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还风(還風)
(1).改变风向。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九:“何以知还风也?假令东风,云反从西来,詵詵而疾,此不旋踵,立西风矣。”
(2).恢复好风气。《南齐书·刘善明传》:“遣游辩之士,为乡导之使,轻装启行,经营旧壤,令 泗上 归业, 稷下 还风,君欲谁让邪?” 南朝 梁 江淹 《萧太尉上便宜表》:“皆节俗约训,反朴还风;肃正黎心,釐一民志。”
《漢語大詞典》:末习(末習)
(1).末世的不良风气。 明 宋濂 《佛光普照大师塔铭序》:“殊不知末习浇漓,人怀厌怠,苟无以耸动瞻视,何以表真悟而启正信哉。” 明 宋濂 《明处士黄逢原》:“ 黄氏 能不染於末习,卓然不变其恒度,岂非真豪杰者耶。”
(2).谦称自己的习惯爱好。 明 文徵明 《遣怀》诗:“末习丹铅未扫除,等閒宣索到公车。”
《高级汉语词典》:淫乱
淫荡乱纪
分类:淫乱
《漢語大詞典》:善风(善風)
(1).良好的风气。书·毕命“彰善癉恶,树之风声” 孔 传:“立其善风,扬其善声。”
(2).顺风。后汉书·西域传·安息:“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若遇迟风,亦有二岁者。”资治通鉴·汉和帝永元九年:“往来者逢善风。” 胡三省 注:“善风,谓顺风也。”
《漢語大詞典》:挽狂澜(挽狂瀾)
谓扭转局面或风气。语本 唐 韩愈 《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迴狂澜於既倒。” 陈世宜 《得孟硕狱中诗依韵奉怀》:“善加餐饭力宜努,誓挽狂澜愿不违。”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故不得不以自悟者悟人,冀挽狂澜於方倒耳。”
《漢語大詞典》:雅风(雅風)
(1).诗风,作诗的风气。 唐 司空图 《与王驾评诗》:“国初,上好文章,雅风特盛。”
(2).指诗经。 唐 包佶 《酬于侍郎湖南见寄十四韵》:“章甫经殊俗,《离骚》继雅风。”
《國語辭典》:淫风(淫風)  拼音:yín fēng
1.淫奢过度的风俗。《书经。伊训》:「敢有殉于货色,恒于游畋,时谓淫风。」《魏书。卷一○五。天象志三》:「王化将弛,淫风几兴。」
2.男女之间淫荡的风习。《文选。陆机。演连珠五○首之三九》:「淫风大行,贞女蒙冶容之悔。」《东周列国志》第一四回:「世衰俗敝,淫风相袭。」
《漢語大詞典》:震肃(震肅)
因慑于威猛之政而风气肃然。 汉 蔡邕 《太尉汝南李公碑》:“百司震肃,饕餮风靡。”宋书·刘怀慎传:“为政严猛,境内震肃。” 宋 苏舜钦 《韩公行状》:“移 亳州 。郡本多盗……密发卒尽捕得百餘人,尸於市,郡中震肃,讫公去不復有盗。”《三国演义》第七五回:“忽见一人取民间箬笠以盖鎧甲, 蒙 喝左右执下问之……自是三军震肃。”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二·慈安皇太后圣德:“东宫太后独纳太常寺卿 李棠阶 之奏,命斩 桂清 ,以警逃将,天下为之震肃。”
《國語辭典》:浊气(濁氣)  拼音:zhuó qì
混浊不清之气。《西游记》第三九回:「原来猪八戒自幼儿伤生作孽吃人,是一口浊气。」
《漢語大詞典》:迷风(迷風)
谓奢靡的风气。 唐 司空图 《成均讽》:“而大璞久雕,迷风益扇;浮音薄思,雅曲沉英。”
分類:奢靡风气
《國語辭典》:学风(學風)  拼音:xué fēng
1.学术研究的倾向、风气。如:「此所大学以学术研究为主要发展,因此学风鼎盛,人才辈出。」
2.校园中的习惯、风尚。如:「学风开放的学校,学生显得较为活泼有朝气。」
《國語辭典》:遗毒(遺毒)  拼音:yí dú
过去所留下的毒害。《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其遗毒馀烈,至今未灭。」
《國語辭典》:染习(染習)  拼音:rǎn xí
受到习俗的薰染。《旧唐书。卷一八。武宗本纪》:「是由季时,传此异俗,因缘染习,蔓衍滋多。」《宋史。卷二六四。宋琪传》:「实由地脉潜通而然,亦犹人之善恶以染习而成也。」
分類:习染风气
《漢語大詞典》:华竞(華競)
争尚浮华的风气。晋书·李重传:“迁尚书吏部郎,务抑华竞,不通私謁,特留心隐逸,由是羣才毕举。”旧唐书·儒学传序:“ 高宗 嗣位,政教渐衰,薄於儒术,尤重文吏。於是醇醲日去,华竞日彰,犹火销膏而莫之觉也。”资治通鉴·晋武帝太康五年:“自公卿以下,以所居为正,无復县客,远属异土,尽除中正九品之制,使举善进才,各由乡论,则华竞自息,各求於己矣。”
分類:浮华风气
《漢語大詞典》:邪风(邪風)
(1).中医指伤人致病之风。云笈七籤卷三六:“善其术者,可以攻遣百病,消逐邪风及中恶。”
(2).缺乏根据的消息。《西游记》第三九回:“ 八戒 道:‘师父莫信他。他原説不用过阴司,阳世间就能医活,方见手段哩。’那长老信邪风,又念紧箍儿咒,慌得 行者 满口招承。”
(3).不健康的风气。如:顶住邪风,发扬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