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793,分120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典故(续上)
芙蓉面
高马勿捶面
花面交相映
面槐
一面施罗(又作:一面施鸟罗 ...)
九年面壁(又作:面壁九年)
六郎娇面
唾面(又作:唾面娄 ...)
鹿走未知局面
面皱如靴(又作:靴皱面)
人面桃花
人无同处面如心
十年面壁(又作:达摩面壁 ...)
素面
唾面休拭
典故
相关人物
杨玉环(杨贵妃)


《西京杂记》卷二~076~
司马相如,初与卓文君还成都。居贫愁懑,以所著鹔?裘,就市人阳昌贳酒,与文君为欢。既而文君抱颈而泣,曰:「我平生富足,今乃以衣裘贳酒。」遂相与谋于成都卖酒。相如亲著犊鼻裈涤器以耻王孙,王孙果以为病,乃厚给文君,文君遂为富人。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十七而寡,为人放诞风流,故悦长卿之才而越礼焉。长卿素有消渴疾,及还成都悦文君之色,遂以发痼疾,乃作〈美人赋〉,欲以自刺而终不能改,卒以此疾至死,文君为诔传于世。

例句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白居易 长恨歌

典故
高马勿捶面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一〈三韵三篇〉
〈三韵三篇〉其一:「高马勿唾面【高马勿捶面】,长鱼无损鳞。辱马马毛焦,困鱼鱼有神。君看磊落士,不肯易其身。」
典故
花枝交镜里
 
花面交相映


《全唐诗》卷八百九十一〈菩萨蛮十五首〉
〈菩萨蛮十五首〉其一:「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典故
九棘三槐
 
槐班
 
槐阴下
 
面槐


《周礼注疏》卷三十五〈秋官司寇·朝士〉~532~
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后。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后。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长众、众庶在其后。汉·郑玄注:「树棘以为位者,取其赤心而外刺,象以赤心三刺也。槐之言怀也,怀来人于此,欲与之谋。」
《后汉书》卷十六〈寇荣列传〉~630~
臣遇罚以来,三赦再赎,无验之罪,足以蠲除。而陛下疾臣愈深,有司咎臣甫力,止则见埽灭,行则为亡虏,苟生则为穷人,极死则为冤鬼,天广而无以自覆,地厚而无以自载,蹈陆土而有沈沦之忧,远岩墙而有镇压之患。精诚足以感于陛下,而哲王未肯悟。如臣犯元恶大憝,足以陈于原野,备刀锯,陛下当班布臣之所坐,以解众论之疑。臣思入国门,坐于胏石之上,使三槐九棘平臣之罪。而阊阖九重,陷阱步设,举趾触罘罝,动行絓罗网,无绿至万乘之前,永无见信之期矣。
典故
一面施罗
 
一面施鸟罗
 
一面置罗
 
一面开网
 
去三面罗
 
商王解网
  
恢恢网
 
汤祝飞尽
  
汤罟
  
网罗三面解
 
网袪三面
   
解罟师网
 
开三面
 
开三面网
 
开汤网
 
开汤罟
 
相关人物


《吕氏春秋·纪部》卷十〈孟冬纪·异用〉
汤见祝网者,置四面,其祝曰:『从天坠者,从地出者,从四方来者,皆离(假借为罹)吾网。』汤曰:『嘻!尽之矣。非桀其孰为此也?』汤收其三面,置其一面,更教祝曰:『昔蛛蝥作网罟,今之人学纾。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其犯命者。』汉南之国闻之曰:『汤之德及禽兽矣。』四十国归之。人置四面,未必得鸟;汤去其三面,置其一面,以网其四十国,非徒网鸟也。
《史记》卷三〈殷本纪〉~95~
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

简释

祝网:称颂仁政。唐杜甫《秋日荆南述怀》:“垂旒资穆穆,祝网但恢恢。”


例句

网已袪三面,歌因守四方。 常衮 奉和圣制麟德殿燕百僚应制

罗网开三面,闾阎问百年。 张嘉贞 奉和早登太行山中言志应制

旌旗四望合,罝罗一面求。 李世民 冬狩

祝鸟既开罗,调人更张瑟。 李峤 扈从还洛呈侍从群官

今日开汤网,冥飞亦未迟。 李群玉 湘阴县送迁客北归

一面施鸟罗,三驱教人战。 李隆基 校猎义成喜逢大雪率题九韵以示群官

其冬二凶败,涣汗开汤罟。 杜牧 李甘诗

垂旒资穆穆,祝网但恢恢。 杜甫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

幸因解网入鸟兽,毕命江海终游遨。 柳宗元 寄韦珩

忽蒙汉诏还冠冕,始觉殷王解网罗。 王维 既蒙宥罪旋复拜官伏感圣恩窃书鄙意兼简新除使君等诸公

天子欲开三面网,莫将弓箭射官军。 窦巩 唐州东途作

莺啭商郊百草新,殷汤遗迹在荒榛。谁知继桀为天子,便是当初祝网人。 胡曾 咏史商郊

舜韶同舞日,汤祝尽飞时。 苏颋 扈从凤泉和崔黄门喜恩旨解严罢围之作

飞云旋碧海,解网宥青丘。 许敬宗 奉和宴中山应制

殷汤闵禽兽,解网祝蛛蝥。 韩愈 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

尧聪能下听,汤网本来疏。 马戴 新春闻赦(龙阳作)

涸鳞去辙还游海,幽禽释网便翔空。 骆宾王 畴昔篇

典故 
面壁九年

相关人物
菩提达摩


《大正新脩大藏经》卷五十一〈史传部三〉~29~
广州刺史萧昂具主礼迎接,表闻武帝。帝览奏,遣使赍诏迎请,当大通元年丁未岁也。十月一日至金陵。帝问曰:「朕即位已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师曰:「并无功德。」帝曰:「何以无功德?」师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帝曰:「如何是真功德?」答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帝又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师曰:「廓然无圣。」帝曰:「对朕者谁?」师曰:「不识。」帝不领悟。师知机不契,是月十九日,潜回江北。十一月二十三日,届于洛阳,当后魏孝明太和十年也。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竞起害心,数加毒药。至第六度,以化缘已毕,传法得人,遂不复救之,端居而逝。即后魏孝明帝太和十九年丙辰岁十月五日也。
《神僧传》卷四〈达摩〉
帝不省玄旨,师知机不契,十九日遂去梁,折芦一枝渡江,二十三日北趋魏境,寻至雒邑,初止嵩山少林寺,终日面壁而坐,九年遂逝焉。
典故
六郎娇面


《新唐书》卷一百九〈杨再思列传〉~4099~
易之兄司礼少卿同休,请公卿宴其寺,酒酣,戏曰:「公面似高丽。」再思欣然,剪縠缀巾上,反披紫袍,为高丽舞,举动合节,满坐鄙笑。昌宗以姿貌倖,再思每曰:「人言六郎似莲华,非也;正谓莲华似六郎耳。」其巧谀无耻类如此。
典故
乾汝唾
  
唾面娄
  
唾面自拭
 
娄公唾
 
师德唾面
 
拭面
 
面能乾唾


《大唐新语》卷七〈容恕〉~08~
初,师德在庙堂,其弟某以资高拜代州都督。将行,谓之曰:「吾少不才,位居宰相。汝今又得州牧,叨据过分,人所嫉也。将何以终之?」弟对曰:「自今虽有唾某面者,亦不敢言,但自拭之,庶不为兄之忧也。」师德曰:「此适为我忧也。夫前人唾者,发于怒也,汝今拭之,是逆前人怒也。唾不拭将自乾,何如笑而受之?」弟曰:「谨受教。」师德与人不竞,皆此类也。
《隋唐嘉话》卷下
李昭德为内史,娄师德为纳言,相随入朝。娄体肥行缓,李屡顾待不即至,乃发怒曰:「叵耐杀人田舍汉!」娄闻之,反徐笑曰:「师德不是田舍汉,更阿谁是?」娄师德弟拜代州刺史,将行,谓之曰:「吾以不才,位居宰相。汝今又得州牧,叨据过分,人所嫉也,将何以全先人发肤?」弟长跪曰:「自今虽有唾某面者,某亦不敢言,但拭之而已。以此自勉,庶免兄忧。」师德曰:「此适所谓为我忧也。夫前人唾者,发于怒 也。汝今拭之,是恶其唾而拭之,是逆前人怒也。唾不拭将自乾,何若笑而受之?」
《能改斋漫录》卷二〈事始·唾面自乾〉~8~
唐娄师德,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面者,洁之乃已。」师德曰:「未也,洁之是违其怒,正使其自乾耳。」盖本尚书大传大战篇,太公曰:「骂汝毋叹,唾汝毋乾。毋叹毋乾,是谓艰难。」
典故
鹿走未知局面

相关人物
石勒


《晋书》卷一百五〈石勒载记下〉~2479~
勒因飨高句丽、宇文屋孤使,酒酣,谓徐光曰:「朕方自古开基何等主也?」对曰:「陛下神武筹略迈于高皇,雄艺卓荦超绝魏祖,自三王已来无可比也,其轩辕之亚乎!」勒笑曰:「人岂不自知,卿言亦以太过。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脱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
典故
面皱如靴
 
靴皱面


《归田录》卷二~23~
京师诸司库务,皆由三司举官监当。而权贵之家子弟亲戚,因缘请托,不可胜数,为三司使者常以为患。田元均为人宽厚长者,其在三司,深厌干请者,虽不能从,然不欲峻拒之,每温颜强笑以遣之。尝谓人曰:「作三司使数年,强笑多矣,直笑得面似靴皮。」士大夫闻者传以为笑,然皆服其德量也。

《太平广记》卷二百七十四〈情感·崔护〉~258~
博陵崔护,资质甚美,而孤洁寡合。举进士第。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花木丛萃,寂若无人。扣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护以姓字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入,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馀妍。崔以言挑之,不对,彼此目注者久之。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崔亦眷盻而归,尔后绝不复至。及来岁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径往寻之。门院如故,而已扃锁之。崔因题诗于左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后数日,偶至都城南,复往寻之,闻其中有哭声,扣门问之,有老父出曰:「君非崔护耶?」曰:「是也。」又哭曰:「君杀吾女。」崔惊怛,莫知所答。父曰:「吾女笄年知书,未适人,自去年已来,常恍惚若有所失。比日与之出,及归,见在左扉有字,读之,入门而病,遂绝食数日而死。吾老矣,惟此一女,所以不嫁者,将求君子,以托吾身。今不幸而殒,得非君杀之耶?」又持崔大哭。崔亦感恸,请入哭之。尚俨然在床。崔举其首,枕其股,哭而祝曰:「某在斯。」须臾开目,半日复活。老父大喜,遂以女归之。

简释

人面桃花:喻艳遇。宋苏轼《上巳日与二三子携酒出游》:“映帘空复小桃枝,乞浆不见应门女。”

人面桃花:喻女子美貌。清黄遵宪《不忍地晚游诗》之七:“鸦背斜阳闪闪红,桃花人面薄纱笼。”

典故
人无同处面如心


《春秋左传正义》卷四十〈襄公·传三十一年〉~689~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子于郑国。栋也。栋折榱崩。侨将厌焉。敢不尽言。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譬如田猎。射御贯。则能获禽。若未尝登车射御。则败绩厌覆是惧。何暇思获。子皮曰。善哉。虎不敏。吾闻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我小人也。衣服附在吾身。我知而慎之。大官大邑。所以庇身也。我远而慢之。微子之言。吾不知也。他日。我曰子为郑国。我为吾家。以庇焉其可也。今而后知不足。自今请虽吾家听子而行。子产曰。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吾岂敢谓子面如吾面乎。抑心所谓危。亦以告也。子皮以为忠。故委政焉。子产是以能为郑国。
典故
十年面壁
 
悄坐松阴
 
达摩面壁
 
面九年壁
  
面壁九夏

相关人物
菩提达摩


《神僧传》卷四〈达摩〉
菩提达磨。南天竺婆罗门种。神慧疏朗闻皆晓悟。志存大乘冥心虚寂。通微彻数定学高之。梁武帝普通初至广州。刺史表闻。武帝遣使诏迎至金陵。帝亲问曰。朕即位以来造寺舍经度僧不可胜数。有何功德。师曰。并无功德。帝曰。何以并无功德。师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虽有非实。帝曰。如何是真功德。师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帝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师曰。廓然无圣。帝曰。对朕者谁。师曰。不识。帝不省玄旨。师知机不契。十九日遂去梁。折芦一枝渡江。二十三日北趋魏境。寻至雒邑。初止嵩山少林寺。终日面壁而坐九年。遂逝焉。葬熊耳山。魏宋云奉使西域回。遇师于葱岭。见手携只履翩翩独逝。云问何去。曰西天去。又谓云曰。汝主已厌世。云闻之茫然别师。东迈暨复命明帝已登遐矣。迨孝庄即位。云具奏其事。帝令起圹。惟空棺一只革履存焉。
典故

《杨太真外传》
虢国不施妆粉,自炫美艳,常素面朝天。
典故
唾面休拭


《尚书大传》卷三
骂女毋叹,唾女毋乾。
《隋唐嘉话》下~36~
李昭德为内史,娄师德为纳言,相随入朝。娄体肥行缓,李屡顾待不即至,乃发怒曰:「叵耐杀人田舍汉!」娄闻之,反徐笑曰:「师德不是田舍汉,更阿谁是?」娄师德弟拜代州刺史,将行,谓之曰:「吾以不才,位居宰相。汝今又得州牧,叨据过分,人所嫉也,将何以全先人发肤?」弟长跪曰:「自今虽有唾某面者,某亦不敢言,但拭之而已。以此自勉,庶免兄忧。」师德曰:「此适所谓为我忧也。夫前人唾者,发于怒也。汝今拭之,是恶其唾而拭之,是逆前人怒也。唾不拭将自乾,何若笑而受之?」武后之年,竟保其宠禄,率是道也。
《新唐书》卷一百八〈娄师德列传〉~4093~
师德长八尺,方口博唇。深沈有度量,人有忤己,辄逊以自免,不见容色。尝与李昭德偕行,师德素丰硕,不能遽步,昭德迟之,恚曰:「为田舍子所留。」师德笑曰:「吾不田舍,复在何人?」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面,絜之乃已。」师德曰:「未也。絜之,是违其怒,正使自乾耳。」在夏官注选,选者就桉阅簿。师德曰:「容我择之可乎?」选者不去,乃洒笔曰:「墨污尔!」
《漢語大詞典》:芙蓉面
喻美人容颜。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东风摇曳垂杨綫,游丝牵惹桃花片,珠帘掩映芙蓉面。”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七:“谁道 蓬山 天外远,晓起开帘,重见芙蓉面。”
《漢語大詞典》:夏网(夏網)
谓 夏桀 所布的罗网。语本吕氏春秋·异用:“ 汤 见祝网者,置四面,其祝曰:‘从天坠者,从地出者,从四方来者,皆离吾网。’ 汤 曰:‘嘻!尽之矣。非 桀 其孰为此也?’”后以“夏网”比喻密布的法网。 清 顾炎武 《赠路光禄太平》诗:“弥天成 夏 网,画地类 秦 坑。狱卒逢 田甲 ,刑官属 宁成 。”
《國語辭典》:汤网(湯網)  拼音:tāng wǎng
比喻以宽大仁厚的态度对待罪人。参见「网开三面」条。唐。宣宗〈平党项德音〉:「大开汤网,已施去杀之仁。」
分類:宽大
《國語辭典》:祝网(祝網)  拼音:zhù wǎng
商汤网开三面,恩泽及于禽兽的故事。参见「网开三面」条。
《漢語大詞典》:祝禽
史记·殷本纪:“ 汤 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 汤 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 汤 德至矣,及禽兽。’”后因以“祝禽”喻帝王仁惠。梁书·王僧孺传:“幸圣主留善贷之德,紆好生之施,解网祝禽,下车泣罪。” 唐 骆宾王 《又破设蒙俭露布》:“祝禽踈网,徒闕三面之恩;毒虺挻祅,逾肆九头之暴。” 明 刘基 《春秋明经·宋皇瑗帅师取郑师于雍丘郑罕达帅师取宋师于嵒》:“ 宋 人之志在於尽割其众,而异於解网祝禽者矣。”
分類:帝王仁惠
《國語辭典》:网开三面(網開三面)  拼音:wǎng kāi sān miàn
商汤将捕鸟者所立的四面网放开三面,只留一面的故事。典出《史记。卷三。殷本纪》。后比喻宽大仁厚,对犯错的人从宽处置。唐。刘禹锡〈连州贺赦表〉:「网开三面,危疑者许以自新;耳达四聪,瑕累者期于录用。」《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再说当年,如邓芝龙、郭婆等,带这班大盗闹得那样翻江倒海,尚且网开三面,招抚他来,饶他一死。」也作「网开一面」。
《國語辭典》:解网(解網)  拼音:jiě wǎng
古代田猎围捕野兽时,收去三面网,只留下一面,不忍赶尽杀绝。比喻宽厚有仁德。《南史。卷二六。袁湛传》:「幸因约法之弘,承解网之宥,犹当降等薪粲。」《乐府诗集。卷二○。鼓吹曲辞五。南朝梁。沈约。汉东流》:「至仁解网,穷鸟入怀。」
《國語辭典》:开罗(開羅)  拼音:kāi luó
Cairo
城市名。埃及的首都。位在国境北部,居尼罗河三角洲的起点,当欧、亚、非航线的要冲,战略地位日益重要。附近有金字塔等古迹,为埃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非洲第一大城。
《漢語大詞典》:九年面壁
南朝 梁 普通 年间, 天竺 僧 菩提达磨 泛海来 华 ,是为禅宗初祖。 达磨 渡 江 后,止于 嵩山 少林寺 ,面壁坐禅,默然无语,凡九年。见 晋 法显 神僧传。后以指一心参禅,或借指长期专注于某种学问或工作。
《國語辭典》:唾面  拼音:tuò miàn
吐口水在人脸上,表示极度的鄙弃和侮辱。《新唐书。卷一○八。娄师德传》:「人有唾面絜之乃已。」
《漢語大詞典》:唾面自乾
尚书大传卷三:“駡女毋叹,唾女毋乾。”新唐书·娄师德传:“其弟守 代州 ,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面,絜之乃已。’ 师德 曰:‘未也。絜之,是违其怒,正使自乾耳。’”后以“唾面自乾”形容逆来顺受,受辱而不计较、反抗。镜花缘第三八回:“ 唐敖 道:‘若讲能够忍耐的,莫若本朝去世不久的 娄师德 了:他告诉兄弟,教他唾面自乾。’”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七论“文人相轻”--两伤》:“由这情形,推而广之以至于文坛,真令人有不如逆来顺受,唾面自干之感。”亦省作“ 唾面 ”。 明 归有光 《士立朝以正直忠厚为本论》:“其在於古,若偿金、脱驂、翻羹、唾面之类,皆可以言忠厚也。”
《漢語大詞典》:唾面自乾
尚书大传卷三:“駡女毋叹,唾女毋乾。”新唐书·娄师德传:“其弟守 代州 ,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面,絜之乃已。’ 师德 曰:‘未也。絜之,是违其怒,正使自乾耳。’”后以“唾面自乾”形容逆来顺受,受辱而不计较、反抗。镜花缘第三八回:“ 唐敖 道:‘若讲能够忍耐的,莫若本朝去世不久的 娄师德 了:他告诉兄弟,教他唾面自乾。’”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七论“文人相轻”--两伤》:“由这情形,推而广之以至于文坛,真令人有不如逆来顺受,唾面自干之感。”亦省作“ 唾面 ”。 明 归有光 《士立朝以正直忠厚为本论》:“其在於古,若偿金、脱驂、翻羹、唾面之类,皆可以言忠厚也。”
《國語辭典》:人面桃花  拼音:rén miàn táo huā
1.唐人崔护于清明日独游长安城南,在一人家邂逅一位女子。第二年的清明日,崔护想起这段往事,又再次造访那户人家,却见大门深锁,因此在门上题诗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典出唐。孟棨《本事诗。情感》。后以「人面桃花」比喻男子思念的意中人或与意中人无缘再相见。宋。袁去华 瑞鹤仙。郊原初过雨词:「纵收香藏镜,他年重到,人面桃花在否?」明。梅鼎祚《玉合记》第一七出:「闪孤眠帐额芙蓉,可重逢人面桃花。」也作「桃花人面」。
2.戏曲剧目。清舒位撰。演崔护的故事,因题有「人面桃花相映红」句,故以为名。
《國語辭典》:面壁  拼音:miàn bì
1.脸对著墙壁。如:「面壁罚站」、「面壁思过」。
2.不理、不睬、不介意。《晋书。卷七五。王湛传》:「述无所应,面壁而已。」
3.无所事事的样子。
4.本指达摩大师在嵩山少林寺终日面对墙壁默坐静修。见《五灯会元。卷一。初祖菩提达摩大师》。后用以比喻造诣纯熟高深。
《國語辭典》:素面  拼音:sù miàn
脸上不化妆,不施脂粉。唐。杜光庭 咏西施诗:「素面已云妖,更著花钿饰。」宋。刘克庄 清平乐。风高浪快词:「曾识姮娥真体态,素面元无粉黛。」
分類: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