状,捕得鱼就置于囊内。也称为「摸鱼公」、「墨鸦」、「水老鸦」、「乌鬼」、「鱼鹰」。
《國語辭典》:宵衣  拼音:xiāo yī
1.古代妇女在助祭时穿的黑色丝服。《仪礼。士昏礼》:「姆纚笄宵衣在其右。」
2.天未明即穿衣起床。唐。许浑 秋日早朝诗:「宵衣应待绝更筹,环佩锵锵月下楼。」
《國語辭典》:宵衣旰食  拼音:xiāo yī gàn shí
天未明就披衣起床,日暮才进食。形容勤于政事。《旧唐书。卷一九○。文苑传下。刘蕡传》:「任贤惕厉,宵衣旰食。」唐。陆贽 兴元论解姜公辅状:「矧又时运方屯,物情犹郁,乃是陛下握发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也作「旰食宵衣」、「昃食宵衣」。
《國語辭典》:水墨  拼音:shuǐ mò
1.水和墨。宋。周紫芝 西江月。谁把蓝揉翡翠词:「晚来秋水映残霞,水墨新描图画。」
2.水墨画的简称。参见「水墨画」条。
《漢語大詞典》:黛色
青黑色。 南朝 宋 鲍照 《登大雷岸与妹书》:“从岭而上,气尽金光,半山以下,纯为黛色。” 南朝 梁 何逊 刘绮 《照水联句》:“临桥看黛色,映渚媚铅辉。” 唐 王维 《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诗:“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 五代 鹿虔扆 《虞美人》词:“ 九疑 黛色屏斜掩,枕上眉心歛。” 周立波 《民兵》:“天正下着,空际灰蒙蒙。远山被雨染得迷迷茫茫的,有些地方,露出了一些黛色。”
《國語辭典》:青衣  拼音:qīng yī
1.青色的衣服。古代低阶文官或卑贱者所穿的衣服。也称为「青衫」。
2.便服。如:「青衣小帽」。《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换了一身青衣,教一个丫鬟随了。」也称为「青衫」。
3.春服。《礼记。月令》:「载青旂,衣青衣,服仓玉。」
4.婢女。《三国演义》第八回:「少顷,二青衣引貂蝉艳妆而出。」《红楼梦》第六八回:「只得遣人去贾府传旺儿来对词。青衣不敢擅入,只命人带信。」
5.国剧中的角色。大都穿著黑色衣服,故称为「青衣」。多是扮演贞静端庄的贤淑女子,表情稳重,偏重唱工。也称为「青衫」、「衫子」。
《漢語大詞典》:青衣神
即 蚕丛氏 。教民蚕桑,民尊之为神。路史·前纪四·蜀山氏“其妻曰妃,俱葬之” 宋 罗苹 注:“﹝ 南朝 齐武帝 ﹞ 永明 二年, 萧鑑 刺 益 ,治园 江 南,凿石冢,有椁无棺……有篆云: 蚕丛氏 之墓。 鑑 责功曹 何佇 坟之,一无所犯,於上立神,衣青衣,即今 成都 青衣神 也。” 清 蔡方炳 《广舆记·四川·眉州》:“﹝ 四川 眉州 青神 ﹞ 青衣神 庙。 青神 ,昔 蚕丛氏 服青衣,教民蚕事,立庙祀之。”
分類:教民蚕桑
《漢語大詞典》:皂盖(皂蓋)
亦作“皁盖”。 古代官员所用的黑色蓬伞。后汉书·舆服志上:“中二千石、二千石皆皁盖,朱两轓。” 唐 白居易 《有小白马乘驭多时溘然而毙不能忘情题二十韵》:“毛寒一团雪,鬃薄万条丝,皂盖春行日,驪驹晓从时。” 元 武汉臣《老生儿》第二折:“头上打一轮皁盖,马前列两行朱衣。” 清 曹寅 《雨阻不得入城和梅岑》诗:“期君舟楫外,皁盖岂难擎。”
分類:官员黑色
《國語辭典》:泼墨(潑墨)  拼音:pō mò
一种中国山水画的画法。用笔蘸水著墨在画纸上,大片洒泼,将所描绘的物体形象表现于画纸。如:「泼墨山水」。
《國語辭典》:翠黛  拼音:cuì dài
1.黛色深青,古人用来画眉,故称眉为「翠黛」。唐。秦韬玉 咏手诗:「鸾镜巧梳匀翠黛,画楼闲望擘珠帘。」唐。王贞白折杨柳〉诗三首之三:「征人去日曾攀折,泣雨伤春翠黛残。」
2.比喻美女。唐。白居易 西湖留别诗:「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3.形容远山的颜色。唐。李绅〈入淮至盱眙〉诗:「山凝翠黛孤峰回,淮起银花五两高。」
《國語辭典》:黄牛(黃牛)  拼音:huáng niú
1.动物名。哺乳纲偶蹄目。因其毛多呈黄色,故称为「黄牛」。
2.一种专门在车站或戏院等处垄断票据,再以高价售出而从中获利的人。如:「警方大力扫荡黄牛,以维护消费者的权利。」
3.替人贿赂关说而牟取利益的人。如:「司法黄牛」。
4.爽约,说话不算话。如:「这回原谅你,下次再黄牛的话,我就不理你了!」
《國語辭典》:白黑  拼音:bái hēi
1.白色和黑色。《淮南子。脩务》:「今夫盲者目不能别昼夜、分白黑。」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苍蝇间白黑,谗巧反亲疏。」
2.比喻是非、清浊、善恶。《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窾言不听,奸乃不生,贤不肖自分,白黑乃形。」《汉书。卷三六。楚元王传。刘向》:「今贤不肖浑殽,白黑不分,邪正杂糅,忠谗并进。」
《國語辭典》:玄珠  拼音:xuán zhū
1.黑色的珠子。《楚辞。刘向。九叹。远逝》:「杖玉华与朱旗兮,垂明月之玄珠。」
2.比喻道的本体。《庄子。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崙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此朱生得玄珠于赤水,谟神睿而为言。」
《漢語大詞典》:墨绶(墨綬)
结在印钮上的黑色丝带。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令、长,皆 秦 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铜印黑綬。”后汉书·蔡邕传:“墨綬长吏,职典理人。”后因以“墨綬”作为县官及其职权的象征。 唐 岑参 《送宇文舍人出宰元城》诗:“县花迎墨綬,关柳拂铜章。” 宋 司马光 《送上雒王推官经臣》诗:“墨綬百里宰,红蕖幕府僚。” 清 方文 《送姜如农明府擢仪部》诗:“昔为 真州 宰,墨綬垂芬芳。”
《國語辭典》:玄武  拼音:xuán wǔ
1.北方的神,即今道教所奉祀的真武大帝,宋代因避讳改玄为真。又因其居北方,北方属水,故一说为水神。《后汉书。卷二二。王梁传》:「玄武,水神之名。」唐。章怀太子。注:「玄武,北方之神,龟蛇合体。」
2.星座名。由位于北方的斗、牛、女、虚、危、室、壁等七宿组成。即今西洋的人马、宝瓶、摩羯等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