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追加预算(追加预算)  拼音:zhuī jiā yù suàn
预算确定后,由于新的经费项目发生,或因物价上涨而使原编预算不足所需,以致需编列补充数额者,称为「追加预算」。
《国语辞典》:拨改贷(拨改贷)  拼音:bō gǎi dài
大陆地区指国家预算内安排的基本建设项目所需资金,由政府全数拨款改为银行贷款。
《国语辞典》:恩给制(恩给制)  拼音:ēn jǐ zhì
指军公教人员之退休金给付,完全由政府每年编列预算支付,藉以酬谢其贡献心力于国家,并使其安享天年。
《国语辞典》:补偿财政(补偿财政)  拼音:bǔ cháng cái zhèng
利用公共支出与投资,以补充私人投资之不足的财政预算。
《国语辞典》:预备金(预备金)  拼音:yù bèi jīn
储存以备预算不足或意外时应用的一定之金额。也作「豫备金」。
《国语辞典》:总预算(总预算)  拼音:zǒng yù suàn
就一会计年度编列岁出、岁入的预算。
《国语辞典》:单式预算(单式预算)  拼音:dān shì yù suàn
政府财政收支仅由一个预算加以包容与规范者,称为「单式预算」。
《国语辞典》:单一预算(单一预算)  拼音:dān yī yù suàn
在一会计年度内,将国家一切岁出岁入汇编于一个预算之内。
《国语辞典》:赤字财政(赤字财政)  拼音:chì zì cái zhèng
政府实施一种支出大于收入的财政预算。由英人凯因斯所提出,可刺激需求与就业,西元一九二九年的经济大恐慌即以此方法解决。
《国语辞典》:赤字预算(赤字预算)  拼音:chì zì yù suàn
政府总支出超过总收入的预算,称为「赤字预算」。可提高投资意愿,刺激需求与就业。
《國語辭典》:概算  拼音:gài suàn
1.约略计算。如:「今年人口增加数,概算结果约一万人。」
2.政府财务收支编列预算时,在完成法定程序以前称为「概算」。
《漢語大詞典》:财政结余
也称“预算结余”。各级财政机关执行年度预算收支的结余。在各级总预算单位中,其年终的预算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下级上解收入、调入资金等的全年收入合计,大于其预算支出、上解支出、补助支出等的全年支出合计,其差额即为本年财政结余。
《漢語大詞典》:财政赤字
也称“预算赤字”。国家预算年度的支出超过收入的差额。这种差额,会计上习惯用红字表示,故称。财政赤字过大,会产生通货膨胀,造成物价上涨,降低居民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