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薰染  拼音:xūn rǎn
1.薰香与染色。金。元好问 赋瓶杂花诗七首之二:「一树百枝千万结,更应薰染费春工。」
2.薰陶影响。南朝梁。萧统〈讲席将毕赋三十韵诗依次用〉:「慧义比琼瑶,薰染犹兰菊。」
《國語辭典》:水墨  拼音:shuǐ mò
1.水和墨。宋。周紫芝 西江月。谁把蓝揉翡翠词:「晚来秋水映残霞,水墨新描图画。」
2.水墨画的简称。参见「水墨画」条。
《漢語大詞典》:点鬓
点染两鬓。 宋 刘克庄 《鹊桥仙·戊戌生朝》词:“玄花生眼,新霜点鬢。”也指花白的鬓发。 清圣祖 《杨家庄新开中河得顺风观民居漫咏》之一:“光阴犹似当年景,自觉频催点鬢疏。”
《國語辭典》:点翠(點翠)  拼音:diǎn cuì
1.镶翡翠羽的首饰。
2.用青绿色点染。南朝梁。简文帝〈东飞伯劳歌〉二首之一:「谁家总角歧路阴,裁红点翠愁人心。」
《國語辭典》:点化(點化)  拼音:diǎn huà
1.以法术变化事物。《西游记》第二一回:「他既奉法旨暗保师父,所以不能现身明显,故此点化仙庄。」《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学生家事虽寒,数千之物还尽可办。若肯不吝大教,拜迎到家下点化一点化,便是生平愿足。」
2.指点教化。《朱子语类。卷一三六。历代三》:「纯夫议论,大率皆只从门前过。资质极平正,点化得,甚次第,不知伊川当时如何不曾点化他。」明。贾仲名《升仙梦》第四折:「我奉上仙法旨特来点化,先教你为人,后教你成仙。」
3.变化,别出新意。《朱子语类。卷七。小学》:「古人于小学存养已熟,根基已深厚,到大学,只就上面点化出些精彩。」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二:「诗家有换骨法,谓用古人意而点化之,使加工也。」
《漢語大詞典》:点素(點素)
(1).点染绢素。后汉书·杨震传:“帝感 震 之枉,乃下詔策曰:‘故太尉 震 ,正直是与,俾匡时政,而青蝇点素,同兹在藩。’” 唐太宗 《咏雪》:“入扇縈离匣,点素皎残机。”
(2).指在绢素上作画。 唐 钱起 《画鹤篇》:“点素凝姿任画工,霜毛玉羽照帘櫳。”
《漢語大詞典》:米家山
宋 米芾 善以水墨点染写山川岩石。虽似不求工细,但云烟连绵、林木掩映,别具疏秀脱俗之风格。其子 友仁 继承家学,并在山水技法上有所发展。世因称其父子所画山水为“米家山”。 明 汪砢玉 《名画题跋四》《元人题米家山》一首。
《漢語大詞典》:点注
1.点染注色。艺文类聚卷九一引 三国 魏 锺会 《孔雀赋》:“五色点注,华羽参差。” 唐 杜甫 《江雨有怀郑典设》诗:“宠光蕙叶与多碧,点注桃花舒小红。”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之十七:“点注桃花舒小红,与儿洗面作华容。”
2.注入。 明 文震亨 长物志·香茗:“汤瓶,铅者为上,锡者次之,铜者亦可用,形如竹筒者,既不漏火,又易点注。”
分類:点染注入
《漢語大詞典》:金靥(金靨)
(1). 唐 五代 妇女在颊上点染的一种金黄色妆饰。 后蜀 毛熙震 《后庭花》词:“时将纤手匀红脸,笑拈金靨。” 宋 孙光宪 《浣溪沙》词:“腻粉半粘金靨子,残香犹暖绣薰笼。”
(2).比喻菊花。 宋 苏舜钦 《和圣俞庭菊》:“类妆翠羽枝,已喜金靨小。”
《漢語大詞典》:匀注
均匀地点染;化妆。 宋徽宗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词:“裁翦冰綃,轻叠数重,淡著燕脂匀注。” 宋 王易简 《水龙吟·白莲》词:“ 西子 残妆, 环儿 初起,未须匀注。”
《國語辭典》:大斧劈  拼音:dà fǔ pī
国画画山的皴法。点染山石,如斧劈形者,称为「大斧劈」。宋李唐、马远、夏圭等多用之。也称为「大斧劈皴」。
《漢語大詞典》:题染(題染)
题诗作画,笔墨点染。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七:“形迹不祕,去来不时。窻壁题染,在在可録。”
《漢語大詞典》:点厾
画家随意点染。是画花卉的一种技法。 清 朱象贤 《闻见偶录·没骨画》:“ 吴中 画花卉者,旧有二种。一曰点厾,一曰勾染。点厾者,随笔点抹,以成其花叶,甚不经意,自有生趣。”
《国语辞典》:绘宗十二忌(绘宗十二忌)  拼音:huì zōng shí èr jì
中国古代画论中,认为山水画应避免布置迫塞、远近不分、山无气脉、水无源流、境无夷险、路无出入、石止一面、树少四枝、人物伛偻、楼阁错杂、滃淡失宜、点染无法等十二项缺失。见宋。饶自然〈绘宗十二忌〉。
《国语辞典》:书胆(书胆)  拼音:shū dǎn
说评书时,对富于趣味的人,必加力点染,称为「书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