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023,分135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偏长
寸长
长幼
云长
道长
久长
长至
兴长
里长
年长
长裾
长吁
长须
长铗
长相思
《漢語大詞典》:偏长(偏長)
一方面的特长。 唐 韩愈 《与袁相公书》:“又习於吏职,识时知变,非如儒生文士,止有偏长。”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夹带怀挟》:“或驳杂纠纷,或偏长曲技,尤不足以崇圣学而励真才。”
分類:特长
《國語辭典》:寸长(寸長)  拼音:cùn cháng
微小的技巧才能。宋。苏轼〈湖州谢上表〉:「凡人必有一得,而臣独无寸长。」
《國語辭典》:寸长尺短(寸長尺短)  拼音:cùn cháng chǐ duǎn
比喻人各有其长处和短处,各有所适,各有所取。参见「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条。宋。秦观 与苏公先生简:「比迫于衣食,彊勉万一之遇,而寸长尺短,各有所施,凿圆枘方,卒以不合。」
《國語辭典》:长幼(長幼)  拼音:zhǎng yòu
年长与年少。《三国演义》第八回:「董氏宗族,不问长幼,皆封列侯。」《红楼梦》第五三回:「左右两旁设下交椅,然后又按长幼挨次归坐受礼。」
《骈字类编》:云长(云长)
唐 杜甫 远游 江阔浮高栋,云长出断山。
《國語辭典》:道长(道長)  拼音:dào zhǎng
对修道者的敬称。如:「道长今日到此,不知有何贵干?」
分類:道士敬称
《國語辭典》:久长(久長)  拼音:jiǔ cháng
时间久远。《文选。吴质。答魏太子笺》:「何意数年之閒,死丧略尽,臣独何德,以堪久长?」《文选。陆机。叹逝赋》:「亮造化之若兹,吾安取夫久长?」
分類:久长长久
《國語辭典》:长至(長至)  拼音:cháng zhì
1.夏至。《礼记。月令》:「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
2.冬至。《太平御览。卷二八。时序部。冬至》:「后魏崔浩女仪曰:『近古妇人,常以冬至日上履袜于舅姑,践长至之义也。』」唐。白居易 冬至宿杨梅馆诗:「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
分類:夏至白昼
《國語辭典》:长日(長日)  拼音:cháng rì
1.夏至。《资治通鉴。卷二四九。唐纪六十五。宣宗大中十二年》:「吾闻远诗云:『长日惟消一局棋。』安能理人!」
2.冬至。《礼记。郊特性》:「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
《漢語大詞典》:兴长(興長)
犹提倡,助长。《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供用奉身,皆有节度,奇服异器,不宜兴长。”
分類:提倡助长
《國語辭典》:里长(里長)  拼音:lǐ zhǎng
1.里正的别名。参见「里正」条。《旧唐书。卷五七。刘文静传》:「张长逊,雍州栎阳人也。隋代为里长,平陈有功,累至五原郡通守。」《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原来宋家也是个大户,有体面的,老儿曾当过里长,儿子怎肯把父亲在尸场剔骨。」
2.现今介于邻长和乡、镇、区长之间,负责管理一里民政事务的人。
《國語辭典》:年长(年長)  拼音:nián zhǎng
年龄较大。《左传。襄公三十年》:「晋悼夫人食舆人之城杞者,绛县人或年长矣,无子,而往与于食。」《史记。卷一二四。游侠传。郭解传》:「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
《漢語大詞典》:长裾(長裾)
(1).指长衣。孔丛子·儒服:“ 子高 衣长裾,振襃袖,方屐麤翣,见 平原君 。”
(2).长袖。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长裾随风,悲歌入云。”一本作“ 长袖 ”。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张佐》:“高冠长裾缘緑衣人,宣青纸制。” 宋 曾巩 《寄孙子翰》诗:“不容乃独见磊落,出走并海飘长裾。”参见“ 长袖 ”。
分類:长袖长衣
《漢語大詞典》:长袖(長袖)
(1).长的衣袖。多指舞衣。 汉 傅毅 《舞赋》:“罗衣从风,长袖交横。” 南朝 梁 顾野王 《舞影赋》:“图长袖于素壁,写纤腰於华堂。”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緑者,列屋而閒居,妬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
(2).借指歌舞妓。 南朝 梁元帝 《对烛赋》:“尔乃传芳醁,扬清曲,长袖留宾待华烛。” 唐 钱起 《江陵晦日陪诸官泛舟》诗:“城南无夜月,长袖莫留宾。”
《國語辭典》:长吁(長吁)  拼音:cháng xū
长声叹息。唐。李白〈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诗:「长吁相劝勉,何事来吴关?」《初刻拍案惊奇》卷九:「见了棺柩,不觉伤心,抚膺大恸,真是哭得三生诸佛都垂泪,满房长僧尽长吁。」
分類:长叹
《漢語大詞典》:长须(長鬚)
汉 王褒 《僮约》:“ 资中 男子 王子渊 ,从 成都 安志里 女子 杨惠 ,买亡夫时户下髯奴 便了 。”后因以“长鬚”指男仆。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先生又遣长鬚来,如此处置非所喜。”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妓女类》:“僕曰长鬚。” 明 叶宪祖 《鸾鎞记·诗激》:“为嘱长鬚蚤出门,寸牋好与递归辕。”
分類:长须男仆
《國語辭典》:长铗(長鋏)  拼音:cháng jiá
武器名。一种刀身剑锋长的剑。《楚辞。屈原。九章。涉江》:「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文选。张协。杂诗一○首之七》:「长铗鸣鞘中,烽火列边亭。」
《國語辭典》:弹铗(彈鋏)  拼音:tán jiá
铗,剑把。战国时代齐国人冯谖,因家贫而要求在孟尝君门下当食客,起先不受孟尝君重视,而以粗食待之,冯谖乃倚柱弹剑,高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尝君乃依其要求而给予较好的待遇。事见《战国策。齐策四》。后因用以比喻因处境困苦而有求于人。宋。苏轼〈浣溪沙。门外东风〉词:「山头回首三吴,不应弹铗为无鱼。」清。朱彝尊 青玉案。清秋满目词:「青州从事须沉醉,稷下雄谈且休矣!回首吴关二千里,分明记得,先生弹铗,也说归来是。」
《國語辭典》:长相思(長相思)  拼音:cháng xiāng sī
1.绵绵不断的相思之情。《文选。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文选。刘铄。拟古诗。拟行行重行行》:「日夕凉风起,对酒长相思。」
2.用丝缕络成的棉絮。《文选。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文䌽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