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韵府拾遗 微韵》:姓韦(姓韦)
梅尧臣诗谁爱杼山句使君应姓韦
《国语辞典》:韦应物(韦应物)  拼音:wéi yìng wù
人名。(西元737~830?)唐京兆(今陕西省长安县)人。性高洁,工诗,尤长于五言,其诗閒澹简远似陶渊明。玄宗时官左司郎中,德宗时出任苏州刺史,世称为「韦苏州」。著有韦苏州集。
《漢語大詞典》:韦素(韋素)
(1).韦,系竹简的皮绳;素,绢帛,古代用来书写。后因以“韦素”指书册、典籍。 隋 许善心 《神雀颂》:“节节奇音,行行瑞跡……永缉韦素,方流管絃。”
(2).韦布素衣。指家世清寒。 元 揭傒斯 《靖州广德书院记》:“今 栗氏 以穷邦韦素之士,奋然鼓舞,俄以 韩 、 柳 、 文 、 魏 之责自任,亦可谓难也已!”
《分类字锦》:韎韦(韎韦)
见上注周礼司服韦弁服郑注韦弁以韎韦为弁
分类:
《漢語大詞典》:韦脂(韋脂)
《楚辞·卜居》:“寧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 王逸 注:“柔弱曲也。” 朱熹 集注:“脂,肥泽。韦,柔软也。”后以“韦脂”比喻为人圆滑。 清 林则徐 《谕洋商责令外商呈缴烟土稿》:“必须严气正性,晓以利害,不许仍作韦脂之态,再説央恳之词。”
分類:为人圆滑
《國語辭典》:吕不韦(呂不韋)  拼音:lǚ bù wéi
人名。(西元前?~235)战国时秦人。本为商贾,因有功于秦庄襄王,而为秦相,后封文信侯。曾以有孕之姬献给庄襄王,生子政,即秦始皇。始皇时尊为仲父,后与太后私通,畏罪自杀。居相位时,曾使门客著《吕氏春秋》一书。
《漢語大詞典》:桑条韦(桑條韋)
唐 民歌名。资治通鉴·唐中宗景龙二年:“ 顺天皇后 未受命,天下歌《桑条韦》,盖天意以为 顺天皇后 宜为国母,主蚕桑之事,谨上桑韦歌十二篇,请编之乐府,皇后祀先蚕则奏之。” 胡三省 注:“ 永徽 末,里歌有《桑条韦》《女时韦》也。”
分類:民歌
《漢語大詞典》:韦氏学(韋氏學)
汉 韦贤 父子传授的《鲁诗》学派,世称“韦氏学”。汉书·儒林传·申公:“ 韦贤 治,事 大江公 及 许生 ,又治,至丞相。传子 玄成 ,以 淮阳 中尉论 石渠 ,后亦至丞相。 玄成 及兄子 赏 以授 哀帝 ……由是《鲁诗》有 韦氏 学。”
分類:学派
《國語辭典》:韦衣(韋衣)  拼音:wéi yī
1.皮革制的猎衣。《后汉书。卷八五。东夷传。三韩传》:「其人短小,髡头,衣韦衣,有上无下。」《晋书。卷四一。魏舒传》:「性好骑射,著韦衣,入山泽,以渔猎为事。」
2.村居朴素的衣服。汉。刘向《说苑。卷一一。善说》:「林既衣韦衣,而朝齐景公。」
《漢語大詞典》:温韦(温韋)
唐 诗人 温庭筠 和 前蜀 诗人 韦庄 的并称。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三:“ 北宋 去 温 韦 未远,时见古意,至 南宋 则变态极焉。”
《漢語大詞典》:彭韦(彭韋)
大彭 和 豕韦 的并称。二人国衰犹得为伯。语出国语·郑语:“佐制物於前代者, 昆吾 为 夏伯 矣, 大彭 、 豕韦 为 商伯 矣。” 韦昭 注:“ 大彭 , 陆终 第三子曰 籛 ,为 彭 姓,封於 大彭 ,谓之 彭祖 , 彭城 是也。 豕韦 , 彭 姓之别封於 豕韦 者也。 殷 衰,二国相继为 商伯 。”魏书·尒朱荣传论:“向使 荣 无姦忍之失,修德义之风,则 彭 韦 伊 霍 夫何足数。” 清 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魏书一:“则 彭 韦 伊 霍 夫何足数, 彭 韦 谓 大彭 、 豕韦 也。”
分類:大彭
《漢語大詞典》:韦笥(韋笥)
皮箱。 三国 魏 曹操 《内诫令》:“孤不好鲜饰严具,所用杂新皮韦笥,以黄韦缘中。”
《國語辭典》:韦柔(韋柔)  拼音:wéi róu
优柔宽和。《新唐书。卷一五一。关播传》:「帝求宰相,卢杞雅知播韦柔可制,因从容言播材任宰相,其儒厚可镇浮动。」
分類:柔顺温厚
《漢語大詞典》:韦鞲(韋韝)
皮制的臂衣。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装束。亦借指游牧民族。文选·李陵〈答苏武书〉:“韦韝毳幙,以御风雨。” 张铣 注:“韦,皮也;韝,衣袖也……戎夷之服也。” 隋 史祥 《答东宫启》:“毳幕韦韝之乡,俄闻九奏。”隋书·源雄传:“嘉谋絶外境之虞,挺剑息韦韝之望。”北史·突厥传:“ 呼韩 顿顙至, 屠耆 接踵来,索辫擎羶肉,韦韝献酒盃。”
《漢語大詞典》:韦褐(韋褐)
韦带褐衣。借指贫贱之人。世说新语·德行“ 李元礼 尝叹 荀淑 、 钟皓 ” 刘孝标 注引《先贤行状》:“ 荀淑 字 季和 , 潁川 潁阴 人也。所拔韦褐芻牧之中,执案刀笔之吏,皆为英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