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浇态(澆態)
浮薄的世态与风气。 唐 高彦休 唐阙史·荥阳公清俭:“僕常病浇态讹俗,骄侈自奉,思得以还淳返朴,敦厚风俗。”
《漢語大詞典》:检邪(檢邪)
制止不正风气。晋书·李重传:“臣闻立法无制,所以齐众检邪,非必曲寻事情,而理无所遗也。”
《漢語大詞典》:瘖俗
瘖默质朴的习俗、风气。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于濆:“﹝ 濆 ﹞患当时作诗者拘束声律,而入轻浮,故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能返棹下流,更唱瘖俗,置声禄於度外,患《大雅》之凌迟,使耳厌 郑 卫 ,而忽洗云和,心醉醇醲,而乍爽玄酒。”
《國語辭典》:易俗移风(易俗移風)  拼音:yì sú yí fēng
改良社会风俗习惯。参见「移风易俗」条。《南史。卷七一。儒林传。序》:「时荀顗、挚虞之徒,虽议创制,未有能易俗移风者也。」《清史稿。卷二九一。刘师恕传》:「尔等不能端本澄源,躬先表率,而望秉铎司教之官,家喻户晓,易俗移风,所谓逐末而忘其本也。」
《國語辭典》:移风易俗(移風易俗)  拼音:yí fēng yì sú
转移风气,改良习俗。《孝经。广要道章〉:「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荀子。乐论》:「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也作「风移俗变」、「风移俗改」、「风移俗易」、「易俗移风」。
《國語辭典》:正始之音  拼音:zhèng shǐ zhī yīn
三国魏正始年间,何晏、王弼等人的清谈。《晋书。卷三六。卫瓘传》:「不意永嘉之末,复闻正始之音,何平叔若在,当复绝倒。」
《國語辭典》:歪风邪气(歪風邪氣)  拼音:wāi fēng xié qì
邪恶不良的风气。如:「这项政策对于打击歪风邪气,已产生效用。」
分類:不良风气
《國語辭典》:蔚然成风(蔚然成風)  拼音:wèi rán chéng fēng
事情已发展成为一股风气。如:「如今国人生活富足,出国旅游已蔚然成风。」
《漢語大詞典》:污骜(汙驁)
谓风气恶劣,桀骜不驯。新唐书·曹华传:“自 李正己 盗 齐 鲁 ,俗益污驁, 华 下令曰:‘ 邹 鲁 礼义乡,不可忘本。’”
《国语辞典》:台阁生风(台阁生风)  拼音:tái gé shēng fēng
台阁,东汉尚书的办公室。泛指官府大臣在台阁中严肃的风气。台阁生风语出《晋书。卷四七。傅玄传》:「每有奏劾,或值日暮,捧白简,整簪带,竦踊不寐,坐而待旦。于是贵游慑伏,台阁生风。」比喻官风清廉。
《漢語大詞典》:通域
指交通发达、风气开通之地。 吴恒炜 《〈知新报〉缘起》:“比及少壮,使游通域,交通士,所接所寓,罔非通也。”
《漢語大詞典》:移风平俗(移風平俗)
转变风气,整顿习俗。吕氏春秋·侈乐:“凡音乐通乎政,而移风平俗者也。”
《國語辭典》:移风易俗(移風易俗)  拼音:yí fēng yì sú
转移风气,改良习俗。《孝经。广要道章〉:「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荀子。乐论》:「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也作「风移俗变」、「风移俗改」、「风移俗易」、「易俗移风」。
《漢語大詞典》:移风振俗(移風振俗)
改变风气,振兴习俗。新唐书·刘祥道传:“以去就之官,临苟且之民,欲移风振俗,乌可得乎?”
《漢語大詞典》:移风崇教(移風崇教)
移转风气,崇尚教化。《韩诗外传》卷八:“移风崇教,生而不杀,布惠施恩,仁不偏与。”
《國語辭典》:一代风流(一代風流)  拼音:yī dài fēng liú
风雅超俗而为世人景仰的人物。唐。杜甫 哭李常侍峄诗二首之一:「一代风流尽,修文地下深,斯人不重见,将老失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