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52,分91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典故(续上)
汗逾水浆
画筹
黄钟大吕
律应黄钟(又作:律按黄钟 ...)
击钟鼎食
山甫秀钟崧岳
景阳钟
景钟
景钟功名(又作:景钟铭)
抗行比元常
千钟逼老莱
嶰谷黄钟
龙性讵能驯
钟闻饭后
卢植音钟
典故
汗逾水浆

相关人物
曹丕(魏文帝)
 
钟毓


《世说新语》上卷上《言语》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慄慄,汗不敢出。』」

例句

老少多暍死,汗逾水浆翻。 杜甫 贻华阳柳少府

典故
相关人物
钟毓
 
魏舒


《晋书》卷四十一《魏舒传》
魏舒字阳元,任城樊人也。少孤,为外家宁氏所养。宁氏起宅,相宅者云:「当出贵甥。」……累迁后将军钟毓长史,毓每与参佐射,舒常为画筹而已。后遇朋人不足,以舒满数。毓初不知其善射。舒容范闲雅,发无不中,举坐愕然,莫有敌者。毓叹而谢曰:「吾之不足以尽卿才,有如此射矣,岂一事哉!」

例句

今日竞飞杨叶箭,魏舒休作画筹人。 唐彦谦 试夜题省郎柱

载笔念无能,捧筹惭所画。 杜牧 偶游石盎僧舍


《周礼注疏》卷二十二〈春官宗伯·大司乐〉~339~
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汉·郑玄注:「以黄钟之钟、大吕之声为均者。黄钟,阳声之首,大吕为之合,奏之以祀天神,尊之也。」
《礼记注疏》卷十七〈月令〉~344~
其日壬癸其帝,颛顼其神玄冥,其虫介其音羽,律中黄钟。其数六,其味咸,其臭朽,其祀行祭先肾。汉·郑玄注引《周语》曰:「黄钟所以宣养六气九德。」又,「律中大吕。」汉·郑玄注引《周语》曰:「大吕助阳宣物。」
典故
律应黄钟
 
律按黄钟
 
应律黄钟
 
黄钟应律


《礼记注疏》卷十七〈月令〉~340~
仲冬之月,日在斗,昏东壁中,轸旦中,其日壬癸,其帝颛顼,其神玄冥,其虫介,其音羽,律中黄钟。东汉·郑玄注:「黄钟者,律之始也,九寸。仲冬气至,则黄钟之律应。」
典故
参考典故
五鼎食


《汉书》卷九十一《货殖传》
质氏以洒削而鼎食,浊氏以胃脯而连骑,张里以马医而击钟,皆越法矣。
《昭明文选》卷二东汉·张平子(衡)《西京赋》
若夫翁伯浊质,张里之家。击钟鼎食,连骑相过。东京公侯,壮何能加?

例句

击钟传鼎食,尔来八十强。 司马扎 猎客(高{★}品汇作礼)

典故
天生山甫
 
山甫秀钟崧岳
 
岳渎储精
 
崧岳生贤
 
崧岳降神
 
崧生甫
 
崧神
 
嵩岳周王佐
  
嵩降申
 
生甫
  
申降高崧
 
神崧
 
神嵩降甫
 
维岳降神
 
维神隆岳
 
诗咏嵩生
 
降神崧岳

相关人物
仲山甫
 
申伯


《毛诗正义》卷十八之三〈大雅·荡之什·烝民〉~674~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好是懿德。天监有周,昭假于下。保兹天子,生仲山甫。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令仪令色,小心翼翼。古训是式,威仪是力。天子是若,明命使赋。王命仲山甫,式是百辟。缵戎祖考,王躬是保。出纳王命,王之喉舌。赋政于外,四方爰发。肃肃王命,仲山甫将之。邦国若否,仲山甫明之。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彊禦。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仲山甫出祖,四牡业业,征夫捷捷。每怀靡及,四牡彭彭,八鸾锵锵。王命仲山甫,城彼东方。四牡骙骙,八鸾喈喈。仲山甫徂齐,式遄其归。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汉·毛亨传:「仲山甫,樊侯也。」汉·郑玄笺:「监,视。假,至也。天视周王之政教其光明乃至于下谓及众民也,天安爱此天子宣王,故生樊侯仲山甫,使佐之。」
《毛诗正义》卷十八之三〈大雅·荡之什·崧高〉~669~
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亹亹申伯,王缵之事。于邑于谢,南国是式。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登是南邦,世执其功。王命申伯,式是南邦。因是谢人,以作尔庸。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田。王命傅御,迁其私人。申伯之功,召伯是营。有俶其城,寝庙既成。既成藐藐,王锡申伯。四牡蹻蹻,钩膺濯濯。王遣申伯,路车乘马。我图尔居,莫如南土。锡尔介圭,以作尔宝。往近王舅,南土是保。申伯信迈,王饯于郿。申伯还南,谢于诚归。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疆。以峙其粻,式遄其行。申伯番番,既入于谢,徒御啴啴。周邦咸喜,戎有良翰。不显申伯,王之元舅,文武是宪。申伯之德,柔惠且直。揉此万邦,闻于四国。 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汉·毛亨传:「崧,高貌,山大而高曰崧。岳,四岳也。东岳岱、南岳衡、西岳华、北岳恒。尧之时姜氏为四伯,掌四岳之祀,述诸侯之职于周则有甫有申有齐有许也。骏,大,极,至也。岳降神灵和气,以生申、甫之大功。」唐·孔颖达疏:「维此至天之大岳,降其神灵和气,以福祐伯夷之后,生此甫国之侯及申国之伯。以伯夷常掌其神祀,故祐助其后,使其国则历代常存,子孙则多有贤智。维此申伯及此甫侯维为周之卿士桢干之臣。」
典故
景阳妆
 
景阳台
 

《南史》卷十一《后妃传上·武穆裴皇后传》
宫内深隐,不闻端门鼓漏声,置钟于景阳楼上,应五鼓及三鼓。宫人闻钟声,早起庄饰。

例句

借问景阳台下客,谢家谁更卧东山。 储嗣宗 春怀寄秣陵知友

閒听景阳钟尽后,两莺飞上万年枝。 刘邺 待漏院吟

今朝画眉早,不待景阳钟。 李贺 追赋画江潭苑四首之四

云凝巫峡梦,帘闭景阳妆。 韩琮 牡丹

典故

《国语》卷十三〈晋语七·悼公即位〉~432~
使令狐文子佐之,曰:「昔克潞之役,秦来图败晋功,魏颗以其身却退秦师于辅氏,亲止杜回,其勋铭于景钟。至于今不育,其子不可不兴也。」三国吴·韦昭注:「晋景公治兵以略狄土。及雒,魏颗败秦师于辅氏,获杜回。辅氏,晋地。杜回,秦力士。勋,功也。景钟,景公钟。」
典故
景钟功名
 
景钟铭


《国语》卷十三《晋语七》
「昔克潞之役,秦来图败晋功,魏颗以其身却退秦师于辅氏,亲止杜回,其勋铭于景钟。」三国吴·韦昭注:「景钟,景公钟。」

例句

日见帝道升,谋猷垂景钟。 李群玉 始忝四座奏状闻荐蒙恩授官旋进歌诗延英宣赐言怀纪事呈同馆诸公二十四韵

祗令文字传青简,不使功名上景钟。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使君哭吕衡州兼寄江陵李元二侍御

及时当树勋,高悬景钟铭。 独孤及 代书寄上裴六冀刘二颖

典故
抗行比元常

相关人物
王羲之
 
钟繇


《晋书》卷八十《王羲之传》
「羲之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书,犹当雁行也。』」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一晋。王右军(羲之)《自论书》「吾书比之钟张,当抗行。」

例句

近来渐有临池兴,为报元常欲抗行。 刘禹锡 答后篇

典故
千钟逼老莱
 
老莱嘉耦
  
莱氏与妻行

相关人物
老莱子


汉·刘向《列女传》卷二《楚老莱妻》
楚老莱子之妻也。莱子逃世,耕于蒙山之阳。葭墙蓬室,木床蓍席,衣缊食菽,垦山播种。人或言之楚王曰:「老莱,贤士也。」王欲聘以璧帛,恐不来,楚王驾至老莱之门,老莱方织畚,王曰:「寡人愚陋,独守宗庙,愿先生幸临之。」老莱子曰:「仆山野之人,不足守政。」王复曰:「守国之孤,愿变先生之志。」老莱子曰:「诺。」王去,其妻戴畚莱挟薪樵而来,曰:「何车之众也?」老莱子曰:「楚王欲使吾守国之政。」妻曰:「许之乎?」曰:「然。」妻曰:「妾闻之:可食以酒肉者,可随以鞭捶。可授以官禄者,可随以鈇钺。今先生食人酒肉,授人官禄,为人所制也。能免于患乎!妾不能为人所制,投其畚莱而去。」老莱子曰:「子还,吾为子更虑。」遂行不顾,至江南而止。

简释

莱妻:喻指夫妻偕隐。唐白居易瞅晚》:“莱妻卧病月明时,不捣寒衣空捣药。”


例句

南昌一榻延徐孺,楚国千钟逼老莱。 杜荀鹤 和友人见题山居水阁八韵

张奉娉贤妻,老莱籍嘉偶。 王绩 山中叙志

莱妻卧病月明时,不捣寒衣空捣药。 白居易 秋晚

莱子多嘉庆,陶公得此生。 皇甫冉 与张諲宿刘八城东庄

庞公采药去,莱氏与妻行。 皇甫冉 赠郑山人

典故 
伶伦吹
 
伶伦曲
 
伶伦管
 
伶伦采
 
伶伦凤律
 
伶管
 
伦伶
 
伦律
 
学凤鸣
 
嶰谷枝
 
嶰谷黄钟
 
相关人物
伶伦
 
黄帝


《吕氏春秋·纪部》卷五〈仲夏纪·古乐〉~284~
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阮隃之阴,取竹于嶰溪之谷,以生空窍厚钧者、断两节间、其长三寸九分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吹曰『舍少』。次制十二筒,以之阮隃之下,听凤皇之鸣,以别十二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钟之宫,适合。黄钟之宫,皆可以生之,故曰黄钟之宫,律吕之本。黄帝又命伶伦与荣将铸十二钟,以和五音,以施英韶,以仲春之月,乙卯之日,日在奎,始奏之,命之曰咸池。

简释

伶伦吹:咏音乐、音律。唐李商隐《钧天》:“伶伦吹裂孤生竹,却为知音不得听。”

伶伦采:咏竹。唐李贺《苦篁调啸引》:“伶伦采之自昆丘,轩辕诏遣中分作十二。”


例句

未遭伶伦听,非安子猷宠。 元稹 寺院新竹

伶伦吹裂孤生竹,却为知音不得听。 李商隐 钧天

伶伦采之自昆丘,轩辕诏遣中分作十二。 李贺 苦篁调啸引

肉管伶伦曲,箫韶清庙章。 杜牧 奉和门下相公送西川相公兼领相印出镇全蜀诗十八韵

律比昆崙竹,音知燥湿弦。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祗应更指伶伦见,写尽雌雄双凤鸣。 柳宗元 清水驿丛竹天水赵云余手种一十二茎

伶管灰先动,秦正节已逢。 裴次元 律中应钟

曾失玄珠求象罔,不将双耳负伶伦。 赵嘏 成名年献座主仆射兼呈同年

不意伶伦子,吹之学凤鸣。 陈子昂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

虽令伶伦吹,苦韵难可改。 韩愈 嘲鼾睡二首

典故
龙性讵能驯

相关人物
嵇康
 
钟会(字士季)
 
颜延年(延之)


《昭明文选》卷二十一南朝宋·颜延年(延之)《五君咏五首·嵇中散》
「鸾翮有时铩,龙性谁能驯。」唐·李善注引《嵇康别传》曰:「康美音气,好容色,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例句

凤歌空有问,龙性讵能驯。 陈子昂 酬李参军崇嗣旅馆见赠

典故
姓名潜护有笼纱
 
宰相纱笼
  
醉墨碧纱犹锁
 
钟闻饭后

相关人物
王播


《太平广记》卷一百九十九〈文章二·王播〉~494~
唐王播少孤贫,尝客扬州惠照寺木兰院,随僧斋食。后厌怠,乃斋罢而后击钟。后二纪,播自重位出镇是邦,因访旧游,向之题名皆以碧纱罩其诗。播继以二绝句曰:「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上堂未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三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典故
卢植音钟

相关人物
卢植


《后汉书》卷六十四《卢植传》
卢植字子干,涿郡涿人也。身长八尺二寸,音声如钟。……建安中,曹操北讨柳城,过涿郡,告守令曰:「故北中郎将卢植,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也。」

例句

姜维胆斗,卢植音钟。 李瀚 蒙求

《漢語大詞典》:画筹(畫籌)
(1).指用筹码计算(射箭的成绩)。晋书·魏舒传:“累迁后将军 钟毓 长史, 毓 每与参佐射, 舒 常为画筹而已。后遇朋人不足,以 舒 满数。 毓 初不知其善射。 舒 容范闲雅,发无不中,举坐愕然,莫有敌者。 毓 叹而谢曰:‘吾之不足以尽卿才,有如此射矣,岂一事哉!’”后用为才士未得试用之典。 唐 唐彦谦 《试夜题省廊桂》诗:“今日竞飞杨叶箭, 魏舒 休作画筹人。”
(2).筹划;筹谋。隋书·高祖纪上:“﹝ 隋国公 ﹞画筹帷帐,建出师车。诸将稟其谋,壮士感其义,不违时日,咸得清荡。”
《國語辭典》:黄钟大吕(黃鐘大呂)  拼音:huáng zhōng dà lǚ
黄钟,我国古乐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六种阴律的第四律。黄钟大吕形容音乐或文辞正大、庄严而高妙。宋。陆九渊《语录下》:「先生之文如黄钟大吕,发达九地。真启洙泗邹鲁之秘,其可不传耶?」
《國語辭典》:击钟鼎食(擊鐘鼎食)  拼音:jí zhōng dǐng shí
钟,乐器。鼎,贵重的食器。击钟鼎食指古代达官贵人家击钟为号,列鼎而食。比喻生活极为奢侈华靡。《文选。张衡。西京赋》:「击钟鼎食,连骑相过。」也作「鸣钟列鼎」、「鼎食鸣钟」、「击钟陈鼎」、「钟鸣鼎食」。
《漢語大詞典》:嵩生
旧时祝寿的颂词。语本诗·大雅·崧高:“崧高惟岳,峻极於天。惟岳降神,生 甫 及 申 。”崧,同“ 嵩 ”。 太平天囯 洪仁玕 等《戒浮文巧言谕》:“至祝寿浮词,如‘鹤算’、‘龟年’、‘岳降’、‘嵩生’及‘三生有幸’字样,尤属不伦,且涉妄诞。”
《漢語大詞典》:生申
申伯 诞生之日。后为生日之祝辞。语本《诗·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崧降神,生 甫 及 申 。” 宋 张元干 《望海潮·为富枢生朝寿》词:“雪度崧高,影横 伊水 庆生申。” 清 陈维嵩 《沁园春·郝元公先生生日观剧词以纪事》词:“昨到 梁溪 ,重披絳帐,恰遇生申燕喜觴。”
《漢語大詞典》:景阳钟(景陽鐘)
见“ 景阳鐘 ”。
亦作“ 景阳钟 ”。 南朝 齐武帝 以宫深不闻端门鼓漏声,置钟于 景阳楼 上。宫人闻钟声,早起装饰。后人称之为“景阳鐘”。 唐 李贺 《画江潭苑》诗之四:“今朝画眉早,不待 景阳 钟。” 宋 贺铸 《更漏子》词:“迆邐黄昏, 景阳 鐘动,临风隐隐犹闻。”《说唐》第二九回:“ 咬金 道:‘…… 王兄 ,你可为孤家去 金州 取 景阳 鐘。’”参阅南齐书·皇后传·武穆裴皇后
分類:漏声之为
《漢語大詞典》:景钟(景鐘)
见“ 景鐘 ”。
亦作“ 景钟 ”。
(1). 春秋 晋景公 所铸之钟。国语·晋语七:“昔克 潞 之役, 秦 来图败 晋 功, 魏颗 以其身却退 秦 师于 辅 氏,亲止 杜回 ,其勋铭於景钟。” 韦昭 注:“景钟, 景公 钟。”后以“景鐘”为褒功的典实。 汉 杨修 《答临淄侯笺》:“若乃不忘经国之大美,流千载之英声,铭功景钟,书名竹帛。斯自雅量,素所畜也。” 唐 独孤及 《代书寄上裴六冀刘二颍》诗:“及时当树勋,高悬景鐘铭。” 明 许自昌 《水浒记·聚义》:“祗令文字传青简,不使功名上景钟。”
(2).大钟。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龙渊不能勿操而断犀兕,景钟不能莫扣而扬洪声。”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诸郊坛行礼:“又有大鐘,曰景鐘。” 明 宋濂 《凤阳府新铸大钟颂》:“所谓景鐘,大鐘也。”
(3).传说 黄帝 时五钟之一。管子·五行:“昔者 黄帝 以其缓急作五声,以政五鐘。令其五鐘;一曰青鐘大音,二曰赤鐘重心,三曰黄鐘洒光,四曰景鐘昧其明,五曰黑鐘隐其常。”
《國語辭典》:莱妻(萊妻)  拼音:lái qī
老莱子的妻子。曾劝阻其夫接受楚王官爵。见汉。刘向《古列女传。卷二。贤明传。楚老莱妻》。北周。庾信〈和裴仪同秋日〉诗:「蒙吏观秋水,莱妻纺落毛。」也称为「莱妇」。
分類:老莱子
《國語辭典》:伶伦(伶倫)  拼音:líng lún
1.黄帝时代的乐官,音律的创作者。《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院隃之阴,取竹于嶰溪之谷,以生空窍厚钧者,断两节间。」
2.演员、戏子。元。无名氏《蓝采和》第二折:「因此处有个伶伦,姓许名坚,乐名蓝采和。」
3.戏剧曲艺。《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宦门子弟错立身。第四出》:「老身幼习伶伦,生居散乐。」
《漢語大詞典》:昆仑竹(崑崙竹)
昆仑山 所产之竹。相传 黄帝 取之以制律管。见汉书·律历志上。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律比 崑崙 竹,音知燥溼弦。”亦省称“ 崑竹 ”。 北齐 刘昼 刘子·崇学:“海蚌未剖,则明珠不显; 崑 竹未断,则凤音不彰。”崑,一本作“ 崐 ”。
《漢語大詞典》:笼纱(籠紗)
即纱笼。用绢纱作外罩的灯笼。 宋 姜夔 《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词:“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嫁女:“少选,笼纱一簇,导新郎入。年可十七八,丰采韶秀。”
分類:外罩灯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