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九陌
(1). 汉 长安城 中的九条大道。《三辅黄图·长安八街九陌》:“《三辅旧事》云: 长安城 中八街,九陌。”
(2).泛指都城大道和繁华闹巿。 唐 骆宾王 《帝京篇》:“三条九陌丽城隅,万户千门平旦开。” 宋 万俟咏 《三台·清明应制》词:“好时代,朝野多欢,徧九陌太平簫鼓。”《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井色繁华,九陌上轮蹄来往。” 梁启超 《雷庵行》:“繁樱团锦穠於云,香车宝马照九陌。”
(3).指京城。 清 顾炎武 《蓟门送子德归关中》诗:“ 燕山 一别八年餘,再裹行幐来九陌。”
(4).田间的道路。 宋 苏轼 《次韵蒋颖叔钱穆父从驾景灵宫》之一:“雨收九陌丰登后,日丽三元下降辰。”
(5).痴呆。见“ 九百 ”。
(2).泛指都城大道和繁华闹巿。 唐 骆宾王 《帝京篇》:“三条九陌丽城隅,万户千门平旦开。” 宋 万俟咏 《三台·清明应制》词:“好时代,朝野多欢,徧九陌太平簫鼓。”《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井色繁华,九陌上轮蹄来往。” 梁启超 《雷庵行》:“繁樱团锦穠於云,香车宝马照九陌。”
(3).指京城。 清 顾炎武 《蓟门送子德归关中》诗:“ 燕山 一别八年餘,再裹行幐来九陌。”
(4).田间的道路。 宋 苏轼 《次韵蒋颖叔钱穆父从驾景灵宫》之一:“雨收九陌丰登后,日丽三元下降辰。”
(5).痴呆。见“ 九百 ”。
《漢語大詞典》:三都
(1).三个都城。 春秋 鲁 三 桓 执政,皆建城拟于国都, 季孙 之 费 、 孟孙 之 成 、 叔孙 之 郈 ,称三都。《左传·定公十二年》:“ 仲由 为 季氏 宰,将堕三都。” 杜预 注:“三都, 费 、 郈 、 成 也。”
(2).三个都城。指 战国 赵 、 卫 、 魏 三国的都城。《吕氏春秋·无义》:“五大夫功非不大也,然不得入三都。” 高诱 注:“三都, 赵 、 卫 、 魏 。”
(3).三个都城。 东汉 称 雒阳 为东都, 长安 为西都, 宛 为南都,合称三都。
(4).三个都城。指 三国 时的 蜀 都 成都 、 吴 都 建业 、 魏 都 邺 。《文选·谢灵运〈会吟行〉》:“两京愧佳丽,三都岂能似?” 李善 注:“三都, 蜀 、 吴 、 魏 也。”
(5).三个都城。指 蜀 之 成都 、 广都 、 新都 。 晋 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 蜀 以 成都 、 广都 、 新都 为三都,号名城。”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 洛水 又南逕 新都县 , 蜀 有三都,谓 成都 、 广都 ,此其一焉。”
(6).三个都城。 唐 都 长安 , 显庆 二年(657年)建 洛阳 为东都, 天授 元年(690年)建 晋阳 为北都,与 长安 合称三都。
(7).指 晋 左思 所著《三都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左思 奇才,业深覃思,尽鋭於《三都》,拔萃於《咏史》,无遗力矣。” 唐 齐己 《移居》诗:“欲问存思搜抉妙,几联诗许敌《三都》。” 明 沈鲸 《双珠记·假恩图色》:“失意赋《三都》,驻足将军树。” 清 彭极 《得爰琴兄都门信》诗:“牀头宝剑泣鱼肠,赋就《三都》价未偿。”
(8).三种山都。山都,动物名,狒狒类中最大的一种。旧时传说以山都为居于大树中的山妖。 清 周亮工 《夜登杭川城楼有感》诗之四:“亲心万里苦相关。”原注:“ 汀 ( 福建 长汀 )治初造,砍大树千餘。其树皆山都所居。山都有三种:下曰猪都,中曰人者,其高者为鸟都。即如人形而卑小,男妇自为配偶。猪都皆身如猪;鸟都人首能言,闻其声不见其形;人都或时见形。当伐木时,有术者 周元大 能禹步为厉术,以左合赤索围木而砍之。树仆,剖其中,三都皆不能化,执而煮之於鑊内。”
(2).三个都城。指 战国 赵 、 卫 、 魏 三国的都城。《吕氏春秋·无义》:“五大夫功非不大也,然不得入三都。” 高诱 注:“三都, 赵 、 卫 、 魏 。”
(3).三个都城。 东汉 称 雒阳 为东都, 长安 为西都, 宛 为南都,合称三都。
(4).三个都城。指 三国 时的 蜀 都 成都 、 吴 都 建业 、 魏 都 邺 。《文选·谢灵运〈会吟行〉》:“两京愧佳丽,三都岂能似?” 李善 注:“三都, 蜀 、 吴 、 魏 也。”
(5).三个都城。指 蜀 之 成都 、 广都 、 新都 。 晋 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 蜀 以 成都 、 广都 、 新都 为三都,号名城。”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 洛水 又南逕 新都县 , 蜀 有三都,谓 成都 、 广都 ,此其一焉。”
(6).三个都城。 唐 都 长安 , 显庆 二年(657年)建 洛阳 为东都, 天授 元年(690年)建 晋阳 为北都,与 长安 合称三都。
(7).指 晋 左思 所著《三都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左思 奇才,业深覃思,尽鋭於《三都》,拔萃於《咏史》,无遗力矣。” 唐 齐己 《移居》诗:“欲问存思搜抉妙,几联诗许敌《三都》。” 明 沈鲸 《双珠记·假恩图色》:“失意赋《三都》,驻足将军树。” 清 彭极 《得爰琴兄都门信》诗:“牀头宝剑泣鱼肠,赋就《三都》价未偿。”
(8).三种山都。山都,动物名,狒狒类中最大的一种。旧时传说以山都为居于大树中的山妖。 清 周亮工 《夜登杭川城楼有感》诗之四:“亲心万里苦相关。”原注:“ 汀 ( 福建 长汀 )治初造,砍大树千餘。其树皆山都所居。山都有三种:下曰猪都,中曰人者,其高者为鸟都。即如人形而卑小,男妇自为配偶。猪都皆身如猪;鸟都人首能言,闻其声不见其形;人都或时见形。当伐木时,有术者 周元大 能禹步为厉术,以左合赤索围木而砍之。树仆,剖其中,三都皆不能化,执而煮之於鑊内。”
《漢語大詞典》:东国(東國)
(1).东方之国。上古指 齐 、 鲁 、 徐夷 等国。《国语·吴语》:“昔 楚灵王 不君……踰诸 夏 而图东国。” 韦昭 注:“东国, 徐夷 吴 越 。”《史记·孟尝君列传》:“其攻 秦 也,欲王之令 楚王 割东国以与 齐 ,而 秦 出 楚怀王 以为和。” 张守节 正义:“东国, 齐 、 徐夷 。”《文选·陆机〈演连珠〉》:“是以三卿世及,东国多衰弊之政;五侯并轨,西京有陵夷之运。” 李善 注:“东国,谓 鲁 也。”近代多指 中国 以东的 日本 、 朝鲜 等国。 清 王韬 《〈三岛中洲文集〉序》:“东国於二十年间维新建治,政令一更。”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八·朝鲜采风录》:“命一等侍卫 狼曋 ,颁 孝昭皇后 尊謚于 朝鲜 ,因令采东国诗归奏。”
(2).东部地区。 春秋 时指 楚国 东部的 锺离 、 巢 、 州来 等地。《左传·昭公四年》:“ 然丹 城 州来 。东国水,不可以城, 彭生 罢 赖 之师。” 杨伯峻 注:“ 楚 以东部地区为东国, 钟离 、 巢 、 州来 以及 赖 皆东国地邑。”
(3).指东都 洛阳 。国,都城。《书·康诰》:“ 周公 初基,作新大邑於东国 洛 。” 三国 魏 曹植 《怨歌行》:“待罪居东国,泫涕常流连。” 唐 卢照邻 《秋霖赋》:“别有东国儒生,西都才客。” 明 何景明 《寡妇赋》:“从子遨游,涉 江 湘 兮;改辙东国,逾 河 梁兮。”
(4).犹东方。指 亚洲 。一说,指 中国 。 毛泽东 《念奴娇·昆仑》词:“一截遗 欧 ,一截赠 美 ,一截还东国。”
(2).东部地区。 春秋 时指 楚国 东部的 锺离 、 巢 、 州来 等地。《左传·昭公四年》:“ 然丹 城 州来 。东国水,不可以城, 彭生 罢 赖 之师。” 杨伯峻 注:“ 楚 以东部地区为东国, 钟离 、 巢 、 州来 以及 赖 皆东国地邑。”
(3).指东都 洛阳 。国,都城。《书·康诰》:“ 周公 初基,作新大邑於东国 洛 。” 三国 魏 曹植 《怨歌行》:“待罪居东国,泫涕常流连。” 唐 卢照邻 《秋霖赋》:“别有东国儒生,西都才客。” 明 何景明 《寡妇赋》:“从子遨游,涉 江 湘 兮;改辙东国,逾 河 梁兮。”
(4).犹东方。指 亚洲 。一说,指 中国 。 毛泽东 《念奴娇·昆仑》词:“一截遗 欧 ,一截赠 美 ,一截还东国。”